為建設法治鄉村,山東濟南這個區「十八般」武器全用上了

2020-12-17 中國長安網

「俺們章丘的法治鄉村建設,使用渾身解數,錘子、刀子、棍子都用上了,效果能不好嗎?」面對筆者採訪,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高淑貞說道。

農村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近年來,濟南市章丘區通過深入開展「鄉村振興,有法更美」專項行動,加大鄉村社會治理法律法規貫徹力度,引導幫助全區80多萬農民運用法律武器正確維護自身權益,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油錘緊敲打,老賴無處藏」——讓每一起執行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老賴的承包費終於有著落了!」「感謝法院伸張正義!」6月10日早上7點,隨著8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相公莊街道巡檢村850畝麥田裡來回穿梭作業,上百口村民圍在地頭指指點點,對章丘法院20多名頂著烈日維護割麥秩序、給小麥稱重記錄的執行幹警連挑大拇指。

原來,2019年10月,章丘法院審理了巡檢村村委會與王某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依法判決王某給付村委會承包費148萬餘元賠償損失,並將涉案土地850畝恢復原狀返還該村。王某上訴後,被濟南中院駁回,維持原判。今年5月下旬,章丘法院收到巡檢村的執行申請,並依法予以立案。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後,被執行人王某始終未履行義務。

這是涉及基本民生的大事,章丘區委政法委立即協調區法院啟動重大案件執行工作機制。這些耕地是村民的口糧田,涉及村裡210多戶、1100多位村民,疫情期間群眾外出打工受到一定影響,這148萬餘元承包費對村民們來說就是一筆保底的錢。眼瞅著涉案承包土地上的小麥熟了,根據當事人申請,法院執行局決定,「先把王某種的這850畝麥子收了,給村民抵債!」

近年來,章丘區堅持嚴懲嚴重失信行為,執行工作的力度和措施不斷加強,破解執行難問題取得實質性突破,真正構建起「守信受益、失信懲戒」的信用約束機制。以區法院執行局為骨幹的政法幹警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區別個案與群體案件、被執行主體類型、案件標的額大小,用足用活各項強制措施,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嵌入章丘政務網,實現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自動查詢,公布執行人,限制高消費,重拳打「賴」,讓老賴寸步難行。

3月2日,有19位農民工手持一張20萬元的欠條來到章丘法院,要求起訴某用工單位,但欠條中只有部分農民工的名字,疫情期間怎麼立案、怎麼判?承辦法官慄偉昭一時心裡沒底,他深知維護農民工權益無小事,為幫助農民工及時要回血汗錢,降低維權成本,慄法官及時將案件引導到法院訴訟調解服務中心,決定由訴調中心特邀人民調解員對該案件進行調解解決,雖盡力調解,但雙方因分歧較大未達成一致意見。小慄所在的審判團隊經過分析研判,迅速決定使用小額訴訟程序立案並選擇網上開庭,經過法官對用工單位負責人苦口婆心的辯法析理,雙方「握手」言和,19位農民工高高興興拿到了辛苦錢。

章丘區探索出分類、分段、集約執行模式,多方現場協助監督,窮盡措施執行到底,由此形成的強大震懾,營造了「老賴」不敢賴的社會氛圍,有力促進了農村誠信體系建設。

「刀為百兵帥,俺有主心骨」——讓每一個村民都有自己的專屬法律顧問

生活中的你,遇到過法律問題嗎?遇到法律問題的時候求助誰?是嫌找律師費事費錢而主動放棄?還是找親戚朋友自行解決?章丘區司法局針對貧困戶、流轉承包經營權的農戶、「三留守」人員、農民工等群體,建立「農民專屬法律顧問」制度,把40名業務能力強、法律素質高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調配到150個貧困村擔任「駐村(社區)法律顧問」,向群眾提供全方位法律諮詢、法治宣傳、法制講座和矛盾糾紛化解「零距離」法律服務。現在,章丘的農民群眾不用出村,一個電話就能約到「法律顧問」前來赴約。

6月1日下午,魯明律師事務所律師商苗苗在村居法律顧問工作群裡提供了一條線索:在案件代理過程中,偶然得知袁莊村出嫁女袁某,在丈夫家遭受了比較嚴重的家暴,因袁某是聾啞人,與其溝通交流困難,建議村法律顧問從村委處了解情況為其提供有效幫助......得知這一線索後,區司法局公律科第一時間聯繫該村法律顧問王健,王健半小時內就趕到袁某家中,詳細了解情況後,給予了合理建議,並協助其完善了下一步的法律程序,目前,案件已移送法院審理中。7月3日早上5點多,還在睡夢中的王健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叫醒,由他擔任法律顧問的丁莊村村支書打來電話,說是有一起棘手的矛盾糾紛需要調處,他立即和街道司法所長王峰前往該村。原來,該村村民張某不慎失火燒壞核桃、蘋果等經濟林木300多棵,涉及13戶村民賠償額達數萬元,張某家庭困難,一時難以籌措,涉及的村民大多依靠經濟林木生活,情緒也比較激動,村書記先後調解多次,都沒有成功。張某急火攻心,兩次上吊,萬幸都被及時發現救了下來……王健領著13戶村民到周某家現場辦公,苦口婆心,對承包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賠償款從300元起一降再降,一直降到一棵樹賠償50元,目前,13戶村民有12戶已達成協議,領取了賠償款。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今年以來,章丘區創新開展了別開生面的法律服務活動,即普法+法律服務「方桌會」。區委政法委聯合宣傳部、司法局、街道辦事處以及村居社區的領導幹部、機關幹部與老百姓、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律師、法官齊聚一堂,一起圍坐在方桌前展開熱烈的討論,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展普法和法律服務活動。「方桌會」內容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讓公共法律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法律服務,既滿足了社區老百姓對法律的需求,又強化了老百姓學法、懂法、用法意識,深受老百姓歡迎。自啟動以來,普法+法律服務「方桌會」這一兼具實效、便民、惠民特色的服務形式在全區迅速推廣。

「棍打一大片,慧眼辨真偽」——讓每一份村級合同都成為無瑕疵的經典契約

「你們村跟土地承包人籤的這個合同有點小問題,付款方式和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清楚,後期容易產生糾紛。」在官莊街道法家峪村村委會院內,司法所長牛曉冰一邊翻看村裡籤的合同,一邊給出建設性意見。

遇到瑕疵合同怎麼辦?是「藏著捂著」還是「壯士斷腕」?去年以來,章丘區推出「法治把脈、法律問診」活動,對所有村級合同全面審查,針對效力待定合同、可撤銷合同、無效合同三種瑕疵合同,分門別類制定整改方案,組織廣大村居法律顧問全面參與,助力化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的「頑痾痼疾」。去年以來,村居法律顧問共審查合同5200餘件,出具法律意見書271份,處置不規範合同1916份,協助村居集體收回資金5000餘萬元,避免因合同不規範可能造成的損失近億元。有利推動了「三資」管理權責全面梳理,助力全區村居各項發展要素的進一步激活,達到了黨委政府、村居、群眾三滿意的效果。

章丘區還聚焦村級權力清單,將村級權力與村規民約、鄉俗民風相結合,梳理出20多項村級事務權力,針對農村因村務管理不規範、村幹部法治意識不強、村民知情權、參與權得不到保障等產生的「三資」管理混亂問題,深入研究,精準定位,靶向施策,堅持法治和自治相結合,在充分保障村民自治的前提下,通過精準的基層法律服務實現依法自治、推動程序公開,保證村民知情權、異議權,努力實現程序與實體合法合規以規避不規範帶來的法律風險,有效促進了農村「三資」管理工作規範開展,為服務保障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鄉村振興,有法更美!中共濟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紅軍說道,「章丘區在推進鄉村振興實踐中,創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效促進了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增加了農民收入,充分激發了鄉村治理的活力和創造力。」

相關焦點

  • 崇法善治,法治山東底色亮麗成色更足——山東紮實推進法治建設...
    2018年,省人大常委會對符合報備條件的規範性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文件766件,督促文件制定機關對其中77件進行了修改、廢止、宣布失效,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山東首個規範性文件基礎資料庫,為運用大數據提高備案審查工作質量和效率奠定了堅實基礎。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依法治省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履責用權,「法」字當頭依法而治,循法而行,為政者須率先奉法。
  • 「一帶一路」法治服務(泉城)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辦
    「一帶一路」法治服務(泉城)高峰論壇(濟南市委政法委供圖)人民網濟南11月26日電(談媛)11月26日,由濟南市委政法委、濟南市法學會、濟南市司法局、濟南市律師協會主辦,山東博翰源律師事務所承辦的「一帶一路」法治服務(泉城)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辦
  • 法治湖南,鏗鏘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法治建設綜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抓住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關鍵環節,積極推進全面依法治省,法治湖南建設蹄疾步穩、鏗鏘有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 四川遂寧經開區司法分局:夯實法治根基 護航鄉村振興
    民主與法制網四川訊(記者 黎志飛□李鑫)今年以來,遂寧市司法局經開區分局(以下簡稱經開區司法分局)抓住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等機遇,加強鄉村法治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對口幫扶聯繫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和法治服務,鄉村學法用法蔚然成風。
  • 濟南: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
    萊蕪區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緊緊圍繞黃河流域先進位造業中心、省會城市副中心的發展定位,全面融入「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大力實施「生態立區、實業強區」發展戰略,紮實推進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產業、重大改革、重點要素工作,全力推進萊蕪高質量發展,爭當省會建設發展排頭兵,為打造 「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萊蕪力量!
  • 景縣王瞳鎮:建設法治鄉村 提升鄉村發展動力
    村黨支部書記馬洪剛及時趕到,在他的耐心勸說下,兩家終於鬆口同意再一次丈量土地,馬洪剛叫上幾名村幹部,拿起量尺直奔地頭,丈量結果是誰家耕地都不多,誰家耕地也不少,最終兩家握手言和。 「村民之間的矛盾好多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是這小事如果解決不好,讓村民心中結了疙瘩,將來說不定會釀成大禍。」
  • 陝西這個區如何成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今年8月21日,中央依法治國辦發布了《關於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命名的決定》,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被命名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那麼,這個區為何能取得這份殊榮呢?《法治日報》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訪。
  • 河南明確法治鄉村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
    原標題:我省出臺實施意見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到2035年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12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獲悉,日前河南省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河南省法治鄉村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安化縣清塘鋪鎮龍坳村:打好「三張牌」,法治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龍坳村抓住黨員這一關鍵少數,堅定不移地走法治鄉村建設道路,讓社會安定和諧起來,人民生活富起來,鄉村換了新面貌。 打好「黨建牌」:「關鍵少數」用起來 「我是2017年擔任村主任,以前一直在外發展,在上任以前我們村黨組織渙散,黨員黨性不高,凝聚力,戰鬥力不強。
  • 崇法善治,法治山東底色亮麗成色更足
    加強法治建設,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幹部必須牢固樹立法治思維,提高運用法治方式的能力,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十三五」以來,山東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依法治省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省政府定期召開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議,主動向社會公開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 「十四五」,山東16市這麼幹|濟南:強省會建設實現新跨越更
    對外開放實現新跨越,「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地位進一步凸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並進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 7家央級媒體組團來秭 聚焦法治鄉村建設
    ,採訪法律援助受益人,還原人民調解現場,領略峽江文化,觸摸了秭歸縣法治鄉村建設從發源到不斷提升的過程。大力弘揚法治文化,創作排練了建東花鼓戲曲目《扶貧路上》和《晚宴》等節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廣大村民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針對特殊群體開展重點幫扶,依靠法律幫助他們維護合法權益,不論是交通事故維權、工傷事故維權,還是勞務糾紛維權,村黨組織始終堅持和村法律顧問一道,第一時間為當事人提供幫助,依法維權,解決困難。
  • 山東魯中戒毒所法治戒毒所建設收實效
    ,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省魯中戒毒所」)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戒毒管理局示範創建、先行先試要求,積極探索開展法治戒毒所建設實踐,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6月30日,山東省戒毒管理局印發了《關於開展法治戒毒所示範創建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法治戒毒所建設主要內容,重點完善制度、執法、依法管理、法治監督、法治保障「五大體系」,確定了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完善戒毒執法程序、加強合法性審查、推行所務公開等28條工作內容。省魯中戒毒所結合實際提出法治戒毒所「1+1」特色目標,即完善「一個網格」、做好「一個結合」。
  • 王玉君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山東省鄉村振興...
    11月25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在濟南舉行。受省政府委託,省司法廳廳長王玉君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作《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立法說明。這些問題亟需通過法治手段予以解決。同時,各級各部門在鄉村振興實踐探索中積累的好的經驗和做法,也需要通過立法予以制度化,為經驗的複製推廣提供法律依據。因此,有必要儘快制定一部專門的地方性法規,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有力制度支撐。
  • 大柴旦推進依法治區和法治柴旦建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019年以來,大柴旦統籌推進健全機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項重點工作,全力推進依法治區和法治柴旦建設。健全機制,凝聚工作合力。將全面依法治區工作納入部門(單位)績效考核、領導班子和幹部年度述職範疇,並通過定期檢查、嚴格兌現獎懲等方式,倒逼各項工作任務專人抓、可落實。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在城鄉融合、工農融合、產業融合、治理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條融合化之路。北出濟南,跨過黃河,就進入德州了。這裡是一片黃河衝積平原,也是重要的糧食、蔬菜、畜牧產區,是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實踐區。
  • 全力打造國際一流數智新城|京東智聯云為濟南先行區數智發展保駕護航
    自京東落地濟南先行區以來,京東智聯雲始終以「城市數智化轉型合伙人」身份,紮根濟南先行區數字經濟建設,通過「技術 產業」的合作模式,為黃河北岸主城區崛起保駕護航,全力打造國際一流智慧新城。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榆林為配合這項國家戰略,梳理了404個重大項目,累計總投資2.74萬億。這實際上是一場關於發展話語權的爭奪戰。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先行區調研時指出,濟南先行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驗田」,無論是產業培育、城市布局、生態治理等,都承載著濟南發展的未來。這個時候,承載濟南未來發展想像空間的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眾所矚目。
  • 「踏上新徵程 建設強省會 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新濟南乘風而起...
    新跨越之六 治理效能實現新跨越規劃《建議》提出: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各領域各方面的高效執行體系基本形成,政府運轉更加便民務實高效,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長效機制更加完善,城市安全、城市韌性顯著增強,平安濟南、法治濟南、誠信濟南建設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地方法規制度更加完善,廣泛多層制度化協商民主深入推進
  • ​山東高院關於保障上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動打造...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保障上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意見各市中級人民法院、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青島海事法院、山東法官培訓學院,機關各部門及直屬事業單位:為貫徹落實《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和《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推動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職能作用,進一步為「兩區」建設加強司法服務和保障,結合山東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