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將銀行理財納入養老三大支柱體系——訪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

2021-01-09 環球網

本文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作為國內首家股份行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理財」)在青島開業之後一直備受市場期待。實際上,國內首款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就是出自其母行光大銀行,其「七彩陽光」系列產品在市場認知度頗高,且在銀行理財的開發、設計、交易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國內理財業務的多個第一。

時值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一周年,如何看待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未來發展?如何在理財產品的創新和風險中尋求平衡?如何突破行業的同質化?

「產品的創新並不代表著風險的提升,而是通過產品的創新設計,真正實現風險可識別、可計量、可承受,使風險與收益相匹配,把合適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投資者。當前,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已成趨勢,理財產品在設計研發上也更加多樣化、定製化。」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對於未來發展,希望理財公司能夠在納入養老三大支柱體系、加快理財產品線上銷售等方面取得進展。

突破同質化 提升權益類產品規模

《中國經營報》:光大理財從去年9月26日成立至今,都做了哪些工作?

潘東:光大理財是股份制銀行中首批獲準籌建、首家獲準開業、首家成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以來,光大理財在集團和總行的支持下,積極從產品轉型、投資拓展、風險管理、金融科技、公司治理、團隊建設等方面重點推進工作,目前整體經營有序良好。

在產品市場方面,光大理財突出「多、快、好、省」的產品體系和產品特色。例如,提前布局養老理財等關鍵業務,推出了光大理財首款養老主題產品——陽光金養老 1 號;降低了陽光金日添利、月添利等產品的個人投資者起售金額等等。

在投研支持方面,光大理財確定了在新基建、新技術、新價值鏈等方向和優質現金流企業類別的戰略配置,擴大標準化投資佔比;非標投資則主動篩選目標行業和客戶,推廣朱雀、鳳凰等五個非標投資品牌,建立企業主辦資管機構的概念,通過資管投行的理念,形成企業融資方式的接力轉換。

對於風控合規,光大理財在「組合+分散」原則的基礎上,從宏觀、地區/行業、企業/項目、模式四個層次優化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的管控,堅守合規底線。

同時,光大理財不斷夯實科技基礎,按照「一體化、智能化、敏捷化」原則規劃科技系統建設,儘快實現從客戶服務、產品、風控、投研、運營、管理的全流程的數位化支持。

《中國經營報》:去年包括光大理財在內的各家理財子公司推出的產品總數上已超過400隻。會不會存在同質化問題?

潘東:銀行理財子公司都脫胎於銀行系統,在對信用風險的理解等方面確實有優勢、存在相似性。

與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相比,光大理財能夠依託光大集團全金融牌照、產融結合、陸港兩地的優勢,依託光大銀行建設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布局,積極探索財富管理和科技輸出相融合的模式,加強科技賦能,著力實現前沿金融科技的領先突破,持續優化客群和產品組合,積極拓展養老業務和海外市場,發揮優勢,創新優化,在資管業務市場競爭中實現領航。

相關焦點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拆解理財需求,直擊投資痛點
    日前,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東在接受環球網專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具備天然的優勢服務好微笑曲線的兩端,打通生態鏈。基於此,光大理財發布了七彩陽光產品體系,以權益類、混合類、固定收益類、現金管理類、另類資產、私募股權類、結構化投融資類等七種大類資產為切口,通過專業化的資產配置,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增強理財子公司服務實體能力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增強理財子公司服務實體能力作者:潘東 光大理財有限公司總經理導讀:在資管行業的變革時代,在科技引領的資訊時代,為踐行使命、應對挑戰,理財子公司需要打造三大生態圈、提升三大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降速和貿易摩擦的複雜內外部環境中,首批銀行理財子公司迎來了開業一周年,同時也恰逢資管新規兩周年。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科技為舟、數據賦能打造資管新業態
    在資管新規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作為早在2004年便已發行國內首支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行業先行者,光大是如何理解新規下的機遇與挑戰,又會在產品布局上有哪些新動向?在資管業務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的當下,金融科技又將怎樣影響光大理財的業務?
  • 光大理財潘東:科技正在重塑資管業務流程
    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東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東潘東表示,科技正在重塑資管的業務流,從投資到投研,從營銷到服務,從風控到合規,從運營到IT。資管行業本身也被新的科技所變革,未來新的方向可能會沿著新技術變革的路徑發展。
  • 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
    據悉,中國養老金體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包括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等。目前,第一支柱佔絕對主導地位,已覆蓋近10億中國城鄉居民;第二支柱覆蓋面較低,僅有幾千萬人口;第三支柱規模尚小。
  • 是「真養老」還是「概念秀」 銀行養老理財產品值得買嗎
    是「真養老」,還是「概念秀」?目前來看,養老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保障水平較低、名不符實等問題受到市場詬病,養老金融優質供給依然不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健全養老理財市場,為老年群體提供專業化、多元化、個性化的養老金融服務已是當務之急。
  • 潘東:資管是中國金融業唯一還沒被科技攻破的堡壘
    在下午的平行論壇銀行專場上,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潘東做了演講。據潘東介紹,光大銀行2004年發行了第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 2019年9月26日,光大理財在青島舉行新產品發布會。這標誌著國內股份制銀行首家理財子公司正式亮相。 光大銀行新的淨值型產品體系,非常簡單,第一個叫做七彩陽光大類資產配置的產品,非常簡單的讓投資者到光大的渠道買產品。
  • 光大理財公司首款產品陽光金養老1號正式上線
    原標題:光大理財公司首款產品陽光金養老1號正式上線據悉,2月20日,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首款公募理財產品「陽光金養老1號」將面向公眾正式發售,將首款產品定義為「養老主題」,採用五年期封閉式管理。陽光金養老1號在產品設計上巧妙引入流動性安排:「產品成立滿兩年後,每年將向投資者返還25%的份額」,用來滿足投資者支付生活費用、醫養費用、旅遊費用等日常開銷的需求,從而實現長期投資的目標下的短期流動性安排。從投資策略來看,這是一款加強型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4.70%-6.10%。
  • 滴滴金融與光大理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實踐
    近日,滴滴金融與光大理財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由滴滴集團財務副總裁、滴滴金融總經理卓越與光大銀行首席業務總監、光大理財董事長張旭陽出席籤字儀式。籤約儀式前,雙方就普惠金融實踐、出行場景的金融產品權益與資產結合方面、以及在為個人和中小企業提供金融解決方案等方面進行了深度交流。
  • 長期與影子銀行並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起跑線爭奪戰」
    12月,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規模及監管方向進行了明確說明。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
  • 訪上海銀行金融市場部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武俊:理財子公司難在風險...
    「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面臨三方面機遇,一是理財子公司的運營模式更加靈活;二是銀行理財可投資的範圍更加廣泛,未來將迎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三是依託銀行的品牌優勢,理財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近日,上海銀行(601229)金融市場部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武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不過,作為新生的獨立法人主體,理財子公司必須要解決好風險隔離問題並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運作。」
  • ...一家理財子公司開業,一家拿到籌建批覆,註冊地分別在福州和南京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馬傳茂 繼六家國有大行、光大銀行、招行之後,第九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登場。12月19日,興業銀行全資子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理財」)在福州正式開業,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興銀理財定位於未來興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心。
  • 銀行理財市場轉型加速 淨值型產品:如何挑,有講究
    去年底,她的股票虧損20%,忍痛清倉,重新購買了銀行可以隨時贖回的寶寶類理財產品,年化預期收益率在4.5%左右,雖然不高,但覺得踏實。 上個月,她將自己50萬元的寶寶理財,換成了一款月月盈淨值型銀行產品。「最新周期年化收益率5.64%,比一般的銀行理財高1個百分點,風險不算大,流動性較好。」蔡麗告訴記者她的理財心得。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幾萬億
    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作為首家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高管變動不小,今年9月,原董事長郭特華離職,並於本月初完成了個人旗下私募基金公司備案,去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的總經理王海璐也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奔赴「下一站」。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
    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作為首家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高管變動不小,今年9月,原董事長郭特華離職,並於本月初完成了個人旗下私募基金公司備案,去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的總經理王海璐也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奔赴「下一站」。
  • 信銀理財谷凌雲:資產管理機構的最核心風險是什麼?
    信銀理財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首家滬外銀行在上海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中信銀行全資子公司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谷凌雲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介紹,信銀理財脫胎於中信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基於歷史和現實形成的優劣勢,信銀理財初期投資將堅持穩健原則,以固收和「固收+策略」為主,以全球多資產和量化策略為補充。
  • 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報告(2020年3季度)
    理財能力排名體系6.0版」。銀行機構仍有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存續,所以在排名體系中繼續考慮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影響。2020年7月31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過渡期的延長為銀行理財業務整改爭取更多可操作空間,避免
  • 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 銀行理財子公司低費率加入
    近日,中信銀行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獲批開業,另有多家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發行公募理財產品。與此同時,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正在加速落地,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均推出了公募化改造產品。有業內人士指出,資管行業內競爭正在逐漸白熱化,行業資源會更向頭部機構集中,而部分運營成本較高、分銷渠道拓展困難的中小基金公司則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 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 今年揚州人該如何理財?
    目前揚城各家銀行實施情況如何?「所有銀行都取消了靠檔計息的方式,購買大額存單的儲戶如果要提前支取,只能按當日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市區一家工行網點大堂經理說。在市區的中行、光大銀行等多個銀行網點,記者均被告知,今年開始,銀行都不再採用「靠檔計息」的計息方法,提前支取的大額存單只能按活期利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