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銀行金融市場部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武俊:理財子公司難在風險...

2021-01-15 同花順財經

  郝亞娟、張榮旺

  隨著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資產管理行業格局正在加速調整和改變。

  「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面臨三方面機遇,一是理財子公司的運營模式更加靈活;二是銀行理財可投資的範圍更加廣泛,未來將迎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三是依託銀行的品牌優勢,理財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近日,上海銀行(601229)金融市場部兼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武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不過,作為新生的獨立法人主體,理財子公司必須要解決好風險隔離問題並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運作。」

  在大資管時代,理財子公司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理財子公司如何實現風險隔離和市場化運作?去年以來,信用市場違約事件較多,銀行理財資產配置如何應對?對於這些業內關注的問題,武俊有其獨到見解。

  理財子公司將服務母行戰略

  《中國經營報》: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陸續進場,理財子公司可能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武俊:理財子公司作為「新生兒」,在大資管時代主要面臨三方面機遇:一是理財子公司的運營模式更加靈活。理財子公司是獨立運作的法人實體,其機制、決策鏈條跟之前的資管部門有很大不同,這有助於理財子公司進一步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二是在大資管背景下,銀行理財可投資的範圍更加廣泛,未來將迎來更多的機構投資者。以前銀行理財主要是面向個人投資者,機構客戶投資銀行理財受限較多。反觀券商資管、基金公司的客戶中,機構客戶佔了半壁江山。隨著理財子公司的陸續成立,銀行理財的客戶結構也將更為豐富,機構客戶佔比會相應提升。

  三是依託銀行的品牌優勢,理財子公司在渠道方面更加突出。理財子公司由銀行作為控股股東發起設立,客戶認可度較高。相比不少機構在資金募集端的困局,理財子公司可以充分發揮母行優勢,緩解資金募集壓力。

  銀行理財子公司面臨的挑戰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理財子公司成立後要解決風險隔離問題。以前銀行理財是預期收益型,當資產端出現問題時,依靠母行來化解;理財子公司成立後,要實現新老劃斷、打破隱性剛兌,意味著理財子公司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風險把控能力和資產組織能力,這是當下對理財子公司最大的挑戰。

  其次,在實際運作中實現真正的市場化,即銀行理財子公司要樹立公司化經營理念,並建立公司化應有的相應機制,提高市場化投資運作能力、獨立的風險把控能力及較強的產品競爭力。如果這些理念、機制、能力沒有形成,僅僅是從資管部門「平移」到理財子公司,這樣的子公司還是沒有競爭力。

  最後,理財子公司初期主要還是通過母行渠道銷售現有的產品。從長遠來看,理財子公司應規劃面向未來的產品體系,同時拓寬渠道,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中國經營報》:理財子公司和銀行資管部門在運營模式上有什麼不同?

  武俊:理財子公司不同於資管部門,兩者是不同的法人主體。理財子公司的優勢在於機制靈活;劣勢在於理財子公司的相關能力,如控制風險的能力、組織資產的能力還有待完善和改進。

  具體來看,理財子公司與資管部門最大的差別體現在資產端和銷售端。從資產端來看,資產的組織和審批不同。以前,銀行理財的資產特別是企業信用類的資產主要來自分支機構,由銀行內部的貸審會審批。而成立理財子公司後,就要面對資產端如何與母行協同,如何獨立組織資產,以及獨立風險審批等問題。

  從銷售端來看,銀行內設部門經營模式下,產品由行內渠道部門負責銷售;而理財子公司成立後,將獨立負責產品的銷售。如何使得產品銷售和資產組織協同順暢,給新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帶來較大挑戰。

  《中國經營報》:截至目前,已有3家城商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請問貴行理財子公司籌備情況如何?貴行對理財子公司有哪些戰略定位?

  武俊:今年1月18日我行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議案之後,即已啟動相關工作。目前申報材料已經基本準備好,各項工作都在有序推進中。

  對我行而言,理財子公司將圍繞全行「精品銀行」戰略來經營發展。我行將零售金融業務發展定位為「重中之重」,而財富管理是零售金融業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這個角度講,理財子公司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將成為我行特色。

  具體來講,理財子公司將被賦予以下三種角色:一是財富管理的主角。理財子公司產品體系的構建、產品的供給與產品檔期的安排都將緊密圍繞全行戰略,並符合全行財富管理業務布局。

  二是綜合金融服務中非信貸工具的重要載體。在服務於全行綜合金融服務布局的前提下,理財子公司將充分發揮資產管理功能,公募和私募業務並行。在權益類和債權類標準化產品之外,通過私募產品滿足客戶另類融資需求。

  三是在扮演好以上角色的同時,打造理財子公司的市場化運作能力。從優先程度來說,要提高理財子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資產組織能力,增強固收投資優勢,並在此基礎上拓寬自身銷售渠道。

  打破「管理人信仰」

  《中國經營報》: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以來,客戶接受度如何?

  武俊:理財產品從試點淨值化管理以來,最開始有波動,客戶存在試探情緒。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客戶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歸根到底,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主要是考驗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

  在這方面,銀行有著多年的資產運作管理實踐,在選擇資產、組合資產以及收益波動下的本金保護等方面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對銀行而言,理財產品的淨化值轉型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把握收益的波動。理財產品從預期收益型轉為淨值波動,銀行需要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投資者的教育工作,使得投資者認可並接受理財產品的淨值波動。

  第二步則是,一旦理財產品的本金髮生問題,積極做好應對。儘管截至目前這一情況暫未出現,銀行也理應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中國經營報》:銀行理財在資產配置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武俊:銀行理財在進行資產配置時,第一以客戶為中心,把握客戶真實需求,分析客戶風險偏好分布情況。如果客戶對高風險產品接受度較低,那麼銀行在選擇資產時要適當控制高風險資產投向。

  第二則是不要投資結構複雜的產品和不熟悉的領域。在實際業務中,有些資金方在投資項目時並未認真做好盡職調查,對項目的判斷依賴於「管理人信仰」,這也是交叉性金融風險的根源所在。

  用理財資金投資,銀行要「親力親為」,了解項目的運作邏輯,判斷資產端與產品端是否匹配。

  在此基礎上,銀行發揮資產組合能力為客戶創造合理的回報,對暫未儲備相關專業人員、沒有足夠把握的項目,不能貿然涉足。

  《中國經營報》:自去年以來,資本市場頻繁發生的違約事件對銀行在資產端的配置能力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請問貴行在資產配置時主要有哪些策略?

  武俊:銀行理財在配置資產時,要對市場敏感因子設定限額,並通過控制集中度以儘可能分散風險。一旦某項資產出現問題,對本金不會造成太大衝擊。當理財資金與表內信貸投向同一主體時,往往會合併管控額度。

  我行投資信用債要經過三道程序把關,首先看是否在白名單中,然後資產管理部門投前決策小組進行評估,最後由公司貸審會審批。經過三層篩選,銀行對項目的把控更加審慎。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震驚金融圈!「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
    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作為首家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近期高管變動不小,今年9月,原董事長郭特華離職,並於本月初完成了個人旗下私募基金公司備案,去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的總經理王海璐也在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奔赴「下一站」。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增強理財子公司服務實體能力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增強理財子公司服務實體能力作者:潘東 光大理財有限公司總經理導讀:在資管行業的變革時代,在科技引領的資訊時代,為踐行使命、應對挑戰,理財子公司需要打造三大生態圈、提升三大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降速和貿易摩擦的複雜內外部環境中,首批銀行理財子公司迎來了開業一周年,同時也恰逢資管新規兩周年。
  • 復盤2020|直銷銀行、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多家創新型金融...
    直銷銀行方面,今年有招商拓撲銀行、郵惠萬家銀行獲批籌建;金融科技子公司方面,成方金科之後,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匯金科」,同時還有農銀金科、太保金融科技、滙豐金融科技相繼成立;理財子公司方面,今年有民生理財等八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青銀理財等三家已開業;消費金融公司方面,今年有螞蟻消費金融等五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 ...建議將銀行理財納入養老三大支柱體系——訪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
    實際上,國內首款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就是出自其母行光大銀行,其「七彩陽光」系列產品在市場認知度頗高,且在銀行理財的開發、設計、交易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國內理財業務的多個第一。時值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一周年,如何看待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未來發展?如何在理財產品的創新和風險中尋求平衡?如何突破行業的同質化?
  • 長期與影子銀行並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起跑線爭奪戰」
    影子銀行在業務運營上以銀行為核心、很像「銀行的影子」,資產端和負債端均與銀行密切相關。資產端方面,影子銀行的客戶絕大部分來自銀行,實質為通道業務。負債端方面,銀行是影子銀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影子銀行的多數產品承諾保本或保最低收益。
  • 「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幾萬億
    原標題:震驚金融圈!「宇宙行」大動作:理財子和公募基金公司同時換帥!影響幾萬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工銀理財突發「人事地震」引發了工商銀行(行情601398)(港股01398)旗下多家子公司高管變更。消息人士稱,原工銀金融租賃黨委書記、總裁趙桂才已正式任命為工銀瑞信基金黨委書記並主持工作。而近期,據媒體報導,工銀瑞信總經理兼董事長王海璐臨危受命,已赴工銀理財任職,將接棒已經辭職的顧建綱,出任工銀理財新任董事長。
  • 中金公司:變革從內部開始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發展路徑推演
    除了傳統的股票和債券之外,我們認為另類資產也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來源。另類投資可以彌補傳統資產的短板,改善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在非標債權資產規模受到監管趨嚴、金融去槓桿的抑制下,未來理財子公司可以考慮轉向實物資產、私募股權、新股打新以及公募FoF等領域的機會。
  • 信銀理財谷凌雲:資產管理機構的最核心風險是什麼?
    信銀理財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首家滬外銀行在上海設立的理財子公司。中信銀行全資子公司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谷凌雲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介紹,信銀理財脫胎於中信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基於歷史和現實形成的優劣勢,信銀理財初期投資將堅持穩健原則,以固收和「固收+策略」為主,以全球多資產和量化策略為補充。
  • 銀行理財"硬骨頭"資產清理最終紅線劃定 老產品最晚放寬至2025年...
    近期,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一家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銀行了解到,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 申萬宏源換帥:總經理徐志斌辭任 接任者大有來頭
    黃昊於1973年出生,自1999年至2005年於國家外匯管理局歷任政策研究處主任科員、助理調研員、團委書記(兼)等;自2005年起至2020年11月於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歷任資本市場部副主任、綜合部國家開發銀行股權管理處副主任及處主任、證券機構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副主任、證券機構管理部/保險機構管理部副主任、直管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股權管理二部副主任、綜合管理部主任
  • ...一家理財子公司開業,一家拿到籌建批覆,註冊地分別在福州和南京
    成立後將承擔理財產品的創設發行、投資管理等核心職能,主要發力「固定收益+」及權益類產品。在興銀理財總裁顧衛平看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固定收益+」能夠契合銀行理財主要客群的低風險偏好,也是銀行資管機構擅長的產品類型;另一方面,權益類產品將是興銀理財形成差異化競爭、提升業務價值的重要抓手。興銀理財開業當天,南京銀行全資子公司——南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也獲銀保監會批覆籌建。
  • 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內外兼修 創建國際一流資產管理公司
    作為上海首家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交銀理財的目標是比肩國際資管行業巨頭。交銀理財董事長塗宏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展望新的一年,交銀理財將一方面鍛鍊、培養好自身的權益投研團隊,另一方面利用好「外腦」,與保險資管公司、公募基金積極展開合作。未來,要借鑑摩根大通等國際大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經驗,讓交銀理財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資產管理公司。
  • 香蜜湖金融風險管理2020年會特設四大分論壇,把脈金融風險管理未來
    平行分論壇一:『大資管』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風險及防控平行分論壇一主題為「『大資管』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風險及防控」由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私募協會)承辦,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金融系助理教授陳琨女士主持。
  • 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越:銀期在資管業務上...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饒紅浩)銀行的優勢主要在渠道客戶。信貸業務是傳統業務,固收、債券投資是民生銀行的強項。但是隨著投資者需求不斷變化,下一步隨著監管政策出臺,銀行原來傳統的非標業務都在不斷下降,提倡淨值化產品。
  • 結算業務優秀個人-銀行頻道-和訊網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張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場部康炘燁國家開發銀行營運管理局欒潤蕾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清算中心馬朝寧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司庫葉昕鑫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毛佳偉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曹婧涵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算作業部邵麗娜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拆解理財需求,直擊投資痛點
    把「微笑曲線」放在金融行業同樣適用。「我們引用兩條微笑曲線,一條連接著投資者端的客戶和企業端的資產,另一條連接著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日前,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東在接受環球網專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具備天然的優勢服務好微笑曲線的兩端,打通生態鏈。
  • 又一家股份制銀行入局理財子,眾望之下,銀行們走到了哪裡?
    所以理財子在機制建設上、人才隊伍保障上還是有待跟進。「脫離母行體系,無論是資產端還是銷售端,都很難獨立開展業務,即便配備了市場化的體系,也很難與有著十多年經驗積累的基金公司等競爭。」一位大行高層私下對「愉見財經」提及,這幾乎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眼下面臨的共同難題。
  • 銀行理財子公司達成首筆CFETS同業存款
    本網訊 記者趙洋報導 7月9日,交銀理財得利寶私銀系列債券穩健1401淨值型理財產品通過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本幣交易系統,達成銀行理財子公司首筆線上同業存款(CFETS同業存款)交易,標誌著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重要的新鮮力量加入到線上同業存款業務參與機構陣營,對於同業業務標準化、規範化轉型具有積極意義。
  • 申萬宏源新任總經理來自匯金系,人事變動背後是否涉及戰略調整?
    而接替徐志斌擔任申萬宏源總經理的黃昊,曾是中央匯金綜合管理部主任,也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非執行董事。對於總經理的人事變動,在業內看來屬於匯金系內部整體上的工作調動,而董秘的離職則可能更多是個人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