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團隊獲得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住專培醫師技能競賽二等獎

2020-12-25 瀟湘名醫

12月3日-4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第三屆神經外科住培/專培醫師知識技能競賽」在福州舉行。我院神經外科團隊繼前兩屆比賽取得優秀成績後,鄭璇醫師獲得顯微血管吻合競賽二等獎、王進山醫師獲得動力系統操作競賽三等獎。本屆比賽由王海軍主任、郭少雷副教授、陳文立醫師帶隊參加,連續三年取得優異成績離不開我院神經外科對住專培醫師的規範化管理、帶教老師的認真負責以及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據悉,來自北京協和、上海華山、宣武醫院等共106名選手參加此次競賽,設置神經外科綜合知識競賽、顯微血管吻合競賽、動力系統操作競賽,各單項前6名進入決賽。 中山一院神經外科培訓基地主任王海軍教授提到,神經外科作為主要以外科手術方式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專科,手術帶教是神經外科培訓醫師的主要教學活動之一,培訓側重點是要加強基礎技能操作。比賽不是目標,以賽促學、以學促進才是我們的目的。神經外科基地充分利用國家撥發的教學經費,購置了專科教學專用的一系列培訓設備,包括高速動力系統3套、顯微鏡7套、內鏡3套、解剖訓練器械等,用於學員日常訓練及開展培訓項目,希望從中山一院神經外科走出去的住專培學員都是醫德高尚、技術過硬的醫生。(神經外科)

左一王進山醫師獲得動力系統操作競賽三等獎

左三鄭璇醫師獲得顯微血管吻合競賽二等獎

鄭璇醫師顯微血管吻合競賽中

王進山醫師動力系統操作競賽中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神經外科專家展雲濤:不忘醫者初心 大腦禁區譜華章
    展雲濤主任  雁飛萬裡頭雁領  神經外科是河南省職工醫院的重要特色科室之一,展雲濤主任帶領多位神經外科骨幹及優秀青年醫師組成的團隊,迎難而上,大膽創新,積極探索。  在對老人的病情進行綜合評估以後,神經外科展雲濤主任給病人做了手術。手術過程中,展雲濤主任把「腦起搏器」的電極植入到患者腦部,電池植入患者右前胸,連接兩者的線路埋在皮膚下。在經過一個月的恢復以後,經再次評估,老人的身體恢復較好,醫生們認為可以給病人啟動「腦起搏器」了。  新年剛過過,4號上午,在病房內,隨著展主任的程控操作,植入病人體內的「腦起搏器」開始啟動工作。
  • 巴特朗菲教授來華助推Xkmed神經外科中心籌備
    巴特朗菲教授來華助推Xkmed神經外科中心籌備發布時間: 2017-01-11 17:33:03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郭江   據資料統計,近30年來,我國城市男性腦癌發病率猛增100%,女性增加50%,每年因腦癌死亡人數高達3萬人。而作為腦癌主要治療手段的神經外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 北京兒童醫院梁樹立團隊利用3D-ASL技術研究小兒癲癇獲得進展
    基於這個研究,相關中國專家共識已經發布(詳見:最新共識| 結節性硬化症相關癲癇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9)),而且相關研究成果還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BRAIN》上(詳見:學術前沿| BRAIN發表梁樹立等 結節性硬化症相關癲癇外科治療新進展)。
  • 國內頂尖神經外科專家齊聚廣州 針對手術難度最大的顱底腫瘤展開討論
    本次會議邀請了包括上海華山醫院周良輔院士及其團隊在內的國內以及省內神經外科領域的專家 100 多位,參會人數 400 多人,是年度廣州市內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廣的神經外科學術會議。本次大會主要圍繞神經外科顱底鞍區病變以及脊髓脊柱病變展開討論。
  • 學術前沿| 天津總醫院楊學軍團隊發現原研新藥ACT001抑制膠質瘤...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楊學軍教授團隊聯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Michael Lim教授團隊及南開大學ACT001原研團隊成員等在生物醫學1區雜誌《Theranostics》(2018
  • 上海舉辦病媒生物防制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總決賽
    人民網上海12月16日電 為全面提升上海市病媒生物防制綜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斷增強應對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能力,12月15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醫務工會、市健康促進協會共同舉辦2020年上海市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全市總決賽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病媒生物控制和環境消毒應急處置工作總結
  • 「醉」譯獻|神經外科麻醉進展更新(一):神經外科麻醉學總則
    Pasternak, MD  吳曉彬 (編譯)  姚明(審校/指導)  摘要:本文就神經外科患者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圍手術期管理的文獻進行綜述。在這篇綜述中涉及的一般主題包括普通神經外科、中風、神經監測和圍手術期的認知功能障礙。
  • 被神經外科「耽誤」的摔跤手 世界首位神經外科學教授普謝普
    除了工作外,他繼續學習,1902年,他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獲得醫學科學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去女子醫學院神經學系工作,繼續開展神經外科學的探索。那時,他明顯屬於不受待見的另類:神經學家認為他是外科醫生,外科醫生認為他是神經學家。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期間,他擔任俄國紅十字會飛行隊的高級醫師,監管著600名傷員的救治工作,也給頭部和脊椎受傷的患者做手術。
  • 九院南北護理團隊分獲第六屆上海市醫院品管圈大賽一、二等獎
    經過激烈比拼,我院南部護理團隊的「比心圈」和北部護理團隊的「安馨圈」分別斬獲大賽一等獎和二等獎,成績喜人。本次大賽由上海市醫院協會主辦,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指導下順利舉行。根據全國品管圈大賽規則,上海市品管圈大賽品管圈類型氛圍問題解決型和課題研究型,分設三級醫院綜合、三級醫院護理、二級醫院、中醫專科企業民營醫院、課題研究型五個專場。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外科戚劍榮獲中山大學臨床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特等獎;外科趙強榮獲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特等獎,全國醫學(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二等獎;肖莉華科長獲得廣東省研究生德育教育先進個人稱號。2009年中心成為美國心臟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基地,同年被評為國家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臨床類別)廣州考區考試基地,每年完成2300多名考生的臨床技能考核工作。此外,中心每年承擔我校醫科11個專業、800多名學生的臨床實踐教學任務。
  • 2016年「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決賽 暨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同時,本屆雄鷹杯在推廣上也別出心裁,創新性地拍攝了一部記錄獸醫夢想和追求的系列紀錄片《尋鷹之旅》,該片由上海楷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雄鷹杯」小動物醫師技能大賽組委會聯合推出,共分五集,分別是:序、鷹之賦、鷹之翼、鷹之傷、鷹之翱翔,將獸醫的愛與責任、求學與成長、初心與挫折、成就與喜悅等真實客觀地呈現在鏡頭前,在網絡上綜合點擊過百萬次,獲得了臨床醫師的廣泛關注和深切共鳴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陳鴻光(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以血管神經外科為例,在腦血管病的診療方面,上世紀90年代的中早期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還處於起步階段,當時腦動脈瘤、血管畸形等疾病主要是以開顱的方式進行,手術風險大、併發症多。採用「術中喚醒」並不是為了「炫技」,相反採用這種手術方式醫生和麻醉團隊要承受很大風險,但這種方式能在精準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語言、運動功能,這樣的風險對於腫瘤神經外科團隊敢冒也樂於冒。
  • 2020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招收32人簡章
    按照國家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以下簡稱「專培」)制度試點工作總體安排和中國醫師協會關於開展 2020年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招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我院2020年度專培招收簡章介紹如下:一、招收原則公開公平、自願參加、雙向選擇、擇優錄取。
  • 樂都法院書記員榮喜獲全市書記員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
    樂都法院書記員榮喜獲全市書記員職業技能競賽二等獎 2020-09-16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