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3月26日,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正式過會並即將登陸創業板;與此同時,匯付天下(01806)也在港交所披露易平臺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兩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如此的方式,實現了在A股和港股的隔岸握手。
一葉可以知秋。在行業強監管的背景下,拉卡拉和匯付天下都分別在招股書、年度業績報告裡展現其所在行精的朝陽屬性,如拉卡拉2018年營收增長超1倍、淨利潤增長約30%,而匯付天下業績也十分靚麗:營收增長88%,經調整淨利潤增長51%達到2.63億元。
不過,作為A股、港股的金融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和匯付天下所面對的客戶群有較大差異,拉卡拉更多的是線下收單服務,而匯付天下除了收單,也在行業解決方案、跨境等領域綜合布局,可以說兩者分屬不同的競爭賽道。
在2018年,各巨頭紛紛布局B端賦能,以新技術和新生態的方式深度耕耘B端,開啟了網際網路的下一個20年,數位化轉型成為鼓舞企業變革的號角。
深化小微商業的服務創新、擁抱龐大的SaaS服務商群體、積極布局行業解決方案及新零售……匯付天下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基於此,其小微商戶增加至830萬家、行業客戶數量增加至8700家、合作的SaaS供應商則提升至137家。
吳曉波在《激蕩十年,水大魚大》一書中,這樣敘述到,「中國企業的崛起,一直被看成是一次跟進戰略的成功,在幾乎每一家成功企業的身上都找得到國際同行的影子」。
第三方支付誕生於美國,隨後在中國發展壯大使其成為行動支付第一大國,並再次反哺到世界推及開來,而如今依託中國龐大的實驗市場,這樣的創新引領責任落到行業頭部企業上來。
3月26日或許是普通的一天,但是第三方支付的變革卻已經開始。
B端的「突圍」力量
我們可以從一份財報的具體數字,窺探匯付天下一些這種變革的細節。
2018年,匯付天下延續了此前遠超行業水平的增長數據,其中,跨境支付異軍突起,匯付天下於2016年介入的跨境支付業務,如今已完成了從0到1的積累。據數據,匯付天下於2018年實現跨境支付交易量達到202億元,同比上漲312%。目前在「一帶一路」提供的新支付場景下,該業務已成為了匯付天下全新的競爭「突圍」口。
另一方面,匯付天下在2018年完成的支付服務交易量也已超18000億元,同比增長58%,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上述成績離不開匯付天下在研發方面的大幅投入,而這也是其作為「金融科技第一股」的優勢所在。據財報數據,匯付天下的成本項目中僅有研發開支一項增幅超過了50%,較去年同比增長77%至2.32億元,遠超其他的各項開支。此外,其同向大幅增加的投資及融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預示著匯付天下始終保持了「進擊」狀態。
而同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拉卡拉則在線下業務耕耘,如今後者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下便民支付服務商之一,在服務實體小微企業方面,拉卡拉主要專注於線下收單場景,目前該業務為拉卡拉的主營業務。
(拉卡拉主營業務收入佔比情況)
一場關於「賦能」的變革
從官方信息看,匯付天下通過激發內部的科技創新,以開放共享的方式,以期刷新和重塑其「科技創新基因」。剛閉幕的「鈦客Play」活動正是基於匯付天下「全方位數位化」的基調而舉辦。
同時,其在業績報告指出,全方位數位化是未來的核心戰略方向。匯付天下持續加強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秉持敏捷開發、持續交付的技術方法論體系,順應5G時代的技術發展趨勢,通過多客戶端、多屏支持來提升用戶體驗,為數位化升級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和系統保障。通過超大規模的交易處理和運營能力、多場景的帳戶系統和錢包支持能力、數據驅動的智能化分析和決策能力等三大核心能力的建設賦能未來發展。
行業向To B轉型的這一階段被行業巨頭們定義為「賦能」階段。從最初的機票支付服務到如今全面擁抱B端數位化,匯付天下也正在與12年前的自己告別。
匯付天下為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連接了所有可能的支付付款渠道,包括各項銀行與支付寶等其他平臺:允許可客戶從銀聯卡、網上銀行包括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在內的各種數字錢包還有銀聯雲閃付及 Apple pay,方便商戶不同渠道並用的收款方式,也有助於公司與各個公司形成合作夥伴關係,為長期的閉合產業鏈埋下伏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匯付提供的行業解決方案可以看做是一種「賦能」,而其在「賦能」的過程中,也在源源不斷地獲得增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