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伏龍特工隊,日軍死士受命下海炸美艦,還沒登場戰爭就結束了

2020-12-19 戰事觀察

二戰末期,日軍在窮途末路之際做出一系列的瘋狂舉動,用自殺攻擊的方式進行最後的掙扎,比如「神風特工隊」就是讓飛行員開著戰機去撞美軍的軍艦,這種方式可以說是殘忍無比。當然除了「神風特工隊」外,還有一個叫「伏龍特工隊的」,讓死士下海去炸美艦,只不過,這個「伏龍特工隊」還沒登場戰爭就結束了,關鍵是訓練時還死了不少隊員。

「伏龍特工隊」簡單來說就是潛入水下進行攻擊的,他們使用的武器非常的簡單,就是用一根竹子綁著一個水雷,當美艦接近登陸時,這些隊員在水下拿著綁著水雷的竹子在船底就這麼一頂,艦船就會被炸掉。

「伏龍特工隊」就像「神風特工隊」一樣用自殺的方式襲擊,用一個士兵換一艘軍艦,這絕對是穩賺不賠的。想法雖好,但要真正實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伏龍特工隊」有士兵、有水雷、有竹杆,唯一缺的就是潛水裝置,只能是將排雷潛水服進行改造加固,將下潛3米的潛水服增加到了5-7米,但同時重量也增加了58公斤。隊員穿著這麼重的潛水服不僅在陸地上行走困難,在水下同樣也是步履蹣跚。

在訓練時,隊員穿著改造後的潛水服也是事故頻發,有因潛水服破裂嗆死的,也有供氧系統故障憋死的,還有因牽引繩斷掉失蹤的。雖然在訓練中犧牲了幾名隊員,但日軍對這個計劃依然信心滿滿,並將這些「伏龍特工隊」的隊員分派到美艦可能登陸的地點。

這些潛伏著的「伏龍特工隊」一直在等待著美艦來臨之日,結果美艦沒有來,倒是裝著原子彈的美轟炸機來了,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這些「伏龍特工隊」還沒大顯身手,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伏龍特攻隊:士兵受命下海炸美艦,結果每人只發一條竹竿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軍只有7艘航母,二戰中,美國共生產了169艘航母,其中絕大部分是輕型航母和護航航母(很多是改造而來的),戰爭結束時,美軍有主力航母34艘,其餘都是輕型航母。二戰中美軍被擊沉航母一共才有11艘(包括在大西洋被擊沉的),其中主力航母是4艘(一說5艘)。那些被神風特攻擊沉的,都是體量很小的輕型/護航航母,可見,神風特攻的實際戰果很有限。
  • 徒手用竹竿炸軍艦?這是啥操作?日本伏龍特攻隊了解一下
    為了順利實施對外擴張的作戰計劃,日本在二戰後期對美國珍珠港軍事基地發起了突然襲擊,太平洋戰爭由此拉開帷幕。雖然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佔據了優勢,但在英美同盟軍隊調整戰術後,戰爭資源耗盡的日軍很快就進入了被動防禦階段。在馬裡亞納海戰失利後,大西瀧治郎便組建了臭名昭著的神風特攻隊,動用殘破的零式戰機,讓日本飛行員對美國軍艦發起自殺式襲擊。
  • 二戰時期日軍接受的軍國主義教育,竟然造就了如此奇葩的軍種
    向強大的美國宣戰,這才導致了日本海軍的全軍覆沒,最終數百萬日軍死在了異國他鄉。裝備上比美國差距巨大的日本人,開始研究出很多奇葩的戰術,「神風特攻隊」和「伏龍特工隊」就是針對美國的空軍海軍發明的。1944年日本航母和空軍遭受美國重創,新補充的飛行員飛行技術拙略,而零式戰鬥機在空戰中也處於落後地位。
  • 1人換1艦,二戰中不怕死的日軍,開飛機撞美國戰艦的現場照
    經過數年的戰爭洗禮,二戰中的交戰雙方都已明確意識到了,在一場戰爭中制空權是勝負的決定因素之一。 大西瀧治郎 於是大西瀧治郎到任後,馬不停蹄地趕到日本駐菲律賓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希望那裡的戰機,可以為它守住菲律賓貢獻決定性力量。
  • 二戰末期,日本除了神風特攻隊,還有另外三個敢死隊!
    我們都知道惡名昭彰的神風特攻隊的故事,但除了神風特攻隊以外,日本還組織了伏龍特攻隊、回天特攻隊、震洋特攻隊三支敢死隊。1、伏龍特攻隊二戰末期,盟軍為佔領日本本土而制定了沒落行動,日本軍部則制定了「決」號作戰計劃,欲盡全國僅存的所有力量反制盟軍。
  • 二戰日軍的「神風特攻」為何給美軍造成重大恐慌?把飛機當飛彈用
    (神風特攻隊員)二戰勝利之時,美蘇兩國都拼命去搶奪德國火箭專家布勞恩,後來他率400多人的團隊投降了美軍。因為戰爭末期德軍的V1和V2火箭,雖然未能最終改變戰局,但是它正在改變未來戰爭的模式:不需要飛行員,我就可以遠程炸你。所以「神風特攻」說白了就是把作戰飛機變成攜帶炸藥的一次性飛行器,二戰時期的日本人沒有德國那麼多的黑科技,還造不出來V1或者V2火箭,否則對著美國海軍的大型艦隊來次齊射,那也必然是場災難。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神風特別攻擊隊:二戰日軍最後的瘋狂
    「神風特攻隊」的「神風」之名源自日本人對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摧毀元朝侵日艦隊兩次颱風的稱呼,這兩場突如其來的颱風,導致了元朝東徵日本的失敗。在二戰後期,日軍妄想再次借「神風」之名挽救日軍失敗的頹勢1944年10月12日至16日的臺灣衝繩空戰中,日本海軍第26航空隊司令有馬正文少將是用戰機進行自殺攻擊第一個實踐者,10月15日在所屬戰機損失殆盡之際,有馬正文駕機從克拉克空軍基地起飛向美軍第三艦隊發起自殺攻擊,被炮火擊落。
  • 《亮劍》山本特工隊只剩下30人了,日軍司令為何還抽調數萬兵力營救?
    《亮劍》山本特工隊只剩30人,日軍司令為何還抽調數萬兵力營救?在《亮劍》中,日軍曾組建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特種部隊,即山本特工隊。這支部隊在德國接受過專門的特種戰術訓練,並且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雖然只有80多人,但是破壞性極大。山本特工隊受日軍駐山西第一軍司令部直接領導,特工隊隊長為特種戰術專家山本一木大佐。
  • 二戰結束後日本長門號戰列艦挨了兩次原子彈
    二戰時期的日本長門號(ながと)戰列艦,既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最終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 想像中決戰太平洋的「一號艦」 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擺脫英國影響,自行設計的戰列艦。
  • 二戰日本「金剛號戰列艦」日本少數一艘擊沉航母的戰列艦
    隨即太平洋戰爭爆發。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型戰列艦定義就只能勉強算做中型戰列艦,防護力低,速度還可以屬於輕艦抗大炮,但作戰能力不容小看。1941年該戰艦參加中途島海戰,被美軍一個重型航彈砸死6個人,沒炸。
  • 聾子的耳朵——日造艦上戰鬥機的無線電裝置小考
    九八式空一號無線電收發報機的安裝示意圖為什麼在九六艦戰還湊合的裝備,到了零戰上就不行了呢?問題出在發動機上。九六式二號艦戰(A5M2)用的是中島壽2改3型發動機,九缸,九六式四號艦戰(A5M4)用的是中島壽41型和壽41改型,也是九缸的。
  • 二戰揭秘:「神風特攻隊」有多瘋狂?導致美國大兵心理受重創傷
    二戰結束後,凡是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美國大兵們,只要提起「神風特攻隊」幾個字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渾身冒冷汗,因為許多目擊過「神風特攻隊」攻擊的人,都被日軍這種不可思議的攻擊方式感到恐懼與後怕。 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神風特攻隊」到底有多厲害,將美國大兵嚇成這樣?
  • 戰爭與人性的考驗,二戰期間日軍食人往事
    對於一些二戰倖存者來說,揭露日本戰爭罪行的真相(比如吃人),成了他們的執念。困守高黎貢山的日軍,在吃光了所有乾糧之後,開始以陣地前的屍體為食。在返回日本之前,他在澳大利亞戰俘營度過了戰爭餘下的時間。但他有的戰友卻不知所蹤,這讓他始終無法釋懷。掌握日軍食人的確切證據後,美軍顧問馬上提議將此事公之於眾,以此顯示日軍的殘忍與野蠻。但出於某種考慮,國民政府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下令對整起事件嚴加保密。
  • 山本特工隊,竹下俊特戰隊,哪個更像歷史上真實的日軍特種部隊?
    深度摘要:兩部經典抗戰劇,《亮劍》裡的山本特工隊,《雪豹》裡的竹下俊特戰隊,哪個更像歷史上真實的日軍特種部隊?圖1:《亮劍》裡的日軍特種部隊——山本一木特工隊《亮劍》和《雪豹》是兩部頗受好評的抗戰劇,甚至被捧為經典。
  • 擔任大和號戰列艦艦長的他,罵日軍大將山本五十六沒有戰略眼光
    二戰時期,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非常的有名,它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的戰列艦,當初日本人可把它當作救星。但二戰時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則對此嗤之以鼻,因為他是一個「航母制勝」主義者。而作為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長松田千秋,對山本五十六的這一看法非常的不滿,長期和山本對著幹。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最好的例證就是蘇裡高海戰中的西村艦隊,面對裝備有Mk-8型火控雷達的美第77特混艦隊的「西維吉尼亞」、"田納西"、「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毫無招架之功,幾乎成為了美軍的靶子,性能低下的22型電探為發揮任何作用,根本無法發現美艦,日軍引以為傲的夜戰水平在先進科技的衝擊下不堪一擊。最具諷刺的是,日本甚至在1939年就開發出來了共振腔磁控管,比英國人還要早。
  • 二戰時期日軍的國旗、軍旗的的不同圖案以及其蘊含的寓意
    二戰結束後,成為日本代國旗,中國軍民因為太陽旗酷似狗皮膏藥,所以稱之為「膏藥旗」,而英美盟軍則稱之為「丸子旗」。1999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國旗國歌法》,將「日之丸」正式定為日本的國旗。在二戰時期,日軍還有一種叫做「武運旗」的旗子,我們在抗日的影視劇裡,經常看到日軍將領在其辦公室或作戰室裡的牆壁上,張掛這日本國旗,旗子正上方寫有「武運長久」4個大字,其他空白處寫滿著親友、同僚的名字,這就是所謂的「武運旗」,二戰時,日軍攜帶了大量不同規格的太陽旗,旗上有出徵親友的籤名祈禱「武運長久」。日軍士兵將之作為護身符祈求好運和宣揚「皇威」。
  • 空中大炮鳥,海上火刺蝟——讓二戰日軍心驚膽寒的傳奇轟炸機
    一支由運輸船和驅逐艦組成的日本運輸隊,正悄悄向紐幾內亞島駛去。船上載著陸軍第51師團7000名士兵,增援被圍困在萊城的殘部。人銜草、馬銜枚,日軍一路無聲,只聽到機器的轟鳴和海浪聲。B-25 十挺機槍前射火力實驗日軍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飛機,船隊上下亂作一團。到戰鬥結束,8艘運輸船全部沉沒,8艘驅逐艦中有4艘沉沒。
  • 二戰最機智的艦長!將軍艦偽裝成小島,躲過了十幾架日本偵察機
    據悉,二戰期間日本平均每年的軍費約285億美元,隨著戰爭的進行,島國資源匱乏的弊端日益凸顯,因此東南亞豐富的石油和橡膠等戰略資源,吸引住了日本的目光,1942年2月,為了佔領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油田,氣勢正盛的日軍發起了爪哇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