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表示,生物識別技術是物聯網安全的未來

2020-12-10 OFweek維科網

物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工作環境和重要的工業基礎設施,包括交通管理、水、氣、電和健身可穿戴設備。然而,連接設備的薄弱安全性和大量易受攻擊的接入點使它們成為企業網絡的真正威脅。NEC紐西蘭在一篇博客文章中主張生物識別安全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減少後門攻擊並在邊緣和連接時保護設備來提高網絡安全性。

許多物聯網設備易受攻擊,因為默認密碼很少更改。生物識別技術是安全性的另一層,可以分析用戶的獨特指紋,語音,虹膜或面部特徵,以確認身份。生物特徵不會丟失或被遺忘,攻擊者更難以利用它們。

由於人們對支持語音識別的設備(如GoogleHome和Alexa)的高度興趣,語音識別在當今家庭中很常見,從智慧型手機到門把手和汽車鎖等一系列設備中的指紋識別也很常見。

NEC預計,不久將在物聯網設備中增加面部識別部署,並將行為跟蹤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措施來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通過推出醫療物聯網(IoMT)來升級醫療系統,跟蹤健康和生物特徵信息,醫生不再需要親自去看病人來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

由於這在COVID-19危機期間可能有很大的用處,NEC最近與紐西蘭的軟體開發商合作推出了NECiQuarantine,這是一款使用生物特徵面部識別來監測冠狀病毒的行動應用程式。隨著生物識別技術在物聯網設備中越來越普遍,NEC預計更多的公司將採用這項技術來提升安全性,抵禦不安全連接設備造成的攻擊。

相關焦點

  • NEC將舉辦首屆全虛擬線上活動「NEC Visionary Week」
    本次NEC活動的主題為「Co-creation for tomorrow, designing the future(共創明天,設計未來)」。活動包括80多個會議和項目,將以數字形式展示NEC在人工智慧、生物識別、電子政務、5G移動通信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其亮點之一是設置了面向全球與會者的國際周(Global week) 。國際周將於12月1日開始,為期4天。NEC全球總裁兼執行長新野隆(Takashi Niino)先生及NEC國際業務負責人熊谷昭彥(Akihiko Kumagai)先生將發表主題演講。
  • 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有哪些好處
    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信息的安全保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識別技術作為近年來的一種新型技術,在保護人們的信息安全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隨著各大科技公司的識別算法不同,所以識別技術的發展也不同,今後作為保障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將被廣泛應用,那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有哪些好處?   從手機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再到靜脈識別等技術已經在商業上應用了數十年載。隨著應用的增加和應用場景的豐富,我們終於看到了生物識別技術商業應用的春天。
  • 一文秒懂身邊三大生物識別技術
    生物識別是智能時代的身份入口,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物識別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以指紋識別、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日趨成熟。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最新報告,到2027年,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6.2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4.5%。
  • 恩智浦安全專家下周講解基於MCU與MPU的物聯網安全技術 | 直播預告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物聯網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比如智能音箱成為了竊聽器、智能攝像頭被黑客劫持、無人機被惡意操控……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人們在享受物聯網便利的同時,對物聯網安全問題的擔憂也在不斷加深。物聯網應用場景、設備種類繁多,涉及半導體、傳感器、通信、作業系統、雲計算等多個技術領域,複雜性極高。
  • 半年淨利增長85.80%,海爾生物強勁發展背後:物聯網轉型+生物安全雙...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 8月20日晚間,海爾生物公布2020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海爾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95億元,同比增長34.83%;利潤總額1.74億元,同比增長78.59%;歸母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85.80%。  諸多業務板塊中,「生物安全領域物聯網解決方案」成為海爾生物的新增長亮點。
  • 「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國際標準立項,刷臉支付將更安全
    作為未來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核心技術之一,生物特徵識別的研發、應用進展在學術、工業界備受重視,中國企業也紛紛提前投入布局。近日,螞蟻金服宣布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成功申請成立「行動裝置生物特徵識別」標準工作組並立項「生物特徵識別多模態融合」國際標準。
  • ...生物識別安全登陸框架(ABSF,Aratek Biometric Security Frame)
    亞略特作為率先為信創產業提供人工智慧和生物識別技術的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內嵌Bione「斑碼」晶片的AI生物識別模組已完成與銀河麒麟作業系統的全面適配,並完成了與主流信創CPU、BIOS和作業系統的全適配工作,已為多家信創企業批量供貨,出貨量10餘萬片。
  • 在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
    生物識別技術是什麼?生物識別技術就是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徵(如指紋、人臉圖像、虹膜等)和行為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通過計算機和高科技手段(如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測定原理)的結合來進行個人識別。 由於人體獨特且不可複製的特性,所以生物特徵不易被複製、竊取或遺忘。
  • 前沿|人臉識別技術走到了「十字路口」
    其實,在網際網路技術席捲全球之初,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就如影隨形。特別是AI技術落地的廣度和深度在無限拓展之時,其陰影面開始暴露無遺。人臉識別更易被盜取「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徵識別,是不可逆的。一旦掌握存儲了用戶的面部特徵,對用戶來說,這個安全識別以後就失效了。」
  • 紫光國微與中國通信共商「物聯網安全」大計
    29日,「物聯網『芯』引擎高峰論壇」於北京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會長王秉科、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燕、清華大學教授微電子學研究所副所長池保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蜂窩物聯網產品線副總裁刁志峰、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管理副總裁朱涵等300餘位業內名流與專業人士出席,共謀物聯網晶片產業深入發展大計,以期進一步推動晶片技術與應用,構建物聯網產業生態新格局
  • 人工智慧助力生物識別精準化
    數位化世界,需要迭代新的信任交互,生物識別技術是技術發展演進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一種新型數字身份的基礎設施。它基於個體生物特徵進行自動識別的一種技術,結合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依靠人體的生理特徵或者行為特徵來進行身份驗證的識別,是當前人工智慧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在工業界落地應用最顯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 北約對未來 20 年世界顛覆性技術的識別和預測
    北約科學技術組織2020年3月發布了《科學和技術趨勢:2020-2040》1,對未來20年世界新興和顛覆性技術(Emerging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ies)作出了識別與預測,旨在加深軍事和文職決策者對新興顛覆性技術的理解並助其做出判斷形成決策。
  • 物聯網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在我國,環境形勢十分嚴峻,主要原因之一是表現為環境監測能力嚴重滯後,環境監測水平地區差異十分 明顯,部分落後地區的環境監測站甚至不能正常開展工作,同時環境監測領域的廣度及深度還不夠,環境監測 對象以水、氣、聲、渣為主,土壤、生物、放射物、電磁輻射、環境振動、讓汙染、光汙染等監測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有毒、有害、有機汙染物等項目的檢測還處於謀劃階段。
  • 安恆信息黃進:新一代物聯網安全 構建智慧城市物聯網安全基座
    物聯創新智慧未來  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專題論壇  12月11日,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專題論壇於南京成功舉辦,論壇以」物聯創新智慧未來「為主題邀請行業專家、領軍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智慧城市「感—
  • 安富利:物聯網安全的困境與破局之道
    也正因為如此,未來幾年,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出現快速增長。據IDC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球在物聯網軟硬體方面的支出為7,260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1.1萬億美元。在中國,十三五以來,物聯網市場也穩步增長。根據賽迪顧問發布的《2019-2021年中國物聯網市場預測與展望數據》,預計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251.3億元。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我國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
    這段3分多鐘的視頻不僅使用了AI修復技術,還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讓AI匹配尋找現實中和宋代皇帝長相最接近的演員,網友不禁感嘆,「感覺顏值一代比一代高」。特斯拉銷售帶客戶試駕 自動駕駛失靈山東臨沂的姜先生近日在網絡上表示,其與銷售員共同試駕特斯拉Model 3時,因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失靈撞上大貨車。
  • 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秘鍾喜玉:物聯網迎來紅利...
    財經網訊  「未來三年中國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容量會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新基建浪潮之下隨著物聯網的應用,我們會迎來物聯網的紅利發展期。」威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秘鍾喜玉12月12日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 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南京召開
    線上線下14位院士聚焦探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線下線上22場峰會覆蓋物聯網從理論到應用的各個領域,一場學術及行業合作交流的盛會,圍繞數字經濟、智慧生態、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慧健康、物聯網安全、應急物聯網技術、智能高等教育等熱點主題,讓現場會人員及廣大在線聽眾共享了一次物聯網饕餮盛宴。
  • 物聯網營銷未來趨勢是什麼?
    物聯網支撐計算機技術與企業生產融合發展,未來數百億的設備並發聯網產生的交互需求、數據分析需求將促使IoT與AI的更深融合,共建智能化生態。可以預見,物聯網等技術將顛覆傳統產業生產關係、商業模式和消費業態,將引領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革命。
  • 亞略特AI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解決方案助力高考全流程
    據悉,今年高考期間,亞略特攜手各位合作夥伴,用技術為高考全流程全行業賦能,護航350多萬高考考生順利開考。亞略特推出的涵蓋事前辦證,考試報名,考場現場和事後入學全流程的AI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解決方案,在公安戶政,教育考試,信息安全,智慧校園多個環節,提供了一系列相互關聯可落地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