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新瑋姊妹與斯蒂夫在北京進行信仰見證。(圖:基督時報/徐敬謙)
2015年7月16日下午2時20分,「覓非播舍」之家創辦人新瑋姊妹因罹患乳腺癌晚期已經停止了呼吸,在地上歇了她一切的工,安息在主耶穌的懷裡。一位華東地區的周牧師於今日下午分享和證實這一消息。
「王新瑋是誰啊?為什麼別人可以得癌症,王新瑋就不能得癌症呢?」當基督時報同工聽到新瑋姊妹離世歸天家的消息時,新瑋姊妹的這句話最先迴蕩在筆者的腦海之中,久久不能忘懷。今年4月11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新瑋姊妹在北京舉行的一場信仰見證會,這是筆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新瑋姊妹,但是她的見證卻給筆者留下很多感動。
當時,新瑋姊妹已經從醫生那裡知道自己在地上的時間還有不到6個月的時間,但是她並沒有被死亡所嚇倒,而是決定在餘下的時間裡能夠更多地做主的工作。在當日分享會的前一周,她從禱告中得到感動,想要把大家聚集起來,跟弟兄姐妹分享她和丈夫斯蒂夫的人生經歷,尤其是她患癌後所經歷的上帝的恩典,以造就大家。
當日她在美國丈夫斯蒂夫·施洛德的陪伴下,忍著身體的劇痛見證上帝對她的帶領。當時,新瑋已經是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擴撒到了雙肺,而且肚子裡面還有一個很大的腫瘤,甚至呼吸時都會感受到疼痛。當日上午見證,新瑋的病情就發作好幾次,最嚴重的時候,她甚至都不能講話,只能躺在斯蒂夫的懷裡。斯蒂夫和眾弟兄姊妹圍繞在她的身邊,跪在上帝面前,為她不住的禱告。經過十幾分鐘的禱告之後,新瑋姊妹的身體漸漸恢復了一些,又是再次走上講臺給大家分享神向著她的帶領。不過此時,新瑋姊妹已經不能站著分享了,只能在斯蒂夫的陪伴下坐在椅上分享,而且說話的聲音微弱,語速緩慢,但是新瑋她的臉上卻是一直展露著笑容,仿佛天使般的笑容。
因為有不少關注和關心新瑋的弟兄姐妹聽說了她患上癌症甚至將不久於人世的消息實在無法理解,甚至有姊妹告訴她說「你這樣的人都得了絕症,我不要信仰了吧。」但新瑋卻從這件事上看到了上帝的愛,甚至在得知自己患癌的時候曾有一種興奮的感覺,因為她覺得自己更能體會到耶穌的痛,在肉體上更可以了解耶穌曾經為我們所承擔過的。
在見證中,新瑋非常堅定的說「如果神要帶我走,我就不想在床上等。」對於新瑋姊妹而言,死亡只不過是打開新的生命的另一扇門,但是最讓她難以割捨是她的丈夫和孩子們。但是神提醒她,「新瑋,你眷顧我所愛的,我就眷顧你所愛的。」分享到這裡,新瑋情不自禁的說道,「有神真的是太好了!」,隨之,淚水奪眶而出。新瑋從前是一個不太愛哭的人,但是自從生病之後,新瑋流過很多的眼淚。不是因為害怕或者是疼痛,而是感恩的淚水、悔改的淚水和喜樂的淚水。
在患難和苦難面前,誰不能說自己是一個堅強的人。人所擁有的就是軟弱,但是人卻可以靠著上帝的恩典而堅強。2015年3月20日,新瑋又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擴撒到了淋巴,醫生宣布她只有6個月的時間了。這個事實對於她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當時,她和斯蒂夫非常的軟弱,雖然早在2013年新瑋就知道了自己患了癌症,但是現在她的生命只有6個月的時候,這個時間實在是太過於短暫了。一天,新瑋和斯蒂夫一回到家裡跪在地上哭。新瑋回憶當時的情景時分享說,「我記得我們在一起禱告時,我沒有什麼話跟神說,我就是在跪在那裡一直在哭,因為我知道現在所發生的一切神都知道,既然神都知道,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禱告過程中,新瑋姊妹得到了方言的恩賜。神真的很奇妙,因為新瑋一直都是在用悟性向神禱告,因為她一直都跟神有著說不完的話,但是這一次她在神的面前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新瑋分享說,神知道我當時的憤怒和軟弱,所以她給我了方言,這也是我第一次用方言禱告,原來有時候我們跟神的溝通是不要言語的。那一天,新瑋禱告了兩個多小時。雖然禱告的時候,腫瘤還在,疼痛還在,但是這些已經都不重要的了,因為此時新瑋真切的感受到神已經把遮在她眼前的迷霧撥開了。
新瑋還告訴大家,現在她已經不再懼怕死亡,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神能在她離開這個世界之前,能夠賜給她一萬個靈魂。(新瑋的意思是說,希望神能使用她去拯救一萬的靈魂)
提摩太後書4章6-7節說,「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雖然人生是短暫的,但是新瑋姊妹在世的時候,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她所真愛的「覓非播舍」之家的孩子們,在這個世界上為主做光做鹽,在筆者的眼中她已經可以稱得上主耶穌無愧的工人,儘管新瑋姊妹一直認為自己所作的工是用草木禾秸而非金銀寶石建造。
附註:新瑋姊妹、丈夫斯蒂夫與覓非播舍之家的故事
從福利院義工到與斯蒂夫結婚
2001年7月,新瑋第一次來到河北一家兒童福利院,這也是她第一次看到竟然有那麼多因各種殘疾遭到遺棄的孤兒。從那天起,一個信念在新瑋的心裡紮下了根。之後,新瑋便成了福利院的一名義工。
同年,在幫助孤兒院的時候,新瑋結識了十分熱衷於慈善事業的美國人斯蒂夫·施洛德。當時斯蒂夫應邀來中國做鋼琴培訓,恰好,新瑋是他的翻譯。在彼此的交流中,發現有許多相同的意願。原來斯蒂夫從1990年起就把自己在洛杉磯的家免費開放,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幫助了很多無家可歸的人。斯蒂夫也是一名基督徒,共同的信仰和使命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2003年,新瑋與斯蒂夫結婚,因而在美國居住了四年。2007年,她和斯蒂夫帶著孩子一起回到中國繼續從事服務殘疾兒童的工作。
新瑋和斯蒂夫的夫妻的關係也十分的甜蜜與和諧。斯蒂夫說,「新瑋是神給我禱告的回應,是神給我的一個應許。她是我的愛、我的妻子和我的朋友,她是全世界的最美的女孩。」新瑋則說,「我很感謝神賜給我一個如此美好的丈夫。他每天都要對我說好多次『我愛你』,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
建立「覓非播舍」之家
2009年8月份,新瑋夫婦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以及社會各界朋友的奉獻資金,在山東呂莒楠大店鎮的一片山地上建立了覓非播舍之家,意思是「尋找這個世界認為沒有價值的生命,為他們播種一個家」。
覓非播舍是「米非波設」的諧音,來源於《聖經·撒母耳記》中大衛王恩待掃羅的後裔米非波設的故事,這也是一個充滿愛和饒恕的故事。覓非播舍創辦的目的,就是尋找這世界認為沒有價值的生命,為他們播種一個家。
《聖經·舊約》記載大衛做王之前掃羅王因為嫉妒大衛的才能而一直想方設法的追殺他。但掃羅之子約拿單和大衛的友情至死不渝,並且曾幫助大衛逃脫他父親掃羅的手。掃羅和約拿單死後,大衛成為了以色列的王。但是大衛做王不久,便將掃羅家族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人——米非波設接進王宮來恩待他。米非波設是約拿單的兒子,他是一個瘸子。當時大衛王將米非波設從一個叫羅底巴的城市召出來。
據說羅底巴的希伯來文的意思是:與神無關、與神的恩典無份的意思,在那裡居住的都是一些殘疾的、按照當時的律法被看成是不潔淨的人。覓非播舍之家的孩子,也正是萬王之王從羅底巴召出來的被人遺棄的生命。在這裡,神用他自己的手,為他深愛的孩子們在建造一個家。
正如斯蒂夫所說,「生命的真的很短暫,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能為主做什麼?就是我們要去愛別人,我們要愛人如己。因為耶穌說當我們做這些事情在一個最小的一個人身上,最小的一個孩子身上,就是做在他的身上。」
神通過這些孩子,讓他們學習愛的功課
在收養棄嬰的過程中,新瑋夫婦遇到了許多挑戰,他們曾經把機構所有的經費花在救助一個不一定能挽救回來孩子身上,同時也在這件事情上,經歷了上帝豐富的供應,更多認識上帝的愛和憐憫。
新瑋回憶說,「我禱告主說這個孩子我們該不該救他,我那個時候已經有三個孩子了,我自己的再加上我收養的一共六個孩子。我禱告之後,神就輕聲問我,新瑋這個孩子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你還會問我嗎?」新瑋說,「從那一刻開始,我不問了,因為我知道神的心意是他要為這孩子負責到底!」
新瑋也表示他們從孩子的身上學到了很多。首先,神教給我們什麼是真相。神讓我們通過這些孩子開始學習關係是什麼,生命是什麼。神也通過這些孩子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感恩,什麼是真正的喜樂,也教給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神通過他們把我們真實的本相照出來,讓我們可以有機會在摸他們的時候就可以摸到主耶穌自己。正如新瑋在今年4月份在北京的一場分享見證會中所分享的那樣:不是我們在愛、照顧這些孩子,而是神在藉著這些孩子服侍我們。
很多人看到我和斯蒂夫的服侍覺得我們很偉大。如果我們跟耶穌相比,其實是沒有什麼偉大可言的。因為我們服侍的這些孩子是這個世界根本不配有的人,有主耶穌的形象住在他們的裡面。所以不是我們在愛、在照顧這些孩子,而是神在藉著這些孩子服侍我們。我和斯蒂夫是很幸運的,也是很少的人當中的兩個,因為我們天天都在接受主的服侍。神就是在用這些不會走路、不會說話,什麼都不會的做的孩子們在服侍我們。
「覓非播舍」之家遍地開花
2010年6月份開始,40位殘疾棄嬰陸續入住覓非播舍之家。「覓非播舍」之家在全國設有四個中心:分別是覓非播舍村莊(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覓非播舍育嬰房(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區),覓非播舍醫療救治中心(山東省青島市),覓非播舍河南中心(河南省汝州市)。根據每個孩子的需要為他們提供醫療、養護、康復及特殊教育等方面的服務。
新瑋夫婦自己有五個健康的孩子和收養的三個殘疾孩子,他們和各地來的殘疾孩子以及照顧孩子的義工們生活在山東大店這個充滿愛的大家庭。
新瑋姊妹分享說,「我知道聖經裡面所告訴我的一個詞就是服侍。雖然我做這個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但是直到現在我都不敢說是在服侍神。因為這是一件太神聖的事情了,我只能說我是回應神的愛。」
新瑋姊妹罹患癌症
2013年10月份,新瑋被確診為乳腺癌。在「覓非播舍」之家,新瑋需要照顧孩子和處理事情,每天都要面對繁重的工作,身心已是相當疲累。2015年3月20日,新瑋又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擴撒到了淋巴,醫生宣布她只有6個月的時間了。2015年7月16日下午2時20分,新瑋姊妹離世歸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