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穫日:是西裝革履的「邪惡」,還是頭戴小丑面具的「正義」

2020-12-10 樹哥的遊戲世界

"You know, madness is a lot like gravity… sometimes all you need is a little push."你看,瘋狂就像地心引力,有時候需要做的不過是輕輕一推。

《蝙蝠俠》想必應該是眾所周知的一部大片,但是在《蝙蝠俠:暗夜騎士》中讓人驚豔的卻是一個"小丑"。一個瘋狂的,無所畏懼的反派,這是一個十分神奇的角色,這個角色使他的扮演者希斯萊傑斬獲第6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但同時也為希斯萊傑的去世蒙上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迷霧。有人說希斯萊傑是因為飾演了"小丑"自殺的,但真正的原因又有誰知道。無數的觀眾在觀影結束後,都著魔一般的喜歡上了這個角色,一個反派。

究其原因就在於"小丑"太符合大多數人藏在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了,就像引言用到的那句臺詞"瘋狂就像是地心引力,要做的只是輕輕一推"。而這也就讓我想起了主角同樣戴著小丑面具的遊戲《收穫日:掠奪》,"高智商犯罪"這個遊戲標籤是玩家給予這款遊戲的評價。這是一款FPS遊戲,場景就是我們身處的城市之中,而玩家扮演的則是西裝革履,卻帶著小丑面具的高智商罪犯。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擁有一支四人團隊,可要是玩家也可以是AI,之後就是各種犯罪行為。可以選擇搶劫銀行,亦可以劫持車輛,或者幫助犯人來場越獄party,總之當你戴上小丑面具後,你就可以在這個城市為所欲為。這裡不是哥譚市,這裡也沒有蝙蝠俠,但是這裡卻有著四個小丑。相信我當你重溫過《蝙蝠俠:暗夜騎士》後再來玩這款遊戲,你或許更懂小丑一點。

與其它類型FPS遊戲相比,《收穫日》採用了一些RPG的職業升級元素,玩家可以在支援手,突擊手和神槍手中進行選擇。以此可以獲得不同的技能書,但是裝備卻不會受此限制。對於遊戲的玩法來說也是相當的簡單粗暴,你要做的就是在幹完一件壞事後安全離開,當然離開的過程並不會那麼順利。在對AI敵人的設置上,開發組格外的用心,不同的敵人會持有不同的武器,並且其戰鬥風格和射擊的精準度也大不相同。對於有著高護甲的SEAT來說,他們是攻擊性最強的,並且也不會有太多的閃避動作,但是對於FBI和普通警察來說,他們的行動就格外的小心謹慎了。

當然除了"正義的代言人"之外,遊戲中還會隨機出現十分特殊的敵人,例如"人肉炸彈"Bulldozer,手執一把霰彈槍橫衝直撞。而SWAT中的Shield則會攜帶防爆護盾頂在前面,充當"火車頭"的角色。畢竟玩家可是"惡名在外"的通緝犯,所以強大的"正義方"極有可能對玩家團隊造成相當大的損失,不過對於窮兇極惡的罪犯來說,城市中的戰鬥自然有著天然的優勢"人質"。在《收穫日》中人質不僅是擋箭牌般的存在,當我們處於孤立無援的局面是,就可以選擇用人質從警方手中換回一個隊友。

《收穫日》的執行負責人Simon Viklund曾表示,玩家在遊戲中完全可以按照《暗夜騎士》和《虎膽龍威》中的經典劇情來扮演。但或許Simon Viklund沒有想到的是,玩家跟多的是想要扮演"小丑"的形象。就像我們對小丑的喜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我們本身內心深處的黑暗人格的共鳴。電影互換了這種共鳴,我們的壓抑這的情緒得到了些許的釋放,所以我們會從小丑的世界觀中得到滿足。而遊戲的互動性和代入感遠超電影,《收穫日》的出現讓人們有了更大的宣洩方式。西裝革履象徵著我們是這座城市的一分子,而戴上面具則意味著黑暗人格全面掌權。

在我看來,《暗夜騎士》中的小丑一角真的達到了莎翁曾說過的"一千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都理解了小丑一點,卻沒有人能夠完全讀懂他。在我於《收穫日》的遊戲中等待金庫大門被開啟時,看著趴在地上的人質以及不斷趕來的警察,竟然有一種英雄的感覺。

殺富濟貧不斷地在腦海中浮現,像極了小丑的那句臺詞:"Introduce a little anarchy, upset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everything becomes chaos, I'm an agent of chaos , and you know the thing about chaos? It's fair."(製造點小小騷動,打亂原有的秩序,然後一切就變得混亂了,而我就是混亂的代表,你知道混亂的好處不?它能帶來公平。)人們對公平的嚮往從來不是一致的,越是處於社會的底層,越渴望公平。他們無法像強大的上一階層索要公平,於是只能從身旁同樣弱小無力的人手中搶奪僅存的公平,混亂就再次爆發。

而小丑則是把這看得見的混亂帶到了上流社會,階級的界限一旦被打破,公平仿佛就會被重新分配。就像在《時間規劃局》中男女主角所做的那樣,當每個人都擁有了相差無幾的生命,每個人都擁有著相差無幾的金錢,每個人也自然可以得到相差無幾的公平。這樣簡單粗暴的邏輯,就是小丑想要表達的,不同於政客和商人喜歡的暗箱操作,小丑將這一切都暴露在陽光下。一如他所言,他是混亂代表,前來重新分配公平,在他看來腐朽不堪的哥譚市唯有徹底的"換血"才能新生。誰,才是英雄?

我們會在看過電影後陷入沉思,去思索小丑這個角色所傳遞的含義,但卻無法完全明白他面對的強大,以及所需要的勇氣。這些我們卻可以在《收穫日》中體驗到,強大的警方有著無數精湛的裝備和源源不斷的援軍,他們都代表了"正義",隨時就可以剿滅一切動亂的萌芽。我們可以在遊戲中完整的釋放自己內心深處的"小丑",卻常因為激烈緊張的遊戲過程,無法對遊戲產生深思。這是電影和遊戲的優缺點,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建議各位在重溫《暗夜騎士》後,再,玩《收穫日》的原因。小丑從來不曾退縮,即使面對十分強大的蝙蝠俠,也依舊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是的,小丑是有信念的,一個無懼生死的人必然懷有堅定的信念。

有人會說這樣的說法三觀不正,其實不然,對於小丑來說為了自己的信念可以犧牲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在他心中自己才是英雄。我們會認同他的某些觀點,但卻不會成為他,至少在現實中不會。因為那不僅意味著要面對十分強大的敵人,也需要自己有著十分強的能力和決心,但這些都不是普通人所具備的。不過擁有這些的小丑,卻失去了辨別普通人的能力,"想要,就要爭取"這原本簡單的道理在現在變得並不簡單。

在面對利益受到傷害時,我們總是期望有一個"小丑"站出來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卻不願為之付出代價。在哥譚市,如果"公平"得以重新分配,誰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沒錯,是那些驚慌失措的平民。我們往往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的失去了勇氣,學會了忍耐。《收穫日》中我扮演著小丑,四個人便敢於面對數倍的敵人,四個人的武器卻可以壓制無數敵人。可現實中,我們往往一群人發出的聲音只有寥寥,沒有人會因為一部電影去炸醫院,也沒有人會因為一款遊戲去搶銀行。我們只是希望,當面臨不公平時,敢於發出質問。但是不論如何,生活還得繼續"why so serious? "

相關焦點

  •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正義與邪惡,英雄與小丑!
    直到小丑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和nj,他先是製造了一起搶劫案,讓同夥互相殘殺,接著又用計迫使黑幫向蝙蝠俠開戰,他不僅令高譚市民陷入恐慌,還炸毀了哈維的半張臉,讓哈維陷入瘋狂,開始用擲硬幣來決定罪犯的生死,為了維護哈維的形象,最後布魯斯一人扛起了所有罪名。
  • 第五人格:監管者為什麼要戴「面具」?紅蝶很可憐,傑克最邪惡!
    在第五人格中我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老版本的監管者都是戴著面具的,最早這個事情很多玩家都認為是官方故意設計的,但是隨著莊園故事被公布出來我們才發現這些監管者戴面具都是有特殊原因的,也是因此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莊園資料。總結了一下監管者戴面具的真正原因。我們發現紅蝶戴面具的原因非常可憐,而傑克則是最邪惡的,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饑荒哈姆雷特:佩戴豬人面具的韋伯,正義在前,邪惡在後!
    隨著後來版本的更新,蜘蛛人韋伯出生的時候自帶一個豬人面具,戴上面具之後就能像其他人一樣,正常遊走在街道裡,神不知鬼不覺的躲開豬人守衛的監視。本篇那文章,正是圍繞著有面具之後的蜘蛛人韋伯展開的。在哈姆雷特之前,在巨人國的統治版本裡,我最喜歡玩的角色就是蜘蛛人韋伯,聯機版本同樣如此。那時候覺得蜘蛛人可以收買小蜘蛛,身後帶著蜘蛛大軍浩浩蕩蕩,非常拉風。
  • 蝙蝠俠·黑暗騎士:什麼是正義,什麼又是邪惡?
    蝙蝠俠,深知自己的做法也是違法的,所以他也迫切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而這個人就是哈維,但是小丑早就訂上了哈維,就這樣,正義的哈維變成了另外一個小丑!就像是電影裡說的一樣:為什麼小丑找到了我呢?因為你是最正義的,他就是為了證明最正義的也是會放棄的!
  • 《小丑》電影很感人,它是為小丑洗白嗎?
    很多人喜歡小丑這個角色就是從《蝙蝠俠 黑暗騎士》這部電影開始的。小丑雖然是反派,但是他超高的智商,不按套路出牌的犯罪手法,卓爾不群的邪惡思想,卻打動了很多觀眾。一般來說,超級英雄的電影,通常都是正義打敗邪惡的。
  • 《蝙蝠俠-黑暗騎士》:人性,小丑為了犯罪而犯罪,為了動蕩而動蕩
    故事開頭,在節奏緊張有序的快鏡頭下,一群全副武裝的去搶劫銀行,他們頭戴小丑面具,好像人人都是小丑,但其實,他們都不知道,真正的小丑就在他們中間。不到三分鐘的時間,銀行人員全部被制服,鈔票全部到手,而這時忽然有劫匪開始了自相殘殺,到最後只剩三人時,小丑推波助瀾,讓剩下的兩個「小丑」雙雙身亡。
  • 從路飛唯一一次站在惡之立場談起:論《海賊王》中的正義與邪惡
    ,被戴著面具的CP9無情的撕碎,我相信所有的海迷此時此刻都會站在草帽海賊團這一方。所以推進城事件和司法島事件完全不能同一而論,也正因如此,正義與否在主角路飛的身上有了不同的展現,儘管本質上路飛並不是邪惡的,但是他的行為卻產生了邪惡。並不是所有的好人都擁有一副正義的面孔,也不是所有的惡人都長著一張邪惡的嘴臉。
  • DC漫畫中一共有幾個小丑
    蝙蝠俠和羅賓:辣眼睛為了不給警方任何線索追查身份,他頭戴紅色面具成為蝙蝠俠最可怖最強大的敵人,小丑靠的絕不是他的勢力或者物理破壞力,而是他至純至潔的邪惡精神世界。高譚市被寄予厚望的正義使者檢察官哈維·鄧特,面對背叛與戀人的死亡,變成殺人如麻的魔鬼。他證明了,只要輕輕一對,任何人都會被瘋狂和邪惡吞噬。
  • 「小丑」簡史:歷史中Joker與Clown有什麼異同?
    在古希臘,不管演悲劇還是喜劇,演員都會戴上面具,對於臉上彩繪面具的哥譚「小丑」來說,喜劇和悲劇其實是一體的,在電影裡,「小丑」曾憤怒地說:「過去我總以為我的生命是個悲劇,不過,我現在知道那根本是一場喜劇。」「小丑」亞瑟真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喜劇嗎?根本不是。他之所以畫上笑臉,是因為自己的脆弱不想被別人看見,以歡樂或笑臉遮蔽內心的痛苦。
  • 蝙蝠俠和小丑:到底哪種人比較受歡迎?
    而且最近DC敲定了下一任蝙蝠俠的人選,沒想到是科倫家的大少爺,羅伯特.帕丁森先生,而且有傳聞說將來能夠看到帕丁森和菲尼克斯同框飆戲,心裡是相當的激動不吹不黑,帕丁森近年來還是很努力的,很期待他所詮釋的韋恩少爺在蝙蝠俠黑暗騎士電影當中小丑和少爺在哥譚警察局共處一室時說到:「有你我才完整」
  • 第五人格:小丑的面具下的鋼琴手,孤獨的微笑小丑,裘克!
    在《第五人格》無論是在排位還是匹配,小丑的存在是最招人狠的。因為版本的原因,目前遊戲中能拿的出手的監管者也不多,而出場率最高的就屬「小丑(裘克)」。那麼,你以為這個「出場率高又招求生者仇恨」的小丑他只會雜技嗎?不,你錯了,他還會鋼琴!【孤獨的微笑小丑-裘克】從遊戲的人物介紹看,裘克是厭倦了自己的角色而戴上了一張永恆的笑面。
  • 小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蝙蝠俠,而是正義《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重點當然是小丑的刻畫,小丑形象之所以成功可能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小丑,我們都厭倦被人支配,當長期被人支配並壓迫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想法便會出現,報復那些傷害過、壓迫過我們的人,受到的傷害與壓迫愈多,這種不滿與報復心便會變得愈加強烈,小丑瘋狂地製造各種人性選擇與道德選擇事件,其目的是通過這種遊戲來讓別人體會他曾遭受的不公,各種恐怖與戲耍行為一是對主流社會的報復,二是讓主流社會暴露其醜陋的一面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滄海橫流,正義、邪惡、梟雄對戰博弈|秦時明月的天下局何去何從
    秦時明月6滄海橫流雖然之前大家都在抱怨帝國將軍章邯在夢裡和羅網天子一等的殺手掩日周旋了竟7集的時間,大家都還以為掩日的面孔會馬上揭曉了,結果玄機還是玄機,掩日的面孔可謂是面具之後還是面具這比朱家的千人千面還要迷幻
  • QS居然要出1/1《黑暗騎士》版小丑面具了?
    Queen Studios道具系列推出了一款《蝙蝠俠:黑暗騎士》版本的小丑面具,這款產品不僅可以當作擺件進行展示,而且沒想到還是可以穿戴的?一起來看看吧!官圖鑑賞這款小丑面具是希斯萊傑版小丑在電影開頭搶劫銀行時所使用的外觀造型方面對比電影來看還是比較還原的
  • Queen Studios 微電影《面具》
    Queen Studios每個人都會隱藏一幅面具,它是變色龍的保護色,在來自於外界高壓之下,人們便會不由自主地帶上它,即便它不能抵擋外界的傷害,也會給人以心靈的慰藉。在這幅面具下隱藏的是最原始也最炙熱的渴望。
  • 《小丑2019》一個精神病的內心獨白……
    在激動的時候,無論情緒是高興的還是悲傷的,都會放聲大笑。最近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一直在服用七種藥。從心理醫生那裡出來後,在大巴的前排坐著一個小孩,小孩一直看向亞瑟,亞瑟試著逗她開心,卻被小孩的母親嫌棄,並警告他不要觸碰自己的孩子,亞瑟感到非常難過並不合時宜的大笑出來,但他趕緊向母親解釋遞上證明自己有精神疾病的的卡片,但小孩的母親還是非常嫌棄他。
  • 數碼寶貝2:黑暗戰鬥暴龍獸,是正義還是邪惡!
    所以總的來說,黑暗戰鬥暴龍獸本身的存在是邪惡的,因為它身體是黑暗之塔,這點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也不可能像其他數碼寶貝一樣一直在數碼世界生存,因為只要它還活著就會影響到別的數碼寶貝,影響數碼世界的平衡,所以它理論上就是邪惡的化身。
  • 《Joker》:小丑是個面具,它在笑容之下說出的真相我並不喜歡
    這裡的小丑不是和蝙蝠俠作對的小丑,他是一個城市最底層的代表,是一個怪胎,瘋狂,混亂,恐怖,滑稽......自《蝙蝠俠》上映以來,這個角色被賦予了太多太多,他被不斷的賦予混沌與邪惡,但從未有過任何作品妄圖解釋。從標題就可以看出我並不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就像我不喜歡恐怖電影一樣,可我並沒有任何的偏見,相反我很認同這部作品。
  • 蝙蝠俠又被小丑戲耍,大反派不過是一個傀儡!
    這位反派頭戴著紗布式的面具,並且在面具上有一個非常大的D字樣。後來,隨著故事的推進,這位反派的身份終於被揭露了。他的名字叫做設計師,曾經也是一位普通的小反派,並沒有太大的名氣。之前曾經和一位私家偵探鬥智鬥勇很長時間,兩個人甚至在火車頂上打鬥。正是這種對手之間的較量,最終促使設計師把自己關在家中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