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沒事經常讀《子不語》,子不語是清代袁枚所著。
袁枚和紀昀一同稱為「南袁北紀」,相比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顯得活潑了很多。
當然也非常的有趣,在這裡不得不佩服袁枚先生的腦洞,實在是太大了。
各種鬼 怪,各種奇聞異事,實在讓人 大開眼界。
書中寫鬼的居多,這裡總結一下《子不語》中教大家遇到鬼之後的方法:
首先,遇鬼不可慌,要知道,鬼只有三技,一迷、二遮、三嚇。只要鬼放技能的時候挺住,放完技能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與鬼鬥,如與人鬥。心理素質要好,如果一開始就害怕,自亂陣腳,那沒開始你就已經輸了。
防鬼守則:
1.不畏懼。
可以試著與之戰鬥,或許能贏。
所以先要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防止嚇破膽不戰自敗;不但如此還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平時多健身,如文中有人,與鬼搏擊到天亮,天亮你就有優勢,這需要良好的體力和耐力作為基礎。
2.鬼怕笤帚,抽之可驅鬼。
就是多數用高粱稈子之類的做成的那種。
其實笤帚在西方世界也是流行的,小魔女都是用笤帚飛的。
所以隨身帶笤帚很有必要。
3.多讀書,文人夜有光。
身上都有光了,鬼自然就不敢靠近了。
4.以口吹氣,便可退鬼。
這讓人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視,裡面就是吃了大蒜之後吹氣嚇退殭屍的,雖然覺得是口氣太重,臭退殭屍的。
不過此書中說的是直接吹氣就可以了。
5.要有定力,不可貪心過重。
還有一句:
「見鬼勿懼,但與之鬥;鬥勝固佳,鬥敗,我不過同他一樣。」
這是行動指南。
不過想想覺得這一句還是真是說到點子上了,打贏了我還是我,打輸了我不過是變成和他一樣的鬼,然後呢,不知道是接著與他繼續鬥下去呢?還是和他並肩作戰?
接著和他鬥下去似乎意義不大,若是並肩作戰又難免尷尬……
看這本書,在趣味中多有震撼感慨。
書中有一句讓人十分震感:
「好大世界,無遮無礙。死去生來,有何替代!要走便走,豈不爽快!」
這句話是書中一個姓呂的「豁達先生」不會念「往生咒」,自己隨口說的。
看了這句話,覺得豁達先生是真的很豁達,他的可愛之處在於不拘泥於形式,雖然不會念正版的「往生咒」,但是只要是度「人」往生的咒語,就皆可是「往生咒」,於是自己自告奮勇,一氣呵成。真是灑脫爽快!
其實這段話看了讓人心裡也跟著豁達起來,死人亦可要走便走,我這活人,要活便活,又有什麼好糾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