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9:一目五先生

2021-01-13 木蘭文化

有這樣奇怪的五個鬼,他們中四個人都瞎子,只有一個鬼有一隻眼睛正常,號稱「一目五先生」。遇到瘟疫之年,這五個鬼常常一起行動。等人們睡熟了,拿鼻子來聞,一個鬼聞過後,這個人就病了,四個人都聞過後,這個人就死了。但是四個眼睛看不見的鬼從不敢擅自行動,全聽一目先生的安排。

有個姓錢的先生有一次住旅店正好遇見了這五個鬼害人的過程,晚上旅客都睡著後,錢先生恰沒有入眠,看到五個鬼站成一排跳著進來了,四個鬼將要聞一個人時,一目先生說,這個人是個大善人,不能害。他們又準備聞另外一個人,一目先生說,這個是個大惡人,更不可。四個鬼很奇怪,那我們吃什麼樣的人呢?一目先生指著另外兩個旅客說:「這種人不善不惡,無福無祿,不吃掉等什麼呢?」四個鬼於是一起去聞,這兩個人漸漸就沒了呼吸。

《子不語》卷九 一目五先生

木蘭秋菊簡評:

袁枚小說中的鬼其實都是刻畫了生活中某種人,這些鬼看起來沒有太多可怕的鬼樣子,卻似曾相識,像極了我們身邊常見的很多人。這四個瞎了眼睛的鬼,不正像那些毫無主見,人云亦云,全完聽憑他人擺布的人嗎?

他們看不清世界的是非曲直,像個傀儡一般,讓往東絕不往西,如果他們跟隨的是個善人,他們可能會作點善事,但萬一跟著惡人,則為成為爪牙,與虎為倀,做盡惡事。四個鬼有一個鬼去聞,人會生病,四個鬼一起聞,人則會被害死,一個惡人產生的後果畢竟是不是很大,可怕的是很多惡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作惡,那就真真地害死人了。

一目先生挑選被吃的對象也極有哲理,為善者不能害,這些人一身正氣,滿滿的正能量,他們是不會怕鬼的,即使去害,也不會得到好下場的,就像秦檜害死嶽飛,卻在其墓前跪了千年,任人唾罵。

惡人也不能吃,這似乎有點不能理解,其實袁枚可能想傳遞的是,惡人的警示意義非常重大,不能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死掉,這也太便宜他了,應該讓這種人受到重大的審判,以示警戒。

而唯有那種不善不惡,沒有追求,沒有目標,活著也沒有什麼意義,沒有仁慈之心,從來也不會給他人伸以援手,不做好事,壞事似乎也沒有做過,這種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吃了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很多時候不做好事就是變相地在做壞事了,當看到惡人做惡事時,只要不涉及到自身利益,便遠遠地躲起來,保持沉默,而這種惡最終會波及到他身上的。

正如馬丁·尼莫拉的懺悔詩《我沒有說話》所寫: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相關焦點

  • 《子不語》中教你,遇到鬼了該怎麼辦?
    近來沒事經常讀《子不語》,子不語是清代袁枚所著。袁枚和紀昀一同稱為「南袁北紀」,相比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袁枚的《子不語》顯得活潑了很多。當然也非常的有趣,在這裡不得不佩服袁枚先生的腦洞,實在是太大了。各種鬼 怪,各種奇聞異事,實在讓人 大開眼界。書中寫鬼的居多,這裡總結一下《子不語》中教大家遇到鬼之後的方法:首先,遇鬼不可慌,要知道,鬼只有三技,一迷、二遮、三嚇。
  • 子不語:怪力亂神!子非也!
    「子不語 怪力亂神」一句,出自《論語·述而》,歷代以來都被分割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在《論語集注》中講: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故翻譯為:孔子不說關於怪異、勇力、悖亂、鬼神這些類似歪門邪道和不能說清的事。
  • 子不語怪力亂神到底是什麼意思
    本文摘自廣莫曰公眾號,作者為廣莫先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意思是,孔子不跟別人,尤其是徒弟聊這些,並不是他把這當做一種人生準則,從來不提。事實上孔子也是說過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面講過的敬鬼神而遠之。所以,這一章廣莫要講的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一項道德準則,而是一項教育準則。
  •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自《論語·述而》,一般譯為「孔子不談論怪異、勇力、叛亂和鬼神」。 想想清代有名的大才子紀曉嵐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可見君子對於此道,也是愛得深沉。 當今的我們對這樣的故事更感興趣。
  • 從《子不語》看網絡漫畫平臺發展
    [導讀]由中國80後著名漫畫家夏達創作的漫畫《子不語》在得到日本集英社總編輯長茂木行雄和著名漫畫編輯松井榮元的大力推薦後,正式登陸日本2010年9月3日,中國著名漫畫家夏達攜《ULTRA JUMP》連載中力作《子不語》,隆重籤約國內網絡原創漫畫平臺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這條震撼人心的消息也標誌著中國主流漫畫人首次觸電網絡漫畫平臺!
  • 漫畫「長歌行」&「子不語」將製作動畫
    漫畫「長歌行」&「子不語」將製作動畫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從劉邦斬白蛇的傳說中看袁枚的《子不語》,志怪奇談皆有出處
    當日送沈昌谷三顆靈丹的遊僧其實就是已經得道的嚴昌先生,本想相救奈何無緣。沈昌谷自知命不久矣,沐浴更衣後坦然而亡。嚴昌先生趕來憑弔,流淚拜祭後寬慰沈昌谷的家人不要苦惱,「將這一樁公案做個了結,終究要回到仙道。」話音剛落,人就飄然不見了。
  • 汗牛充棟|《子不語》- 怪、力、亂、神的故事
    本期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乾隆嘉慶時期的大才子袁枚的另一部筆記小說集《子不語》,作者之所以用「子不語」為書名,是取自《論語·述而》的那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可見這是一本專門討論神怪的小說集。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子不語怪力亂神
    《論語·述而》中記「子不語怪力亂神」。《說苑·辨物》及《太平御覽》等書在孔子一次答問中,充分體現了孔子靈活的態度,深邃的思考,以及不信鬼神的思想。「子不語怪力亂神」就表現出孔子對天命、鬼神的懷疑態度。是人類認識史上的進步。
  • 夏達宣布《子不語》《長歌行》恢復連載,將拍攝動畫版
    據悉,夏達是中國知名漫畫家,2002年,夏達憑藉漫畫作品《冬日童話》獲得了中國連環漫畫短篇故事漫畫優秀獎。(原標題:夏達宣布《子不語》《長歌行》恢復連載,將拍攝動畫版)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子不語》、《長歌行》動畫化,許多網友的關注點卻在夏達年齡上
    11月21日,bilibili舉辦了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公布晚會,宣布了一大批動畫作品項目,其中便包括了《子不語》和《長歌行》的重新連載和動畫化消息。此次bilibili宣布《子不語》和《長歌行》將重新連載,還邀請到了漫畫作者夏達親臨晚會,在晚會上雙方確定了合作意向。眾多漫畫粉絲在驚呼「真正的有生之年」和「爺青結」時,也有許多人注意到了夏達本人。夏達身著長裙,長發垂腰,時光似乎沒有在夏達身上留下刻痕。
  • 什麼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不語怪、力、亂、神。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張禹本是河內軹縣(今河南濟源東)人,在他父親還在時他們家就移居到了蓮勺。張禹小時候,屢次隨家裡人到集市上,總喜歡在佔卜、看相攤前觀看。久之,張禹了解了一些卜卦、佔卜之術,不時從旁參言。
  • 子不語,長歌行宣布動畫化,許多網友的關注點卻在夏達年齡上
    11月21日,bilibili舉辦了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公布晚會,宣布了一大批動畫作品項目,其中便包括了《子不語》和《長歌行》的重新連載和動畫化消息。《子不語》從2009年12月15日開始連載,在出版到第二卷《莫失莫忘》後便停更,至今未完結;而《長歌行》也停更了接近四年之長,隼所坐在的地方估計已經有坑了。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子不語怪力亂神
    《論語·述而》中記「子不語怪力亂神」。《說苑·辨物》及《太平御覽》等書在孔子一次答問中,充分體現了孔子靈活的態度,深邃的思考,以及不信鬼神的思想。人們對鬼神的迷信,始於原始社會。「子不語怪力亂神」就表現出孔子對天命、鬼神的懷疑態度。是人類認識史上的進步
  • 《長歌行》《子不語》《唐人街探案》準備動畫化,熱門IP不斷發展
    今天我是想來說說,b站這兩大國創熱點,一直備受爭議與矚目的《長歌行》,《子不語》和一度搞笑風趣的《唐人街探案》動畫化。《長歌行》與《子不語》本來就擁有著很多粉絲基礎,加上之前版權問題,影視化等讓這個IP一直保持熱度。一直屬於停更的《長歌行》也被b站官宣漫畫將重新啟動,並且動畫化。這讓很多小夥伴們表示期待。
  • 子不語|江戶怪談:日本鬼故事裡的歷史與民俗
    編者按:子不語怪力亂神,然志怪獵奇,乃人之本性。鄉野鬼聞,妄言妄聽,考諸史傳,權作茶餘飯後之雜談。往期回顧子不語|我在考場撞了鬼:古代書生絕妙的落第藉口!子不語|別拿黃鼠狼不當神仙:"黃皮子"的邪祟與崇拜子不語|偉大美國總統,緣何淪為白宮"頭號通緝鬼"?
  • 原來南懷瑾先生早就說過答案!
    「地獄」這種詞,肯定不是儒家的詞,畢竟咱們孔老夫子可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的,還有當我們說一個人毫無準備地魯莽做事的時候,我們肯定會說「這屬於臨時抱佛腳,是要不得的」。夜貓子也曾為此迷惑過,於是就去找一些書來讀,可是夜貓子只是一個才疏學淺的小迷糊,那些經書都是文言文,喻理又很深刻,讀起來簡直犯迷糊,實在是難煞小夜貓子我了,不過還好,遇到了南懷瑾先生的書,他用自己幾十年的深厚學識來解讀佛經,肯定是比小夜貓子我要強太多了。
  • 《子不語》裡的這個密室案件,排除怪力亂神外,你能夠揪出真兇嗎
    這個故事來自於清代文學家袁枚的《子不語》,這本書裡都是些神神叨叨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排除神怪之力外,我卻有點想法。一、兇手可能是挖掘那個洞的人之一。那個洞只有拳頭大,而且周圍一圈很光滑,這意思就是說這個洞外表面是沒有被人翻新過的。可是倆大腦袋是怎麼塞進去的呢?因此可以斷定,這個洞裡面,肯定有其他通道是可以通入的,至少可以放個腦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