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回老家給奶奶帶,暑假結束接娃回來,親媽:這是我兒?

2020-12-22 綠葉媽咪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到了暑假,很多家長都樂意把孩子送到老家,既能讓孩子陪伴爺爺奶奶,也能讓孩子感受田野間的樂趣、體驗勞動。不過,爺爺奶奶帶娃總有自己的一套風格,以至於爸爸媽媽在假期結束後接娃時,差點認不出自家娃。

01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住,暑假結束娃變樣,親媽認不出

寶媽晴晴有個男寶,孩子剛放暑假沒多久,奶奶就打來了電話,說她想孫子了。於是晴晴便打算把孩子送回老家住一段時間,給奶奶帶一帶,以解老人思念之苦。

一轉眼,暑假快要結束了,晴晴準備去接孩子回來,沒想到孩子卻大變樣,讓她哭笑不得。

到了奶奶家門口,晴晴和寶爸先是拿出了給老人帶的禮品,之後忍不住搜尋孩子的身影。不過,晴晴只看到附近大樹下有兩個皮膚黝黑的孩子在玩耍,並沒有看到自家白白嫩嫩的兒子,於是她開口問奶奶:"娃在哪呢?"

奶奶聽到詢問,伸出手指往大樹下一指:"這不,跟村裡的小孩在那玩著呢……寶寶,過來,你媽媽來接你了!"晴晴一臉懵圈,說:"這是我兒子?"看著跑過來的小孩,她分辨了好一會才認出來是自家娃。

不過這也怪不了晴晴,孩子在城裡的時候被她打扮得可愛精緻,就是個"小王子";但是在老家,兒子放飛天性成了"泥猴子",成天跟小夥伴玩泥巴、捉蟬,回來都是灰頭土臉的,皮膚還曬黑了幾個度

02分析

回老家玩耍,對於天性愛玩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是爸媽們可要頭疼了,因為孩子不僅會被曬黑,還整天灰頭土臉的,完全跟"小天使"不搭邊。

不過爸爸媽媽們也不必太過擔憂,孩子假期回老家住有很多好處,這些是在城裡體會不到的。

孩子假期回老家住,有什麼好處?

1、陪伴老人,增進爺孫感情

有些爺爺奶奶不適應城裡的生活,即便父母想接去城市,他們也要留在鄉下。孩子跟在爸媽身邊,沒辦法跟爺爺奶奶接觸,假期回老家就是一個機會。孩子回老家可以陪伴爺爺奶奶,而這些經歷也會成為孩子童年美好的回憶。

2、孩子體會到生活不易,學會珍惜生活

很多孩子從小在城市長大,雖然天真可愛,卻容易"五穀不分",甚至以為水稻是在樹上長出來的。回老家住,孩子會參與農活、認識到各種農作物,也就知道了糧食從哪來、"辛苦"是什麼,會更加珍惜生活。

3、接觸大自然,放鬆身心

老家的生活比起大城市來更加安逸,並且周圍都是大自然,孩子既可以看到山清水秀的風景,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比如玩泥巴、摸摸魚等等,比留在城裡沉迷電子產品有意思多了。

03送孩子回老家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老家一般蚊蟲比較多,所以父母要叮囑老人做好驅除蚊蟲的準備。有家長反映,有次送娃回老家,接回來的時候給娃洗澡,發現娃被跳蚤咬得到處是包。

今日互動話題:暑假你會送孩子回老家玩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就比如我鄰居大媽,作為奶奶,一直想要帶孫子,但是辛辛苦苦帶了三年,兒媳一句「教了孩子一身壞習慣」,就全盤否定了她的付出,然後還把孩子交給姥姥接送,說姥姥更會帶孩子。鄰居大媽有苦難言,只能暗自落淚。 所以,當大家說「姥姥帶娃成主力」時,奶奶們也很無奈,也很冤枉。
  • 「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媽媽聽了別委屈,這才說明娃很愛你
    文|文兒相信不少媽媽會有這樣的感受:辛苦上了一天班,下班後終於能和孩子一起待會兒,結果卻被帶娃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說「孩子白天表現可好了,讓幹啥幹啥,怎麼你一回來他就各種鬧騰不配合」,言語裡含著責備,好像是媽媽寵壞了孩子
  • 暑假帶孩子回老家,老媽拿出珍藏山貨,一桌菜城裡有錢也吃不到!
    轉眼孩子放暑假已經有半個多月了,由於平時我們夫妻倆工作都比較忙,除了圖書館他也沒去什麼地方玩過,上周趁著周末,我特意帶他回農村老家看望爸媽,臨近中午老媽還特意拿出了她珍藏的一些山貨做了一桌城裡人有錢也吃不到的菜,大家看看覺得怎麼樣?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不久後因走路失控,一屁股坐在樓梯上,檢查說尾骨骨折,不得不把婆婆從老家請回來,公公還不高興,婆婆本來是幫老家的女兒帶娃的,這一走又是數月的時間。媳婦的骨折還沒有完全好,兒子又檢查出甲狀腺問題,為安全起見,醫生要求切除處理,如果比較幸運的話,能夠保留一切,結果手術過程,發現雙側都不樂觀,做了全切,脖子上一道很長的傷口。
  • 心疼8歲孫子做作業還挨罵,奶奶帶孩子離家出走了!
    李女士還算冷靜,趕緊打了兒子的手錶電話,沒人接。再打每天送孩子上學的婆婆電話,也沒人接!李女士急得差點要掉淚,這一老一小都不接電話,到底出了什麼事啊! 早上奶奶送孫子上學結果沒了人影唯一的好消息是,兒子的手錶還能定位,一看,竟然在火車東站!
  • 寶寶回老家後有什麼變化?寶媽:以前能寫到10,現在只能寫到6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都說孩子們小時候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寒假和暑假連一塊兒啦!可不是嗎,好不容易看到疫情好轉,即將迎來大解放,一波小的回彈,又讓收拾好書包準備復學的孩子們打道回府了。孩子們不上學,這可為難了沒有老人幫忙的雙職工家庭。
  • 杭州看孫子,江蘇帶外孫 !山東64歲「超人奶奶」一年三地跑
    一到暑假,孩子忙著上各種班,家長忙著拿錢,而負責具體「執行」的爺爺奶奶更是超人……接孩子、送孩子、做飯,他們微信步數都是超過了兩萬,有的一年還要跑3、4個地方……64歲阿姨一年奔三地九十月份回山東割玉米、種小麥,其餘時間在江蘇帶外孫。雖然辛苦,但能夠幫襯孩子,她覺得值得。「超人奶奶」郭阿姨:不能把孫子帶回老家,那不行的。他媽媽爸爸不舍的,我也不想帶回去,我們農村條件差,洗澡吃飯條件都差的。
  • 不是生活無奈,哪個當父母的想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當留守兒童?
    現在太多年輕的父母到大城市打拼,有的是把自己的父母也帶在身邊幫自己帶孩子,這樣還算好,一家人都在一起。而另外很大一部分就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 中午和幾個朋友吃飯的時候聊到孩子。
  • 3個女兒讓我看娃,我和老公分居兩年後回老家,他外出打工掙錢養老
    現在流行外公外婆帶孩子,生了3個女兒,我卻和老伴分居兩地給老二老三看娃,老大回來了,也想讓我幫著接送。女兒小的時候,村民們嘲笑我沒有兒子。我沒有在意。長大後女兒一個個的出嫁,老伴含著淚水送她們出門。有孩子了,我和老伴欣喜不已,上門探望。可是問題也來了,女兒提出想讓我們幫著照顧孩子。我離開老家,來到陌生城市,照看著外孫子。留下老伴獨自在家。小女兒也提出做生意忙,婆婆幫著照顧生意,想讓我們照顧孩子。於是,老伴過來替換我照顧二外甥,我也去小女兒家中照顧小孫子。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奶奶:不是不想帶娃,是被迫隱退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媽圈裡流行一個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姥爺天天跑市場,爸媽回來就上網。生動地刻畫了不少家庭帶娃的現狀。01奶奶也想參與帶娃,卻常被「拒之千裡」,姥姥丟了自由,奶奶丟了回憶很多奶奶表示,不是不想帶娃,也想為孩子盡一份心,卻因兒媳的壓力而選擇隱退
  • 同是帶娃,奶奶帶身高猛漲,媽媽帶卻身高停滯,醫生:都怪午睡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提起送身高發育,父母都會很看重,都想孩子擁有高挑的身材,希望孩子身高比例好,因此,多數父母從小就開始關心注重孩子的身高發展,為此採用了讓孩子睡眠充足,補充足夠的營養,做運動等方式
  • 有一種「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上班式帶娃"就是說老人家帶娃的時間安排跟年輕人上班一樣"朝九晚五",在年輕人去工作的時候,老人家就負責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下班之後,就把孩子接送回去。這種新鮮的玩法,似乎不失為一種解決矛盾問題,又給彼此留一定空間的好辦法。王奶奶就是運用了這種"時髦"的帶娃方法。
  • 高考結束了!成都家長帶著「肖戰、王一博」來接娃
    成都七中考點家長帶著「肖戰、王一博」來接娃成都七中考點外人潮攢動,警戒線外等候的家長舉起手機,記錄下了高三學子走出考場的珍貴瞬間。「辛苦啦,孩子們。」記者看到等候的人群中,不少家長花式接娃,有舉橫幅的,也有家長舉起了孩子喜歡的明星海報,等待著孩子。「哇,是肖戰、王一博,」幾名高三學生笑著說,並誇這位家長:「好有愛!」看著孩子們走出考場,家長們開始迎上前,或是送上向日葵、或是遞上一杯珍珠奶茶解解暑,「大熱天的,孩子們終於考完了,所以我們家委會給班上的每一位師生都準備了一本奶茶,解解暑。」
  • 親媽帶孩子開玩具車闖紅燈,網友看完無語:給娃當了個「壞榜樣」
    許多人都說,成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導致許多無知、不負責任的人成為了孩子的父母。這句話得到了為數不少的人的認同,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就經常能看到一些不知所謂的父母將自身和孩子的安危置之不理,不得不讓人替他們捏一把汗。
  • 奶奶「假帶娃」興起,弊端...
    但是,年輕的父母們不知道的是,在祖母的圈子裡帶著人偶興起,看起來老人帶著人偶,但是沒有實際的行動,用這三種方法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讓認為是隔母親的年輕父母長點心吧。 孩子奶奶帶娃「一心多用」:前幾天,好朋友王先生向我吐槽,王先生結婚後幸福地生了雙胞胎。
  • 看不慣媽媽管作業,奶奶帶著8歲孫子離家出走了
    再打電話給每天送孩子上學的婆婆, 居然也沒接。 這時,李女士急得差點要掉淚, 一老一小都不接電話, 難道出了什麼事? ! 此時民警通過查詢發現, 孩子的奶奶確實買了 下午去江西九江的火車票, 而九江正是孩子父親的老家。 雖然眼前線索不少, 可一老一小卻始終沒有蹤影。
  • 中國好鄰居:外鄉人來蓉打拼 成都老夫婦義務帶娃近三年
    由於生意起早貪黑,這對外鄉年輕夫妻沒有時間照顧小孩,老夫婦自告奮勇幫鄰居承擔起了照看工作,而這一帶就是三年。老夫婦義務幫鄰居帶娃近三年小孩稱老家在「湖北攀枝花」「我的老家在湖北攀枝花。」在被問及家鄉在哪裡時,小男孩如此回答。
  • 是個女人就會帶孩子?2歲娃用行動告訴你,不同人帶的娃真不一樣
    若蘭出生之後,因為兩邊的老人都不方便到城裡幫忙帶孩子,我們也不想讓若蘭成為「留守兒童」,所以我就暫時打消了重返職場的念頭,安心做起了全職媽媽。如今,若蘭已經2歲了,我離開職場也快3年了。在這3年裡,我不止一次遇到親戚朋友甚至陌生人當面或者背後議論」還是大學生呢,整天在家帶娃,這事情(指「帶娃」),是個女的都能幹,這書真是白念了「。
  • 雙胞胎「異地生長」,老大交給奶奶老二親自帶,結果一目了然
    很多女人都很羨慕那些生雙胞胎的人,受一次罪能夠有兩個孩子,不得不說,這也是當母親的一種福氣。可是,對於擁有雙胞胎的家庭來說,往往是喜憂參半,生雙胞胎勢必會增加經濟壓力,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菲菲和老公在外地打工,發覺例假竟然延遲了,於是買了個試紙,懷孕了。
  • 從小「爸媽」帶大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長大差距大,別大意
    因為這不僅僅時多孩子生活地點的選擇,還會孩子未來幾年的生活環境的選擇,不同環境就決定孩子長大過程的方方面面,爺爺奶奶等老一輩的人帶大的孩子,和爸媽帶大的孩子,差異是很大的。故事案例娜娜的父母很年輕的時候就來到了深圳打拼,深圳忙碌的生活時常讓他們感到疲憊不堪,他們還要帶著三歲大的娜娜,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隨後娜娜的父母就將娜娜送到了爺爺奶奶那裡去了,因為他們認為父母在老家空閒時間很多,自己在深圳這座大城市實在是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