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養鵝和癖珠的兩大愛好,曾冤死一位老和尚

2020-12-17 魏青苗

東晉書法藝術家王羲之,因與王述不和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他之除了喜歡讀書練字外,還有一個愛鵝的癖好。他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性情,還能從鵝的體態、姿勢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

山陰這地方有個道士,養的鵝都很健壯高大,很惹人喜愛。一天,王羲之看到道士養的鵝兩掌撥水,昂首前進,羽毛白淨,形態優美,心裡別提有多喜歡了,他便讓道士出個價錢,想把鵝都買下來。道士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就故作姿態地說:「這麼好的鵝哪能捨得賣掉,不過先生您要是真喜歡,就給我寫一本經來換。」

王羲之一聽這話,馬上答應,他用妍美流便的書法新體寫了一部《道德經》交給道士。道士如獲至寶,立即把那一群鵝裝在籠子裡,讓王羲之帶走。這就是傳為文壇佳話的「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王羲之為什麼特別喜歡鵝呢?正如前文所說,他從鵝的體態、姿勢領悟到了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他的執筆方法,後人領會是要求食指抬高,形成鉤子樣,大拇指放置在食指、中指之間,使食指如鵝頭那樣昂揚微曲。無名指內鉤,抵著筆管的下端,小指禁貼著無名指。筆管須直立,手指要實而手掌要虛。運筆時,要像鵝的兩掌齊力撥水的樣子,這樣才能運用自如,使全身精力都貰注到筆尖上。

清代著名書法家包世臣曾作詩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臺先將兩足安。悟人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起難。

王羲之為了書法細心豢養白鵝,刻意保留了白鵝的野性。不曾想,為此還鬧出一樁冤案。

原來王羲之有顆寶珠,常在書房用來摩挲雙手,以增強書寫時手指關節的靈活性。這一天,有個熟絡的老和尚來找他聊天,王羲之把老和尚請進書房裡,一隻大白鵝也搖搖擺擺地迎著老和尚叫,老和尚見了也很高興,不禁用手撫摸一番,稱讚不已。

第二天,王羲之再找寶珠時,卻百尋不見。又氣又急的王羲之懷疑是老和尚偷去,開始有意冷淡相待。後來,王羲之丟明珠的事情傳開了,也傳到老和尚的耳朵裡。心窄的和尚越想越氣,最後含冤莫白,暗自絕食而死。

過沒幾天,王羲之家的大白鵝死掉了,家人把死鵝拎到廚房拔毛剖肚,發現鵝肚裡有顆明珠。原來那天就是這隻鵝把明珠一啄,吞到了肚子裡。事情真相大白,王羲之悔恨不已。他就讓人把自己山陰所在的前廳和書房拆掉,在這一大片地基上蓋了座廟,並取名「戒珠寺」,用來悼念那位老和尚。

點擊關注,獲取更多

「名人軼事」「書聖」王羲之7歲學書,53歲時又給啟蒙老師點差評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原來還是個畫家,曾巧用腳趾偷畫怪獸藝術名人軼事|畫祖張僧繇,安樂寺畫龍於壁,點睛後破壁而飛

相關焦點

  • 躲婆餅,題扇橋,書聖王羲之在紹興城裡的趣事
    大李今來到了浙江紹興,在古鎮上慢慢行走時,猛然發現了王羲之的住宅。住宅外牆為黃顏色,像寺廟一般,大李好奇,但進入宅子後便知,原來我們的書聖還是一個修煉有成的小道士(或許他兒子才是大道士)。 其實,王羲之不僅是道士,還是將軍。他有另一個別名就叫王右軍。
  • 關於「鵝」的趣聞,可不止駱賓王詠鵝!快來看看還有哪些
    愛「鵝」如命的王羲之王羲之,東晉書法家,人稱「書聖」。王羲之因喜愛鶴,曾做出許多與鵝相關的趣事。第一件,「四鵝帛書」。圖片源於百度百科第三件,以經換鵝。山陰有道士養了一群鵝,王羲之十分喜愛。道士就說:「你為我寫《黃庭經》,我就把這群鵝全部送你。」
  • 因為她,電視劇《書聖王羲之》被禁播了!
    《書聖王羲之》官方海報,女主角搶眼 歷史大劇《書聖王羲之》於2014年10月31日殺青,理論上應在2015年播出。 《書聖王羲之》劇照「蘭亭雅集」 很多細分行業都有過成功的電視劇,比如醫學主題《明妃女醫傳》,美食主題《美人私房菜》,獵頭主題《獵場》等等。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誰知道「書聖」喜歡這種動物
    不認識王羲之,怎麼能說自己有文化。被歷代書法家公認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就是「書聖」王羲之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王羲之(公元303—361年),東晉最傑出的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人,官至右軍將軍,所以人稱「王右軍」。
  • 王羲之刻苦練字的勵志故事和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提起書聖王羲之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然而對於和他相關的成語典故,以及他練習書法的勵志故事,卻了解得不是很多。正是因為他契而不舍幾十年的刻苦練習,最終才讓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 書聖王羲之書法八字真言,姿態殊異,圓轉自如
    書聖王羲之書法八字真言,姿態殊異,圓轉自如文/成長新視點王羲之,被譽為「書聖」,是東晉偉大書法家,行書《蘭亭序》被歷代書家尊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一生酷愛書法,重點在於對書法的理解和創新,他改變漢魏以來的樸質書風,開晉後的妍美勁健之體,創楷、行、草之典範。後代之人,無不尊崇和遵循他的書法宗旨。一、王羲之學習書法的故事。在王羲之學書的漫長過程中,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老師,是他一生都沒有忘記的,那就是—白雲先生。
  • 王羲之:書聖翰墨香,佳話傳千年
    一位胸懷寬大、一身正氣、具有忘我精神的古代官員形象,躍然紙上。王羲之曾對朋友說,有的官員不肯多為百姓做事,常常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任期一到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這叫什麼父母官?就在他任會稽內史期間,有一年發生了災荒,老百姓只能以草根、樹皮充飢,不少人貧病交加,在死亡線上掙扎。面對這一嚴重災難,王羲之心急如焚。
  • 「書聖」王羲之是她的外甥徒弟
    說起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書法家,我們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人。如果筆者問你,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書法家是誰?估計會有很多讀者一時說不上來。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東晉的女書法家稱得上是最著名的女書法家,其他一些富有才華的女才子在書法上都無法和她相比,她就是「書聖」王羲之的授業老師——衛夫人。
  • 王羲之書法《黃庭經》,經典之作,能流傳至今還有一個小故事
    書法行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部王羲之寫的黃庭經的書法作品,也是很多人臨摹王羲之字帖的佳作了。此作品為為小楷寫成,也是王羲之小楷 為數不多經典的作品了。因為很多王羲之都是行書作品。那麼王羲之的這部黃庭堅得以流傳後人學習書法,其實還是有一個大家普遍知道小故事,王羲之當時喜歡鵝是出了名的。因附近老道知道王羲之的愛好,因此養了一群鵝。
  • 《秋月帖 》底侃「書聖」
    《秋月帖》是王羲之(321—379)晚年的一個夏秋之交,在山陰信筆回復一位已不可考姓名朋友對他問候的致意覆函。咬文嚼字,紙短情長,字裡行間深藏著不少鮮為人知而有待披露的重要信息。讓人頗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
  • ​王羲之的不朽名作《蘭亭集序》
    農曆三月初三,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王羲之在醉意朦朧下即興揮筆,瀟灑成書,完成了《蘭亭集序》。他也沒想到,此次隨意的一氣呵成,不僅是他個人的巔峰之作,而且屹立在書法史上的最頂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如同天空中一顆永遠閃爍的星,光耀千古。王羲之的啟蒙老師是大書法家衛夫人。
  •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
    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 王羲之的書聖地位不是白給的,我們寫是錯字他寫就不是,那叫剩筆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書聖」的地位是無人撼動的,也是無人超越的1700年的發展已經證實,其書聖的地位也不是白來的,他的行書《蘭亭序》號稱天下第一,他的草書是今草的鼻祖,他的書法筆法、結體處理千奇百怪,在今天看有的感覺是錯字,其實不然,這就是書聖有別於一般書家的高妙之所在。比如有一寫字的筆畫少寫或多寫,並不是錯字,我們稱之為——缺筆剩筆。
  • 鵝鵝鵝 一詠問題了不得
    因為養鵝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結婚的時候當做聘禮,唐朝之前聘禮基本都是用天上的大雁,可是大雁實在太難抓了,而鵝又有著「舒雁」一稱,所以唐朝時期人們就用鵝來替代大雁,當做聘禮。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時候送給唐太宗一隻黃金製作的鵝,就是這個意思。此外,人們養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鵝能賺錢。鵝能賺錢並非是將鵝賣掉,而是用鵝去淘金。
  • 王羲之獨樹一幟
    【王羲之獨樹一幟】晉代的王羲之,是我國書法史上傑出的書法家,歷來被譽為「書聖」,就是書法藝術中的聖人。他學習書法時不但刻苦認真,而且博採眾長,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據說他起初向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借鑑秦漢以來眾多的書法佳作,象秦代大書法爾李斯,漢代大書法家蔡邕,三國時大書法家鍾繇,以及被稱為「草聖」的張芝等許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覽博識,然後才獨創出一種俊逸妍美的新書體。前人高度評價他的書法,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闕」。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經見不到了,但有後人臨摹的刻本流傳下來,深為人們所珍視。
  • 17年堅守成就「養鵝大王」,快來為漯河這位網紅養鵝人點讚
    張石頭,35歲,是河南漯河的一位養鵝大戶。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張,這個「老」可不是年紀老,17年的養鵝經驗,讓他成為了養鵝行業裡的「老師傅」。2018年,自媒體短視頻行業快速發展,為了幫助更多的養鵝戶不再走自己走過的彎路,他決定在網上分享以及傳播自己的養殖經驗,就這樣,《老張養鵝》的節目誕生了,通過兩年多的積累,兩百多期節目,近萬條評論,老張已經從一個普通的養鵝農民,成為了一個在自媒體上擁有近四十萬粉絲的養鵝技術專家,名副其實的「養鵝大王」。
  • 唐伯虎書法真跡,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筆法行雲流水真好看!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們一起聊聊中國的書法文化,說到書法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這樣的著名書法家,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者的稱讚,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而在我國的古代除了王羲之外還有很多著名書法家
  • 中國文化百年巨匠 偉大的書聖、印聖——行斌
    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 王羲之28字一封信,趙子昂受益終生,一直被誤認為書聖真跡
    趙子昂的跋語記錄的是其初見《快雪時晴帖》的驚喜,我以為這樣的驚喜導致些許的語無倫次和語法上的不夠嚴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以想見,當一件宮中收藏的,被大家一致認為是書聖王羲之真跡的信札擺到趙子昂面前的時候的那種驚豔。我也深信這一次的驚豔初見之後,《快雪時晴帖》對趙子昂以後的書法創作所帶來的影響將是刻骨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