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裡,「非遺」好像離「賺大錢」很遠,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前幾天,成都市非遺保護中心發布了《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20)》,統計顯示,2020年,全市年產值上億的非遺項目共有9個。
所以說,非遺也能掙大錢,下面我們就來踏進這座億元俱樂部,打破認知,好好認識一下,這些非遺裡的億萬富翁。
別看郫縣豆瓣小,它可是年產值超過120億的大巨頭。佔整個辣椒醬市場規模的1/4,在全國調味品及發酵製品領域,佔比也超過3%。
畢竟,川菜靠佐料,佐料靠豆瓣。郫縣豆瓣,每天都吃在嘴裡,掛在嘴邊。
郫縣豆瓣的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向上追溯,可一直追到清嘉慶年間。
當時,陳逸仙在郫縣開設了「順天號醬園」,大批研製、生產和銷售「辣子豆瓣」。他的豆瓣,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依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不加香料卻香味醇厚,不加油脂卻色澤油潤。
代代傳承至今300年,俘獲了無數人的舌尖和胃,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川菜之魂。
有統計稱,在郫縣境內,現在有上百家豆瓣企業取得了使用「郫縣豆瓣」證明商標資格。「郫縣豆瓣」產業已成為郫縣食品工業的支柱,產品遠銷全球,產值年年高升。
水井坊,川酒六朵金花之一。2020年半年度報告就已經實現營業收入8.04億元,市值達到490億。屬於當之無愧的億元俱樂部大佬。
水井坊得自於一次偶然。1998年8月,四川全興酒廠在改建廠房時,發現了地下埋有六百餘年歷史的古代釀酒遺蹟,科學家在其中分離出特殊微生物,激活繁殖了以「水井坊一號菌」為代表的古糟菌群,這就帶來了傳說中的「水井坊」。
2000年,全興酒廠推出了高端品牌「水井坊」,此後,水井坊逐漸取代了全興大曲,成為公司核心業務。
依託歷史基因和當時的市場背景,水井坊一直佔據高端市場,極度關注高端消費群體的用戶體驗,在品牌和業績上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2003年,第一款水井坊酒品的銷售額就高達10億元。當時,水井坊賣600元,而茅臺酒不過300元。直到如今,水井坊一直保持著高端的身價,珍貴而優雅。
2100年前,邛崍民間飲茶蔚然成風,其中頗為流行的茶種,就是邛崍自產的一種黑茶。
邛崍黑茶外形色黑褐,製作過程採用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茶多酚、兒茶素等含量較低,因此泡出來湯色橙黃,葉底黃褐,有純正的香氣,滋味也較為醇和。
邛茶的清鮮離不來邛崍,邛崍具有得天獨厚的適宜茶樹生長的優勢環境,一直是成都市的重要產茶區。唐朝陸羽在《茶經》一書有這樣的字句形容邛崍:萬擔茶鄉,唐代聞名。
早在清嘉慶年間,就有記載稱邛崍年產茶葉200萬斤以上。1955年,邛崍更是被中央列為全國萬擔茶縣之一。1956年,邛崍茶葉產量即達到了13050擔。
21世紀之後,邛茶的迅速發展依靠的是當地修路的政策。在萬畝茶園皆通路之後,邛茶銷量大幅度提高。
截至2017年,邛崍市發展茶葉種植基地13萬畝,年產茶葉8100噸,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0億元,其中黑茶產量730噸、產值1.4億元,茶業企業7家。
不僅茶賣出去了,遊客也吸引來了。邛崍的夾關鎮最近以茶為特色,打造起了茶旅特色小鎮,每年定期舉辦「中國·成都採茶節」和邛崍民俗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年接待旅遊人次10萬人以上。帶來的收入,也相當可觀。
清朝皇帝康熙平生有一個愛好就是品茶。邛崍縣誌記載:有一年康熙曾經傳旨天下,凡境內茶圃,均要立即將其出產的茶葉送京,以供朝廷品嘗評比。
這一年,包括四川蒙頂山在內的各地茶圃都積極奉旨貢茶,邛崍的花楸茶圃也令州官攜茶進京。茶葉評比活動拉開序幕,千百家茶圃精製美茶一碗碗奉至康熙和文武大員的面前,非常熱鬧。
康熙逐一品鑑,一直喝到花楸茶,康熙拍桌而起,連呼好茶,當即封花楸為「天下第一圃」。將此茶美譽號為「花楸貢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花楸貢茶的製作工藝逐漸精良,走向標準化與工業化,產量大幅提高。品質得到了統一的把控,得到了愛茶人的美譽,也成為茶客常飲的心頭之好。
川派盆景,大名鼎鼎,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發源於成都溫江。
川派盆景發源於東漢、盛於明清,其以山草、樹石構成景觀、表達心志,至清末民初形成風格、流派,川派盆景開始走向了尋常人家的院落,「三式五型」的川派盆景技法開始普及。
川派盆景的樹木造型,會用棕絲剪扎。樹木的主幹造型講究各種角度、各個方向的彎曲,變化很大,注重立體空間的構圖。形式有多種,各有一定的格律。
我們最常說的「三彎九倒拐」,就是川派盆景格律美的一種。
作為產業,川派盆景建立了文化藝術基地。每年會投資1000餘萬元採購各類樁頭,同時注重材料自繁。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打造不同的產品。
公司還在網站上專門開設了盆景欣賞和售賣平臺,遊客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清楚了解該盆景的種類、盤扎造型技藝手法等多種信息,大大提高了川派盆景的銷量。
在未來,川派盆景文化藝術基地還將建設佔地120餘畝的盆景觀光園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教育中心,這一舉措,有保護,又有發展,讓川派盆景形成了良性循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四川省盆景協會獲得「川派盆景技藝」保護單位資格。
懷遠藤編,2009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一直以來都是懷遠鎮經濟產業的主力軍,年產值6800萬元。
懷遠鎮位於崇州市西北,擁有豐富的野生藤條資源,被譽為「藤編之鄉」。
懷遠藤編的主要特點便是原材料取自天然,契合現代消費趨勢。工藝流程也依憑傳統,包括採割野青藤、水煮、剝皮、漂白、晾乾等15個步驟。
長期以來,懷遠藤編一直以農民家庭副業的形式出現,產品多是筐兜、提籃等一些家用小器具。21世紀以來,懷遠藤編逐漸走向產業化、規模化,於是開始了飛速的發展。
在懷遠,有遠近聞名的藤編一條街,經銷商和農民有效連接在了一起。在農閒時,農民領取藤編材料在家中編制,編制好後就交給經銷商,領取加工費,年收入大概有3萬多。
當地政府也已把懷遠藤編列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收集藤編資料,建立懷遠藤編培訓基地,培養一批年輕的藝人,註冊並使用「懷遠藤編」商標,打造「藤編一條街」,成立藤編製品展覽室。
這些舉措,也在為下一步繼承和發揚藤編技藝打下基礎。通過重點保護、打造、挖掘和扶持,相信懷遠藤編這朵民間手工藝奇葩,能夠盛開得更加絢麗多姿。
蜀繡,我們必然不會陌生。我國四大名繡之一,自古以來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
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豐富程度居四大名繡之首。
上世紀80年代末,是蜀繡的巔峰時期,成都市蜀繡產業商會會長蔡世民回憶道:那時光成都範圍內民間從事蜀繡行業的人員就達數千人,大大小小蜀繡企業近百家,郫縣安靖坊間更是「繡娘」輩出,蜀繡產業十分繁榮,那時的蜀繡與蘇繡、湘繡等,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直到後來因為失去傳承、定價過高等等原因暫時淹沒在刺繡市場之中。
2010年,成都境內真正從事蜀繡的企業僅僅只有10多家,初級繡娘僅有近400人,主要集中在郫縣安靖鎮,年產值不到3000萬元。
沉潛多年之後,成都蜀繡開始發力,經過長達5年的努力,成都蜀繡專注於培訓繡娘,提高技術。2015年成都蜀繡產業年產值已突破2.5億,有1500餘名繡娘長期從事蜀繡刺繡工作,其中510名繡娘獲得了初級職業資格認證,244名繡娘獲得中級職業資格認證。
2016年,成都蜀繡共建立了11個生產基地、12個村生產車間、較大的規模繡坊20家,家庭繡坊100餘個,合作社發展社員700餘名,繡娘人均月收入達3000元以上。
新培育和引進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也有5名,市級工藝美術大師12名,市級蜀繡傳承人3名,形成了高、中、低各層級繡娘人才庫,為蜀繡產業持續發展儲備了充足人才。
「簡陽」和「羊肉湯」在四川人心中是分不開的兩個詞,羊肉湯,也成了簡陽城市形象營銷一張響亮的名片,湯鮮,味美,香氣宜人,這些溢美之詞說再多也嫌多。
光是看到下面這張照片,就已經開始饞了。
簡陽羊肉湯的獨特,主要得益於簡陽山羊品種的不斷改良和羊肉湯製作工藝的不斷創新。
簡陽大耳羊是本地羊和美國羊經雜交形成的,獨特的品種優勢和良好的自然生存條件,鑄就了其特有的細嫩肉質。
以此作為主要原料的簡陽羊肉湯,再加上被列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陽羊肉湯烹飪技藝,自然湯鮮味美,香氣四溢,讓人讚不絕口,留戀忘返。
也正是憑藉這獨特的味道,2008年簡陽羊肉湯才在幾萬個參賽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30道奧運健康美食,成為其中唯一以羊肉為主料的湯類菜品。
每到冬至,簡陽都會擠滿來吃羊肉湯的各地遊客,整個羊肉湯的銷量,也在冬季成為最高。
因此,每年簡陽都會籌辦羊肉美食文化旅遊季,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為每個外地人打造了「精品消費線路」,有吃有喝有景色,吸引了萬千遊客前來打卡簡陽。
李子柒泡菜剛上熱搜,就有人科普:四川當然有泡菜,新繁泡菜曉得不?
新繁泡菜是新都區的特色,脆嫩芳香,風味獨特,品種有3大系列、35種,有甜酸味、鹹酸味、紅油辣味、韓式風味、日式風味五大系列200多個品種,適合各種人的口味。因此,年產量高達5000噸。
新繁泡菜得名於三國時期,相傳赤壁大捷後,劉備率大軍入川,有一天來到新繁,眾將士水土不服,不思飲食。軍師孔明微服尋訪,見百姓都用新鮮蔬菜加天然香料、鬥酒、鹽,投入盛有清水的土陶中浸泡,芳香開胃。後帶回軍中,官兵品嘗,食慾倍增。
這段新繁泡菜的傳說,為新繁人津津樂道,也成為新繁泡菜對外的極好宣傳。
為壯大新繁泡菜產業,新繁鎮在城市北部規劃建設了面積1410畝的泡菜產業園區,規劃年產值50億元以上,這也是成都市農產品加工業六大園區之一。
數據顯示,新繁鎮泡菜產業園區引進入駐項目企業20家,建成投產14家。去年,園區就完成工業總產值16.35億元,實現工商稅收3275.46萬元,解決勞動用工3000餘人。
你看,小小的泡菜,就具有這麼大的能量。
認識了這些「非遺億元俱樂部」裡的成員,是不是目瞪口呆?沒想到一勺郫縣豆瓣、一抹茶葉、一碗羊肉湯,都是年產值上億的狠角色。
當然,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一句:你看,我每天都在參與上億元的大項目。
所以問題來了,你參與了哪些上億元的非遺項目?快來投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