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餐桌常見野菜,兩個月內,4個台州人吃進醫院!這類人要慎吃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馬齒莧是一種野菜,台州方言叫酸莧(音),是菜場、餐桌的常見菜。

但是,最近兩個月,接連有4個人因為吃馬齒莧進了醫院。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盤野菜引起的急性腎衰竭

8月的一個周末,傍晚6點多,台州市立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柯沙沙被急診召喚去會診。

患者是60多歲的老錢(化名),噁心嘔吐一天多。檢查發現,老錢的肌酐有560微摩爾/升(正常範圍是42-133微摩爾/升),急性腎衰竭。

柯沙沙給老錢檢查的時候,她突然念叨了一句:「是不是吃野菜中毒了……」

頭天中午,老錢在家附近的菜地摘了些馬齒莧,炒年糕吃。那天下午,她就開始覺得噁心,吐了好幾次。當地衛生院的醫生看她消化道症狀比較明顯,給她護胃、消炎的對症治療,但是症狀沒緩解。老錢熬了一天,吃不下飯,人都沒精神了,家裡人看這樣吐下去不是辦法,又把她送到台州市立醫院。

聽到老錢這句話,柯沙沙一下子警惕起來,因為剛出院的老張(化名),急性腎衰竭,治療後期無意中說自己發病前吃過馬齒莧。

老錢和老張的急性腎衰竭是不是都是吃馬齒莧引起的?這個疑問一直揮之不去,但柯沙沙沒時間去印證。腎穿刺顯示,老錢有間質性腎炎、草酸鹽結晶、腎小管損傷,而且她的病情進展很快,肌酐已經800多微摩爾/升,尿量很少。這種情況,做血透(尿毒症患者的救命法)才有希望。

老錢的家人一開始不同意:做血透聽起來就是很要命的病,沒這麼嚴重吧?

入院第三天,老錢的指標越來越差,家人終於信了醫生的話。做了幾次血透,老錢慢慢好轉,等她出院時,已經過了兩個星期。

4個急性腎衰病人,吃了同一種野菜

老張和老錢的症狀又不一樣。

老張也是60多歲,有痛風病史。他發燒38.5℃兩天,先是去呼吸科看病,結果血化驗發現肌酐有500多微摩爾/升,被轉到腎內科。

老張入院時已經是急性腎衰竭,腎穿刺結果是間質性腎炎,醫生們考慮是藥物或中毒引起。但老張想了又想,也沒找出發燒前吃了什麼特殊的食物、藥物或者接觸過什麼農藥、毒物。

「他說前兩天吃過馬齒莧,但這不是什麼特殊的野菜,大家都在吃,菜場也在賣,我們當時也沒留心。」柯沙沙說。

老錢剛出院,又來了一個急性腎衰竭的病人老李(化名)。老李也是噁心嘔吐,但不太嚴重,在當地衛生院輸液、吃中藥,折騰了十幾天。到台州市立醫院檢查時,肌酐350微摩爾/升,小便正常,身體沒有水腫,看起來還好。但是腎臟損害已經發生了,初步治療後腎功能恢復不理想,腎穿刺結果提示腎小管損傷明顯。老李說,發病前吃過馬齒莧。

沒等醫生們把這三個病人的情況綜合到一起分析,第四個病人老劉(化名)出現了。

老劉的臨床診斷也是急性腎衰竭,但他的消化道症狀最嚴重,吃啥吐啥,喝水也吐。因為老劉兩個月前剛發生過腦梗,家人很緊張,送醫很及時。

老劉說,發病前一天,中、晚餐都吃了馬齒莧。

慢性病和腎功能異常患者慎吃馬齒莧

接連4個急性腎衰竭病人都吃過馬齒莧,不得不讓人懷疑馬齒莧在其中起了什麼作用。

台州市立醫院腎內科團隊討論最近出現的這4個病例,大家都很驚訝,醫生們工作短則幾年,長則二三十年,都沒接診過這種病例。

「我們查了文獻資料,也沒發現馬齒莧會導致急性腎衰竭的報導。」柯沙沙說。

4個病人互不相識,都是在家附近菜地裡採摘的馬齒莧,照常理說,他們吃的馬齒莧同時被農藥汙染的機率不高。

排除掉這點,只能從馬齒莧的食物屬性分析。資料顯示,馬齒莧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作用,中醫用於治療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溼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疾病。老劉就是聽熱心人說馬齒莧能降血壓特地去採摘的。

「馬齒莧含有大量草酸,可能會影響腎功能,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人。」柯沙沙分析,老張有痛風史,腎小管本就有損傷;老錢的高血壓控制得不好,也會損傷腎臟;老李有高血壓、糖尿病,尤其糖尿病控制得不好,對腎小球的影響比較大;老劉也有糖尿病。這4個病人,本身腎臟基礎就不好,馬齒莧一刺激,腎臟的防線一下子崩潰了。

她認為,和家常蔬菜相比,野菜的「個性」更強,食用時最好不要參考家常菜的分量,身體健康的人嘗鮮即可,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腎臟可能已經受損但不自知,吃野菜要更加慎重。

「如果出現噁心嘔吐,繼而有小便減少、身體浮腫的情況,儘快就醫,排查是否有急性腎衰竭。急性腎衰竭若治療不及時,會發展成為尿毒症。」她說,已經發生過急性腎衰竭的人,腎臟比正常人脆弱,以後在飲食、用藥上要更加注意,避免給腎臟更多打擊。

相關焦點

  • 廣東人餐桌上的野菜,你知道多少
    廣東人的餐桌可謂千奇百怪,但廣東人卻是最懂得「藥食同源」的。哪怕是在山野田邊的野菜都能成為老廣餐桌上的美食。白花菜大家都知道生長在野外的食物是不能隨便吃的,因為不知道是不是有毒,但有一種奇特的野菜,廣東人明知道它有毒,卻依舊吃的津津有味,這種讓廣東人為之著迷的「有毒」野菜就是——白花菜!
  • 野菜不能亂吃,1種野菜被列入致癌「黑名單」,別出現在餐桌上了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野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尤其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路邊野菜生長繁盛,趁著野菜還很嫩,大爺大媽們紛紛出動,來到路邊田間開始摘野菜,我家裡的老人也是如此,吃野菜的習慣從我很小就已經成為傳統。
  • 農村人最愛吃的4種野菜,純野生無法人工種植,營養高吃起來放心
    野菜是這些年來非常受歡迎的東西,這些原本都是農村人比較喜歡吃的食物,在農家樂的引導下,現在很多城裡人也非常喜歡吃。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這些野菜的味道好,同時又綠色天然沒有添加農藥,每個人都能夠放心吃,不用擔心對身體有害。
  • 這4種野菜,勸你早日撤下餐桌,若是貪吃,或會招來癌細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膩了大魚大肉,不少人在飲食上逐漸開始追求返璞歸真,盯上了野菜。近些年來,打著"鄉裡菜,城裡賣"的旗號,不少野菜商家更是賺的盆滿鍋滿,這其中與人們養生觀念的變化有很大關係。早些年,農村用來餵牛羊的野菜,頻繁出現在城市人的餐桌上,很大原因是人們發現了其實野菜比普通的常見蔬菜,更具有營養價值!據現代營養學研究,野菜中含有的某些營養素是普通蔬菜的好幾倍,有些野菜還有其特殊的營養價值,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城市人一到鄉下,看見野菜就走不動路的原因了!
  • 農村常見的野菜,3吃、3注意,不要再被蒙在鼓裡
    野菜在吃對了的情況下,可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一定的幫助,但是在吃野菜的時候,也有要注意事情,趕緊了解一下,不要被蒙在鼓裡了。農村常見的野菜,3吃、3注意,不要再被蒙在鼓裡這三種經常吃:穿心蓮穿心蓮可以分為食用穿心蓮和藥用穿心蓮,相比藥用穿心蓮的清火作用,食用穿心蓮雖然要效果差一點,但是也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幫助。
  • 曾經的野菜,如今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餚,這樣製作既簡單又營養
    馬齒莧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很常見的野菜,主要生長在農田、菜園、路邊等地,它的特性耐旱、耐澇和對溫度變化以及土壤結構適應性很強,所以在國內很多地方都可見到。馬齒莧有很多名稱,有的地方叫「長命菜」、有的叫「螞蟻菜」、還有的叫「五行草」,而它做為一種野菜,當然也和其他野菜一樣,春天一到,萬物復甦,我們就可以將它釆摘回來製做成各種美味菜餚。馬齒莧除了野生的以外,現在很多地方都採用人工種植,並且成活率很高,它不易生病、長蟲,當然也不需要給它打藥,所以它是一種很綠色、很健康的美味食材。
  • 野菜「七頭一腦」,永遠吃不厭
    南京野菜多種多樣。南京人向來有吃野菜的傳統,甚至能將野菜端進豪門盛宴。春季,萬物萌發,綠意盎然,大自然已經備好了各種野菜,靜靜長在地裡等人挖掘。南京人向來有吃野菜的傳統,甚至能將野菜端進豪門盛宴。曹雪芹就把野菜「請」進了大觀園,寫在了《紅樓夢》裡——劉姥姥帶著瓜果蔬菜去賈府,「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吃個野菜兒……」「南京一大怪,不愛葷菜愛野菜」。很多人都聽過這句民間俗語,其實,南京人不怪,怪只怪這裡的野菜太好吃了。在上千年不見硝煙的「餐桌爭豔」中,南京人選出了經典的野菜組合「七頭一腦」——枸杞頭、馬蘭頭、香椿頭、薺菜頭、豌豆頭、小蒜頭、苜蓿頭和菊花腦。
  • 《春季野菜圖鑑》!吃掉春天這件事,天津人也太會了吧!
    就問你有沒有被這香椿的霸氣震撼到~不過這紅的發紫的葉片兒,油光蹭亮,看得人心都要打顫顫。畢竟一年才能吃到一次,咬咬牙,買!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民間有吃了榆錢就有「餘錢」的說法,討個口彩。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榆錢比較經典的吃法是做榆錢飯,用榆錢兒、麵粉、鹽做成的,代替主食,乍一看沒有飯只有綠色的榆錢,這是以前窮苦人家的吃法,現在是吃個新鮮和好玩。
  • 中國餐桌野菜圖鑑
    王阿姨和李大叔正在尋找著一種精靈般的食物——野菜。為了得到這大自然的饋贈,人們必須和時間、和鄰居賽跑。野菜最鮮嫩的品嘗期只有幾周,早上8點整,叔叔阿姨們以最快的速度用鏟子挖掘,這樣一顆野菜10小時後就會出現在全家人的餐桌上。這一集,我們將要講述在城市與自然的邊界,人類與野菜的相遇的故事。
  • 「七頭一腦」陸續上線 但是吃野菜要注意這一點!
    眾彩物流已經上市的各類野菜 「七頭一腦」正是時鮮,吃它! 在南京,以野菜為主題的菜餚花樣很多,最出名的要數「七頭一腦」。薺菜頭、馬蘭頭、香椿頭、枸杞頭、苜蓿頭、小蒜頭、豌豆頭和菊花腦,八道菜完全不重樣,個個清香逼人。 「七頭一腦」中,以兩計價的香椿頭最為「金貴」,香椿頭是香椿樹的嫩葉尖,含極豐富的營養。
  • 野菜品種很多,這三種野菜更受人歡迎,適合人工種植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於健康的追求越來越高,加上受到反季節蔬菜的影響,很多人想吃到原滋原味的蔬菜,而野菜由於源自天然,加上物以稀為貴,很多人對它青睞有加。千百年來,多數蔬菜都是經過長期的馴化,變成了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但是,目前還稱之為野菜的植物,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移栽馴化才能轉化成蔬菜,多數真野菜很少有人經常食用。
  • 又到了吃蒲公英的季節,但營養師提醒:春季吃野菜要注意2點
    春季是吃野菜的好時節,每到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採摘蒲公英,平時當蔬菜吃,以及在其它季節泡水喝,都是非常不錯的養生方式,讓人們珍惜。蒲公英之所以受人愛戴,離不開的是人們對它的讚美,在民間它有著藥草皇后的稱號。
  • 農村常見的9種野菜,你吃過哪幾樣?全吃過的一定是鄉下長大的人
    在物質生活豐富多彩的今天,野菜成了香餑餑,大眾普遍認為,野生的食物更有營養也更天然純淨不受環境汙染,都覺得吃這些野生天然的食物會更健康美味。雖然免不了有些人純粹是為了跟風才選擇食用野菜,但也不得不說,野菜的營養價值確實是不容忽略的。
  • 野菜有哪些常見品種
    隨著人們的飲食質量在一天天的提高,野菜在現在已經漸漸的被人們遺忘掉,但是在農村或者生活在偏遠地區或者大山深處的人們依然還有食用野菜的人們,在過去那個饑寒交迫的年代很多人都沒有飯吃,人們就食用山上的野菜來充飢,當然在現在依然還是那麼好吃,甚至有的地方將野菜製作成了有名的菜式,現在給大家講講野菜的各大品種吧!
  • 山東野菜圖鑑|春天吃野菜這個事兒,北方人很在行
    驚蟄一過,菜市場裡青翠欲滴的野菜輪番亮相,最堅定的肉食主義者都很難抵擋這嫩出水的誘惑。「春食野菜賽仙丹」,三四月份貓冬的嫩芽剛冒出頭來,正是最脆嫩、營養最豐富的時候。春生野菜種類多,來細數一下山東人能吃到的限定美味吧。
  •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貧窮的美國人吃什麼?餐桌上千奇百怪
    然後,美國進入到一個經濟快速下降的可怕時期,工廠關門,工人失業,銀行破產……美國人在這種痛苦的經歷中掙扎了十年,期間還遇上了南部地區嚴重的乾旱及沙塵暴。要工作沒有,要吃沒有,就算是想要跳樓都得排除,因為樓頂之上的人根本就站不下。
  • 田地裡很常見,北方人愛吃的野菜,根系龐大,殊不知市場一斤20元
    作為中國北方古老民族的達斡爾族,自古族人就十分喜愛一種野草,在他們眼中更是"救命菜"的存在,因為,每每來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救命菜"不光幫助他們養活了靠吃嫩草為生的牲畜更是為他們的餐桌奉上了一道難得的美味。如若你去過那裡,一定會知道這種野菜的名字——柳蒿。
  • 農村的「野菜」品種豐富,你認識哪幾種?
    在我們農村野菜是比較多的,野菜的口感極佳,吃了叫人回味無窮。春天一到幾乎滿山片葉都是野菜,各有不同的品種。野蔥,在我們農村,這種野菜非常常見,它的葉子長得很像自家種的蔥葉,有蒜的味道。我們經常拔來炒雞蛋吃,特別的美味。
  • 農村地裡野菜繁多,你都吃過哪些?
    今天給大家分享農村地裡常見的野菜,看看你都吃過哪些?野菜是非人工種植的蔬菜,野菜具有純天然,營養豐富,清新可口等特點,是餐桌上的最佳食材之一。一、蒲公英:蒲公英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馬路邊,果園裡都會有,也是春天時常見的野菜之一,蒲公英採挖回來清洗乾淨後可做成菜吃,可以炒,也可以涼拌。
  • 想吃!中國四大野菜區域,竟然有它!
    > 主要分布在長白山脈、秦嶺山脈、 雲貴山區和西藏地區 這四個區域的野菜 佔到了全國野菜的62.3% 西藏百姓似乎對野菜從來不感興趣 對比內地瘋狂採挖野菜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