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岸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健康碼」與食品追溯平臺「綁定」見聞
天津日報 2020-12-15
截至目前,「天津健康碼」申領人數已超1800萬,累計亮碼次數超9.8億次。
「您好,麻煩您再出示一次健康碼。」
「進門時,我已出示過,為何需要再次出示?」
「由於您購買了進口冷鏈商品,我們需要掃碼留存。」
這是發生在和平區南京路某購物中心進口超市結帳處的一幕。如今,不僅進入場所時需要出示健康碼,在某些情境中,走出場所時也同樣需要出示健康碼。
為進一步強化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冷鏈食品輸入的風險,徹底打通從口岸到餐桌的「最後一公裡」,自11月24日起,天津「健康碼」系統已實現與食品追溯平臺對接,全市商超收銀員只需掃描消費者的天津「健康碼」,即可實現對消費者的追溯。
記者注意到,進口冷鏈商品櫃檯前,都已擺出明顯的「溫馨提示」:「根據政府部門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市冷鏈食品管理範圍,凡購買進口冷鏈商品的顧客,需提供健康碼掃描錄入,感謝您的配合。」
對此,部分消費者雖已看到提示,但因不清楚緣由而產生遲疑,工作人員都作出了耐心的釋疑解答。「您看,每種商品都有特定的二維碼,只需輕輕一掃,就能看到商品的流通信息。」邊說著,工作人員邊為顧客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進行演示。
「以這塊『牛肩薄切』為例,掃碼進去就能看到『它原產國為澳大利亞,2019年12月23日從外高橋口岸入境,進口商為上海市食品進出口家禽有限公司,經銷商為北京某公司,終端企業為天津某購物中心』,每一項都清晰列明。留存消費者健康碼,只是為了將商品到達終端與商品『綁定』,一旦哪批次商品出現問題,可以迅速找到該商品的密切接觸者。」
市委網信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還特別補充道,「工作人員通過掃描消費者的健康碼,實現與消費者的關聯,以便發生冷鏈食品疫情時能夠快速追溯到相關食品的消費者。通過數據的共享,實現冷鏈食品的全流程追溯。」
弄清掃描自身「健康碼」的原因及安全性,消費者紛紛主動配合。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天津健康碼」申領人數已超1800萬,累計亮碼次數超9.8億次。『健康碼』與食品追溯平臺的「綁定」,進一步延伸了管控鏈條,直至最終消費者,從而實現了「從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記者 孟若冰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