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24日建成通車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將於12月24日建成通車,這是目前建成的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

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位於南京長江大橋上遊約13公裡處,根據地理環境、長江航道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隧道北接江心洲夾江大橋,以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向南以隧道形式下穿長江分叉夾江,順接已建成的青奧軸線隧道,進入南京主城區,是連接南京主城和江北新區的又一重要交通紐帶。項目路線全長10.335公裡,其中夾江隧道長1755 米,明挖段長596米,盾構隧道長1159米,管片外徑15米,設計為雙管6車道,行車時速80公裡。

據中鐵十四局項目總工程師武文清介紹,隧道於2018年12月開始盾構掘進,使用一臺開挖直徑15.46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施工,期間先後克服了淺覆土盾構始發、下穿夾江大堤、江底衝槽區、超深基坑盾構機接收等施工風險,特別是今年以來項目部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盾構機精準接收出洞,安全高效,實現「雙勝利」。

「這一水下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成功實施了一機兩洞作業。雙線貫通後,盾構機已轉場杭州亞運會配套工程,為重複利用超級裝備,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積累了實踐經驗。」 武文清說。

江心洲夾江隧道位於生態科技島,四周圍繞著青奧文化公園、森林公園、南京眼步行橋和城南水廠等南京市景點和市民休閒生活設施,對環保要求非常高。

中鐵十四局集團大盾構公司副總經理、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建設項目指揮長史慶濤介紹,為保護長江生態環境,項目開發應用了環境在線監測預警系統,循環利用泥漿壓濾廢水自動噴淋降塵;通過開展盾構隧道棄漿環保處理與改良再利用技術,對盾構產生的棄漿快速幹化、就地回收利用,渣土加固長江大堤和江心洲公園建設,處理後的水體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保護了夾江市民飲用水源的安全。

為貫徹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爭創平安工地,提升本質安全,項目採用了「平安守護雲安全管理」軟體,實現了平安工地資料無紙化錄入,現場人員全過程管理,極大提高了安全管控效率。通過常態化隱患排查治理,掌握安全管理主動權,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通過科學預控風險,利用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強化過程控制。基於BIM平臺的基坑監測系統,查看地表沉降、牆頂沉降、地下水位、支撐軸力、深層位移的相關數據信息,控制基坑安全。採用遠程自動化水位監控,及時掌控坑內外水位變化情況,實現科學降水。基坑正反演分析計算,動態分析計算對周邊建築物影響,保證周邊建築的安全。採用靜力水準儀自動化沉降監測,保證了相連的已建成通車的青奧隧道的安全。

著眼質量科技,打造「品質工程」。 項目深入推進標準化建設,規範工地建設與施工工藝標準。主體工程預製比例達80%以上,裝配化程度高。開展首件工程認可制、首席質量官制度和樣板引路制度,編制標準化作業指南,推廣使用施工工藝卡,推進施工標準化、流程化,極大提高工程質量。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材料備案制」、質量「三檢制度」,同時開展一系列技術和工藝攻關行動,保證了現場施工質量。開展專項施工方案圖表,以圖表化形式展示各施工項目工藝流程,使作業人員直觀掌握施工技術、安全要求,實現安全可控、質量優良的目標。

積極推行工程建設全信息化管理,以全生命周期建養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智慧工地建設。行業內首次研發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平臺,搭建高精度 BIM結構模型,集成傳遞全過程建設管理信息。

以關鍵技術為突破,全面推動科技創新。對標國內外一流工程,以「建世界最好的隧道」為目標,突出現代工程技術創新,注重技術方案、工藝設備的自主創新和改良,開展超深大基坑開挖、深水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關鍵技術等研究。

據了解,隧道建設過程中四新技術創新方面碩果纍纍,國內首次系統研究了大直徑盾構管片結構耐久性關鍵技術,先後獲得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特等獎、中國建築協會質量管理二等獎、省部級質量技術成果獎2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已受理授權14項。其中首次研發應用的三端約束形式胎架、管片上浮監測與協同控制技術、敏感環境下長江漫灘深基坑施工關鍵技術研究、盾構隧道棄漿處理與改良再利用技術應用課題研究等成果,均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截止目前已有4篇論文在核心期刊發表,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

五橋通車後,從江北到河西主城區開車縮短至10分鐘,將有效緩解南京過江交通壓力,促進跨江融合發展,同時也將完善國家幹線公路和長江下遊地區過江通道布局,帶動國家級江北新區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興

通訊員 劉福昌 王豔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通車!
    12月24日,由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正式通車,這是目前建成的國內最大直徑水下盾構公路隧道。空中與地下完美對接南京擁江發展的新地標南京江心洲夾江隧道工程位於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三橋之間,根據地理環境、長江航道和環境保護的要求,隧道北接江心洲長江大橋,以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向南以隧道形式下穿長江分叉夾江,順接已建成的青奧軸線隧道,進入南京主城區,是連接南京主城和江北新區的又一重要交通紐帶。
  • 南京兩座跨江大橋24日同時通車
    12月22日下午,南京市交通運輸局、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南京市公安交管局聯合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省發改委相關批覆要求,南京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實施完成了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工程建設,自2020年12月24日14∶00起開通運行。
  • 南京2條過江通道傳來大動作,最快周日通車!
    南京兩大過江通道傳來新進展,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東延未來從江北到建寧路僅需6分鐘,南京長江五橋開通紀念跑本月20日開跑,意味著五橋最快本周日將正式通車,一起來看看!- 02 -12月20日本周日,南京江心洲長江五橋開通紀念跑舉行,意味著長江五橋即將正式通車,同時通行政策也出爐啦!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開通運營 從河西江山大街到達江北五裡橋不到10...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開通運營,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副省長費高雲,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出席活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我宣布,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又名南京長江五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為「橋+隧」模式,起於南京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江心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已建成的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
  • 「新華日報」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昨日,隨著312國道龍華到張店改擴建工程、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具備通車條件,與八卦洲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圖為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主線。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明起通車 環線最遠兩頭一小時內可達
    昨日,隨著312國道龍華到張店改擴建工程、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具備通車條件,與八卦洲長江大橋(長江二橋)、繞城公路、江北大道形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圖為寧馬高速改擴建工程油坊橋互通主線。
  • 今日五橋通車!讓我們舉起手:Give me five!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開通暨重點城建項目集中竣工儀式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江蘇省副省長費高雲,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吳永宏等出席。通車儀式現場張敬華宣布「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
  • 南京長江五橋即將通車!最全過江出行攻略請收好
    隨著南京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正式開通的日益臨近南京繞城一環呼之欲出!未來兩條通道都將24小時免費通行!大勝關長江大橋(長江三橋)距離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直線距離僅有約4.5公裡,且路況較好,可作為貨車通行主要通道。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全天禁止危化品運輸車、非本市籍貨車、本市籍中型(含)以上貨車通行。
  • 南京繞城一環呼之欲出,浦儀公路夾江大橋進行設備調試
    11月24日,記者在浦儀公路夾江大橋(正式名稱「上壩夾江大橋」)現場了解到,目前已經完成主體建設和橋面鋪裝,基本完成橋面標識標線的畫設,正在進行燈光、監控等附屬設施調試,下月與長江五橋(正式名「江心洲長江大橋」)同時通車。
  • 五橋開通,南京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勾起了許多老南京人的過江記憶。隨著一座座跨江通道的建成,南京已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看到五橋開通新聞後,南京市民王興衛(化名)非常興奮,他知道自己離搬進江心洲新房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12月24日14點通車!南京的這個繞城"環"將正式閉合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長江五橋將於12月24日14:00開通運行。  這條環線所涉及的油坊橋互通是南京有史以來最大的立交橋,17條匝道中目前有4條已具備通車條件。  而環線中涉及的312國道龍華立交至張店樞紐段改擴建工程全長6.92公裡,其中從龍華立交到五裡橋的4公裡道路是南京繞城公路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具備通車條件。
  • 江心洲大橋、上壩夾江大橋12月24日14:00開通!
    荔枝新聞訊 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今天發布公告,宣布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
  • 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貨車禁行、車道分類、可變道區域延長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也就是長江五橋,即將建成通車,為優化過江交通通行結構、提高通行效率,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的通行政策也將相應調整。【江心洲大橋通車後 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禁行貨車】目前,南京應天大街隧道在非早晚尖峰時段,允許本地輕型貨車通行。而等到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也就是南京長江五橋通車後,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和定淮門長江隧道兩條過江通道,將全天禁止貨車通行。
  • 南京兩條過江隧道將全天「禁貨」
    南京兩條過江隧道將全天「禁貨」,增加可變道區域江心洲長江大橋即將建成通車,應天大街長江隧道通行政策也將相應調整。記者從南京長江隧道公司獲悉,兩條過江隧道將全面禁止貨車通行;同時為響應市民需求,提高總體通行效率,隧道內將再次增加可變道區域,並對各類客車通行車道予以明確。
  • 浦儀公路夾江大橋夜景方案確定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陳彥)計劃和在建長江五橋同步通車的浦儀夾江大橋在經過前段時間的燈光調試後終於確定夜景方案了。記者從南京公共工程建設中心獲悉,朦朧夜色下,浦儀公路夾江大橋上的燈光以小角度光束燈投射外側拉索麵,凸顯出傘面造型,在江水的倒映下靈動而俏麗,讓居住在兩岸的市民提前領略了這條過江通道的風採。和常見的夾江大橋不同,浦儀公路夾江大橋採用獨柱形鋼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設計,主跨跨徑500米,橋面寬度為54.4米,中間部分為鏤空設計,是長江上最寬的橋梁之一。
  • 江心洲變身「大海綿」,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小秘密
    今年南京公布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著力推進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江北新區中心區及南部新城紅花
  • 三個「世界首次」、全過程信息化管理、5G信號全覆蓋……南京長江...
    這座不一般的大橋就是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該橋主體工程於2017年5月8日開工建設,夾江隧道於今年5月13日雙線貫通,跨江主橋於6月28日完成合龍,項目在12月1日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建成通車。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大橋?它究竟還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 南京長江五橋樹起擁江發展新坐標
    近日,全國交通重大工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通過交工驗收,計劃年底通車,將有效緩解過江交通壓力,極大便利市民出行。12月7日,部分中央新聞媒體、全國性行業類新聞媒體記者齊聚江蘇南京,實地領略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的風採,發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生動故事,敬請關注。
  • 剛剛南京再迎5大城建利好!
    建成後,將成為南京第四條過江地鐵,前三條為地鐵3號線、10號線和寧和城際一期。 並且,未來4號線二期將分別與規劃11號線、15號線實現換乘,大大方便江北地區百姓的出行。 2、南京長江五橋交工驗收合格,將於本月底通車,實景圖驚豔 除了4號線二期,剛剛另一條在建的過江通道——南京長江五橋進入通車倒計時,將於本月底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