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眾寶觀音,護佑眾生家業興旺,代代昌盛,世世繁榮

2020-12-18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佛教文化雖然起源於西方,但說起我國對於佛教代表人物的推崇,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應該還要遠勝西方,而且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化身相早已深入人心。當然,許多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人還對此並不熟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之一的眾寶觀音,護佑眾生家業興旺,代代昌盛,世世繁榮:

02眾寶觀音

妙嚴眾寶觀世音,般若光宣示真際;寂靜明心覺觀照,長者身相度群迷。

〝眾寶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七尊。〝應身相〞為眾寶觀音的〝化身相〞是〝優婆塞身〞亦有說是〝長者身〞的示現。「優婆塞」乃是印度對於受過菩薩戒的在家修行者之稱呼。

許多人可能還並不能區分「應身像」和「化身相」,這需要先從菩薩相當中去體會菩薩「以相說法」的意境,了解了菩薩的願力,觀音菩薩的「應化身」相如何解釋。要解釋觀音菩薩的「應化身」,就必須將「應」與「化」分開來解釋。

我們學佛人都知道菩薩本體是無相的,但是眾生因為被有色身的束縛著,所以很難接受「無相」的境界,因此菩薩必須以「相」來「應」眾生,所以菩薩才有了「應身相」的示現。

通俗點來講,「應身相」就是眾生惟心所造就出來的相,也就是供奉在寺廟裡的菩薩造像。長相特別於常人,擁有人的身形但卻身著天衣穿金戴銀又相貌莊嚴,這就是眾生心目中的「菩薩相」,這種菩薩相就是應眾生所感的「應身相」。

與之相對的,「化身相」就是菩薩化現成凡夫的相貌,簡稱「凡夫相」。假設菩薩以「應身相」出現在凡間,必會引起眾生很大的騷動。所以菩薩入凡度化眾生,就必須變成與眾生一樣的相貌,混雜在眾生的世界裡,而讓眾生不易察覺祂們的真正身份,而很容易親近眾生度化眾生,這就是菩薩的「化身相」。

簡而言之,「應身相」即是「菩薩相」,而「化身相」即是菩薩所化現的「凡夫相」,相信這樣來說,大家就應該很清楚了吧。

接著再來說回正題,佛經中有云:「應以長者身得度者 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眾寶觀音化身相中的「長者身」中的〝長者〞,通常為在家居士,或年高德重的人。例如擁有很多財富的富豪、年高德劭、智慧高、福德滿稱為長者。 應以長者身才能得度的人,觀世音菩薩就示現大富貴,大丈夫十德具足的長者身為其說法。

此中十德分別為:一、姓貴:家族世系,揚名四方。二、位高:位居卿相,百官之長者。三、大富:家中產業,資金眾多。四、威勐:威嚴厚重,人人敬畏。五、智深:擁有大智慧,福慧雙修。

六、年耆:年高獨劭,人所敬養。七、行淨:品行清淨,可為表率。八、禮備:威儀和穆,為世人瞻仰效法。九、上嘆:才德兼備,上者皆讚嘆。十、下歸:晚輩者,皆歸向於他。長者心地慈悲,熱心公益,皆以平等心對待人,深得眾人尊敬。

《妙法蓮華經》亦云:「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觀音菩薩常示現長者身份為眾多的長者說法。因為長者地位崇高,因此要化現長者的身份為他們說法,以仁民愛物的法門使其成就。又有些長者,雖自身不希望成為長者,但還是要以長者的身份來感化他們,才能使他們信伏,所以觀音菩薩就投其所好,現長者身為其說法,以便使其接受教化。

此尊的法相為菩薩坐於池邊,悠閒自在地注視池水。右手按地、左足伸展、立左膝、左手置於左膝上,著華縵天衣、釧鐶瓔珞嚴飾。頭戴天冠,冠上有化佛。此尊菩薩就是讚美觀世音菩薩,具無限的神力,福富滿盈的現世利益功德。

眾寶觀音法相還有一造型為密教大乘寶相:四面十八臂,每手各持一寶,這尊法相較為罕見,常被誤以為是準提觀音像。眾寶觀音所持寶盆內有七寶,這七寶又稱「七法財」,乃是信、進、戒、聞、舍、慧、慚等的譬喻。

七法財是一個人精神上的七聖寶,也是一般人最基本的修行之道。佛陀把黃金寓意為毒蛇,非分之財不要貪,否則終究自食惡果。眾人追求心外物質,其實修善心累積福報,有健康財富才是真正的寶。至於身外的金銀財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生終究一場空。然而,很多人卻誤將眾寶觀音當財神拜,真是有失佛教的真實意。

03結語

眾寶觀音中的「眾寶」一詞,意為眾多寶物。〝寶〞除了世間金銀、珠寶等身外物。「寶」在佛教中用以形容「佛、菩薩」及「法」之崇高尊貴,如「佛寶、法寶、僧寶、寶相、寶地」等。

人世間奇異珍貴的寶貝,我們都知道是身外之物,可是越稀奇少有的東西,大家就越喜歡,想得到,收藏擁有。像黃金、寶石產量少,取得困難,很多人就是喜歡,愛不釋手。因而很多人將金銀、珠寶等喜愛的東西,視為稀世物品。

提到「眾寶」,佛家弟子常會想到阿彌陀佛住的地方,欄楯、羅網、行樹,皆是金銀珠寶鑲邊圍繞,七寶池、八功德水,池底金沙,階道、樓閣全是金銀珠寶莊嚴合成,黃金鋪地,想有盡有。

黃金在娑婆世界被視為寶物看待,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不稀奇了,遍處滿地都是珠寶黃金。但是,具備享有的人,必須要自在無求。佛教中常有「阿彌陀佛身金色」之說,〝金〞乃珍貴、堅固,代表佛光永不變質之意。黃金或天然寶物,它的色澤、質地恆常不變,如佛法等,也表佛光永不變質之意。

在佛教的文化中,黃金不僅有俗世金子之意,更代表四義:①、色不變。②、體不染。③、轉作無礙。④、能使人富裕。並以此四義比喻諸佛法身之「常、淨、我、樂」等四德。

眾生發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決不是為了寶物、黃金,大都是戒貪、濟世利人,具備善行福德,才有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與許多善人,大菩薩俱會在一起,共論佛法、化導眾生。

最後,謝謝各位讀者一路以來的支持,每周會為大家特別整理一到兩篇佛教中的代表人物,喜歡的朋友還請持續關注,若有不足之處還請補充,謝謝!

相關焦點

  • 佛教:德王觀音,以梵王身得度者,護佑眾生青雲直上,仕途無量
    佛教認為世人生活在人世間,人人求快樂、無煩惱。佛說:快樂不是笑聲產生的喜悅,而是心如琉璃明澈,無憂無惱,少欲、少事、少務,能得清淨心,才是真正的快樂。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中,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像所代表的意義,前面十像列舉部分提供大眾了解,具滿懷慈悲,行於娑婆世界,濟度苦惱眾生,善行圓滿的「觀世音菩薩」。〝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佛經有載:「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 佛教:楊柳觀音,為觀音三十三應化身之首,可消除一切災厄和病痛
    2、坐相:女式包頭,披肩長巾,左手持淨瓶,右手執楊柳枝(表千手觀音之楊柳手三昧),踞坐於巖畔之蓮花座上。以楊柳枝替人消弭病災,誓言拔濟眾生病苦,所以又稱為藥王觀音。在古印度時,人們認為楊枝可消災除病,治癒一切疑難雜症。佛經有云:「若欲消除身上眾病者,當修楊柳知藥法,其藥王觀自在像,相好莊嚴。」
  • 佛教:魚籃觀音,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以佛法勸眾生永絕其淫
    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中,佛菩薩無相,而執著於「相」的眾生又無法離相而修,因此才會有佛菩薩像的產生,主要是讓眾生能方便觀想,這就是佛菩薩「以相說法」的重要意義。既然如此,那尊佛菩薩法相不是唯心所造而創作出來的呢?相傳古代宋朝時,蔡襄被貶為泉州知府,當時泉州的洛陽江時常有人渡江時溺斃,發願興建萬安橋,也就是現在的洛陽橋。
  • 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
    在佛教的信仰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隨緣救度眾生,因此極受民間百姓推崇,且三十三尊應身像各具不同寓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多羅觀音,除眾生苦惱,使一切眾生喜悅,遍入諸佛法界自性。〝多羅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現。其意為眼、極度、救度,故而略稱「度母」。多羅觀音安置在胎藏界曼荼羅西方,密號行願金剛,或悲生金剛。
  • 佛教:「圓光觀音」以無垢清淨光,為眾生消災解難,帶來祥和喜悅
    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之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乃是最為被民間推崇,信奉者最多的佛教代表人物之一。代表觀音的慈愛圓滿,光明赫赫的表徵,觀音以累劫修來的無垢清淨光,圓熟的智慧為眾生消災解難,帶來祥和與喜悅。第二種觀音法相為立相立於蓮臺上,左手作施無畏印,右手作與願印,背部有火焰圓光。圓光觀音的法相眾多,以上兩種為世間最為常見的。
  • 農曆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聖誕!對這尊佛教大菩薩,你了解多少?
    在我國,觀音菩薩大概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佛教菩薩了。自古以來,民間就把祂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萬能之神。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很多老百姓家中都供有觀音像,希望得到他的加持和護佑。不過,對佛教的這尊大菩薩,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你對祂的認識是不是主要來源於小說和影視劇呢?
  • 臺灣多羅觀音寶像永久安座浙江普陀山(圖)
    臺灣多羅觀音寶像永久安座浙江普陀山(圖)     圖為來自臺灣靈鷲山的多羅觀音寶像正式安座在浙江普陀山的梵音古洞三聖閣內
  • 三十三種觀音你認識幾種?
    2020年3月12日觀音菩薩聖誕日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聖誕日。觀音菩薩的信仰千百年來早已廣泛流傳。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體現。無論淨土、禪、密各宗,任何拔苦濟樂的法門,都離不開觀世音菩薩。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深入人心。
  • 祈願眾生消災解難,平安吉祥!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耳根圓通法門,利益眾生,尋聲救苦,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觀世音菩薩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值此殊勝日請大家持清淨心、廣大發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祈願菩薩慈悲護佑,眾生獲無邊福德智慧,得如意自在清涼!祈願疫情息滅,德海澄清,病染速除!
  • 翡翠觀音都有什麼造型?翡翠觀音的寓意有哪些?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些翡翠觀音,翡翠觀音有哪幾種,分別代表著什麼寓意呢?一起來看看!翡翠觀音也有分很多種,有送子翡翠觀音、御龍翡翠觀音、千手翡翠觀音、蓮花翡翠觀音等等。其中送子觀音在我國民間受歡迎程度最高,寓意著子嗣繁衍,子孫昌盛,咱們國人最在意的就是人丁興旺。
  • 藏傳佛教中的四臂觀音
    在藏傳佛教,達拉和班禪分別是觀音菩薩和無量光佛在人間的化身。格魯派第一大寺院哲蚌寺,每天清晨,都會響起叫早僧人渾厚的聲音:米米澤哇德慶堅熱司(觀音菩薩保佑平安)!寺院僧眾就這樣,以祈請觀音菩薩保佑平安開始每一天的生活。
  • 2020第六屆觀音文化節香港儒釋道三教共同呼籲成立「世界慈悲日」
    活動於農曆九月十九日(西曆2020年11月4日)在觀音講堂盛大舉行。首先是三教祈福儀式,由寬運大和尚、寶蓮禪寺方丈淨因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總務主任衍空大和尚帶領眾法師上臺,誦讀《大悲咒》、《心經》、《觀音大士贊》等,之後由三位大和尚共同宣讀佛教《祈願文》:祈願龍天護佑,大眾智慧充滿,遵從專家指引,配合政府措施;願大眾均得健康,福壽康寧!
  • 佛教:如何獲得「觀音感應」?
    古語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反映了觀音信仰在我國民間的深遠影響。「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觀音信仰的核心內容之一。人們每當災難臨頭,陷於絕境,於無可奈何之際,就會想起求這位大菩薩保佑,據說多有應驗,這就是觀音感應,即所謂「尋聲救苦,有感皆通」!
  • 農曆六月十九,恭逢觀音菩薩成道日,感恩觀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
    公曆8月8日廣作善業,功德億萬倍增長請大家多多行善積德,吃素念經,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回向祈願世界和平,風調雨順、無有災厄、眾生吉祥安康,得聞正法、具正知、正見、正念,自利利他!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俗稱觀音菩薩、觀音娘娘。是四大菩薩之一,是阿彌陀佛座下的尚首菩薩。
  • 《文殊菩薩心咒》,家中孩子必受佛光護體,福慧增長,家業發達
    農曆六月二十四諸位緣友六時吉祥感恩能與諸位緣友結緣 共修佛法福報從哪裡來,從恭敬三寶,常做功德來,從家族流傳,幫助眾生中來一家是否發達,子孫是否興旺,與堂上的父母長輩,甚至祖祖輩輩的先人,有沒有行善積德直接有關。長輩缺德,一家遭殃。長輩有德,子孫興旺。
  • 世界最大木雕千手觀音
    承德普寧寺屬藏傳佛教中黃教的寺廟,座北朝南,建築在山坡之上,佔地面積3.3 萬平方米,是一座漢藏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在一起的廟宇。    普寧寺大乘之閣的千手觀音,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這尊佛像高27.21米。其中須彌底座高為1.22米。須彌底座上蓮花底座至無量光佛頂部高度為22.29米,底下3.7米。
  • 佛教:延命觀音接引眾生,能消除詛咒與毒藥,使眾生能以延年益壽
    01開篇序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觀世音菩薩無疑是民間最為推崇、最為崇拜、信眾最多的之一。〝延命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六尊。延命觀音的〝化身相〞是〝比丘尼身〞的示現。《法華經》有載:「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咒詛心中怨恨,用惡毒的話罵人,或祈求神明降禍給別人;咒詛也如毒藥可殺害、傷人;咒詛屬不以言語說明的秘密語。
  • 俗語道:「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為何民眾對觀音如此崇敬?
    觀音菩薩,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佛教神明。觀音又稱「觀世音」,意思是,世間一切遭遇苦難的眾生,只要一心默念該菩薩名號,菩薩就會及時的觀其聲音而前來拯救解脫。該說法在吳承恩的《西遊記》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讓觀音菩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 佛公、平安扣、觀音、水滴、無事牌等最常見的寓意,簡明扼要重點
    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唐代以後,觀音形象被漢化佛教不斷改造,最後定型為「三十三觀音",每一種觀音,對不同的眾生有著不同的身相,也表達出不同的法門,有著不盡相同的吉祥寓意,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接下來給大家說下幾種最常見觀音像種類和寓意。
  • 觀音信仰原因考——鄭筱筠
    在佛教神系中的觀音以弘揚大乘佛學救濟思想的菩薩面目出現,雖然隨著印度佛教的發展,它在佛教各個發展時期具有不同的宣傳重點,但它的慈悲普渡,憐憫眾生的救苦救難形象卻從未曾被淡化過。相反,在印度佛學發展的各個時期,佛教僧侶們完全是本著慈悲救濟的觀音菩薩形象來進一步發展完善觀音信仰的。在印度大乘佛教看來,菩薩果位是通往成佛的涅槃境界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