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君題記:李宸熠是第一個參加阿富汗馬拉松的中國跑者,2019年10月初,他在阿富汗建國一百周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18周年、阿富汗總統大選之際,飛赴喀布爾,又飛去巴米揚,跑了一場馬拉松。這是一場值得用文字好好記錄的經歷,然而,在一二月份每天電話狂轟亂炸催稿的一個月後,知行君已經背熟了李宸熠的拖稿藉口,放棄了治療。萬萬沒想到,竟然在三月中的凌晨五點,收到了這樣一篇賽記.....
一、準備
你瘋了吧?
這大概是每個知道我要去阿富汗跑馬拉松的朋友的第一反應了。
戰爭、塔利班、美軍、恐怖襲擊……想到這個地方,腦海裡恐怕聯想到的應該都是這些詞彙,彼時剛剛確定行程貌似自信無比的我,內心其實也是頗為忐忑。
阿富汗其實是我一直想去的一個旅行地,卡勒德胡塞筆下追風箏的少年、被塔利班炸毀的巴米揚大佛、國家地理評選世界上最美的湖泊班達米爾……好吧,說這麼多其實最重要原因就兩個,一是牛已經吹出去了,現在不去太下不了臺,北方男人要面兒不要命的性格缺陷暴露無遺!第二、相交多年,我深知即使此刻反悔,杜老闆也不會把錢退給我的,只怪自己一時糊塗,先把報名費給交了……
國內唯一的阿富汗籤證辦理點在北京三裡屯的阿富汗伊斯蘭大使館,而且必須面籤。去的當天出乎意料的很多人,但大都是商務籤,當我開口諮詢旅遊籤的時候,從工作人員到其他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著我,坐等了大概二十分鐘,期間進去了大概七八人,每個人大概也就是兩分鐘,然後輪到我。籤證官是個中文很好的阿富汗大哥,問我為啥要去阿富汗?我說我要去那裡跑馬拉松,於是他頗為好奇的和我聊了十幾分鐘,他應該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會有馬拉松……
「你一個人去嗎?』』
「是的。」
「為什麼不和朋友一起去?」
「……」(內心OS:還不夠明顯麼,誰敢去?!)
「這個比賽之前還有人報名麼?」
「有,但我是迄今唯一一個報名的中國人,所以你一定要給我籤證啊!」
「別擔心,我的朋友,你會有籤證的,祝你玩的開心,我希望你回來能告訴你的朋友們一個不同於新聞裡的美麗的阿富汗」
嗯,我想我會的。
其實,2019年的這個時間去阿富汗,局勢可謂相當不好:
1. 2019年是阿富汗建國一百周年;
2. 10月7日,我到達喀布爾的第三天,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第18周年,塔利班可能會有一些報復性行動;
3. 9月28日總統大選,阿政府軍據說派出了10萬安全部隊維護治安,視政府軍為美國傀儡的塔利班在全國各地四面八方製造恐怖襲擊,來攻擊各大選票點。
正因為如此,這應該是我參加過最神秘的一場馬拉鬆了。行程不知道、入住酒店的名字不知道、比賽路線不確定、比賽日期可能更改,總之就是一問N不知,甚至直到出發前半個月組委還發郵件稱安全原因可能會取消比賽。
為了保證安全,只接收二十名國際選手,這已經是組委會所能承受的極限了,而我將會第一個到達這片土地的中國跑者。
二、喀布爾見聞
2019年10月5日,我於當地時間下午兩點半飛抵喀布爾,一下飛機帶著照片找到工作人員,在阿富汗需要辦一張臨時身份證。
機場很小,略陳舊,有明顯伊斯蘭國家的感覺,走出機場後見到了來接機的組委會主席James和剛落地的其他三位跑友,簡單握手聊幾句後上車前往酒店。出機場開往市區後,街上非常的擁擠,人、汽車、摩託、甚至馬擠在一起,很多建築門口都安裝了鐵絲網、沙袋並且有持槍警衛看守,全副武裝的軍人和警察隨處可見,戰爭帶給這個城市的印記讓人充滿了一種非常緊張和不安。
到達酒店稍事休息之後,James和嚮導給我們先到的四人介紹接下來的行程,安全的部分自然是重中之重,揀幾條重要的分享給以後想來阿富汗旅行的朋友們:
警告!
如果你曾經兩次見到過同一張面孔,那麼你要當心,並且告訴嚮導!
如果你見到兩個人共騎一輛摩託車,一定要注意!
如果一個人穿著很臃腫的衣服,萬分注意,他很可能是身上綁著炸彈的恐怖分子 !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聚集,不要對軍警拍照!
不得不說,聽嚮導講完之後,我們確實被嚇得不輕。然而,當James問我們是要在酒店休息,還是想去外面轉一轉的時候,剛才還慌得一塌糊塗的四人異口同聲的都要求出去走走,看來,「 來都來了」這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不是我天朝獨有的。我們覺得,如果裝扮成當地人的樣子會更安全,於是我們全部換成了當地服裝,請叫我們阿富汗F4!
⊙換好當地服裝,請叫我們阿富汗F4
⊙街上隨處可見全副武裝的巡邏士兵
我們找了家街頭的咖啡館喝咖啡,但是一進去我們就傻眼了,咖啡館裡所有的當地阿富汗人都穿著頗為現代的襯衫或是T恤,只有我們四個外國人穿著當地服裝,簡直渾身上下都冒著傻氣,混入敵人內部的計劃失敗!
⊙咖啡廳裡的當地人
第二天的計劃,飛往巴米揚,朝拜魂牽夢縈的巴米揚大佛!
然而這一計劃在第二天早上四點就宣告破滅,組委會說因為天氣原因航班取消,所以只能安排大家到市內的景點走走,順便等待其他跑友的到來。
我們參觀了當地很有名一座清真寺,這是我在喀布爾見到的最完整華麗的一座建築了,遠遠可以聽到禱告的聲音,人們虔誠的跪拜,口中吟誦著古蘭經。而中間廣場上,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子,在大人們的呵斥聲中嬉笑追逐著鴿子。
紀念阿富汗早期統治者的巴布爾花園,採用了很多的浴室裝飾,中心的雕刻很是精細,喀布爾是一座兩千多年歷史的城市,戰爭之前想必宮殿數不勝數,如今也只能從這僅有的幾處古蹟中想像其昔日的繁華了。
遠處的山叫做電視山,錯落分布著無數當地人搭建的簡陋房屋,山上居住著阿富汗的幾乎所有民族,普什圖、塔吉克、哈扎拉……嚮導解釋因為幾十年前全國第一條電視天線就架在這裡,因此得名。這裡也是一處戰略高地,阿富汗幾乎所有的戰爭都會爭奪這座山,這裡是整個喀布爾的制高點。
走近觀察可以看出這些房屋都非常簡陋,很多家庭可能一家四五口都會擠在這樣一個房子裡面,可這就是大部分阿富汗普通老百姓的居住現狀,看了讓人心裡非常難受。
一個眼神犀利颱風凌厲的大叔徑直朝我走來,我們一行人如臨大敵,但他過來朝我手裡的中華指了指,原來是想要一支煙抽……
抵達喀布爾的第三天,航班繼續因為天氣原因被取消,連續三天都呆在喀布爾,每個人都有點焦躁,唯一的好消息是剩餘的十幾名跑友已經大都抵達。
大部隊決定今天出門遊山玩水,一路上的風景其實很不錯,但是隨處可見的具有濃烈軍隊色彩的廣告平添了一份肅殺。路上的哨卡非常多,大概數了一下,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一共被盤查了五次之多,最嚴格的一次所有人都被收走了護照,挨個對照盤問,領頭的軍官一臉不可置信的聽我們解釋啥是馬拉松以及為啥我們要作死來這裡跑,
無意間的一次抬頭,發現除了明面上公路設卡的武裝外,頭頂山腰視覺死角的地方,竟然有一知掛著長長彈鏈的機槍正對著我們的車隊,如此緊張嚴密的戒備,一瞬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此刻正在那個新聞裡常看到的戰火紛飛的國度。
近百年的時間裡,英國、蘇聯、美國,無論多強大的對手都不曾完全徵服過這片土地,只留下了這些戰爭的殘骸,帝國墳場的稱號也由此而來,當然阿富汗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
⊙路邊被炸毀的坦克殘骸
我們還發現了一架用廢棄軍用卡車改成的餐廳,窗外風景很好可以遠望峽谷河流,不得不佩服阿富汗人民苦中作樂的精神。
一處類似劇場的地方,但周邊都是高山峽谷,山風肆虐,實在不明白建在這裡起什麼作用。
雜草之間,一處數量眾多的武器墳場,裝甲車、炮車、坦克…、高射炮……應有盡有。
回去路上車子停在河邊的一個小餐廳,嚮導開始安排今天的午飯,看了看表已經四點了,餓得我頭暈眼花,阿富汗的餐食實在是不敢恭維,基本上每天都是些味道簡單的烤肉、一些咖喱醬,主食是烤饢和米飯,吃了不到兩天我已經兩眼發綠了,後來基本上每天都和我的斯洛伐克室友Oscar躲在房間偷吃我從國內帶來的豬肉脯。
三、巴米揚見聞
2019年10月8日,連續三天的等待之後,我們被通知今天終於可以飛巴米揚了,興奮不已。
一通折騰無比的安檢之後,我們登上了安-24,前蘇聯時期設計的小型飛機,1978年停產,這傢伙年紀比我都大……之前還抱怨為啥連續三天取消航班,起飛十分鐘後我徹底明白了,四十分鐘的航程,我屁股離座位三十公分的顛簸情況就出現了三次,同行跑友各個面如土色,欲哭無淚,反之,本地乘客人人淡定,習以為常。
⊙遼闊壯觀的帕米爾高原
平安落地巴米揚之際,正好趕上日出。
唐貞觀年間,玄奘遊歷西域,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梵衍那國,東西三千餘裡,南北三百餘裡。在雪山之地。人依山谷逐勢邑居。國大都城據崖跨谷。長六七裡。北背高巖。」
梵衍那國即如今的巴米揚,地處絲綢之路,是往來歐洲、中國、波斯的途經之路。
著名的巴米揚大佛就在眼前的這條長1.5千米的山谷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東、西兩個巨佛,西大佛高55米,東大佛高38米,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兩佛相距400餘米,遠望甚為醒目壯觀。玄奘法師西行至此,也曾留下了:「金色晃曜,寶飾煥爛」的讚嘆。
⊙大佛下的警衛
⊙西大佛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舉辦馬拉松,最重要的原因應該就是安全了,巴米揚是阿富汗最安全的區域了,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哈扎拉人,據說是蒙古人的後裔,長相與中國人非常相似,而塔利班多數成員為普什圖人,所以外來的陌生人到此很容易被發現。
仰望大佛,無比奇妙的感覺,千年之前西行至此的玄奘法師可能也曾和我站在同一個地方駐足瞻仰,而不同的是如今的我們已經再也看不到它的本來面目了……
巖壁上數千個石洞,是當時僧侶居住修行的地方,現在也有很多當地人在裡面生活。我們爬上了東大佛,從下往上看非常震撼,可以想像沒有被炸毀前有多麼壯觀。是的,佛像兩側都有暗洞,可直通佛頂,其上平臺處可站百餘人。
斑駁殘存的壁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敦煌石窟,兩處輝煌的文明遺蹟都毀於人類的野蠻和愚昧。
飛雲之下,雪山、綠樹、農田、雞鳴犬吠……眼前的巴米揚好似阿富汗的世外桃源一般。
此行我最大的煩惱:二十個跑友來自十多個國家,大家挨著熱情洋溢的握手擁抱完,我發現我基本沒記住名字,愁眉苦臉的回去問Oscar你記住沒,結果大哥把眼睛一瞪說,廢話,鬼才能記住,我特麼能記住你叫啥已經不錯了。
西大佛上的腳手架應該是一對中國夫妻張昕宇梁紅留下的,強烈安利大家看一下他們的記錄片《侶行》,其中有一集介紹了他們用光影技術還原大佛千年前盛景的歷程,惱羞成怒的塔利班甚至還懸賞十萬美元想要殺掉他們。三年前第一次看到那集走進巴米揚的紀錄片,也是我最初想來這裡旅行的原因,如今真的可以來到大佛腳下,回想當時在片中巴米揚人民看到大佛光影重現時的歡快,內心依然如此的感動。
「 黑暗並不能驅逐黑暗,唯有光明能做到」 ———馬丁路德金。
⊙照片來自網絡
電影《養家之人》裡有這麼一段臺詞「 興都庫什山脈的利爪縱穿我們的國土,炎熱的北方沙漠炙烤著我們的大地,黑色碎石映襯著冰峰,蒼涼的地貌如猛獸的化石,我們原名阿力安娜。」 我們回程路過一處山谷,地形起伏,當地人稱之為龍谷。而這樣山巒疊嶂,縱橫交錯的地勢,是為什麼每一個強大的對手都無法完全徵服這片土地的重要原因。
⊙來自黎巴嫩的美女跑友Tania,我忽悠她來中國跑馬拉松
今天的最後一站,Gholyhola古城,也是巴米揚一處有名的歷史遺蹟,也被稱作尖叫之城。據說成吉思汗鐵騎徵戰到此,曾經將這裡夷為平地屠城,傳說爬上城牆之後可以聽到依稀源源不斷的尖叫聲,著實有點毛骨悚然。
巴米揚的第一天,以尖叫之城的日落做結束。
四、阿富汗女孩
今天是整個行程中我最期待的一天了,後天就是比賽日了,今天我們二十個老外要和參加這場馬拉松的阿富汗姑娘們一起徒步熱身。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阿富汗女性的現狀,塔利班統治時期,實施了極為嚴格的政教合一政策,女性終日處於暴力和禁錮之下,直到現在塔利班雖然敗退出喀布爾,但當時的嚴規在很多地方依然在執行:女性出門必須戴布卡;不允許獨自出門;禁止在公共場合做很多我們看來再正常不過的的小事情,而違背這些規定則意味著殘忍的懲罰……
⊙女性必須穿藍色的布卡
我在逛街時遇到的一名阿富汗女孩,通過嚮導徵得她的同意後我拍了一張照片。照片中她所戴的東西就是所謂的布卡,一種籠罩頭臉只在臉部留下網格狀的服飾,和店裡小哥買了一條圍巾之後,他找了一個布卡幫我試戴了一下,戴上之後我大概的視角就是這樣,我走了幾步就摔了一跤,甚至都無法看清周圍的環境,而這樣的東西她們可能長年累月都要戴著……
⊙照片來自網絡
這些羞澀但好奇的打量著我們的姑娘們,她們全都是在一個叫自由奔跑 (Free to run)的組織幫助下才能來參加這個馬拉松的。
Free To Run是一位為聯合國工作的加拿大女律師創立的,目的是通過幫助阿富汗、伊拉克這些戰亂國家的婦女和女孩,讓她們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跑步、訓練,從而可以獲得力量和自由。由衷的敬佩有勇氣和愛心來做這件事情的人們,這個世界有著那麼多的黑暗,但也總是會有這樣溫暖的力量來和它抗衡。
我們這次的馬拉松最重要的意義也是為了讓和平世界的人們關注到阿富汗女性的現狀以及她們為了爭取自由而付出的努力和勇敢。
這次徒步我們所有人要在一起分組,我和Oscar這對沙雕兄弟負責照顧這三個可愛的小姑娘。
「Salam!「,我用僅會的一句阿富汗語打了個招呼,三個小姐姐明顯有點不知所措,走了一會兒混熟之後,她們已經從第一次見老外的略微緊張害羞變得活潑起來。姑娘們:「你來自哪裡呀?」 「中國 ?那你會功夫麼」,「你手機裡有你們民族的音樂可以給我們聽一聽麼?」, 「你在北京?能給我看看那裡的風景麼?」嘰嘰喳喳的無數問題,她們好奇著自己國家以外的世界。耐心非常認真的給她們解答了一堆問題,還順手表演了幾下詠春,洋洋得意非常無恥的收穫了無數聲驚呼amazing,繼續堅定了老外心中中國人人都是Bruce Lee的傳統印象!
憑藉來之前準備的幾十個小熊貓,我逢姑娘就送,成為全場最受歡迎的老外,穩壓其餘十九名跑友一頭!當然,我個人認為顏值還是決定性因素,嘿嘿!
出乎意料的一點是,她們的英語都很好,年紀大都在十六到十九歲之間,都是來自阿富汗全國各地的學生,同樣的我也充滿好奇的問了很多問題。
「你們有跑過馬拉松麼?」「沒有,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次」
「那平時有跑步訓練麼」「嗯,只有大家在一起的時候或者在學校裡。」
「你們喜歡跑步麼?」 「當然」
姑娘們回答裡流露出來的快樂和堅定是足以讓每一個聽到的人動容。
跑步、逛街、打扮……這些是每個十幾歲的女孩子都想做的事情,不同的是,在阿富汗,她們要面對的是人們無數的謾罵、阻撓、騷擾、被扔石子乃至生命危險,而她們用盡全力的勇敢,才能做到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姑娘們真的好美,但是直男拍照,你們懂得
走了兩三個小時,略微有些氣喘,巴米揚的海拔也有近三千米,跑馬拉松的時候可能會略微有一些高反。
休息的時候oscar提議來一場友誼賽,誰先跑到山頭就贏得他手裡的跑步T恤,結果被姑娘們虐的滿地找牙,哈哈。
告別的時候,依依不捨,大家約好後天的比賽見面。
五、阿富汗的小朋友們
早起,我在巴米揚跑了個步,為明天的比賽熱個身。酒店頂樓可以望到遠處的大佛。今天的行程是去看望當地學校的孩子們。在這個戰亂的國度,廢棄的武器真的在路邊隨處可見。
開車又是一個多小時,到達之後,實在有些難以置信,幾個山洞,外麵糊著一些塑料,幾個山洞,外麵糊著一些塑料,風一吹就譁譁作響,這就是孩子們的學校?
進去之後,實在是有些簡陋,不大的空間裡擠了滿滿的二十多個孩子,我們四個人悄悄的走進去坐下,也許是不曾見過外國人,孩子們看到我們的到來顯得非常開心。我送給老師幾個小熊貓,請她作為獎品發給答對問題的孩子們。
千紙鶴、彩帶、牆上掛滿孩子們的畫,小小的教室雖然簡陋,但是很溫馨。為了不打擾正在上課的小朋友們,我在課間的時候和嚮導聊了聊,了解了一下如今阿富汗孩子們的現狀,現在比起塔利班時期不允許女性接受教育的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但國家的戰亂、財政的捉襟見肘,還是有幾百萬的小孩子沒有書讀,尤其很多家庭甚至還是認為沒有必要讓孩子上學。
課程結束後我們採訪了學校裡唯一的一位老師,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眼前這張飽經風霜的臉只有19歲,她自己本身也只是一個學生,為了給這些交不起學費的孩子們上課,每天走一小時來免費教書,學校也只有一門課,就是她教的英語。
我問她你這樣做為什麼呢?她很認真的說了一句:「 英語是希望,當孩子們長大後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掌握了英語,他們就有了生存的希望。」
臨走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把身上所有的現金留給了這位老師。在這裡碰到的很多人,尤其是阿富汗的女性,都讓我止不住的感動,在她們人生裡,想要獲得的平等和自由,從來都和公主似的撒嬌無關,而是咬著牙的堅強和勇氣。
下午簡單的逛了逛巴米揚的巴扎,吃過晚飯之後,開始準備第二天的裝備,據說賽道路段大多是沙地,所以準備了一雙厚底的Hoka跑鞋;我沒帶國旗,有點後悔,就在背包上掛了最後的幾個小熊貓,這樣大家就都知道這片土地上也曾有中國跑友來跑過這場馬拉松。
六、阿富汗馬拉松
2019年10月11日。早上五點鐘所有人就在大堂集合了,七點在班達米爾湖邊,路上要兩三個小時的車程,中途停車檢修,下來活動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另一輛同樣去起點的車子,一瞅,車裡全是那天一起去徒步的小夥伴們,姑娘們拿著小熊貓跑過來和我打招呼!
路上依然是經過重重哨卡。
到達起點後,我發現人比我預想的多很多,除了我們二十個老外,還有大概二三百阿富汗當地人,當然還來了很多看熱鬧的吃瓜群眾。
滿場遊走晃蕩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句無比驚訝的聲音:「你是中國人?」我反應頗為遲鈍的答應了一聲,竟然能在這裡碰到一個說普通話的!這哥們兒叫王博,是天津人,來阿富汗工作已經五年了,也是在假期跑來參加這個比賽,之所以猜我是中國人是因為遠遠的看到了我背包上的熊貓,哈哈,人生一大喜之他鄉遇同胞~
整個現場熱鬧的像一個大party,當地人不停地拉著我們合影、交談,著實享受了一把superstar的待遇。
原定九點的開跑一直拖到了九點半,一聲發令槍響所有人歡呼著衝了出去,前兩公裡,熱情的觀眾們組成了兩道人牆,從中穿過,不停的和小朋友們擊掌,感覺我嗓子都快喊的冒煙了~
幾公裡之後,眼前一片蔚藍,遠望到的就是班達米爾湖了,這次旅行最大的遺憾就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能好好觀賞一下這片曾被評為亞洲最美麗的湖泊了,即使遠觀,也覺得這片無比深邃的幽藍是如此的美麗。
拍了幾張照片之後,原本約好一起同行的Oscar就找不見了,靠,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腳底抹了油。10公裡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哈扎拉小夥子,跟屁蟲一樣追著我聊天,哭笑不得但又不忍心拒絕他們的熱情,好在跟了幾公裡之後,明顯不懂控制節奏的他們漸漸放慢了腳步。
跑步之餘還不忘幫忙趕驢的熱心小夥兒。
15公裡時,跑進了一處村莊,路上時不時開始出現吆喝著趕著牛羊的牧人,村民們扎堆瞅著經過的選手們,雖然不明白這些瘋子你在幹嘛,但還是微笑著朝我們揮手喊著「salam」,孩子們排排坐在村口,我招了招手,但沒有人敢跑過來和我合影。
不過,最終還是有兩個受不住玩具的誘惑,跑了過來。中華、panda、老乾媽,真心是我縱橫阿富汗、笑傲塔利班的隨身三寶!
炫酷的牛,染著一頭飄逸的班達米爾藍。
20公裡,跑出了村莊後,地形開始逐漸上升,環顧四周,好像只有我一個人了,正在我狀態最好的時候,欲哭無淚的一幕發生了,斜刺裡殺出一頭驢!接下來的三公裡,在它的督促下,基本上跑出了本場比賽的PB,追追逃逃十幾分鐘,累個半死,當年我跑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在村裡被牛追,跑非洲五大猛獸馬拉松被角馬追,加上這次,算是我跑馬生涯的第三次動物危機了!
25公裡,碰到了幾個free to run的小姑娘,邊跑邊聊了起來,這時候颳起了大風,我把隨身的軟殼和皮膚風衣都分給了瑟瑟發抖的她們,姑娘們都是第一次跑馬,沒有任何經驗,連一點補給都沒帶,當我說決定留下來陪她們一起跑的時候,每個人都開心的跳起來和我擊掌。
路上的補給很簡單,礦泉水、橙子、香蕉和一些糕點。到30公裡補給點的時候,因為把能量膠和士力架都分給了身邊的小夥伴了,我已經餓得要死,風捲殘雲一個人塞了一整盤蛋糕。
35公裡,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個小時,幾個小女孩體能明顯下降,越跑越慢,跟在後面我其實也非常難受,但我和後來追上的一個義大利跑友還是在不停的給她們加油。跑了那麼多馬拉松,第一次感覺時間是那麼的無足輕重,或許因為這些free to run的小姑娘們才是我們來參加這場比賽最重要的意義!
跑著跑著,聽見後面有人大喊我的名字,一回頭,原來是徒步時和我一組的那幾個小姑娘,分別的時候大家就相約賽場見,沒想快到終點才碰到。
最後的幾公裡,爬升下降幅度都很大,跑起來著實有些辛苦,幾個陡坡之後,已然可以望到終點歡呼的人群,還剩兩百米的時候,我和另外一個陪跑的義大利跑友一左一右,姑娘們在中間,我們所有人手拉著手衝過了終點。完賽的大家在終點情不自禁的擁抱著慶祝,明顯能感受到周圍群眾的略微震驚的眼光,但沒有人上前幹預指責。
每一次跑馬的終點,都是完賽的興奮和勝利的喜悅,只有這一次,是想流淚的感覺,每一個free to run 的姑娘此刻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開心,這時的她們,不用帶上厚重的布卡,不用擔心和男生交談而被指責,可以無拘無束的又笑又跳。
這個小姑娘我特別喜歡,總覺得她有點像《養家之人》裡的帕爾瓦娜。
離別的時候,我們挨著和姑娘們告別,彼此都是感覺如此的依依不捨,這些天的相處,看到她們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妹妹一樣,她們一直在不停的表達著感謝,但其實我想說,她們給予我的更多。
回到酒店,大吃一頓,晚上休息時候才想起拿著獎牌拍一下。
七、歸程
10月12日,今天自由活動,我決定和Oscar去市場逛逛,體驗一下巴米揚人的一天。
⊙開服裝店的大媽,聽到我誇她好看之後笑開了花兒
⊙排排坐,做烤饢的當地人
⊙比賽結束後大伙兒一塊吃飯改善夥食
路上碰到熱情的哈扎拉大叔邀請我騎他的小毛驢,興高採烈地剛坐上去,正感慨此地民風淳樸,就被大叔要小費的雙手打了個措手不及。
閒逛了一整天,回酒店收拾了行李,巴米揚的最後一個晚上,還是讓人有些留戀。
10月13日,我們從巴米揚飛回了喀布爾。
中午的時候,躺在床上睡覺,突然一陣劇烈地抖動,當時以為是地震,但事後我查了所有的相關記錄,當天其實並沒有地震,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很可能當時遠處有爆炸產生的震動。而我也是在前臺小哥那裡才知道了這裡有時甚至還會有爆炸預警信息,我只知道天氣預報有紅色、黃色預警,第一次知道居然還有爆炸預警!
實在無聊,去前院兒和警衛小哥借了他的AK來拍照,剛來的時候他還堅決拒絕,混熟了之後架不住我的胡攪蠻纏,交代了兩句之後直接把槍甩給了我。
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也就是所謂的AK47,以操作簡單、結實耐用、價格低廉著稱,是世界上生產最多、使用最廣的槍械了。
拍了一會兒,回去找了幾個跑友在院子裡侃大山,互相推薦自己國家的馬拉松,Oscar給我推薦了斯洛伐克的科希策馬拉松,上網一查,竟然是歐洲最古老的馬拉松,而且風景頗為不錯,嘖嘖,世界之大,自己不知道的馬拉松還是太多。
下午出門,逛了一圈還是沒有買到冰箱貼,倒是發現一家蠻有趣的珠寶店,有很多好看的青金石,據說這種寶石在阿拉伯國家非常受歡迎,而阿富汗出產的品級是最好的,一頓砍價猛如虎,奈何老闆不動原地杵,無奈之下掏錢買了兩件。
10月15日,早起聽說喀布爾附近又發生了恐怖襲擊,每個人不禁都感到有些緊張,好在今天我們就要離開了,我和Oscar、美國跑友Andy是同一班飛機中轉杜拜,所以我們三個人一起走。四五道安檢之後,才終於坐進了喀布爾機場的候機廳裡,心裡略微踏實一些。這麼些天的風吹日曬,鬍子拉碴,自個兒瞅著都有些頹廢。
機場裡的意外之喜,閒逛的時候買到了一個用石頭做的阿富汗地圖,樣子非常漂亮。
等待了許久之後,我們才終於踏上飛往杜拜的航班,直到落地,我長舒了一口氣,這麼些天懸著的心才真正放了下來,十天的阿富汗之行也圓滿的畫上了句號。三個人到杜拜的第一件事都是迫不及待的來了一杯冰啤酒,再紛紛打電話通知家人,是的,我們剛去阿富汗,跑了一場馬拉松....
回來之後的很多天,總是會被其他的跑友問到到阿富汗跑馬拉松是怎樣一種體驗?那裡是不是像新聞裡一樣危險?路線風光如何呢?為什麼會想到去這樣一個地方跑馬拉松?
總體來說,阿富汗還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國家,我在喀布爾街上遊蕩的時候,鏡頭之下隨處可見肢體殘缺的當地人,武裝的軍警遊弋在街邊一處處布滿水泥鐵絲網的建築旁,戰爭和恐怖襲擊的帶來的創傷無處不在,路上少見人們的笑容,文化古蹟也被破壞得很嚴重,至今都有一批珍貴文物不停的在世界巡迴展覽無法回國。
這些是阿富汗殘酷的一面,但並不是他的全部。
十天的行程裡,我跑過了一場神秘的馬拉松,也見到了一個真實的阿富汗,這裡有傳聞中的那般肅殺緊張,也有著讓人溫暖的微笑;戰爭和暴力破壞著這個國家,但也有人依然頑強地在面對。阿富汗馬拉松可能永遠也比不上北馬的規模、珠峰馬路線的雄奇險峻、非洲五大的野性刺激……但它應該會是我最難忘的一次42.195公裡了,我從未見過這樣一些如此享受比賽、渴望跑步的女孩們,她們一起跑馬的時候,她們是那麼的開心,或許因為她們知道,在這個國家,這一切不是她們應得的。
生活一如馬拉松,會經歷疲憊、痛苦,但也有希望,願終有一天姑娘們可以穿著跑鞋,用已釋放的自由意志,在未來將槍枝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