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富汗被稱作帝國墳場?

2020-12-17 騰訊網

位於亞洲腹地的阿富汗是一個近現代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家,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誰佔領它誰就可以南下印度洋,西達地中海,如此交通樞紐讓許多妄圖稱霸世界的國家都對它有非分之想,可最後都先後以失敗告終,成就了其帝國墳場的神話。

第一個入侵阿富汗的是曾經威名赫赫的日不落帝國——英國,英國為了實現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決定奪取位於亞洲心臟地帶的阿富汗。1838年11月,侵阿英軍由印度殖民地出發,越過興都庫什山脈,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一路勢如破竹攻入了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但阿富汗軍民不甘就此束手投降,很快爆發了起義將英軍殲滅。作為當時世界頭號強國的英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隨即派遣軍隊再次入侵阿富汗,這次阿富汗軍民吸取上次經驗並未與英軍接觸,兵不血刃的英軍很快進入了阿富汗,但英軍隨即發現這是為他們精心準備的死亡陷阱,他們已經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英軍主動撤出了阿富汗。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為了挽救衰落的國運,再此入侵阿富汗,此時背後有蘇聯撐腰的阿富汗決定和英軍硬碰硬的打一仗,最終徹底獲勝,徹底斷絕了英國人的野心。而英國在經歷這次阿富汗戰爭後,屬於它的殖民地都紛紛獨立,從此日不落帝國終結了它作為地球老大的地位。

第二個入侵阿富汗的國家,也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經的地球老二——蘇聯。為了奪取印度洋的出海口,蘇聯於1979年12月27日出動大型運輸機280架次,運送5000名蘇軍進入首都喀布爾,實施了斬首行動,一舉摧毀了阿富汗的中樞神經,隨即於次日以6個師的兵力,分東西兩路進入了阿富汗。

但不甘心從此淪為蘇聯附庸的阿富汗各派武裝,利用境內連綿不絕的山脈,對蘇軍發起了遊擊戰。在長達十年的消耗戰中,龐大的蘇聯被榨乾了所有的戰爭潛力,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撤出阿富汗後,曾經不可一世的蘇維埃聯盟分崩離析。

到目前為止,最後一個入侵阿富汗的是自稱為「新羅馬帝國」的美利堅合眾國,就像曾經所有野心勃勃的帝國一樣,美國對阿富汗這個戰略要衝的渴望深入骨髓。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正好為其進入阿富汗提供了絕佳的藉口。但自2001年美軍便深陷阿富汗這個泥潭不能自拔,在投入巨額的金錢和巨大的人員傷亡後,在2012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軍撤出阿富汗。

曾經意圖稱霸世界的三大強國都在此留下了足跡,但卻依次以失敗而收場。阿富汗崎嶇的地形阻擋了大規模軍事力量的投入,並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有如此實力可以保障足以控制阿富汗兵力的補給。而每一個進入阿富汗的國家,都有另一個不願意它在此站穩腳跟的國家,在背後支援阿富汗反抗。這個不足7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成為了帝國擴張的極限,在染指阿富汗後,每一個帝國的國運以驚人的速度急轉直下,衰敗無可避免。

相關焦點

  • 帝國墳場阿富汗,英美蘇三國兵敗於此,卻被中國兩次佔領!
    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真的無法被徵服嗎?。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我是小議,今天小議來和大家聊聊在鐵與血中屹立的阿富汗。在圍棋中有一句經典的話叫「金角銀邊草肚皮」,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位置上,越處於邊邊角角,越有利於發展壯大,而身處在中心的地方就是草肚皮,用一個常用的詞就是「四戰之地」。
  • 帝國墳場阿富汗: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文明匯聚之處的無奈和傷痛?
    引言「即使是擁有洪水一般坦克群的北方帝國,也沒法逃出這片土地。」一步地獄蘇聯把自己的扶持策略放在了阿富汗,這個在地緣角度極端敏感的地帶,蘇聯在思考和戰略制定上覺得自己走了一步好棋,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馬上就會因為這一步愚蠢的決定而一腳踩入地獄。
  • 美國撤軍「帝國墳場」,阿富汗的和平會如約而至嗎?
    這是半個世紀以來阿富汗第二次帶來世界格局重大變化,上一次是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最終的解體,與其在阿富汗的十年戰爭有著深刻關聯。阿富汗這樣一個似乎沒有希望的國家,卻又似乎構成了帝國墳場,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呢?這個問題,藏在阿富汗的歷史和地理當中。
  • 奔跑在帝國的墳場,我的阿富汗馬拉松!
    籤證官是個中文很好的阿富汗大哥,問我為啥要去阿富汗?我說我要去那裡跑馬拉松,於是他頗為好奇的和我聊了十幾分鐘,他應該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會有馬拉松…… 「你一個人去嗎?』』 「是的。」 「為什麼不和朋友一起去?」
  • 專坑大國的「帝國墳場」,曾遭美國和蘇聯入侵,卻從未被滅國
    專坑大國的「帝國墳場」,曾遭美國和蘇聯入侵,卻從未被滅國 阿富汗戰略地位對於大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由於由三條平行的山脈,五個河谷和無數盆地組成,並且平均海拔較高,有俯瞰優勢,所以往往被選作壓制甚至徵服印度,波斯,中亞乃至中國的出發基地。
  • "大國墳場"阿富汗:任何帝國都"不敢動"的一個國家
    可不管這些大國有多猖狂, 阿富汗這個小國都不會成為他們的目標。 1. 國家發展歷程 這些大國之所以不肯下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在忌憚阿富汗"大國墳場"這一稱號 。
  • 美國和蘇聯這麼強,為什麼都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
    其實不光是美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了跟頭,從古至今,許多帝國都在阿富汗吃過虧,甚至有的帝王都命喪於此。所以又有人把阿富汗稱作「帝國的墳場"。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原因。從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徵開始就有不同的帝國一直重複著這悲催的歷史。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統治阿富汗,亞歷山大死後阿富汗地區又轉屬塞琉古王朝。後來遊牧民族嚈噠人進入了阿富汗,嚈噠人是白人的一支,俗稱「白波斯」,特別能打戰,公元五世紀初西遷,曾擊敗了波斯薩珊王朝,殺了薩珊王朝的皇帝,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強族。
  • 「帝國墳場」這次埋葬的會是誰?
    也正是如此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阿富汗自古以來,也就成為了帝國競相爭奪控制的對象,對於有野心的帝國而言,控制了阿富汗,就打通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但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頭卻再次被打響。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帝國在此被埋葬呢?
  • 「帝國墳場」200年坑了3個...
    這裡素有「帝國墳場」之稱,繼英國、蘇聯之後,它又一次讓一個超級大國鎩羽而歸,美國的「顏色革命」戰略在中亞這片土地上宣告失敗。「帝國墳場」的恐怖稱號不是白叫的。每一個想染指阿富汗的超級大國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近現代以來,有三個超級大國先後在這裡吃盡苦頭。
  • 專坑大國的「帝國墳場」,曾遭世界三大強國入侵,卻從未失敗
    2019年12月《華盛頓郵報》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一篇名為《在阿富汗戰爭問題上,美國人一直被政府欺騙》的機密文件,揭開了一場長達18年的"騙局",讓人們了解了美國入侵阿富汗的真相。阿富汗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無論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英國人乃至無數的古代徵服者,都曾在這裡折戟,"帝國墳場"的傳說也越傳越神。
  • 美國是軍事強國,美國為什麼打不贏阿富汗戰爭,因為那是侵略戰爭
    美國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但美國卻不贏阿富汗戰爭,美國強大的軍事機器在阿富汗戰場被拖垮了,都說阿富汗戰場是帝國墳場,顯然這有點誇大阿富汗人的戰鬥力了。阿富汗戰場之所以能成為帝國墳場,是因為阿富汗發生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侵略戰爭的最終結局是必敗,這是美國打不贏阿富汗戰爭的根本原因,二戰後,美國發動的哪一場侵略戰爭不是以灰頭土臉的慘敗收場的?美國又打贏了哪一次侵略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打贏了嗎?
  • 1790年「帝國墳場」製造的燧發槍,曾參與過內戰,還抗擊過英軍
    這是一把阿富汗燧發槍,其製作於1790年,是阿富汗內戰時期的產物,但也參與過抗擊英軍的戰鬥!這把槍全長137釐米,其中槍管長100釐米,口徑為1.3釐米,燧石槍機,線膛槍管,重量未知,外表鑲嵌有很多貝殼的閃光碎片。
  • 美國強大的軍事機器在阿富汗戰場上生鏽了!
    阿富汗戰場是埋葬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戰場曾經吞噬了蘇聯帝國,現在阿富汗戰場正在吞噬美國霸權,美國急於從阿富汗戰場脫身而出,美國就是擔心美國的全球霸權被埋葬在阿富汗的帝國墳場上。
  • 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有什麼戰略價值嗎?該不該利用?
    沒有軍事實力做支撐,經濟再強大,也不過是羊毛而已,看看日本就知道了,美國通用破產,日本豐田立馬就遭遇了踏板門,為什麼,美國有意搞日本豐田,而日本雖受委屈,但連個屁都不敢放,為什麼,因為美國在日本有駐軍,日本要是不聽話,美國分分鐘讓它滅亡!這條走廊是中國西出的重要通道。
  • 美帝與塔利班籤署和平協議,阿富汗又打跑了一個強大帝國,但和平真...
    假如這份協議能順風順水地進行,阿富汗可以驕傲地說自己打退了三個帝國的侵略(英、蘇、美),是名副其實的帝國墳場。 曾經的「西亞小瑞士」 阿富汗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多災多難,阿富汗位於亞洲內陸重要要道,無論從西亞、東亞、南亞還是北亞的角度去觀察,阿富汗剛好被夾在中間。
  • 美國能用42天打敗伊拉克,為什麼20年打不下阿富汗
    美國用42天打敗伊拉克是指的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20年打不下阿富汗指的是從2001年起的阿富汗戰爭,事實上這是兩場性質完全不同的戰爭,所以很難在作戰時間長度上進行簡單的直接比較。為什麼說這是兩場性質完全不同的戰爭呢?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所面對的就是伊拉克的薩達姆政府,然而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所面對的卻並非某個具體的明確對手。
  • 鴉片與大麻,雙毒奪冠——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毒品大國打造之路
    阿拉伯帝國興起之後,四處經商的阿拉伯人,將罌粟及種子作為商品帶往亞洲各國,得到廣泛流傳。因此,到了近代,亞洲反而成了全球罌粟種植的核心地區,但此時的罌粟主要作用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不再用於醫學製藥,而是用來提煉製作鴉片、海洛因等阿片類毒品。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裡,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到底在打什麼呢。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客機在劫機者的挾持撞向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
  • 美國42天打下伊拉克,為什麼用20年都打不下阿富汗?
    美國20年打不下阿富汗,最主要是的原因是阿富汗地形佔了優勢。阿富汗多為山地,適合遊擊戰阿富汗北部近5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都是山地和丘陵。阿富汗人民武裝長期經過戰火的洗禮,非常擅長遊擊戰。飽經內戰、蘇聯和阿富汗戰爭,美國和阿富汗的戰爭的歷練,阿富汗士兵甚至人民都變得驍勇善戰,好似一群亡命之徒。阿富汗山區漫山遍野都是這樣視死如歸的戰士,他們主要是以遊擊戰為主,很少與美軍正面交鋒。
  • 耗資萬億,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舉步維艱,那麼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美國又是如何被榨乾的。第二,美國為什麼攻打阿富汗?表面上看,美國人發動這場戰爭是為了反恐,保障國家安全。但其實質是為了爭奪資源,填補自己在中亞地區的戰略空白。阿富汗地處亞洲中西部,是裏海地區能源外運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