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坑大國的「帝國墳場」,曾遭世界三大強國入侵,卻從未失敗
2019年12月《華盛頓郵報》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一篇名為《在阿富汗戰爭問題上,美國人一直被政府欺騙》的機密文件,揭開了一場長達18年的"騙局",讓人們了解了美國入侵阿富汗的真相。阿富汗這個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無論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英國人乃至無數的古代徵服者,都曾在這裡折戟,"帝國墳場"的傳說也越傳越神。
-
美國「投降」,當代最耗時的戰爭停火!「帝國墳場」200年坑了3個...
這裡素有「帝國墳場」之稱,繼英國、蘇聯之後,它又一次讓一個超級大國鎩羽而歸,美國的「顏色革命」戰略在中亞這片土地上宣告失敗。「帝國墳場」的恐怖稱號不是白叫的。每一個想染指阿富汗的超級大國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近現代以來,有三個超級大國先後在這裡吃盡苦頭。
-
帝國墳場阿富汗,英美蘇三國兵敗於此,卻被中國兩次佔領!
阿富汗在歷史上就曾被多次徵服,多個民族、文化在這裡交匯相融,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15世紀以前阿富汗是歐洲、中東、印度和中國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但是目前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並且被冠之「帝國墳場」的稱號,這難道是阿富汗的榮譽嗎?關注小議,帶你了解更多地理知識。
-
"大國墳場"阿富汗:任何帝國都"不敢動"的一個國家
國家發展歷程 這些大國之所以不肯下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在忌憚阿富汗"大國墳場"這一稱號 。 其實不管是要論軍事實力還是綜合實力,甚至是佔地面積,阿富汗在國際上都算不上是"優等",但正是阿富汗這個"差生",讓這幾百年來想要侵略它的所有國家都無功而返。
-
為什麼阿富汗被稱作帝國墳場?
位於亞洲腹地的阿富汗是一個近現代史上多災多難的國家,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誰佔領它誰就可以南下印度洋,西達地中海,如此交通樞紐讓許多妄圖稱霸世界的國家都對它有非分之想,可最後都先後以失敗告終,成就了其帝國墳場的神話
-
美國和蘇聯這麼強,為什麼都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
其實不光是美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了跟頭,從古至今,許多帝國都在阿富汗吃過虧,甚至有的帝王都命喪於此。所以又有人把阿富汗稱作「帝國的墳場"。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原因。從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徵開始就有不同的帝國一直重複著這悲催的歷史。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統治阿富汗,亞歷山大死後阿富汗地區又轉屬塞琉古王朝。後來遊牧民族嚈噠人進入了阿富汗,嚈噠人是白人的一支,俗稱「白波斯」,特別能打戰,公元五世紀初西遷,曾擊敗了波斯薩珊王朝,殺了薩珊王朝的皇帝,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強族。
-
「帝國墳場」這次埋葬的會是誰?
也正是如此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阿富汗自古以來,也就成為了帝國競相爭奪控制的對象,對於有野心的帝國而言,控制了阿富汗,就打通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但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從阿富汗撤兵,阿富汗「帝國墳場」的名頭卻再次被打響。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帝國在此被埋葬呢?
-
阿富汗戰爭和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嗎?
阿富汗「帝國墳場」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蘇聯是上世紀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在軍事力量絕對碾壓阿富汗的情況下,阿富汗面對蘇聯軍隊的入侵,堅持了近十年,讓蘇軍傷亡五萬餘人,最後被迫撤軍阿富汗,這對蘇聯而言毫無疑問是沉重的打擊,但是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因為某一場戰爭失利造成的。
-
美國實力到底有多強?百年內4個世界老二被終結,其中一個已滅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一事實從未發生過變化,但是美國在這個位置上從來就沒有安穩國,時時刻刻都要提防他國的超越,尤其是僅次於美國的國家更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才剛剛冒出芽就被美國扼殺了,那麼美國實力到底有多強?百年內4個世界老二被終結,其中一個已滅國。
-
二戰時,法國被德國閃電滅國,為何戰後法國還那麼牛氣?
其實法國在二戰時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滅國史。二戰爆發後,德國向法國發起進攻,最講究防守的法國被閃電滅國。至此法國被德國佔領。二戰時,只有抵抗的國家才有滅國之痛,而對於法國這樣的連抵抗都很少,在他們心中並沒有留下滅國有戰爭之痛。 即使二戰後,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也沒有進行過更多的戰爭,但在蘇聯及其同盟國的戰略下,德國戰敗,隨即法國重新獨立。二戰後,法國又成了戰勝國。
-
美國撤軍「帝國墳場」,阿富汗的和平會如約而至嗎?
2月底,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剛剛籤署了和平協議,試圖終結持續18年的戰爭。但沒過三日,塔利班單方面宣布終止部分停戰協議,將恢復在阿富汗的行動。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累計投入了超過2萬億美元,戰爭開始之際,正是美國在全球相對國力最強的時候,18年後,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
帝國墳場阿富汗: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文明匯聚之處的無奈和傷痛?
引言「即使是擁有洪水一般坦克群的北方帝國,也沒法逃出這片土地。」一步地獄蘇聯把自己的扶持策略放在了阿富汗,這個在地緣角度極端敏感的地帶,蘇聯在思考和戰略制定上覺得自己走了一步好棋,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馬上就會因為這一步愚蠢的決定而一腳踩入地獄。
-
美帝與塔利班籤署和平協議,阿富汗又打跑了一個強大帝國,但和平真...
假如這份協議能順風順水地進行,阿富汗可以驕傲地說自己打退了三個帝國的侵略(英、蘇、美),是名副其實的帝國墳場。 曾經的「西亞小瑞士」 阿富汗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多災多難,阿富汗位於亞洲內陸重要要道,無論從西亞、東亞、南亞還是北亞的角度去觀察,阿富汗剛好被夾在中間。
-
鴉片與大麻,雙毒奪冠——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毒品大國打造之路
阿富汗的改變源於1979年12月蘇聯發動的侵略戰爭,這場戰亂長達十年,導致差不多130多萬(佔總人口十分之一)的阿富汗人死亡,整個國家也由此墮入無間地獄。在這場長達10年的侵略戰爭期間,阿富汗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股反蘇武裝遊擊隊,他們的英勇頑強,讓蘇聯軍隊吃盡了苦頭,也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同情和支持,尤其是美國。
-
美國入侵格瑞那達,蘇聯為何沒反對,戰後格瑞那達取消了軍隊
後來在法國和英國之間屢次易手,最終在178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於1974年正式獨立。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格瑞那達距離美國還是很遙遠的,有2500公裡左右,可是這樣一個國小民少又沒有什麼自然資源的國家,怎麼就惹了美國呢,致使美國派遣了一支7300人的龐大的艦隊入侵格國。這也是自越戰之後,美國第一次進行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堪稱美國「低烈度戰爭」的典範。
-
史上數度遭瓜分滅國的波蘭,如今軍事實力水平如何?
歷史上它曾數度遭領土瓜分或滅國,遭受外族統治。直到二戰結束以後,它才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冷戰時期,它是社會主義陣營的一份子,過著「身不由己」,看蘇聯臉色行事的日子。 積極跟隨美國參加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允許美國在其領土駐軍,與美軍聯合演習、共同訓練。甚至要求增加美軍駐紮人數,並願意為此掏出20億美元修建軍事基地。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戰時,夾在蘇德之間的波蘭,在英法推動下,和周邊的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立陶宛緊密合作,形成對德國的戰略包圍。可是當德國入侵,不僅素有世仇的蘇聯參與了瓜分波蘭領土,其它周邊鄰國也坐視波蘭被吞併,有的甚至拍手叫好,落井下石。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雖然美國是綜合國力鶴立雞群的超級大國,但其本質上也畢竟還是一個國家,所以美國的缺陷也必然存在。而在經歷了國際社會的放大之後,美國作為人類文明的燈塔忽然黯淡無光。因為近來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衝擊,疲於奔命的美國除了給世界貢獻了諸多笑料,更暴露了許多此前不曾被注意和重視的問題。
-
美國與塔利班和解:想當年,我們曾在阿富汗一起反蘇聯
這些列強滿懷雄心而來,意欲改變阿富汗的政治圖景,卻都躲不過帝國墳場的詛咒,紛紛陷入進退不得的內戰泥淖,最後只好認賠殺出。如此窘境,前有英國與蘇聯涉足,今則有美國掙扎其中。自70年代以來,美國在阿富汗扶植聖戰勢力,促成塔利班的崛起,以及極端勢力擴散;911事件後雙方交惡,美軍也於當年入侵阿富汗,雙方纏鬥19年,卻都沒能消滅對方。
-
從美國和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中,了解阿富汗為何難於被統治?
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的位置蘇聯要是真下了決心搞土改,建立基層政權,用階級認同來取代民族認同,那阿富汗肯定還是拿的下來的。問題是如果蘇聯能保持國際主義,階級認同大於民族認同,甚至創造出來了蘇維埃族,那蘇聯還需要打阿富汗嗎?那冷戰勝利的就是蘇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