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

2020-12-10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

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和事跡,想必有了解的都能隨意道來,但支撐這些戰國大名、武將的則是背後的各種條令、律法,這些都被統稱為「分國法」。分國法是由戰國大名制定,用於其統治領地的法律,主要目的在於統管農民與家臣。

在這裡,我們無意對大家進行詳細介紹,畢竟分國法各大名均有制定,如果需要一一說明,篇幅將超萬字。所以,今天我們就簡單說明分國法制定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僅供大家有初步了解。

為了統治領地而制定分國法又稱戰國法、戰國家法,是由日本戰國大名制定,用於統治麾下領土的法令。原則上這個名詞用來指稱公開頒布的文件,不過有不少以家訓形式流傳的規範也被視為分國法。因此,分國法概念較為廣泛。

不過,分國法也並非所有戰國大名都能施行。例如,中國地區的大名毛利元就屬於無法實施分國法的典型例子。雖然他的戰績極為彪悍,但在面對自己領地內的小領主「國人」時,也感到束手束腳。由於國人勢力太強,毛利元就無法推動分國法的實行。

事實上並非毛利元就遇到問題,京畿地區的大名六角家同樣因為國人勢力而苦不堪言。由於國人勢力強盛,他們聯合起來自行制定一套法規,強迫六角家接受。儘管六角家是名義上的主君,但在這些國人面前只能無奈接受國人制定的法規。

由此可見,分國法雖然是戰國大名強大自身的有效武器,但並非所有大名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貫徹分國法,因此只能在自己能夠掌控的範圍內製定相應法規。著名的「樂市樂座」就是六角家在自家城下町制定的法令。

分國法的主要內容分國法的內容與篇幅並沒有一定的規範,不過絕大多數都是以鎌倉時代制定,專為武士政權制定的法律《御成敗式錄》為基礎,通常多半會斟酌加入當地武士階層特有的風俗習慣,因此各國的分國法均有各自特點。

分國法的內容大體上可以分為:統治農民的法律和掌握家臣團的法規兩大項目。因為農民所繳納的年貢是大名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若要讓農民確實繳納年貢,就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同時,為了要確保領地的運行,自然也會需要一套與統治農民相關的法規。

相對地,與統領家臣相關的法律則是為了穩定國內局勢而制定的。透過這些法規來強調主從關係、明示家臣團隊內的上下序列,可以穩固大名的地位。其他如財產的單一繼承化與嚴禁未經許可的婚姻等規定,則是為了避免家臣團內部的衰退。

戰國時代著名的分國法總計有10個,分別是相良氏法度、大內家壁書、長宗我部掟書、新加制式、六角式目、朝倉孝景條條、今川假名目錄、甲州法度之次第、結城氏新法度、塵芥集。

之所以沒有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已經脫離以穩固自家領地,奪取京都號令日本的舊有方式,而是改為消滅或降伏其餘大名,以武力統治全日本為目的。他們制定的法令雖仍有分國法的痕跡,但更多地是以統治全日本為主,兩者並不在同一基準上。#歷史冷知識#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日本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缺乏信用,哪怕是送出人質也無法保證忠誠。為了能夠獲得足以信賴的家臣,親族成為戰國大名的選擇。遠親雖然不如近親可靠,但至少比外人要可信得多。
  • 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十位大名!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戰爭頻仍,跌宕起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神往。前不久,在日本國內統計的,日本國民最嚮往的時代。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俊傑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 「下克上」的大風口: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都有哪些?
    在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自然是歷史舞臺的主角。而戰國大名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守護、守護代、國人、素浪人和外來戶。下面本鬼人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日本戰國大名的這些主要來源究竟是什麼。守護室町幕府在日本每個令制國設置了守護,負責裁判訴訟、領地分配、徵收稅賦、管理兵役等事務,是室町幕府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
  • 日本戰國時期,百萬石以上的大名有哪些?
    日本戰國時期,大規模「檢地」是不存在的。所以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是不存在百萬石級別的大名的。但是在戰國亂世,土地兼併極其的快速和嚴重,每一天都有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輝煌與落魄。我們只能根據一些數據來確定,有哪些大名,在戰國時期,他的家族的領土超過一百萬石或者接近一百萬石。有了這個「接近性」理論依據,我們就可以開始研究具體的百萬石級大名了。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當時,有實力的大名都希望通過前往京都達到目的,這才有了影響日本局勢的上洛。那麼,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呢?所謂的上洛,意指朝日本京都移動的行為。當時日本的首度是京都,日本人模仿中國,稱呼首度為「洛」,因為周朝以後的朝代經常定都洛陽,這極大影響了日本。因此朝京都移動的行為就被稱作「上洛」了。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
  • 日本戰國武將大名綜合實力前十名
    織田信長是第一個將戰國日本推向統一的人,他為豐臣秀吉的統一奠定了基礎。織田信長同時還是個改革家,他非常樂意接受新鮮事物。織田信長2、豐臣秀吉「戰國三傑」之一,戰國時期第一個統一日本的人,從足輕到天下人的傳奇人物。豐臣秀吉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被稱為「猴子」。
  • 日本戰國史新說頻出,日本戰國參考資料,哪些更有參考價值?
    摘要:談論日本戰國歷史,被人嘲笑?讀懂本文,幫你分辨有價值史料日本戰國時代,大名都有相應史料留存,但後人因時局變化而進行修改,造成原本歷史模糊不清。進入江戶時代,隨著出版業的興盛,各種關於戰國時代的研究及小說出現,最終造成後人無法分辨哪些具有研究價值,有的朋友在與人談論時,就因為無法分辨參考資料,被人嘲笑而引發「罵戰」。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而「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是後世德川幕府時代的法制,但是歷史上也把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用在了日本戰國史上。什麼是戰國大名?其實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成為大名,那麼領地至少要在10萬石以上,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正因為如此,戰國武將留下了許多與茶具相關的悲喜劇故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瀧川一益。隴川在討伐武田家之後,因功獲頒上野國的領地與關東管領的官職,然而他卻嘆息說寧可拿到名茶具「小茄子」。另外,織田信長的家臣森長可也不相上下,森長可在遺書的開頭提到的,就是把這些年收藏的名茶具要如何分贈給哪些人。
  • 日本戰國的各家大名兵農分離的情況
    前言日本中世到近世(日本人習慣以「元和偃武」為中世至近世的標誌性分界)重要的社會變化之一就是「兵農分離」。兵農分離,是關係到身份制度和統治構成問題的重要方面。在戰國時代,「兵農分離」由織田氏肇發其端,由豐臣政權予以繼承鞏固。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 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一旦進入亂世,宗教界便會蓬勃發展,這本是人世常情;不過,鎌倉時代以前引進的傳統佛教,多半已經失去勢力,但剩餘的仍保持完好。而日本的本土教派神道教則被融入到佛教中,被視為較低階的部分。那麼,佛教和神道教又是如何影響大名的呢?
  • 相互廝殺的日本戰國時代,橫掃諸多大名的六大家族
    日本的戰國時代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結於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氏,進入江戶幕府時代。與日本戰國時代同時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這個時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沒落,有的崛起。但對日本戰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六個大名所處的家族,織田信長、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
    摘要: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日本戰國時代,到底是不是村長打架這個問題,在網絡上引來不少大V自媒體參與其中,大家各有自己的觀點,也喜歡和古代中國進行對比。更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在如此狹小的地區內,還分成68國,打得有聲有色,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 「下克上」的日本戰國伊始,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的創業之路
    日本戰國時代雖然造就了日本近百年的混亂,但戰火紛飛中時勢造英雄,各路豪傑依次登場。其中,到底是誰率先成為領軍人物,引領戰國時代的開啟?幕府將軍矛盾激化,戰國序幕,誰是第一代豪傑日本戰國時代有一個違背義理的特徵,那就是「下克上」,按照常規邏輯,應該是上級統治下級
  • 日本武士興亡史:稱霸一方的戰國大名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武士興亡史。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長達百年的群雄混戰時代也是武士發展史上人才輩出的時代,從中下級武士中湧現出許多影響深遠的軍事家、戰術家。繼守護大名之後登臺的上級武士,是大約200個大大小小的新興軍事家族——戰國大名。
  • 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之一的「守護代」究竟是什麼東西?
    戰國大名是日本戰國時代歷史舞臺的主角,而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基本分為四種:一是守護、二是守護代、三是國人豪族、四是下層武士。那麼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之一的「守護代」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室町幕府在日本地方上每個令制國中任命一名守護,負責所在令制國的裁判訴訟、領地分配、徵收稅賦、管理兵役等事務。除了幾個設立不長的探題和鎌倉府之外,守護是室町幕府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不過由於室町幕府本質上是個領主聯盟,地方上的強力守護往往也在幕府中央擔任要職,有些大家族甚至還會兼任多個守護。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要花掉多少預算?兵力又要從哪裡徵召?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要花掉多少預算?兵力又要從哪裡徵召?日本戰國時代,戰爭時常爆發,對於大名的財力及動員能力是一個極高的考驗。戰時所花的費用往往不惜血本,耗資龐大;同時,戰爭時期動員的兵力同樣會佔用大量費用,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戰爭到底要花掉多少預算?兵力又要從哪裡徵召?花錢如水的軍事費用不論古今中外,軍事費用都會佔去國家預算中相當大的比例。在日本戰國時代一樣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