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2020-12-15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貧窮無助?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為了保證能夠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維持軍隊產生的軍費、國內公共建設費用、公務員薪資、還有其他經費等。即使在日本戰國時代,也是如此。對於當時的戰國大名而言,為了擴大領地以及自保所需的軍事費用,是最主要的花費。

為了要籌集這些費用,戰國大名需要更多的金錢才能滿足需求。大家都能從網絡了解到,身為領主的大名同樣過著極為樸素的生活,這也是事實。那麼,戰國大名真的過著貧窮無助的生活嗎?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戰國大名的收入出乎意料的豐富。

稅收

大部分戰國大名的收入來源於稅收。具體來說,像在大名的直轄領地向農業收入課徵的年貢,以及無論直轄或已經給予家臣的「知行地」,向各地課徵的役錢(分為向水田課徵的段錢、向旱田課徵的懸錢、向房屋課徵的棟別錢、依據所得稅課徵的賦稅都是)。除此之外,也有向富裕階層徵收的有德錢、向高利貸業者建立的土倉徵收的藏役、向市場營收課徵的市場錢。另外,在臨時籌措軍事費用時,也會開徵矢錢

除了上述賦稅以外,還會另立名目開徵各種賦稅。在歷史記錄中甚至還有向僧侶的婚姻開徵的稅負。此外,在我們想像中,大名也許會緊盯著領民要求年貢,但實際上,大名會依該年度收成狀況來減免徵收。不過,役錢是大名的收入基礎,不會因此完全免徵。遇到自然災害,儘管會酌情免徵部分,但剩餘的役錢對於農民而言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經商、貿易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大多依靠稅收,但遇到稅收不足時,有地理優勢的大名就會考慮經營商業。對於戰國大名而言,擁有一座港口就能吸引來自西洋的商人,同時還能與明朝展開貿易。雖然海上充滿未知風險,但由此帶來的巨額財富也足以在災年彌補收入缺口。

有的戰國大名並沒有港口,但在領地內有礦山,通過對礦山進行開採,也能獲取額外的收入。無論是武田家還是毛利家,都是經營礦山的直接受益者,他們通過開採新的,或者既有的礦山,有效擴張了勢力。

並非所有的大名都有礦山或者港口,那麼這部分大名如何在稅收之外額外增加收入呢?這些戰國大名「生財有道」,他們把目標對準了自己的領民。也就是把金錢或種苗借貸給領民,藉此徵收利息。對於有需要的領民自然是善政,但也有大名為了徵收利息,強迫不需要的領民接受貸款的記錄,這讓不少人苦不堪言。

戰爭

除了稅收、經商、貿易外,戰國大名還有其它方法可以增加收入,戰爭就是一個絕佳的收入來源。位於戰場的居民為了避免遭受掠奪而繳納的禮錢、委託援軍的國家事後給付的禮金、投降的敵國上繳的禮錢等。

現代史學者認為這些禮錢的金額極高,也是大名的重要收入之一。織田信長就有過類似行為,每次都能收取數千貫到上萬貫的資金,這不但可以彌補出徵帶來的損耗,甚至還能就此盈利,實在是不可小覷的「創收」方式。

此外,戰場上也會發生掠奪行為與販賣人口,這也是通過戰爭獲得的收入,通過掠奪戰敗國的人、物,同樣也能獲得不菲的戰爭收入。這種行為一直延續到日本戰國時代後期,才被當時的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嚴厲禁止。這也意味著這種野蠻行為,持續了極長時間。

日本戰國時代,領地運營需要龐大的資金,擴張軍力同樣需要巨額的金錢,因此戰國大名採用了各種方式增加收入。無論是種類繁多的稅收,還是通過海外貿易、經營礦山獲得的收入,又或者是通過戰爭得到的金錢,都是戰國大名獲取資金的來源。

戰國大名們之所以過著樸素的生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軍事投入過大。為了避免家業無法延續,大名把大部分資金都用於軍事投資,這極大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這才讓後世之人感覺身為領主的大名也過著貧窮的生活,並非他們不願意過著舒適的生活,實在是時代不允許的無奈之舉。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如何處理與親族的關係?大名:很難日本戰國時代,君臣之間缺乏信用,哪怕是送出人質也無法保證忠誠。為了能夠獲得足以信賴的家臣,親族成為戰國大名的選擇。遠親雖然不如近親可靠,但至少比外人要可信得多。
  • 日本戰國時代,什麼是上洛?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上洛有區分?目的不同上洛方式也不同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除了對內穩定局勢,排除異己分子,對外逐步擴張增加自家實力外,最讓這些大名魂牽夢繞的就是上洛。那麼,戰國大名為何期望上洛呢?在戰國時代,實力足又能影響周邊勢力的大名通常會設法上洛,因為到達京都後自然可以獲得相應的利益。儘管上洛可以獲得利益,不過上洛其實分成兩種,一種屬於私人上洛,一種是軍事上洛,兩種方法決定了上洛的目的不同。私人上洛就是帶著少數家臣前往京都。
  • 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十位大名!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戰爭頻仍,跌宕起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神往。前不久,在日本國內統計的,日本國民最嚮往的時代。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俊傑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統治的基礎——分國法,到底有哪些主要內容?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和事跡,想必有了解的都能隨意道來,但支撐這些戰國大名、武將的則是背後的各種條令、律法,這些都被統稱為「分國法」。為了統治領地而制定分國法又稱戰國法、戰國家法,是由日本戰國大名制定,用於統治麾下領土的法令。原則上這個名詞用來指稱公開頒布的文件,不過有不少以家訓形式流傳的規範也被視為分國法。因此,分國法概念較為廣泛。不過,分國法也並非所有戰國大名都能施行。
  • 「下克上」的日本戰國伊始,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的創業之路
    日本戰國時代雖然造就了日本近百年的混亂,但戰火紛飛中時勢造英雄,各路豪傑依次登場。其中,到底是誰率先成為領軍人物,引領戰國時代的開啟?如中國的陳勝、吳廣起義,一旦揭竿而起,各地就會紛紛效仿,形成全面引爆的局面,而北條早雲就是戰國時代的先驅。經「應仁之亂」後,日本就開啟了頻繁戰爭的「戰國時代」。北條早雲作為最早「下克上」的人,他也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也是第一代後北條氏當主。
  • 盤點那些有稱號的日本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對應到中國的明朝時期。織田信長,稱號「第六天魔王」,織田家家主,是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戰國三傑之一。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而「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是後世德川幕府時代的法制,但是歷史上也把10000石以上為大名的說法用在了日本戰國史上。什麼是戰國大名?其實在日本戰國時代,要成為大名,那麼領地至少要在10萬石以上,所以說要想成為大名,也是很不容易的。
  • 日本戰國的各家大名兵農分離的情況
    前言日本中世到近世(日本人習慣以「元和偃武」為中世至近世的標誌性分界)重要的社會變化之一就是「兵農分離」。兵農分離,是關係到身份制度和統治構成問題的重要方面。在戰國時代,「兵農分離」由織田氏肇發其端,由豐臣政權予以繼承鞏固。
  • 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宗教是如何影響大名的?佛教激進,神道低調一旦進入亂世,宗教界便會蓬勃發展,這本是人世常情;不過,鎌倉時代以前引進的傳統佛教,多半已經失去勢力,但剩餘的仍保持完好。而日本的本土教派神道教則被融入到佛教中,被視為較低階的部分。那麼,佛教和神道教又是如何影響大名的呢?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日本戰國時代,即是一場大名間的實力比拼,也是家臣能力的對抗。身為大名,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處理,大部分事情需要家臣負責,因此招募有能力的家臣,成為大名重要的公務之一。
  • 相互廝殺的日本戰國時代,橫掃諸多大名的六大家族
    日本的戰國時代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結於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氏,進入江戶幕府時代。與日本戰國時代同時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這個時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沒落,有的崛起。但對日本戰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六個大名所處的家族,織田信長、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在日本,戰國武將這個名詞要到江戶時代以後,市面出現軍記物類別的小說後才誕生,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戰國武將一詞才沒有明確的定義。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主角當然是戰國武將,可武士就一定是戰國武將嗎?
  • 日本武士興亡史:稱霸一方的戰國大名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武士興亡史。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長達百年的群雄混戰時代也是武士發展史上人才輩出的時代,從中下級武士中湧現出許多影響深遠的軍事家、戰術家。繼守護大名之後登臺的上級武士,是大約200個大大小小的新興軍事家族——戰國大名。
  • 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
    摘要: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日本戰國時代,到底是不是村長打架這個問題,在網絡上引來不少大V自媒體參與其中,大家各有自己的觀點,也喜歡和古代中國進行對比。更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在如此狹小的地區內,還分成68國,打得有聲有色,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 日本戰國時代的美食都是些什麼
    現代,在日本冷凍和加工食品都是日常飲食。在消費商店,超級市場,自動售貨機,餐館等都有的賣。但是,在戰國時期,很少地方賣這些快速方便食物,但是在戰國時代,日本的飲食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那麼日本戰國時代的飲食又是怎麼樣的呢?
  • 日本戰國時代,貴族優雅華麗?填飽肚子更重要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貴族優雅華麗?填飽肚子更重要戰國時代對於公家而言,是一個極為殘酷的時代,武士掌權後,公家名存實亡。其實不只是公家,天皇同樣如此,武士掌權後天皇越髮式微,只能牢牢把持文化、祭祀,確保自己作為精神象徵不變。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要怎樣才能成為大名?
    日本戰國時期,無論哪個階層,士、農、工、商,都進行著戰爭,哪怕不屬於這個階層的「賤民(類似於奴隸階層)」,也進行著戰爭,至少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戰。在日本戰國時期,等級制度相對的森嚴,農民的兒子終歸只是農民,武士的兒子終歸是武士。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