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秋後問斬」指秋後執行,那死刑緩期兩年,是2年後執行嗎?

2020-12-10 黑妹愛迷彩

在古代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公堂之上判官會對犯人說:「秋後問斬」,那麼這個秋後問斬的意思就相當於現在的緩期死刑。那麼為什麼古代偏要在秋後執行呢?這是原因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當中說過:「慶為春,尚為夏,罰為秋,刑為冬。」說明古代人對什麼時節做什麼事情有著相當清楚的規定,所以在古代會執行秋後問斬這種做法

我們現代節奏生活很快,每個人生活都十分不易。但總是有人想要走捷徑去改變自己的生活,這時候這些人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情節嚴重的就會判刑,甚至是執行死刑。在法庭宣判的時候,我們能夠經常聽到死刑緩期這一種說法。那麼死刑緩期兩年,是否就是字面意思的兩年後執行死刑呢。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

其實死刑緩期兩年的意思的說是,給一個人犯人在判處死刑的同時再給予2年的緩期。但是要注意的是死緩也是死刑,也就是說如果在這期間罪犯沒有再犯罪,能配合積極生活改造,一切表現良好的話,那麼這個犯人在兩年期滿之後就會變成無期徒刑。如果在這期間仍然不知道悔改、在監獄中不積極改造的話,那就要執行死刑。

總體來說死刑緩期兩年並不代表犯人就被執行了死刑,並不是真的在兩年後執行死刑。在這期間很多被判了死緩的犯人,只要不犯錯誤,基本上2年過後都會變成為無期徒刑。有些犯人,如果在這期間有重大立功的表現,那還可以減刑為25年的有期徒刑。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處於情況考慮,廢除了死刑。比如說菲律賓,不丹、亞塞拜然、法國和德國。

相關焦點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對於死刑犯,古代有「秋後問斬」一說,而現代有緩期死刑一說。有人就疑惑了,判死刑就判死刑,為什麼要延緩一段時間再執行呢?其實,這主要是想給死刑犯一個改錯的機會。
  • 死刑緩期2年是怎麼回事?是兩年後的再次執行嗎?你可能理解錯了
    」「死刑緩期2年執行,簡稱「相當」,應該是那些不是立即執行死刑的犯罪)(這是必須滿足的條件,所以,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期2年了」,這是2年,勞動改造實施,觀察這個人的跡象這是我國獨創的法律制度根據中國刑法,在2年的緩期期間內沒有故意犯罪,2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的理解是錯的
    而《刑法》裡規定,死緩期限只有兩年這一個選擇,因此,死緩和死刑緩期兩年其實是一個概念。 那麼,為何我國要創建死緩這麼一個刑罰制度呢?其最早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中國民主革命時期。那年11月,我黨通過了一項決議,叫《中央通知第185號關於蘇區懲辦帝國主義的辦法的決議》。這項決議裡,第一次提出了「死刑緩刑」的說法,且目標對象相當明確,只適用於外國人。
  • 死刑緩期2年是什麼意思?不要再弄錯了,不是兩年後再執行死刑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從古代的奴隸制到後面的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到現在社會主義,中間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而各種制度的產生就是為了對人民的一種制約,不然這個社會根被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皆為殺戮,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磕碰爭吵,甚至是關於生命的傷害威脅。
  • 死刑緩期兩年,到底啥意思?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的理解是錯的
    在如今的法院判決裡,我們往往會聽到「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這種處決結果。那麼這裡的所謂「緩期2年執行」就是指死刑推遲2年再執行嗎?答案還真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個「緩刑」的意思並不是推遲執行,平時的理解都錯了。先來看幾個真實案例。1995年,河北發生了1起女子被人殺害的案件。後來有個叫聶樹斌的人有重大犯案嫌疑,於是他就被判了死刑,2天後他就被依法處死了。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理解錯了
    觸犯的法律的人便要實行相應的處罰,我國最嚴厲的刑罰便是死刑了,一般都是對犯下重大刑事案件的人所實施的。死刑自古便有之,而且在我國古代死刑的執行方式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處了最常見的「處斬」之外,還有凌遲,這種刑罰最開始在遼代急,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手段極為的殘忍,堪稱第一大酷刑。除此之外還有烹刑、腰斬等等,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
  • 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一般都會看見一個鏡頭,死刑犯一旦被判刑之後都會有一句話叫做「秋後問斬」。如今現在是一個新時代,如果有被判死刑的人,那也不是馬上就能夠行刑。一般在法庭上最常見聽到的話是犯人被判死緩,簡單的說就是死刑緩期。這種制度適合用在本來應該判處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刻執行的犯人身上,固定期限在2年的時間。那麼這個意思是否在兩年以後執行死刑呢?恐怕你理解錯了。其實它不是這個意思,這還要看犯人的具體表現了。
  • 「死緩兩年」是啥意思,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聽到「死刑」的宣判,一方面是因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廢除了關於「死刑」刑罰,另一方面是我國大多數重大案件中宣判的都是「死刑緩期執行」。那麼,這個「死緩」背後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真的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
  • 死刑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兩年期限一到,就會被執行死刑嗎?未必
    在中國,人們常說秋後問斬,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源自於古代的一說刑罰,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死緩。那麼死緩會在什麼情況下執行呢?首先,這個人已經被判處死刑,但是不需要立即執行。通常會推遲兩年執行。
  • 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原標題: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海南新聞 【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12月 9 日,海口中院對被告人鄭佳敬等36人涉黑犯罪一案依法進行一審公開宣判。
  • 死刑緩期兩年,是讓犯人多活兩年嗎?或許跟你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而且我們國家的刑罰,從遠古時代起,已有近四千年的歷史,「刑」表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奴隸社會的井田制度中,中央會有一口井,擁有寶貴的水資源,奴隸主派人拿刀前去看守,如果有人搶走了水,他就砍掉頭。它也成為"懲罰"的來源。
  • 「死緩兩年」啥意思,是2年後再執刑嗎?實情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都不能違背天意,所以古代的司法工作也有著十足的中國特色。所以在中國古代,一種特色的司法刑罰制度出來了。這就是每一年自立春到秋分時節,除了重大謀逆罪過,其他的刑罰皆不能在此執行死刑,俱都在秋季進行處決。所以也創造了中國獨有的「秋後問斬」的死刑文化。到了現代的中國,雖說「秋後問斬」早已消失。但是中國還有一個本國獨有的「死緩」制度。
  • 死刑,死緩,無期徒刑,區別在哪,罪犯有沒有盼頭,給你科普一下
    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法院對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進行判決,死刑,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無期徒刑等嚴重刑罰,有的人會覺得死刑,死緩沒什麼區別,無非早晚罷了。還認為無期還不如死刑,一點盼頭都沒有。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第二種是普通的死刑,類似古代的斬監候,各地則是成批匯總上報,由三法司(刑部、大理寺、御史臺)和各部尚書等高級官員會於會審,於霜降之後、冬至之前,擇期覆核全國「監候」案件,這就是三司會審,秋後問斬。再來說說死緩,死緩其實是由古代「監候」中」緩決「發展完善出來的。
  • 以案釋法,震懾毒魔,2名毒販被執行死刑!
    為全面貫徹落實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要求,切實提高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推進「以案釋法」警示人民群眾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對毒品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懾,2020年9月11日,貴州六盤水市兩級法院對毒品案件進行集中公開宣判,並對2名毒販執行死刑。
  • 接到執行令,死刑犯還能活多久?
    在我國,死刑有兩種,一種是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另一種是死刑立即執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只要在這2年期間不再繼作死(即不再故意犯罪,且情節惡劣的),2年期滿後就會被減為無期徒刑(命保住了,不用死了,以後還可以減刑)。
  • 死緩2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行刑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不過隨著法制的改革和進步,我國也在2011年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當中,取消了13個犯罪的死刑,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相信不少人都在電視屏幕上聽到過法院這樣的判決,宣布被告人xx罪名成立,處以「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兩年之後再執行死刑嗎?當然不是,作為我國獨創的一種法律制度,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 在我國古代,秋後問斬和午時三刻斬首,究竟有什麼講究?
    在很多以古代為題材的影視作品當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情節:某人因為犯了什麼罪,被判處死刑,有的是秋後問斬,也有的是午時三刻執行,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人們對於很多無法以當時的科技去解釋的事情,都會幻想出是鬼神的力量。
  • 揭秘中國古代哪兩種死刑要經過皇帝批准?
    古代絞刑(清代繪)死刑是剝奪受刑人生命的最嚴厲的刑罰。由於死刑的嚴厲性和它的不可挽回性,凡屬法制文明的國度,對死刑的適用都極為慎重。在現代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擁有死刑覆核權。那麼在中國古代,被判了死刑是否可以得到覆核呢?中國古代法律對於刑罰執行也有嚴密的制度規定。
  • 2018年10歲女童被強暴身亡,二審死刑改判死緩,受害人母親再申訴
    2018年10月6日,在楊光毅父親的勸說下,犯人投案自首,並被刑拘。2019年7月,兇手楊光毅經過一審判決,被判處強姦罪和死刑,並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後來楊光毅不服從判決,於是決定上訴。2020年3月25日二審的時候認為一審的量刑不當,當時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的情節,應該從輕判刑,依法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對楊光毅限制減刑。2020年11月11日,百香果女孩的母親決定申訴,因為二審判決中,楊光毅之前的刑罰被緩期兩年執行。
  • 槍殺13名中國船員的糯康,當年被執行死刑前,臨終遺言是什麼?
    2011年10月5日8時許,兩艘身份不明的快艇在湄公河流域劫持了中國籍船隻「華平號」和緬甸籍船隻「玉興8號」,稍後,七八名武裝匪徒登上了兩艘貨船,並將919600粒冰毒,放置在兩艘船內,企圖栽贓嫁禍給中國船員運輸毒品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