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緩期2年是什麼意思?不要再弄錯了,不是兩年後再執行死刑

2020-12-10 精英出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從古代的奴隸制到後面的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到現在社會主義,中間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而各種制度的產生就是為了對人民的一種制約,不然這個社會根被沒有辦法生存下去,皆為殺戮,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磕碰爭吵,甚至是關於生命的傷害威脅。如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很安寧和平的社會,這種和平盛世、沒有隨意的打打殺殺是萬萬全全感受到的,因為和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完全不同。

這樣的生活能夠如此和平,離不開各種條約、各種法律法規的約束,無論是誰都要為了自己的言行負責,就像中國的刑法中,死刑也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不同的是現在的刑法程度是根據一個人的犯罪嚴重程度來劃分的,但是在古代,可能一個人沒有犯太大的錯,很有可能就是殺頭之罪,甚至是株連九族。但是如今的死刑是一個人真的最大惡極,不可饒恕才會判處死刑。死刑中有一個死刑也是有所不同的,例如死刑緩期2年這是什麼意思?是不是以為是兩年後再執行死刑,不要再弄錯了。

如今的刑法、憲法對於任何一項決定都劃分的非常細緻,就好比同樣的殺人案,也可能會有不同的死刑判決方案。要看一個人的主觀思想,如果是正當防衛殺人那又有所區別。這些人的犯罪經過極其殘忍,或許有的時候存在只是想要嚇唬或者沒有想置於死地,但是最終構成了殺人結果,這都是要收到刑法的追究。

死緩是要滿足這個人的罪行罪不至死,但是犯罪的內容達成了死刑,或者投案自首、立功表現或者在智力上有著明顯障礙的,這樣沒必要立刻執行的那種,這些人都可以被判處死緩。而死緩的人可以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如果表現的好,可以將刑減輕為無期徒刑,表現如果立大功,可以再次減刑,就比如曾經有一個叫李紅濤的死刑犯,他就因為發明了專利無線電機被免除死刑改為有期,後來多次的發明專利造福社會,因此之後被放出獄。

不同角度上看,死緩就相當於保住了命,因為不是立即執行的死刑,基本上都是有些者客觀因素的存在,基本上不是主觀意識的犯罪,所以國家願意給機會,讓其立功減刑。死刑也有點類似古代的秋後問斬,秋天帶著一絲悽涼,雖不同於死緩,但同樣的是給最反對了一點生機。不過還是有不知悔改的人,如果在這兩年不好好悔過,在監獄裡不服從管教,那麼兩年後的死緩就得不到被原諒的機會,也就此與人生終結,也是生命的結束。

身而為人,還是不要做那些不理智的事情,人在世界上才能感受世界帶來的美好,不要侵犯損害他人利益的事情,就像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不能做損害其他國家的事,侵犯其他國家的領土。但是現如今已經有很多國家將死刑廢除,這還是不太合適的決定,死刑廢除將會給國家的治安帶來更多的暴亂分子,更加的猖狂。但是死緩已經是這些罪犯更大的改過自新的機會,畢竟可能在不法分子眼中,不管怎樣,自己是還會出來的,所以只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其他的後果也無足輕重。

相關焦點

  • 古代「秋後問斬」指秋後執行,那死刑緩期兩年,是2年後執行嗎?
    在古代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公堂之上判官會對犯人說:「秋後問斬」,那麼這個秋後問斬的意思就相當於現在的緩期死刑。那麼為什麼古代偏要在秋後執行呢?這是原因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當中說過:「慶為春,尚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 死刑緩期兩年,到底啥意思?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的理解是錯的
    在如今的法院判決裡,我們往往會聽到「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這種處決結果。那麼這裡的所謂「緩期2年執行」就是指死刑推遲2年再執行嗎?答案還真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個「緩刑」的意思並不是推遲執行,平時的理解都錯了。先來看幾個真實案例。1995年,河北發生了1起女子被人殺害的案件。後來有個叫聶樹斌的人有重大犯案嫌疑,於是他就被判了死刑,2天後他就被依法處死了。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真是兩年後執行嗎?恐怕我們都錯了對於死刑犯,古代有「秋後問斬」一說,而現代有緩期死刑一說。有人就疑惑了,判死刑就判死刑,為什麼要延緩一段時間再執行呢?其實,這主要是想給死刑犯一個改錯的機會。
  • 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
    導語:死刑緩期2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理解錯了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一般都會看見一個鏡頭,死刑犯一旦被判刑之後都會有一句話叫做「秋後問斬」。如今現在是一個新時代,如果有被判死刑的人,那也不是馬上就能夠行刑。一般在法庭上最常見聽到的話是犯人被判死緩,簡單的說就是死刑緩期。這種制度適合用在本來應該判處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刻執行的犯人身上,固定期限在2年的時間。那麼這個意思是否在兩年以後執行死刑呢?恐怕你理解錯了。其實它不是這個意思,這還要看犯人的具體表現了。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執行嗎?可能你理解錯了
    觸犯的法律的人便要實行相應的處罰,我國最嚴厲的刑罰便是死刑了,一般都是對犯下重大刑事案件的人所實施的。死刑自古便有之,而且在我國古代死刑的執行方式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處了最常見的「處斬」之外,還有凌遲,這種刑罰最開始在遼代急,執行方式是將犯人零刀碎割,手段極為的殘忍,堪稱第一大酷刑。除此之外還有烹刑、腰斬等等,聽名字就讓人不寒而慄。
  • 死刑緩期兩年,是啥意思?是2年後再行刑嗎?恐怕你的理解是錯的
    要說現代司法體系裡最嚴重的刑罰,自然當屬死刑了。在我國,死刑還分兩種,一種是死立執,一種是死緩。顧名思義,死立執便是死刑立即執行,死緩則需要等待相當長的一段緩刑期,才會執行死刑。
  • 死刑緩期2年是怎麼回事?是兩年後的再次執行嗎?你可能理解錯了
    」「死刑緩期2年執行,簡稱「相當」,應該是那些不是立即執行死刑的犯罪)(這是必須滿足的條件,所以,判處死刑的同時「宣告緩期2年了」,這是2年,勞動改造實施,觀察這個人的跡象這是我國獨創的法律制度根據中國刑法,在2年的緩期期間內沒有故意犯罪,2
  • 死刑緩期兩年,是讓犯人多活兩年嗎?或許跟你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而且我們國家的刑罰,從遠古時代起,已有近四千年的歷史,「刑」表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奴隸社會的井田制度中,中央會有一口井,擁有寶貴的水資源,奴隸主派人拿刀前去看守,如果有人搶走了水,他就砍掉頭。它也成為"懲罰"的來源。
  • 死刑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兩年期限一到,就會被執行死刑嗎?未必
    在中國,人們常說秋後問斬,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樣的說法是源自於古代的一說刑罰,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死緩。那麼死緩會在什麼情況下執行呢?首先,這個人已經被判處死刑,但是不需要立即執行。通常會推遲兩年執行。
  • 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原標題: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海南新聞 【海口鄭佳敬等36人涉黑案一審宣判,主犯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12月 9 日,海口中院對被告人鄭佳敬等36人涉黑犯罪一案依法進行一審公開宣判。
  • 死緩2年是啥意思?是兩年後再行刑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不過隨著法制的改革和進步,我國也在2011年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當中,取消了13個犯罪的死刑,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相信不少人都在電視屏幕上聽到過法院這樣的判決,宣布被告人xx罪名成立,處以「死刑緩期二年執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兩年之後再執行死刑嗎?當然不是,作為我國獨創的一種法律制度,可能和你理解的不太一樣。
  • 「死緩兩年」啥意思,是2年後再執刑嗎?實情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這就是每一年自立春到秋分時節,除了重大謀逆罪過,其他的刑罰皆不能在此執行死刑,俱都在秋季進行處決。所以也創造了中國獨有的「秋後問斬」的死刑文化。到了現代的中國,雖說「秋後問斬」早已消失。但是中國還有一個本國獨有的「死緩」制度。我國現如今還是少數保留死刑的國家,但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角度,國家司法在面對案件的時候。
  • 「死緩兩年」是啥意思,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然而,現在我們卻很少聽到「死刑」的宣判,一方面是因為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廢除了關於「死刑」刑罰,另一方面是我國大多數重大案件中宣判的都是「死刑緩期執行」。那麼,這個「死緩」背後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真的是指罪犯再多活兩年?
  • 2018年10歲女童被強暴身亡,二審死刑改判死緩,受害人母親再申訴
    2020年3月25日二審的時候認為一審的量刑不當,當時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的情節,應該從輕判刑,依法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對楊光毅限制減刑。2020年11月11日,百香果女孩的母親決定申訴,因為二審判決中,楊光毅之前的刑罰被緩期兩年執行。
  • 死刑,死緩,無期徒刑,區別在哪,罪犯有沒有盼頭,給你科普一下
    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法院對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進行判決,死刑,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無期徒刑等嚴重刑罰,有的人會覺得死刑,死緩沒什麼區別,無非早晚罷了。還認為無期還不如死刑,一點盼頭都沒有。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緩期執行只有緩期兩年,在兩年內設立考驗期來挽救罪犯,只有四種結果。
  • 槍殺13名中國船員的糯康,當年被執行死刑前,臨終遺言是什麼?
    2011年10月5日8時許,兩艘身份不明的快艇在湄公河流域劫持了中國籍船隻「華平號」和緬甸籍船隻「玉興8號」,稍後,七八名武裝匪徒登上了兩艘貨船,並將919600粒冰毒,放置在兩艘船內,企圖栽贓嫁禍給中國船員運輸毒品的罪名。
  • 以案釋法,震懾毒魔,2名毒販被執行死刑!
    為全面貫徹落實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要求,切實提高依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推進「以案釋法」警示人民群眾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對毒品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懾,2020年9月11日,貴州六盤水市兩級法院對毒品案件進行集中公開宣判,並對2名毒販執行死刑。
  • 原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受賄7.17億,被判死刑緩刑兩年不得減刑
    7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原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受賄一案,判處被告人趙正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其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刑期期滿後依據法律減為無期徒刑後,判處終身監禁,不得減刑保釋,趙正永也當庭表示服從法院的處罰不上訴。
  • 殺雙親和幼女被執行死刑,為什麼他死刑前如此平靜
    2018年3月陳建在吸食毒品後開車回家,當他躺在臥室的床上因為毒品的緣故開始產生幻覺,覺得有人要來殺他就跑到窗邊查看動靜,思來想去認為有人要害他這事兒父母肯定知情,但是他們沒有提醒也沒有告知讓他很生氣擺明了就是想讓他死,心一橫認為既然要死那就大家一起上黃泉路,所以就拿出刀把父母給殺了。
  • 死刑判無罪再判死緩!16歲少年沉屍公廁案主犯改判!為何這樣判?
    12月23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左德剛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認定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與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二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