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紅牛」奔小康

2020-12-18 天津政務網

清晨得閒,54歲的祁小平總喜歡順著山路走一走。他曾經恨不得早日逃出去的「窮山溝」,如今越看越覺得美。

透過雲霧,山下開闊的川地上,齊整的牛棚隱約可見。面朝黃土背朝天,與貧窮鬥了半輩子的祁小平,現在是一名抓包機工人。

「不到一年,收入10萬多元,日子好得很!」從山上下來,老祁一遇見來自天津的扶貧幹部,就「賣派」起來,沒有一點生分。

跟著老祁走進位於界石鋪鎮的養牛基地,一頭頭通體棗紅、體形壯碩的牛,悠閒地嚼著飼草。

「同樣是養牛,現在掙得可比過去多得很!」指著眼前大名鼎鼎的「平涼紅牛」,祁小平和大家嘮起了鄉親們養牛、賣牛的「致富經」。

「過去養的多是『土黃牛』,個頭小、分量輕、賣不上價,一頭牛有時只能賣三四千元錢。」祁小平說。

「價錢不合適,緩緩再賣不行嗎?」

「種地收入少,別的來錢門路也沒有,吃虧也得賣。」

2017年,相隔1000多公裡的天津市武清區和甘肅省靜寧縣因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同年7月,踏實幹練的武清區幹部郭滿山被選派擔任靜寧縣副縣長。在深入調研當地傳統產業後,他決定幫這裡把養牛變成脫貧致富的「牛產業」。

為支持靜寧的養牛業,武清區多方籌措資金,三年先後在靜寧縣養牛產業上投入2897萬元。產業配套、技術支撐、拓展產業鏈條等多管齊下,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飼草合作社等項目迅速推進。

「養牛真的能掙錢嗎?不掙錢怎麼辦?」過去吃過養牛的虧,農戶開始心裡也打鼓。但顧慮很快被打消。

「本地農戶交售550公斤以上的『平涼紅牛』,在市場價基礎上每公斤加3元,貧困戶每頭牛再加400元。」界石鋪鎮鎮長李高強說,龍頭企業建立了母牛繁育基地,採取「企業統一供種、農戶分散繁育、基地集中育肥、企業回購統銷」的運營方式。「貧困戶每賣一頭牛,能比過去多掙兩千元。」

為給紅火的「牛產業」再添「牛氣」,李高強和郭滿山一合計,決定再建一個肉牛外銷基地,爭取高端市場。

雙列式標準化牛棚4座,中轉棚1座,配套建設若干……

提供小牛,包銷大牛,「一攬子」買賣,把過去滿滿套路的牛販子擋在了門外。很快,專業化企業聞風而來,藉助和港企籤訂的「紅牛」出口配額,年訂單出欄量3000頭。

打開銷路,品質是關鍵。育肥牛棚裡,堆放了三種顏色的飼草:麥草、玉米青貯草、配合飼料。「人勤牛不懶,科學餵上三個月,出欄時每頭牛能長到600公斤至700公斤。」飼養員孫建華咧嘴一笑,滿是得意。

訂單有了保證,飼草需求量大增,720戶貧困戶開始種植飼草玉米,較傳統種植籽粒玉米,戶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以草養畜、草畜並進的循環農業發展新路子,帶動全鎮牛飼養量達到8200頭。」李高強說。

眼看大伙兒養牛都賺了錢,祁小平去年也購進了5頭「平涼紅牛」,家裡養牛,合作社打工,上個月剛賣了3頭小牛,祁小平算一下帳,不到一年時間,收入10萬多元。

離開養牛基地,山路曲折蜿蜒,車開始緩緩爬坡,記者回望川地裡的育肥牛棚,蒼翠的山林映襯下,青灰色外牆上的紅底白字格外顯眼:種好飼草養好牛,趕著紅牛奔小康。

相關焦點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寧海奔小康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寧海奔小康 2020年12月16日 17:40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秦皇島奔小康
    我們從生態文明、農業發展、工業產業、文旅產業等領域,一同見證秦皇島奔小康。我們從生態文明、農業發展、工業產業、文旅產業等領域,一同見證秦皇島奔小康。
  •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中國華能》十二月刊 脫貧 奔小康 2020-12-17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記者趙超、康淼、侯雪靜、楊靜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火熱的生活,記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脫貧攻堅帶來的山鄉巨變,聆聽廣大人民群眾自強奮鬥、團結攜手奔小康的時代交響。 小康,飽含著中華民族對幸福的憧憬和期盼。
  • 田間林中紅白黃 共同富裕奔小康
    田間林中紅白黃 共同富裕奔小康 2020-08-27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
    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飛越廣東》第三季喊你奔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廣東的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而為了充分展示廣東在脫貧奔康一線的成功經驗《飛越廣東》將在冬季再次「起飛
  • 曲周縣舉辦「脫貧攻堅奔小康 砥礪奮進譜新章」中國減貧成就展
    曲周縣舉辦「脫貧攻堅奔小康 砥礪奮進譜新章」中國減貧成就展 2020-12-0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寶石」發著光,哈尼人民奔小康!必須去看看
    「綠寶石」發著光,哈尼人民奔小康!綠春縣騎馬壩鄉瑪玉村(圖片來綠春縣融媒體中心)「青山綠水饋贈的『天然氧吧』,換來了村民的身心健康,滿目綠色產業也是村民依託奔小康的財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黃牛哞哞叫,農民奔小康
    「,哞,哞……」初夏的清晨,走進遼源市東豐縣那丹伯鎮新華村,這裡最吸引人的不是整齊的房屋,長勢喜人的莊稼,而是家家戶戶庭院裡、房屋後或大或小的牛舍,一頭頭壯碩的西門塔爾牛悠閒吃著草兒,小牛犢靠在媽媽身上……農戶們有的在割草,有的在清理牛糞,伴著「哞哞」的牛叫聲,小小的村落是那樣生機勃勃、鮮活可愛……近幾年,新華村大力發展養牛業,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 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
    原標題:漫路村:凱博帶動奔小康
  • 修"致富路"搭"連心橋",這個人武部助力後大房申村奔小康
    「東山再起」東山路——瀋陽市鐵西區人武部助力後大房申村奔小康■蓋文習 婁軼斐 解放軍報記者現在村民想出路、找門路的多了,奔小康的信心足了。」村黨支部書記王友軍告訴記者,村裡陸續開起了超市、飯店,有20多戶村民買了大貨車,11戶買了麵包車,420多戶人家的村子近百戶陸續建起了新房。「東山路重新整修後,咱們養殖戶再也不用看天吃飯了。」張洪濤欣喜地說,今年初,他引進了現代化養殖機械,不到3個月出欄肉雞3萬多隻,為他創收10多萬元。估算著這一年的收入,張洪濤對未來充滿希望。
  • 徐大文:自力更生奔小康
    現如今,在還清了前期20000元無息貸款的基礎上,徐大文又續貸了50000元,用於擴大家庭產業,帶動更多村民與他一同奔小康。
  • 隴南因地制宜種天麻農民增收奔小康
    近年來,依託優勢資源,村黨支部堅持把發展天麻種植作為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天麻種植已成為該村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到了收穫季節,家家戶戶門前都晾曬著天麻。目前,該村種植天麻1.4萬餘窩,一窩預計產量5斤至10斤,產值達80餘萬元。
  • 「小玩具」引領脫貧奔小康
    安全可靠的電力給樊埝村的木旋玩具製造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樊埝村,如今從事木旋玩具加工的村民已達到2000餘人,他們加工的木旋玩具,已形成10大類600多個花色品種,除俏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外,還出口歐美及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脫貧奔小康。(完)
  • 我在廣東奔小康|他在深圳啟航,讓國產機械臂閃耀世界舞臺
    融媒體系列節目《我在廣東奔小康》正在熱播.wav00:45來自FM974珠江經濟臺《我在廣東奔小康》,讓我們一起聆聽奮鬥者的心聲!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廣東,這片肥沃的創新創業土壤,也將培育與吸引更多懷揣夢想的創新創業者,用奮鬥奔向他們的小康生活,釋放中國經濟的無限生機。
  • 小小紅薯幹變身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軟黃金」
    小小紅薯幹變身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軟黃金」 信息來源:鹿寨縣融媒體中心 發布日期:2020-12-21 10:25 【字體:大中小】
  • 【同心奔小康·奮進新時代】「多彩民族風」雜技秀即將在永昌精彩...
    【同心奔小康·奮進新時代】「多彩民族風」雜技秀即將在永昌精彩開演!「多彩民族風」雜技秀永昌縣專場演出活動同心奔小康·奮進新時代,甘肅省脫貧攻堅「精品劇目」市州巡演大型雜技秀「多彩民族風」永昌縣專場即將精彩上演,為永昌人民帶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天津濱海新區奔小康
    本期視頻,我們運用「特寫」與「航拍」的兩極化鏡頭,通過100秒的時長,從生態宜居、智慧城市、港產城融合、社會民生等領域,看見濱海新區的發展與變遷,一同見證濱海新區奔小康。本期視頻,我們運用「特寫」與「航拍」的兩極化鏡頭,通過100秒的時長,從生態宜居、智慧城市、港產城融合、社會民生等領域,看見濱海新區的發展與變遷,一同見證濱海新區奔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有盟,魯渝攜手奔小康
    特別是2017年以來,山東在結對幫扶重慶14個區縣基礎上,不斷拓展「攜手奔小康行動」領域,魯渝扶貧協作將單項扶貧拓展到兩地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助力重慶實現了所有貧困區縣摘帽、所有貧困村銷號。山海有盟。
  • 諸城市皇華鎮胡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健,靠這個奔小康我們底氣更足了
    諸城市皇華鎮胡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健,靠這個奔小康,我們底氣更足了!遊客們不一定知道,胡溝村的鄉親祖祖輩輩在荒山地裡「討生活」,「小康」對他們來說曾經只是一個美麗而遙遠的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胡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健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村民們不光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思想解放了,村裡優勢找準了,產業發展找對了。奔小康,我們底氣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