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500賽道上的驍將——義大利「飛燕」

2021-01-21 摩託車雜誌

對於大多數年輕摩友來說,吉雷拉(Gilera)這個品牌聽起來不那麼有名,但是如果你了解歷史,就會知道它曾經風光無限,斬獲過3個曼島TT 桂冠,佔據過達喀爾拉力賽、法老拉力賽、國際六日賽等著名賽事的冠軍寶座,特別是在1950年至1957年間,更是將6次GP500騎手年度冠軍收入囊中!助力他們在GP500賽道上叱吒風雲、過關斬將的,就是這次我們要介紹的主角 「飛燕」。這臺讓吉雷拉引以為傲的並列四缸發動機賽車,在最高級別的賽場上,力戰奧古斯塔、諾頓、摩託·古茲等大牌廠家賽車隊,在世界豪強面前毫不相讓、屢獲殊榮!



1887年12月21日,朱瑟普·吉雷拉出生於義大利的澤洛博恩佩爾西科。成長過程中,朱瑟普對正在蓬勃興起的機械製造業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和興趣。與不少創業人一樣,朱瑟普也是學徒起家——15歲的時候,他開始到比安吉摩託車公司做技工,後來又到瑞士雷弗摩託車公司的義大利分部進一步磨練技藝。1909年,22歲的朱瑟普初顯身手,製造了自己的第一輛摩託車VT 317,它搭載的是OHV氣門機構、排量317mL的單缸發動機。這輛試水之作給朱瑟普帶來了不俗的聲譽,同年他駕駛V317奪得一場攀山比賽的冠軍。1911年,朱瑟普組建了吉雷拉賽車隊,儘管規模不大,但是積極參加義大利地區賽事並奪得多項榮譽。



在行業磨礪多年之後,朱瑟普終於遇到「貴人」了——一位酷愛摩託車的米蘭律師,此人正為自己「久治不愈」的哈雷摩託車而苦惱。接到這位律師的求救後,朱瑟普憑藉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藝,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哈雷。「技術超群、藥到病除」,這位律師由此對朱瑟普產生很好的印象,隨後向投資家們介紹這位異乎尋常熱愛摩託車的小夥子。很快,朱瑟普就得到了資助,建起了吉雷拉摩託車公司,主要生產搭載了側置氣門V型雙缸發動機的摩託車。由于吉雷拉摩託車質量可靠,而且經營得法、市場需求旺盛,業務發展蒸蒸日上,不久後就進行了擴建,搬到了米蘭郊外的阿爾科雷。



吉雷拉公司一系列中小排量的車型相繼面市,排量介於150mL~500mL之間, 很受市場歡迎。但是,其中真正彪炳青史、能夠在摩託車發展歷史上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的,則是吉雷拉的「飛燕」。這款實力超越時代的並列四缸發動機摩託車,與諸多頂級賽車手親密合作,把吉雷拉一次又一次地送上冠軍寶座!



先讓我們把鏡頭拉回到上個世紀20年代的另一個故事。與現在不一樣,當時統治賽道的不是多缸賽車而是單缸和雙缸賽車,因為更簡單、更可靠、更輕巧、更靈活。當時,義大利兩位年輕的工程師吉安尼尼和雷默「不走尋常路」,決定設計出具備強大競爭力的賽車,既要結構緊湊,又要動力強勁。在投資家彭馬蒂尼的資助下,他們建立了GRB公司,並在1923年設計出風冷、單凸輪的四缸發動機,排量為490mL,最大功率達到21kW(6000r/min),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成績。當時已有四缸發動機,但都是採用縱向布置的方式,導致軸距很長,無法用於參加比賽;這臺發動機則採用了橫置並列方式,即四隻汽缸並排橫跨車架,與現在的布局完全一樣。後來,得到了藍瑟羅蒂新的投資,公司擴大規模並更名為OPRA,同時另一位騎手兼工程師塔羅費加入了團隊。1928年,他們研發出動力更強勁的發動機,把最大功率提高到25kW,與同期競爭對手相比,至少高出了8kW!他們滿懷希望地參加各種比賽,遺憾的是,儘管他們的賽車頻頻飆出最高速度,但是由於研發不夠充分、發動機磨損過於劇烈,導致工作情況不穩定,常常在關鍵時刻出現故障甚至發生燒結、破損等嚴重問題。



到了20世紀30年代早期,彭馬蒂尼又創建了C.N.A.發動機製造廠。此時賽車項目仍在繼續研發,期間由於意見不合,雷默離開這個項目。1933年,以吉安尼尼為主、塔羅費為輔,對賽車做了重大設計,這臺賽車就叫「飛燕」。與上次不一樣的是,這臺並列四缸發動機更加暴烈,不僅採用了雙頂置凸輪軸,而且裝備了機械增壓裝置,可以爆發高達45kW的最大功率,後來更是提高到65kW,這在當時很令人震驚!同時,他們吸取了以往的教訓,為了增強工作可靠性,這臺並列四缸發動機用上了液冷的散熱方式。1935年5月,「飛燕」在的黎波裡舉行的比賽中包攬了冠亞軍。數月之後,塔羅費又駕駛「飛燕」打破了世界最快速度紀錄,達到驚人的245km/h!



 儘管「飛燕」仍然存在可靠性問題,但是超強的性能展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不過,此時彭馬蒂尼年事已高準備退休,決定將飛機製造廠連同賽車「飛燕」出售給卡普羅尼飛機製造公司。由於卡普羅尼對摩託車不感興趣,隨即在1936年吩咐塔羅費賣掉「飛燕」。作為直接參與項目研發者,塔羅費深知「飛燕」的價值,他聯繫上了吉雷拉公司的老闆朱瑟普。這樣,吉雷拉以低廉的價格,輕鬆購買到強大的「飛燕」,塔羅費本人作為「陪嫁」也到了吉雷拉公司。



獲得「飛燕」後,吉雷拉以這輛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列四缸賽車為平臺並進行優化設計,創下了一連串的世界速度紀錄,其中1937年創下的速度紀錄是274.181 km/h,這一紀錄近20年內沒有被打破!性能高強的「飛燕」到處徵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讓吉雷拉聲名大噪。到了1946年,由於機械增壓技術被禁止用於比賽, 已經效力于吉雷拉的工程師雷默在1947~1948年間研發出新的風冷、並列四缸發動機賽車,賽場上取得的一系列勝利證明它是極其成功的賽車。1949年GP500創立開賽之後,吉雷拉迅速將「飛燕」送上賽道,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在1950年和1952年賽季,賽車手安伯託駕駛「飛燕」奪得2次GP500冠軍。下一位賽車手是吉奧夫,他駕駛57號「飛燕」賽車,在1953~1955年連續為吉雷拉送上3次GP500冠軍。賽車手李伯羅錦上添花,在1957年又奪得一個GP500冠軍。而且,「飛燕」除了幫助奪得騎手年度冠軍之外,還讓吉雷拉6次戴上了廠家冠軍的頭銜!



相關焦點

  • F1 義大利伊莫拉賽道延續一級賽道執照
    但是為了承辦F1比賽,該義大利賽道需要獲得國際汽聯的一級證書,而其原先的認證會在6月17日到期。不過,伊莫拉方面在本周五發布一份聲明,確認其執照已經獲得延續,並且現在放眼舉行F1比賽。伊莫拉賽道主席Uberto Selvatico Estense表示:「隨著賽道資質的更新,我們已經具備了舉辦F1大獎賽的條件,符合國際汽聯所要求的所有標準。們希望在各機構和地區的通力合作下,這一夢想能夠實現。」 9月13日將是一個合理的比賽日期,成為以比利時和兩場義大利大獎賽組成「三連賽」的壓軸戲。
  • 義大利伊莫拉賽道爭取加入F1 2020賽季
    隨著穆傑羅看起來越來越可能獲準在九月份的蒙扎比賽之後舉辦第二場在義大利的賽事,伊莫拉主席Uberto Selvatico Estense依然在為他的賽道尋找機會。「伊莫拉的DNA中有F1,並且F1已經在這條賽道上留下過歷史,這一點絕對不能被忘記,且我們必然為此十分驕傲,」他說,「接下愛,考慮到這場嚴峻的危機對本土經濟的影響,我們的目標是從今年其把頂級賽事帶回伊莫拉。」「對全球F1車迷來說,最符合邏輯且最合適的方案就是利用香伊莫拉這樣有重大媒體影響的賽道。
  • 飛燕草種植詳情介紹
    物種介紹:飛燕草,又名翠雀 、 小鳥草 、海亮草,飛燕草屬於毛茛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 。耐旱 、耐寒 、耐半陰環境 , 喜涼爽氣候 ,忌高溫炎熱。因其花色繁多 ,花形美 ,既能獨植 ,又可成行栽培 ,是較好的切花材 料和背景材料 ,觀賞價值很高。
  • 劍網3驍將坐騎一覽 全新特效坐騎震驚四座
    劍網3全新特效坐騎驍將怎麼樣?驍將是劍網3將在618年中大促中推出的全新特效坐騎,有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全新特效坐騎驍將,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GP500冠軍車重生!1976 SUZUKI XR14
    要知道二行程的年代可是個拿命相搏的年代,在那個時代中不少英雄好漢葬送在賽道上,那時候的車手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膽識跟技巧,並且騎著要人命的機器在賽道上狂奔, 而Barry Sheene所騎乘的SUZUKI RG500 XR14更是賽車中最為險惡的一種。
  • 迪迦奧特曼:為什麼圓谷喜歡用飛燕一號,而飛燕二號卻很少巡邏呢
    ,雖然說飛燕二號也幾乎出現在各大戰役中,但與飛燕一號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而且有很好的韌性,無論是什麼環境,飛燕一號都可以輕鬆駕馭,這也是為什麼到了《戴拿奧特曼》中,飛燕一號這樣的機型依然沒有被淘汰的原因,甚至在戴拿第一集中,就算是已經成為訓練機的飛燕一號,也依然能上戰場和怪獸作戰,雖然火力是飛燕一號的一大劣勢,但由於飛燕一號非常便於改裝的緣故,在遇到特別情況的時候,也依然能及時做出調整,並且使用威力巨大的武器,例如在戴拿《滅亡的微笑》一集中,新城和倔井也依然是駕駛飛燕一號作戰
  • 颱風「飛燕」最新消息!飛燕在四國登陸,今天早上日本出現巨浪!
    颱風「飛燕」(JEBI)正在席捲日本,預計周三還將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狂風暴雨將重創大阪。日本當局已經發布了近30萬人的疏散通知,數百架航班因颱風「飛燕」襲擊日本而停飛。今天早上,日本西部的高知縣出現了風暴引發的巨浪,日本周三還將面臨強風和大雨。颱風飛燕最新消息:飛燕在日本登陸,今天早上高知出現巨浪。
  • 馬踏飛燕名字再起爭議,到底是銅奔馬、馬踏飛燕,還是馬踏飛鷹?
    原標題:馬踏飛燕名字再起爭議,到底是銅奔馬、馬踏飛燕,還是馬踏飛鷹? 對於馬踏飛燕,無論是其藝術價值還是其造型,以及其國寶地位這都是沒有爭議的,爭議之處就在於這個駿馬腳底下踏的到底是什麼動物? 11月27日,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於2020年8月26日帶研究生在蘭州甘肅省博物館參觀考察時,發現俗稱「馬踏飛燕」的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漢代銅奔馬腳下所踏的動物並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隻鷹。
  • 盤點迪迦奧特曼中GUTS的裝備,除了飛燕號你還記得哪些?
    飛燕1號 出現最早的裝備,可容納兩人,一人駕駛一人操作武器。在地球以5.5馬赫的速度飛行,在宇宙中能達到6馬赫。長度14米,武器為雷射炮、飛彈和機載水雷。
  • 穆傑羅賽道歷史上的十大經典戰役
    它在46年前正式揭開帷幕,卻曾在20世紀80年代幾乎成為一座水庫,但義大利穆傑羅賽道倖存了下來,並給全球的賽車運動帶來了許多難忘的時刻和經典戰役。以下是我們所盤點的穆傑羅賽道歷史上十大經典分站賽,包括了世界跑車賽到F2,從Moto GP到雷諾方程式等等。
  • 寶雞:「馬踏飛燕」雕塑上的英文錯誤改正啦
    掌上寶雞發布了《「馬踏飛燕」雕塑英文有錯誤 市民希望儘快改正》一文,報導了市區人防隧道北口金臺綠地廣場上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誌——「馬踏飛燕」雕塑上的英文有誤一事。文章見報後,市旅發委高度重視,立即進行改正。
  • 全新三國炫技卡牌手遊《驍將三國》,東吳神將助主公一統天下
    《驍將三國》是一款全新三國RPG炫技卡牌手遊,以三國為藍本,加以全新的故事,帶你從一位少年郎的視角感受三國,去招募華麗三國英雄,策略搭配羈絆情緣,釋放碎屏合體神技,成就一方霸業統治。還有配飾爭奪、金闕之巔、絕世戰馬、赤壁之戰等精彩玩法,帶你體驗其中的徵伐與激戰的魅力。
  • 全球著名賽道巡禮,最後一條賽道絕對是彩蛋!
    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玩過SONY PlayStation賽車遊戲GT的朋友,應該都對這條賽道產生童年陰影。這個一直在轉圈圈的賽道叫做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英語: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是一個位於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的飛地斯皮德韋的賽車場。它每年主辦印第安納波利斯500大賽和Brickyard 400等等主要賽事。
  • 出土了國寶「馬踏飛燕」的雷臺,沒用粘合劑,還抗住了8級地震
    進入雷臺漢墓博物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擴大了6倍的「馬踏飛燕」率領99個青銅鑄造的儀仗俑隊,銅奔馬後面的這39匹馬、45匹俑、14輛車和1頭牛組成的東漢裝備精良的銅車馬方陣都隨「馬踏飛燕」從漢墓出土,但是原件已經不在這裡了,在甘肅省博物館。
  • 翠雀和飛燕草,你倆到底啥關係!
    有一說一,咱日常說的大花飛燕草其實不是飛燕,而是個翠雀;但小花飛燕草確實是飛燕屬的,這下是不是有點小驚喜~我們稱之為飛燕草的植物其實都是毛茛科的植物,只是分屬於不同屬:飛燕草屬和翠雀屬。它們的花形別致,因酷似一隻只小燕子而被命名,這樣的姿態確實惹人喜愛。
  • 菲亞特500電池電動汽車在義大利起價為23,550美元
    米蘭—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Chrysler)的新款Electric 500的入門價格為25,900歐元(30,600美元),但受到義大利政府提供的6000歐元的激勵,使價格降至19,900美元(23,550美元),這是義大利裔美國人的高級管理人員。汽車製造商周四表示。
  • 2020第3屆進博會世界第一品牌自行車輻輪王騎上中國最快賽道
    本屆進博會醫療展區中匯聚了全球眾多優質企業及其所帶來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同時,義大利FRW輻輪王公司也有幸受到中國商務部的特別邀約,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友好溝通,義大利FRW輻輪王作為全球單車自行車行業第一個受邀的自行車品牌,正式確認參展全球最大頂級商業盛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全球商業界的奧運會),簡稱「進博會」。
  • 馬踏飛燕的出土地,甘肅雷臺景區
    中國人都知道馬踏飛燕是中國的國寶之一,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由來呢,今天有幸來到甘肅武威一睹國寶的真容。馬兒飛奔,三足已騰空,後蹄踏在飛燕背上,飛燕驚訝地回頭張望,比喻馬兒跑得飛快!馬匹在古代戰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導遊說以前中原的馬兒個子較小,馬術也無法與西域草原民族抗衡。
  • 義大利大衛雕像屹立500年恐崩塌 原因驚呆
    近日義大利研究者擔心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可能面臨倒塌的危險,原因是其腳踝部分已變得越發「脆弱」。長期以來,專家就擔心這尊大衛雕像面臨著受損的風險。義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和佛羅倫斯大學的專家們表示,數百年來,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遊客拜訪這座著名的大衛雕像,因此遊客的腳步聲與塑像附近交通產生的隆隆聲響都對大衛塑像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米開朗基羅雕刻「大衛」雕像所用的劣質大理石也是造成其面臨倒塌危險的原因之一。
  • 珍貴影像,GP500時期的車手賽道纏鬥視頻
    而視頻中的1號車手就是大名鼎鼎的肯尼 羅伯茨,他在賽場上開創了摩膝過彎的激進、創新的過彎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