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知道馬踏飛燕是中國的國寶之一,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由來呢,今天有幸來到甘肅武威一睹國寶的真容。
馬兒飛奔,三足已騰空,後蹄踏在飛燕背上,飛燕驚訝地回頭張望,比喻馬兒跑得飛快!馬匹在古代戰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導遊說以前中原的馬兒個子較小,馬術也無法與西域草原民族抗衡。漢武帝時向西域購買優良種馬,向匈奴學習先進的馬術,訓練出一批強大騎兵,加上驍勇善戰的將領,所以能打敗匈奴。
馬踏飛燕位於甘肅武威市,1969年9月當地農民在此挖防空洞時,意外地發現了一號漢墓,出土了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等231件珍貴文物。因為高臺上有建於清朝的道教宮觀雷臺觀,所以又稱為雷臺。雷臺漢墓是迄今為止河西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東漢墓葬,至今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
1983年,銅奔馬在一眾旅遊標誌吉祥物評選中脫穎而出,被國家旅遊局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從此開始,馬踏飛燕開始家喻戶曉,成為人盡皆知的國寶了。銅奔馬高34.5釐米,長45釐米,重7.5千克,當然了,這些陳列的馬匹和儀仗群,是按照比例放大的。當然以下的圖片都是後來仿製品,真品在甘肅博物館內。
遊客可以進入墓內參觀,但導遊說最好不要在墓內拍照,萬一拍到什麼東西,心裡會不舒服,加上馬踏飛燕藏於甘肅博物館內,所有這次進入墓地就沒拍照。
總的來說這是很有文化底蘊的一個地方,武威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遺存豐富,文化遺產璀璨,曾經感動歷史無數。這裡展示的一切都是值得珍愛的,這裡陳列的一切都是值得崇敬的,這一個個聳立在民族文化傳承的文明之路上的裡程碑,是鼓舞后輩繼續前行的力量源泉,是開啟現代文明社會智慧之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