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最溫暖的治癒系童年

2020-12-24 小潮老師的文學世界

我小時候是個內向的孩子,愛哭,還不愛講話。愛哭在學校裡是出了名的,課堂上一有提問我答不上來,我就低下頭,看著桌子上的書本,眼淚一顆顆地掉下來,掉到本子上,直到把本子上的字暈開,暈成模糊不清的一團。

老師們對我非常頭疼 ,甚至不敢提問我,通常對我的評價是: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太強了。當然,我知道這是好聽的說法。

在家裡我也是沉默寡言的,眼淚似乎是我隔絕外界的屏障。很多年過去之後,我自己回憶起來,也感到奇怪,那個小小的我,那無窮無盡的眼淚是從哪裡來的?

我的童年乏善可陳,甚至我自己都沒有留下太多與童年相關的記憶。我父母是傳統知識分子類型的家長,對子女有原則且嚴厲,我在學校的老師也恰好屬於這一類型的,因此我從小就不大願意與人交流,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愛上了閱讀課外書籍。

爸爸房間裡的書架上有許多藏書,我經常悄悄進去找書看,其中有一本已經很舊了,封面上是一個小姑娘的漫畫像,小姑娘的頭髮有點短,眼睛圓圓的,模樣看起來很萌,封面的右側寫著書名: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是黑柳徹子,那是我閱讀的第一本日本兒童文學作品,那年我11歲。

這本書為我灰暗的童年底色,增加了一抹絢麗的色彩,以至於那麼多年過去了,我仍然對它念念不忘。

《窗邊的小豆豆》記載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小時候的真實經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東京,有一個叫「豆豆」的小姑娘生性調皮好動,才上一年級就被學校勸退了,因為老師們都快被她搞崩潰了:上課時不停地開關書桌抽屜,好不容易停止了,又站到窗邊跟外面的路人說話,然後又在窗前跟燕子打招呼。總之她的種種舉動讓老師們無法專心上課,媽媽不得不帶豆豆轉去了一所叫「巴學園」的學校。

從此,神奇新世界的大門向豆豆敞開了:巴學園的校門是由兩株矮樹組成的,樹上長著綠油油的葉子,就像從地上長出來的校門;教室則是由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組成了電車教室。豆豆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校園,簡直興奮極了,更令她開心的還在後面。

迎接她的小林校長是一個超級和藹、有耐心的老師,他跟豆豆第一次見面,就聚精會神地聽豆豆講了整整四個小時的話,從不打斷她,沒有一絲不耐煩,這堅定了豆豆想留在巴學園上學的決心。從那以後,豆豆從別人眼中的「怪孩子」漸漸成長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而這也對她未來的人生發展產生了最深刻的影響。

豆豆的「巴學園」成為她心中最神奇的世界,對當年11歲的我而言,也同樣如此。我第一次了解到,在與我們一海相隔的異域他鄉,還有這樣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巴學園每天上課沒有固定的課表,而是由老師將全部課程的問題都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們從自己最喜歡的題目開始做,從自己的興趣入手,這還會讓哪一個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枯燥的事呀?老師也能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能清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

還有巴學園的午餐。小林校長要求每個孩子從家裡帶的盒飯裡要有兩種食物,分別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包括蔬菜,雞、鴨、牛、豬等肉類,「海的味道」包括魚之類的海味,保證了孩子們飲食上的營養均衡。因為擔心孩子們年齡小聽不懂,所以採用了如此風趣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方式。

等到吃午飯的時候,小林校長會親自察看孩子們的食物,校長夫人則在他身後兩隻手各拿一隻鍋,如果看到哪個孩子沒有帶夠菜,小林校長就會喊一聲「海」或者「山」,校長夫人就從鍋裡拿出相應的食物給那個孩子。小林校長也會順便考察孩子們,哪種食物屬於「海」,哪種食物屬於「山」,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增長了知識和見聞。

巴學園裡那歡樂熱鬧的學習、生活氛圍,孩子們發自肺腑熱愛上學的情景,豆豆與爸爸媽媽在家裡相處的溫馨畫面,令童年時的我印象深刻且無比羨慕。以至於過去二十年了,我仍然對小林校長、豆豆,以及她最要好的朋友們記憶猶新,他們就像我童年裡最親密的小夥伴,幫我點燃了理想的光亮,堅定地陪伴我走過那段自我封閉的兒時歲月。

巴學園的創辦者小林宗作校長是日本當時最受歡迎的教育家,對學前教育事業貢獻卓越。他逝世於1981年,他從前的學生黑柳徹子,即書中的主人公「豆豆」,為了紀念這位備受敬重的教育家而寫下了這部作品。

《窗邊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來,享譽全球,僅在日本國內就銷售超過了70萬冊,屢次登上全國暢銷榜,幾十年來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小林校長獨到的兒童教育方法更是受到一代又一代讀者廣泛而熱烈的歡迎。

黑柳徹子曾說過,「如果我沒有進入到巴學園,如果我沒有遇見小林先生,恐怕我無論做什麼,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圍,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就懷著這種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

黑柳徹子何其有幸,在童年時她遇見了小林校長這位真正懂孩子、理解孩子,真正傾聽孩子心聲的教育者,他以其獨有的教育智慧給予豆豆最大的包容和理解,保留了她最美好的天性,使豆豆從一個「問題孩子」逐漸成長為一個快樂、善良、有愛心的優秀孩子,黑柳徹子後來成為日本著名作家、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也許你渾然不覺,但你在童年裡所受到的影響,將會伴隨你的一生。

我將這部《窗邊的小豆豆》鄭重推薦給大家,因為這裡有最溫暖的治癒系童年,有不帶世俗的純淨人生。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首次登上日本螢屏
    《小豆豆》除了將《窗邊的小豆豆》的經歷搬上螢屏,還將著重描寫黑柳徹子在電視圈的經歷。如果說前作《安寧之鄉》是昭和電視人的輓歌,《小豆豆》中或許將呈現出日本電視黃金時期的模樣。曾經拒絕影視改編本劇的主人公黑柳徹子出生於1933年,童年時被親切地叫做「小豆豆」。小學時因為淘氣被退學,來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巴學園」。
  • 《窗邊的小豆豆》要出電視劇,巴學園裡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你還記得那個好奇心滿滿,把課桌蓋打開又合上好幾十遍,上課時還會跑到窗口邊叫廣告推銷員表演節目的小豆豆嗎?繼「小豆豆書系」中的《小豆豆電視臺》影視化之後,充滿童真治癒力的《窗邊的小豆豆》也要拍成電視劇了。
  • 童年裡最美的底色——《窗邊的小豆豆》閱讀推介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描繪的學校"巴學園"是真實存在的,是小林宗作先生於1937年創辦的實行幼小一貫教育的學校。小豆豆其實就是作者本人,她在巴學園長大,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黑柳徹子的童年生活回憶錄。1984年2月,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成功人士,在初入校園時,被多所小學的校規、老師、同學所厭棄,她的逆襲和華麗蛻變統統源於她與"巴學園"這所學校的幸運邂逅,她在巴學園中成長的那幾年,可以說奠定了她一生的生活基調:樂觀自信、開朗陽光,所以長大後,她把這段在"巴學園"裡的美好時光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我們才得以有幸體驗到那所小學裡令人無限嚮往的童年生活。
  • 小學生作文:《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今天,我讀完了《窗邊的小豆豆》。在讀這本書時,我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樂。我為小豆豆有小林宗作先生這樣的老師、校長而感到高興,為小豆豆能來到巴學園而感到快樂,為泰明的死而感到傷心……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一年級就退學了,從原來的學校退學後她來到巴學園。
  • 《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的故事,問題孩子也能「靜待花開」
    《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小時候就是這樣,她在剛去上一年級幾天,就因為在上課時,無數次不停地開關課桌的蓋子,站在窗邊和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和燕子對話,結果被老師認為不能安靜坐下學習,會干擾到其他同學聽課,被勸退了。
  • 《窗邊的小豆豆》常考知識點梳理
    知識清單 1、《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後,不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3、黑柳徹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4、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
  • 曾被退學的問題學生,寫了巴學園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在灑滿溫暖的窗臺上,有一本攤開的書,陽光落在書頁上,把字裡行間蒙上了絲絲的暖意,文章攜著自由流在指間,更是流在心田。這如水的文,滋潤著我心中那對純真、自由的童年的無限遐想與渴望。小豆豆的經歷,友誼、快樂、自由一路與她為伴,她有她最忠誠的朋友泰明,這份友誼是最真誠的,得了小兒麻痺症的泰明與小豆豆之間不會因為身體的不便而疏遠,這是純真難得的友情。之後的泰明去世,讓小豆豆很悲傷,與之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但回首曾經的友誼,給人留下無限感動、回憶。友誼沒有界限,就像空氣一樣應該遍布每個角落,給友誼強硬劃上界限,就如「巨人的花園」一般。
  • 日本漫畫家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首發
    原標題: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首發 10日,繪本《窗邊的小豆豆》中文版在北京首發。該書在保留「小豆豆」精彩內容的同時,每一頁都配有日本著名畫家巖崎千弘充滿童趣的繪畫,使經典的「小豆豆」內容躍然紙上。
  •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是喚醒一個靈魂
    實際上「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學校,也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小林宗佐創辦了巴學校,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在巴小學時,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了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出版,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中文簡體版的銷售量超過了1100萬。
  • 《窗邊的小豆豆》:一段沁人心脾的溫暖故事,蘊含3條育兒啟示
    文|心語愛《窗邊的小豆豆》自1981年出版以來,一年內熱銷了450萬冊,目前已再版過很多次,在豆瓣評分高達9.1。令人感嘆的是,這本書出版了近40年,為什麼它依然熱度不減?小豆豆第一次來到巴學園見校長先生時,校長先生就聽她說了4個小時候的話,並且過程中先生並沒有表現出不耐煩。他用溫暖的大手摸著小豆豆的頭說:「從今天起你就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小豆豆感覺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麼長時間聽她說話。
  •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天元小學1701班 潘瑾萱 證號:200402594110 指導老師:林曠《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書中講述的是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東京的真實故事。小說的主人公名字叫小豆豆,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小朋友,但是也非常調皮和不守規矩。
  • 《窗邊的小豆豆》:教育,就是要蹲下,看看孩子們所看的高度
    《窗邊的小豆豆》 原著作者:【日】黑柳徹子正文《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一個因淘氣、搞怪被退學的7歲小女孩,怎麼在不改變自己的前提下被身邊的人接受?
  • 《窗邊的小豆豆》
    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小豆豆被退學了,在老師向豆豆媽媽列數完小豆豆的「劣跡」後,豆豆媽媽無奈帶著小豆豆離開了學校。 到底是什麼樣的「劣跡」使小豆豆被退學呢?
  • 跟著名師讀《窗邊的小豆豆》
    商報記者陳燕平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這段引自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的經典句子,被許多老師、孩子津津樂道。為何?
  • 真正的教育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01《窗邊的小豆豆》是一部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的作品,作者黑徹柳子講述了二戰期間,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學——巴學園中的學習和生活。凡是讀過此書的人,無不被校長小林宗作真誠博大的愛心所感動,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國界,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所有的家長深思。本書封面上有一行字:「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
  • 《窗邊的小豆豆》已被翻譯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讀者!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她是日本NHK著名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作家,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已經被翻譯成35種語言,感動了數千萬的讀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黑柳徹子本人。
  • 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一個被愛滋養的「淘氣包」
    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曾經是日本歷史上銷售量最大的一本書。 這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真實而有愛的故事曾經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也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書中的小豆豆其實是作者黑柳徹子的童年原型。在校長先生溫暖和智慧的引導下,一般人眼裡「很怪」「很淘氣」的小豆豆逐漸長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她的每一個好奇、每一個「破壞」和每一個小心思在媽媽和老師們小心的呵護下成了她生命中的寶貴財富,奠定了她成長的基礎。最終,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代表大使。
  • 《窗邊的小豆豆》: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其實「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同時它也是一所真實存在的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先生創辦了巴學園,1981年,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創作成了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書籍一經出版,很快在全球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僅僅是中文簡體版銷量就突破了1100萬冊。
  • 一起來聽《窗邊的小豆豆》的故事
    今天,我們邀請  合肥市天水路小學  慈正英老師  為大家領讀《窗邊的小豆豆》  該書為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  推薦書目  領  讀  者
  • 《窗邊的小豆豆》:豆瓣評分8.7,風靡全球39年!看哭無數人
    至於為什麼起名叫「窗邊的小豆豆」,黑柳徹子在後記中,有這樣一段解釋:「我把這本書的題目命名為『窗邊』,是因為在我開始寫作的時候,正流行著『窗邊族』這個說法。這個詞給人一種被排除在外圍,而非處於主體地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