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奇異的吉隆溝,可以讓你享受一日見四季的唐蕃古道

2021-01-13 楊秉勇的圖文

#西藏#吉隆溝位於西藏日喀則西南部的吉隆縣境內,從吉隆縣城駐地宗嘎鎮到熱索村的吉隆口岸,長度為93公裡。吉隆溝自古就是西藏與尼泊爾交往通商的要道,是著名的唐蕃古道的一部分。

當年,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就是從這條路入境被松贊幹布迎娶至拉薩,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藏傳佛教始弘者蓮花生大師也是從這條路進入西藏,戰勝了苯教,奠定了佛教在西藏的國教地位。現在的吉隆溝已成為中尼之間貿易往來的一級陸路通商口岸。

從日喀則出發到吉隆,有兩條線路。一條是經薩嘎南下到吉隆,另一條是沿中尼公路318國道,經定日過佩枯錯翻越5380米的馬拉山口,站在山口上就可以遠遠地俯瞰到吉隆縣城了。

吉隆溝是西藏同緯度地帶自然條件比較獨特的地區之一,從吉隆縣城向南,沿吉隆藏布河,經吉隆鎮到熱索村,一路上,海拔飛速下降,從4300米直降為1800米。

開車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觀賞到從半乾旱高原河谷季風氣候區,到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區之間的不同地貌,讓你快速經受不同氣候帶的體驗、飽享一日見四季的眼福。

一出吉隆縣城,首先看到的是黃褐色的山體被高原寒風侵蝕得溝壑累累,形成了一層層光禿禿的皺褶,呈現出一副飽經滄桑的面孔。

然後是巖石斷層的山體,有的像千層餅,有的像三明治,

稜角分明的堅硬巖石透射著一種無際的蒼涼。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不時地可以見到人類生存過的痕跡,

或是居住過的廢墟、或是廢棄的佛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路旁的一個壁韌千尺的高山上,竟然看到幾座有人煙的寺廟建築,矗立在接近山頂的陡峭的巖石中,

幾串米粒大小的五色風馬旗隱隱約約地漂浮在廟宇之間,很難想像上面的人是怎麼生存的,為什麼要把廟宇建在這樣一個荒僻險峻的地方,在這種環境裡修行可真稱得上是苦行僧了。

隨著海拔的逐漸下降,山上開始出現灌木叢,這裡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和禽類出沒其間,如長尾灰葉猴、恆河猴、金錢豹、獐子、麇鹿、巖羊、豹貓以及孔雀雉、藏雪雞等。一群野生的巖羊,它們正在河灘裡飲水,見車隊開來急忙竄上山去。

再往前走,樹叢變得茂密高大起來,逐漸進入到了亞熱帶原始森林地帶,

這裡生長有珍稀樹種西藏長葉松、長葉雲杉、喜馬拉雅紅豆杉等。

喜馬拉雅紅豆杉

走進路邊的叢林中,就像是進到了植物王國的迷宮,

高高的草叢沒過了膝蓋,長長的樹枝上飄著一串串的綠色樹掛,

粗大的樹幹上生長著一片片的野生黑木耳,

四周陰森森的卻不恐怖,靜悄悄的卻不瘮人。

公路兩旁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迷人,高懸的瀑布從墨綠的山嶺上噴湧而下,像懸掛的條條銀鏈,有一個幾十米高的瀑布甚至就在路邊。

沿途河床裡的石頭也變換著顏色,不時地可以見到一片片的紅石頭,據說這是由於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在石頭上形成的氧化鐵造成的。

從吉隆鎮到熱索是一段比川藏公路還要險的路,道路狹窄,路兩邊長滿了茂密的植物,使你看不清路的邊緣在哪裡,

而路邊下方就是望不到底的百丈深淵。

山高谷深、古木參天,有一株枯死的長葉雲杉樹齡高達1200年。

在保持著最原始生態環境的吉隆溝可以讓你盡情地觀賞大自然的神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昔日的唐蕃古道也將成為我國通向南亞地區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

相關焦點

  • 唐蕃古道旁邊的天空之鏡——瑪多星星海,驚豔、免費、鮮為人知
    旅途中,我曾無數次的被路邊的風景驚豔到,然後就要不能自主地停車拍照,用我那拙劣的拍照技術,記錄下了高原的別樣風光。幸好,要拍出高原的美,並不需要特別的拍照技術,因為那裡一抬手就是「西藏藍」,一低頭就草原綠,隨隨便便一拍,都是那種桌面壁紙般的風景。那麼,我照得最多、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哪裡呢?
  • 唐蕃古道上的金銀器和絲織品
    吐蕃與絲綢之路開始介紹唐蕃古道考古發現之前,我們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吐蕃。在歷史上,經過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以後,迎來了大一統的隋唐時期。隋朝的統治期比較短暫,而唐朝的歷史相對來講比較悠久。吐蕃通過青海湖的北面,從柴達木盆地一路向西,這條路線可以視為絲綢之路中與吐蕃關係非常密切的線路。還有一條是唐初開闢的「新道」,這條新道通過今天的青海,進入拉薩,然後從拉薩繼續向西向南可以進入南亞和中亞地區。通過文獻和考古材料,我們都得到了證實,這條新道向西可以一直到達今天的阿里,從阿里有若干個方向可以通向中亞地區;向南則可通過今天西藏西南的吉隆河谷抵達尼泊爾加德滿都盆地。
  • 貢嘎山景觀走廊,唐蕃古道的寶石項鍊,雅家埂紅石灘
    雅家埂地處貢嘎山北麓,距貢嘎山主峰直線距離僅十多公裡,這裡綿延起伏著數十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峰,雄鷹展翅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你會發覺天空離你竟然是這麼的近。自秦漢起就有民間經雅家埂往來於磨西鎮至康定,到唐宋成為內地通往藏區的一條重要通道,是歷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又稱「營盤古道,也是「茶馬古道」的一部分,從古至今,古老的歷史文化和昳麗的景色都給雅家埂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二):收工!此行比西藏還西藏
    上扎尕那後山,穿越洮疊古道,大名鼎鼎甘南洛克線,前往卓尼方向。不走尋常路,自是爛路依舊!一路顛簸前行,從海拔3000的扎尕那村,又躍升上到海拔近4000米的扎尕那後山。海拔高,風景就不一樣了,高山草甸,犛牛低頭吃草,天氣晴好,雲白天藍,愜意依舊。
  • 遇見好風景:品茶馬互市文化,尋唐蕃古道傳說
    日月雙亭壁畫裡記載著「唐蕃古道」的歷史,其中亭裡的「唐蕃赤嶺分界碑」也成為了民族友好的象徵。(日月雙亭)(日月雙亭)(古道煙雲)(唐蕃赤嶺分界碑)「悵然唐王寶鏡殘,輕裘把酒,故裡幾時還?蒼穹西去車塵遠,千裡東望長安怨。」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一路向西,雖然車輪沒在西藏境內印出車轍,但尋哥帶車隊足跡走遍唐蕃古道沿線,沿著母親河的源頭,尋找青海果洛州最美的兩滴眼淚。 迭部明珠扎尕那古冰川遺蹟驚豔,翻越迭山,穿越洛克線洮迭古道,甘南最美麗五彩卓尼的洗禮,走岷縣,過天水,最後歸心似劍。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七):雜多線——隱秘刺激的進藏路
    還可以從啊布加焫茸冰川前往嘎塔鄉經蘇魯鄉到雜多,其實從那曲一路向東偏北,翻越查烏拉山口經阿多鄉也可到雜多。網絡近一年來新出爐進藏8條路線越野排名第一的最後一條進藏路線指的就是這條雜多線,一條隱秘刺激的進藏之路。
  • 去炳靈寺,尋找唐蕃往來的吉光片羽
    順著手望向正前方,只有水天茫茫一片,與蓮花堡、蓮花古渡一同沉入水底的,還包括一千多年前唐蕃古道上的必經關隘鳳林關。時間的界限似乎同空間一起模糊,叫人無從分辨。 通往唐蕃的關口 公元710年是唐中宗在位的最後一年,但皇帝本人在新年伊始還料想不到自己的意外結局。這年春天因為籌備金城公主入蕃和親諸事宜,顯得喜氣熱鬧。
  • 唐蕃古道,一個令自駕遊醉倒的天路遊,你千萬莫要錯過
    本來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入藏,要把眼光投向廣闊的亞非拉,去增進和第三世界人民的友誼的,但沒想到老魚的唐蕃古道計劃一出,被人輕輕的一誘惑,當時便潰不成軍,乖乖的打點行囊緊緊跟上。唐蕃古道,指的是從唐王朝的國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到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的大道,跨越今山西、甘肅、青海和西藏4個省區,全長約3000公裡。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路艱辛,終目睹黃河源之美
    前往黃河源頭,在唐蕃古道214國道和青藏線109國道之間,這廣袤的無人區裡,暑季的八月初,天氣陰沉寒冷,路面坑窪不平。這些年來,幾乎走遍川西藏區和西藏高原,爛路走的太多太多。像黃河源這樣的爛路,雖然一點都不危險,雖然海拔4000多米,雖然是在高原上,但沒有高山峽谷,沒有傍山險路,就是顛、就是坑多。
  • 「與世隔絕」的塔莎古道,卻濃縮著西域最古老的人文與風光!
    相對來說,如果你能夠從塔縣到剎車這樣的一個地方的話,那麼就今天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高速公路,另外一條就是沿著崑崙山脈的塔什庫爾幹河這樣的一個道路,那麼如果你能夠從臺前出發的話,那麼你就要選擇這樣的一個古道區繼續前行,因為在這樣的一個古道上面,你更是可以發現非常多的美麗的風景,而且在這樣的一個地方
  • 置信府|四季風光各不同,江南園林中的詩意日常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禪詩,流傳千年,筆下描繪的四季美景與「無掛無礙」的心境融為一體,甚為世人所嚮往。殊不知,那百花、秋月、涼風、冬雪的人間好時節,盡在置信府。125000000元巨資匠造的江南園林,靈感源自拙政園,師法自然,韻承經典,成就巴中獨一無二的詩意生活社區。
  • 在全國縣名最長、字數最多的縣,你能看到什麼
    積石山縣是大禹治水的源頭,中國彩陶王的故鄉,保安族聚居的地方,生態旅遊的樂園,中國花椒之鄉,世界民歌(花兒)考察採錄地;積石山縣風光秀美,民情淳樸,風俗奇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 我們去看山,見見心愛的「四姑娘」,「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
    四姑娘,這樣一個俏皮又貼心的名字,被放在四川四座被冰雪覆蓋多年的山峰上,我一直知道四姑娘山的雪很美,但是你知道四姑娘山夏天也值得一去嗎?夏天,四姑娘山有「一日見四季」的神奇風光,在山被雪覆蓋的同時,山下的山花又盛開了。
  • 最全9條進藏路線,條條風光美到極致,有些仍鮮有人知
    遊小君專門整理了9條進藏路線,各有特色風光、宗教人文,或安全、或兇險、或野性……每一條進藏之路,都有說不盡的故事,來看看你pick哪一條!文成公主的偉大,將在這條千年古道上被永遠銘記。- 四大神山之阿尼瑪卿 -唐蕃古道上的另一個禮物,是阿尼瑪卿雪山,由13座海拔5900米的相連群山組成。
  • 藍關古道 秋色宜人
    10月28日,藍田縣藍關古道,煙雨濛濛,秋色宜人。一條古道,串起四季,如今迎來了最美的時節,落葉遍地,滿目金黃,獨特美景盡收眼底。藍關古道,古稱「青泥嶺」,因之也把古藍關稱為「青泥關」。藍關古道雄偉險峻,氣勢吞雲變幻。唐皮日休曾在《藍關銘》中描寫:「天輔唐業,地造唐關。千巖作鎖,萬障為栓。難圖其形。莫狀其秀。雙扉未開,天地如鬥。軋然副啟,人濟入濟。似畫秦國,鋪於馬底。險不可侵,惟王之心。矧夫茲關,獨可規臨。」現在的藍關古道,是戶外運動者的天堂,從縣城南藍關鎮薛家村上嶢山,17.5公裡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到藍橋,車遊山間,如在畫中行。
  • 一年有四季,恩施就美了四季
    如果到了現在,你還只對這些地方「情有獨鍾」,那就太out了! 它 驢友眼中的「湖北小西藏」 是量產奇異美景的北緯30° 在世界上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奇觀之後
  • 溫州澤雅南山古道環線穿越,風景如畫!
    建議:順時針走,垟坑村到水碓坑古村落,是峽谷邊的遊步道,可以熱身,水碓坑古村落到言章村是古道上坡,言章村到黃嶺頭也是古道上坡,黃嶺頭到下浹村是1.5公裡的公路,有古道,但是要下去再上來,公路是平的。下浹村到上龍頭是梯田古道,上龍頭古道下去到北林垟,北林垟有一大片田園風光,現在有幾十畝油菜花,北林垟建議不要走黃山村,直接走馬鞍巖,再接上公路到坳頭,因為走黃山村也有1.5公裡的公路,坳頭下去是大片梯田,看完以後不要去潘莊,走右邊古道上去翻過埡口下來就是垟坑村。
  • 邵武古道越野賽開跑
    東南網12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6日,2020片仔癀·張三丰故裡邵武古道越野賽鳴槍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跑友齊聚邵武和平古鎮,在這個冬日掀起新一輪的「運動熱」「旅遊熱」。本次賽事以「悅跑古鎮·萬物和平」為主題,設千年古道越野精英組(35公裡)、千年古道越野挑戰組(19公裡)和和平古鎮探幽健步組(4.2公裡),賽道融入傳統建築古韻、清新原野風光、愁思嶺古道、留仙峰等人文景觀和江湖武俠元素,集越野競技、古鎮觀光、文化體驗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