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吉隆溝位於西藏日喀則西南部的吉隆縣境內,從吉隆縣城駐地宗嘎鎮到熱索村的吉隆口岸,長度為93公裡。吉隆溝自古就是西藏與尼泊爾交往通商的要道,是著名的唐蕃古道的一部分。
當年,尼泊爾的赤尊公主就是從這條路入境被松贊幹布迎娶至拉薩,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藏傳佛教始弘者蓮花生大師也是從這條路進入西藏,戰勝了苯教,奠定了佛教在西藏的國教地位。現在的吉隆溝已成為中尼之間貿易往來的一級陸路通商口岸。
從日喀則出發到吉隆,有兩條線路。一條是經薩嘎南下到吉隆,另一條是沿中尼公路318國道,經定日過佩枯錯翻越5380米的馬拉山口,站在山口上就可以遠遠地俯瞰到吉隆縣城了。
吉隆溝是西藏同緯度地帶自然條件比較獨特的地區之一,從吉隆縣城向南,沿吉隆藏布河,經吉隆鎮到熱索村,一路上,海拔飛速下降,從4300米直降為1800米。
開車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觀賞到從半乾旱高原河谷季風氣候區,到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區之間的不同地貌,讓你快速經受不同氣候帶的體驗、飽享一日見四季的眼福。
一出吉隆縣城,首先看到的是黃褐色的山體被高原寒風侵蝕得溝壑累累,形成了一層層光禿禿的皺褶,呈現出一副飽經滄桑的面孔。
然後是巖石斷層的山體,有的像千層餅,有的像三明治,
稜角分明的堅硬巖石透射著一種無際的蒼涼。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不時地可以見到人類生存過的痕跡,
或是居住過的廢墟、或是廢棄的佛塔。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路旁的一個壁韌千尺的高山上,竟然看到幾座有人煙的寺廟建築,矗立在接近山頂的陡峭的巖石中,
幾串米粒大小的五色風馬旗隱隱約約地漂浮在廟宇之間,很難想像上面的人是怎麼生存的,為什麼要把廟宇建在這樣一個荒僻險峻的地方,在這種環境裡修行可真稱得上是苦行僧了。
隨著海拔的逐漸下降,山上開始出現灌木叢,這裡有許多珍稀的野生動物和禽類出沒其間,如長尾灰葉猴、恆河猴、金錢豹、獐子、麇鹿、巖羊、豹貓以及孔雀雉、藏雪雞等。一群野生的巖羊,它們正在河灘裡飲水,見車隊開來急忙竄上山去。
再往前走,樹叢變得茂密高大起來,逐漸進入到了亞熱帶原始森林地帶,
這裡生長有珍稀樹種西藏長葉松、長葉雲杉、喜馬拉雅紅豆杉等。
走進路邊的叢林中,就像是進到了植物王國的迷宮,
高高的草叢沒過了膝蓋,長長的樹枝上飄著一串串的綠色樹掛,
粗大的樹幹上生長著一片片的野生黑木耳,
四周陰森森的卻不恐怖,靜悄悄的卻不瘮人。
公路兩旁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迷人,高懸的瀑布從墨綠的山嶺上噴湧而下,像懸掛的條條銀鏈,有一個幾十米高的瀑布甚至就在路邊。
沿途河床裡的石頭也變換著顏色,不時地可以見到一片片的紅石頭,據說這是由於當地特殊的自然條件在石頭上形成的氧化鐵造成的。
從吉隆鎮到熱索是一段比川藏公路還要險的路,道路狹窄,路兩邊長滿了茂密的植物,使你看不清路的邊緣在哪裡,
而路邊下方就是望不到底的百丈深淵。
山高谷深、古木參天,有一株枯死的長葉雲杉樹齡高達1200年。
在保持著最原始生態環境的吉隆溝可以讓你盡情地觀賞大自然的神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昔日的唐蕃古道也將成為我國通向南亞地區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