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日本旅遊的小夥伴,在餐廳點餐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菜名吧?比如說「親子丼」(親子蓋澆飯)還有「キツネそば」(狐狸蕎麥麵)以及「月見うどん」(賞月烏龍麵)等等,那麼它們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今天老師就來講一講常見的日本菜中,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
親子丼 他人丼
「丼(どん)」本義是大碗,後來演變成蓋澆飯的意思。
「親子丼(おやこどん)」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是父母親和孩子可以一起吃的蓋澆飯吧?其實不然,它是指用雞肉和雞蛋做成的蓋澆飯。雞肉就是「親」,雞蛋就是「子」,所以它是「把父母和孩子一起吃掉」的蓋澆飯哦。聽起來好殘忍啊!
它在日本是一種很常見的蓋澆飯,不僅在大大小小的快餐店可以吃到,在便利店也可以輕易地買到。雖然殘忍,但味道還是不錯的。
跟「親子丼」相對的還有一種「他人丼」(他人蓋澆飯),也就是用雞肉以外的肉(主要是豬肉)和雞蛋一起做成的蓋澆飯,因為它們並不是一家人,而是「外人」的關係,所以就叫「他人丼」啦。
日本人起名字的腦洞真是大啊!
きつね/たぬきうどん/そば
「きつね」是狐狸,「たぬき」是狸貓,也就是宮崎駿動畫《平成狸合戰》中那種萌萌的動物。
這兩種動物不僅深受日本人喜愛,還常用作蕎麥麵和烏龍麵的名稱。
所謂的「狐狸面」,也就是加了油炸豆腐塊的面。油炸豆腐塊,日語叫做「油揚げ(あぶらあげ)」,就是將豆腐切成薄片用油炸成的食品,味道甜甜的十分好吃。據說這是狐狸最喜歡的東西。
在日本,狐狸被視為稻荷神社所祭祀的神的使者,因此很受百姓歡迎。所以狐狸喜歡的油豆腐也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食物。那麼加入了油豆腐的面就被稱為「狐狸面」了。
再說說「狸貓面」,它裡面放的是「揚げ玉(あげだま)」,也就是炸天婦羅時形成的渣(請參考圖片)。
那麼難道狸貓喜歡吃這個?這倒不是,關於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因為「揚げ玉」的顏色看起來像狸貓的皮毛的顏色一樣。第二種說法是來自於諧音。炸天婦羅時,裡面的食材(蔬菜、魚蝦等)被稱為「タネ」(tane),而「揚げ玉」只有殘渣,裡面沒有食材,所以就是「タネ抜き」(tanenuki),跟「たぬき」(tanuki)發音類似,久而久之人們就這樣叫它了。跟狸貓真的沒啥關係呢!
月見うどん、力うどん
「月見(つきみ)」是賞月的意思,那麼「賞月烏龍麵」聽起來是不是很浪漫呢?其實,它只是在面上放了個雞蛋而已。(有生雞蛋,也有放熟雞蛋的)因為雞蛋看起來像圓月嘛,蛋黃像月亮,蛋清像月亮周圍的雲層。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想像力。
但看到實物後不僅一點美感也沒有,而且也沒啥食慾,是吧?
那麼「力うどん」(力量烏龍麵)又是啥呢?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以為是吃了很有力量,那裡面肯定有很多肉吧。然而並不是,這也是一個文字遊戲。因為日語有一個詞「力持ち」是「大力士」的意思,它讀作「chikara-mochi」,而「mochi」又有「年糕」的意思。所以人們想到「力」就聯想到「mochi」(年糕),那麼「力量烏龍麵」,就是在面裡放了年糕而已。
這聽起來真有種黑暗料理的感覺啊,大家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