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天三頓吃什麼?一直是社區老百姓每天操心的事情,而社區食堂作為上海老齡化城區為老服務託底保障的福利,一直是老年人專享的。
但是坐落在虯江路會文路這裡的寶山路街道社區食堂,不僅為轄區老年人的就餐難提供保障,還成為了社區青年人的就餐打卡地。
一日三餐早中晚的餐點,
讓這個社區食堂服務的覆蓋面
擴大到了全人群,
也讓社會組織參與為老服務的探索
不斷擴展延伸,
惠及更多周邊人群。
環境整潔 菜品豐盛 價格實惠
中午11點不到,這個名為耆樂家·樂齡友廚的社區食堂內,已經非常繁忙。居民張老伯選購了兩個小菜一碗湯,再買了幾個饅頭,不僅今天的午餐和晚餐解決了,就連明天早上的早飯也一併準備好:
「環境很乾淨,服務員態度好,菜的價錢也便宜,我中午來一次晚上就可以不來了,蠻好的。」
因為中午就餐的人較多,居民楊阿姨索性就把老兩口的飯菜一併打包回家慢慢享用。她一共打包了5個小菜,有牛肉、 烤麩 、青菜 、蠶豆、 白斬雞,用她的話來說,自己出一點,街道補貼一點,三十元的價格,自己做吃不到兩個菜。
高性價比口味豐富吸引周邊白領
在眾多就餐人群中,還有不少年輕人也踏著午餐的時間點來到了這裡,選上自己心儀的三五個小菜,同事一起搭夥吃飯,菜品的口味也吃得很豐富。
社區白領說:「蠻好的,性價比高、種類多,價格相比外面會便宜一點。」
在食堂的選餐區域,記者看到沿著櫥窗的近三十個葷素菜品整齊擺放,靜待挑選。濃油赤醬的紅燒系列,營養豐富的香腸燉蛋、川辣口味的剁椒魚頭、清淡口味的玉米蝦仁、小青菜等,可以滿足各類人群的口味需求。
靜安區利民社區為老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金暉告訴記者,菜品種類和量都是聽取過居民意見的:
「食堂開之前,街道和各居委會把老年人請過來開了多次調研會,聽取老年人的相關建議和要求。
我們這裡開設了早、中、晚三餐,早餐的品種有三十幾種, 中餐有四五十種,晚餐也有四五十種,要讓老年人吃得飽、吃得好」。
專聘營養師為糖尿病人配餐
靜安區利民社區為老服務管理中心負責人金暉表示:
「我們每個月會請一些營養師指點大廚 ,所以我們這裡所有的菜、點心都是標識清楚的,有些是低糖,有些是無糖,有些是高糖的,可以讓老年人按照自己的身體情況去選擇。」
社區食堂不僅是社區全人群的打卡地,它還對周邊街道的老年人開放,希望把社會組織做公益的內容擴散出去,讓更多的社區居民受益。
此外,由於不用餐的時候社區食堂也一直對外開放,不少老人會把食堂作為老年活動室,經常和鄰居們在食堂聚會聊天,還從家裡帶來水果給食堂工作人員,王老伯告訴記者:
「食堂工作人員平日裡對我們十分照顧,熟悉我們的口味,在這裡吃飯很放心,時間長了,我們也成了朋友,經常約上三五鄰居好友到這裡坐坐,和工作人員聊聊天,很開心的。」
據了解,靜安區利民社區為老服務管理中心,承擔著靜安區四個街道的社區食堂以及配餐服務,寶山路街道社區食堂的經營模式,作為中心打造的樣板食堂,今後將擴展到有場地條件的其他街道。
記者、圖片:王文瑛
視頻:傅雷
編輯:史笑雨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還想看↓
▶
▶
▶
▶
▶
▶
▶
▶
▶
▶
原標題:《這家社區食堂靈額!菜品豐富、性價比高、老少皆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