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回答別人的問題,拿過來參考一下,看看是不是顛覆你的認知。
大概,掃了一眼其他回答,幾乎全是胡說八道,打趣的,言語不遜的,都有,囉裡囉唆說一大堆,都不明白孔子說這話是在什麼語境下,什麼環境下說的。
要想理解,孔子的思想必須要對照當時春秋時期的現狀才能更全面地去了解,當時為什麼這麼說,而不是戲說,胡說。
大家都知道,孔子活著的時候,並不是什麼聖人,當時孔子的儒家學說並不是主流意識形態,這一點跟後朝以「外儒內道」的治國思想有很大的區別,儒家學說真正的開始被應用到治國,是從漢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家」開始的,這時候離孔子所在的春秋時期已經過去四五百年了。這是一個很長的歷史。真正興旺並達到高峰是在宋朝,把孔孟之道發揮到了極致,在這之前,世人只知道有孔子,有誰知道世界上還有孟子這個人呢?是朱熹把孟子拔高到了亞聖的地位,形成了理家學說。所以,宋朝被史稱文官士大夫們的天堂。
不羅嗦,進入正題。
儒家的男女大防,克己復禮,在人類的歷史上是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的,對守住人類基因不被破壞汙染,畸形變態的付出是不可磨滅的。今天竟被無知宵小拿來開玩笑,真是後生無知無畏,讓人噁心。
為什麼給孔子的男女大防,克己復禮這麼高的評價呢?接著往下看。
首先,當時的社會環境,是分封制的社會模型,也就是今天了解的封建社會,什麼是封建社會呢?打個比方說,就是當時的天子,把自己的大兒子封到山東當齊王並軍政自治可以有自己的軍隊,把自己的二兒子封到陝西做秦王並軍政自治可以有自己的軍隊,把自己的三兒子封到江蘇做楚王並軍政自治也可以有自己的軍隊,等以此類推,四兒子封北平燕王,五兒子封山西晉王等等。
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生殖傳承的問題,大家為了不讓權力和財富外流,以求達到長期統治的目的。會怎麼辦呢?開始出現大量的聯姻情況,看上去是不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就在於,聯姻的對象,不可避免的都有血緣關係,更甚的是姨親結婚,姑親結婚等近親結婚的現象開始泛濫。
今天的人,都知道,近親結婚的危險。是什麼?是滅種的危險。當時的人為了保住王位的利益的這種政治婚姻,利益婚姻是反人類的,是泯滅人性的。這是在王侯家的情況。
其次,在民間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大家都知道有個詞叫「庶民」,什麼是庶民?就是,不是嫡出的叫庶出。庶出的孩子,也就是小老婆或者是沒有婚內地位的女人生的孩子叫庶出,後來管中國的老百姓叫庶民。在農村地區,幾乎一個村就是一個姓,外姓人幾乎沒有。一個姓說明了什麼呢?就是往上數,都是一個爺爺奶奶,都是一家人。在這種情況下,男女到了青春期,荷爾蒙泛濫,情慾爆炸的年齡,近親相合的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偷偷摸摸的都會發生的,是禁止不住的。
到此,怎麼辦?近親相合生孩子,這個問題是擺在眼前不得不解決的大問題。孔子這個時候就出來倡導克己復禮,有個俗語到今天還在用,就是男女結婚行房被稱為行周公之禮。為什麼要倡導男女大防,並在社會上大肆渲染,就是為了防止年輕人特別是近親的男女偷偷的行周公之禮。也就是今天說的少男少女偷情,做愛做的事,今天一個姓的一個村的結婚的都很少了,所以不存在這個近親的問題。但在孔子的春秋時期,這還是個大問題。
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訴當時天下的少男少女們,在交通不發達,大家都是族親的氏族社會形態下,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否則就是不道德,是違反人倫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堅決不允許的。是滅人類的事情。
孔子也是很無奈吧。這種情況自打破了封建社會專制以後,還是會出現在少數利益家族中。不是他們她們不懂。而是不這樣就要被吃掉,被滅掉,是活不下去的問題。
……
A:作者:棟德
B:道家隱派傳人,小天使投資人,寫作只是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