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喜歡萬歲衝鋒?面對瘋狂的日本人,美軍如何做出應對?

2020-12-16 天下將令

眾所周知,二戰中日本的戰鬥力不俗,特別是日本軍人在戰場上的拼刺刀精神,不要命的衝鋒可以說是日軍在戰場上的常規操作,而在日美戰爭期間,對於在白刃戰毫無經驗的美軍而言,面對瘋狂的日軍,美軍士兵又是怎樣應對的呢?

確實,對於日軍的白刃戰戰術,美軍有點不知所措。日軍公然偷襲美軍的珍珠港,以極小的代價重創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讓美軍見識到了日軍的作戰能力,同時在美國有關日軍強大作戰力的消息已經成為了民間的傳說,對於即將參戰的美軍士兵來說,確實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為了應對日軍的白刃戰戰術,美軍也決定在軍隊中訓練士兵進行拼刺刀的能力,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發現美軍士兵根本對於白刃戰一點也不在行,隨後美軍放棄了白刃戰的訓練,重新尋找解決的辦法。

最終手槍取代了刺刀作戰。經過白刃戰訓練的失敗,美軍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手槍上面,隨後一把M1911A1手槍成為了每個美軍士兵的標配,而且將手槍運用在白刃戰上,在一戰中美軍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最終事實證明,這樣的選擇完全沒有錯。在二戰中,日軍的衝鋒部隊面對美軍強大的火力阻擊就已經傷亡慘重了,衝到美軍陣地前進行肉搏的日軍已經很少了,而衝到美軍陣地前進行肉搏的日軍士兵迎來的只是美軍士兵手槍的一片痛擊。

最後在和日軍的近距離作戰上,美軍又獲得了一款非常棒的武器——霰彈槍。霰彈槍可以說是無敵的近距離作戰武器,二戰中,美國間國內所有庫存的霰彈槍全部發放到部隊中去,面對日軍密集的衝鋒,霰彈槍的性能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其效果比手槍好得多。就這樣美國解決了和日軍近距離作戰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關於日軍的「萬歲衝鋒」,美軍:我當時害怕地給了他們一梭子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人給我們最大的印象就是愛拼刺刀,由於日軍從學生時期就開始訓練格鬥拼刺技術,在這方面中國軍隊可謂是吃了大苦頭,毫不誇張的說當時一個日本兵可以和中國三個士兵同時進行拼刺。日軍的「萬歲衝鋒」在一戰和沙俄的交戰中就開始運用了,當炮兵覆蓋敵人陣地後,步兵便立即展開進攻,衝上去和敵人進行肉搏戰,想必這也是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二戰後期由於日軍在與美軍的作戰中頻頻失利,兩國之間國力的差距在武器裝備上更是顯而易見。
  • 老照片:當日軍「萬歲衝鋒」遭遇美國重機槍
    日軍的強悍,冷酷和所信奉的「不投降主義」為世界各國熟知。在戰鬥中,日軍以實施進攻,衝鋒為第一原則,「白刃戰」和生還概率極低的「肉彈攻擊」,成了日軍的拿手好戲。
  • 「玉碎」塞班——史上最大規模的萬歲衝鋒
    然而,冥冥之中有天意註定,7年之後的同一天,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得到了報應,遭遇了恥辱性的慘敗:1944年7月7日,在登陸美軍的打擊下,塞班島上的日軍殘兵敗將走投無路,糾集3000餘人發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絕望而又瘋狂的大規模自殺衝鋒!
  • 美軍第一次遭遇「萬歲衝鋒」,士兵毫無準備,慘遭日軍「屠殺」
    但是美軍作戰的時候也並不是每次都能如願,在二戰中美國就在太平洋戰場上遇到了之前美國從來沒有見過的對手,那便是兇悍的日本士兵。其實對於二戰的日本士兵大家都是知道其作戰悍不畏死的特點的,並且往往會在絕境時使出自殺式襲擊,這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給美軍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 這種衝鋒德軍、蘇軍都做不到:二戰日本兵最勇敢?
    文/快哉風二戰中,日本士兵有一種別無分號的瘋狂衝鋒:萬歲衝鋒。西方人稱這種聞所未聞的自殺衝鋒為「Banzai charge」,日本人則稱「萬歲突擊」——因為衝鋒時,日本兵口呼「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圖:萬歲衝鋒按照日本人的定義,「萬歲衝鋒」並非一種戰術,而是以「玉碎」為前提的自殺突擊。二戰的多次戰役中,日軍在彈盡糧絕之後,由軍官帶領,包括傷員在內所有能動的士兵都會端起刺刀和手榴彈,向敵軍陣地做最後一次衝鋒,以求榮譽的「玉碎」。
  • 日軍3000人衝鋒美軍瓜島陣地,卻被這位美國大兵一人幹掉一半以上
    這場戰役的勝利,也使二戰太平洋戰場發生實質的戰略轉折,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在瓜島戰役中,美軍誕生了一位「機槍野獸」,也是因為他的存在,讓日軍受到了奇恥大辱。這位被稱為「機槍野獸」的美國大兵叫約翰·巴斯隆,在瓜島戰役日軍的一次衝鋒中,他一人滅掉了一半以上的日軍,可謂是一戰成名!
  • 美軍對日軍碾壓式作戰,幾千個人打兩百個人,日軍部隊如何反擊?
    美軍對日軍的碾壓式作戰,幾千個人打兩百個人,日軍部隊如何反擊文/無計讀史美軍和日軍部隊在菲律賓的爭奪,演變成為了在一個又一個的島嶼上面,美軍與日軍部隊的爭奪。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是關於馬金島上面,美軍的進攻。
  • 二戰期間,為什麼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刺刀術遇到美國大兵就失靈了
    (摘自《亮劍》)上面是小說《亮劍》中,對日本兵發動刺刀戰前的描述。關於日軍喜歡拼刺刀的描述,這些文學作品中,提及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好些影視作品中也是大量的出現。不過,日軍真的像我國的文學以及影視作品中描述的一樣,喜歡拼刺刀嗎?
  • 血戰硫磺島,美軍傷亡人數為何會比日軍多6000餘人
    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讓美軍攻打硫磺島付出了比日軍多6000人的巨大傷亡? 日軍的環形坑道陣地 提到硫磺島,我們不得不提到日軍的環形坑道陣地。由於日本的海軍主力已經在雷伊泰灣大海戰中損失殆盡,日本海軍已經抽不出更多的機動力量參與硫磺島戰役。
  • 「硫磺島之魔」:慄林忠道,自帶小鏟子絕望衝鋒!害怕美軍得屍
    但就算是五比一的優勢兵力,美軍最後付出了傷亡28686士兵的代價,而日軍傷亡是22305人,成為俘虜的只有1083人。 雖然美軍的死亡人數依然大大低於日軍:美軍死亡士兵6821人,而日軍死亡高達22305人,一個美軍換三條日軍的性命。但即使這樣,在兵力和火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美日雙方1.23:1的傷亡比率,這也是美軍上下無法接受的。
  • 美軍都怕死嗎?小軍艦敢對日軍戰列艦衝鋒,死傷數萬機組依舊戰鬥
    很多人印象裡,美國人的命很貴,也很怕死。很多人也認為美國軍隊是一支拿著可樂,抱著機槍,蹲在散兵坑裡等著炮擊和空襲過去後心驚膽戰的過去怕死軍隊。然而這次疫情表現出來的美國人生命的廉價,以及美國人民各種傻大膽事件,顯然顛覆了很多人以往的認知。其實,美軍名將麥克阿瑟曾經有這麼一句話: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 二戰太平洋泰納魯河戰役:日軍全軍覆沒,侵華一木支隊葬身河灘
    他們此刻堅守的陣地正是二戰歷史上最著名的太平洋上的島嶼瓜達爾卡納爾島(這個戰前沒人知道在哪的地方)。而他們的對手則是日軍登陸部隊,其中更是有曾經侵華戰爭的急先鋒,一木支隊。美軍是幾天前得到日軍來犯的消息的。
  • 日本兵拼刺遠超美蘇,為何不敢和他們近戰?日軍:傻子才衝鋒
    二戰中日本兵擅長白刃戰是公認的,與蘇聯的諾門坎戰役、與美國的太平洋戰爭都不乏日本兵用自殺式衝鋒扳回武器裝備上劣勢的戰例。可奇怪的是美國人和蘇聯人無論體格還是營養都要比日本人強得多,他們為何還會在近距離的白刃戰中吃虧呢?
  • 一根管子三個罐,美軍噴火器燒得日軍叫苦不迭,用法很簡單
    二戰太平洋戰爭,美軍和日軍在瓜島、硫磺島等島嶼上展開了可怕的戰鬥,日軍瘋狂的進攻令美軍一度懷疑人生:「這些日軍難道不怕死嗎」。除了千年不變的三三制隊形,萬歲衝鋒之外,日軍在面對火力極其強大的美軍時尤為擅長挖掘地道進行頑抗。
  •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人海戰術」,美國老兵印象深刻,並非密集衝鋒
    在面對南朝鮮軍時志願軍用2倍兵力就能擊垮敵人,在面對美軍時則需要4倍,在戰場上自然會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但是,美軍和南朝鮮軍指責志願軍使用「人海戰術」,只不過是為其戰敗尋找藉口,順便站上道德制高點,進行宣傳罷了,大概也就是「年輕人不講武德」那個味道。
  • 日軍最強師團,曾製造南京大屠殺,為何最後餓得只剩一千多人
    在攻佔摩天嶺炮臺後,第六師團步11旅團長大寺安純狂妄地高呼日本萬歲。結果來遠艦一炮轟來,直接將大寺安純炸成了粉末。他也成為了第一個在中日戰爭中死亡的日本高級將領。日俄戰爭期間,第六師團捲土重來,參加了在遼陽、奉天等地的戰役。1928年北伐戰爭時期,第六師團為了阻止中國統一,再一次出兵濟南,殘害我國軍民超過五萬人。
  • 這5名日本陸軍大佐,造成美軍近10萬人傷亡,卻有一人活到戰後
    日軍情報稱登島美軍只有6000人,且士氣低落。一木對於夜戰近戰頗有自信,認為美軍嬌生慣養,戰意不堅,只需刺刀衝鋒即可打垮,於是不待第二梯隊抵達就率領800餘人向機場挺進。8月20日,日美尖兵遭遇,美軍察覺日軍動向,在短吻鱷溪西岸布防。8月21日凌晨,一木支隊強攻美軍防線,遭到猛烈火力阻擊,被成片打倒,但後續日軍仍不顧炮火,高呼萬歲,挺著刺刀繼續衝鋒,讓美軍驚駭不已。
  •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處理重傷士兵的?日軍老兵至今都感到心寒
    日本士兵在二戰時期是最瘋狂的士兵,為了天皇甚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並以此為榮,但遺憾的是日軍高層甚至天皇並沒有多看重他們的生命。到了戰爭末期,日本帝國主義無力回天,於是各種殘忍的自殺武器被研製出來,例如著名的「神風特工隊」、「櫻花自殺彈」、「回天魚雷」,無一不控訴著日本人在戰爭中的冷血,而日本人對於受傷老兵的作法也堪稱殘忍。首先讓我們看看美國人在二戰時期對於士兵的態度。大家看過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為什麼要大費周折的營救瑞恩?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而在硫磺島,美軍顯然不想再給日本人任何機會。在戰役開打前,美國特地集結了11萬部隊,想要以人數和火力的優勢,複製塞班島的成功。而駐守硫磺島的日軍人數,則遠遠少於塞班島。既然美軍人數那麼多,為什麼卻會在硫磺島戰役中,遭到更慘重的傷亡呢?
  • 二戰中的日軍第六師團,戰鬥力強勁,最終是怎麼覆滅的
    在攻佔摩天嶺炮臺後,第六師團步11旅團長大寺安純狂妄地高呼日本萬歲。結果來遠艦一炮轟來,直接將大寺安純炸成了粉末。他也成為了第一個在中日戰爭中死亡的日本高級將領。日俄戰爭期間,第六師團捲土重來,參加了在遼陽、奉天等地的戰役。1928年北伐戰爭時期,第六師團為了阻止中國統一,再一次出兵濟南,殘害我國軍民超過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