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億市值京東健康(06618),來看看10萬億的亞馬遜(AMZN.US)如何...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亞馬遜(AMZN.US)的發展路徑告訴業內玩家的是,得處方者得天下!得B端者能稱雄!因此,此時布局爭奪處方資源就是最佳時機!爭奪處方資源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建立網際網路醫院等線上醫療機構或者處方流轉平臺,有效承接線下實體醫院處方;另一種,則是從下遊支付端著手。

1、亞馬遜通過PBM切入醫藥健康領域

亞馬遜實質是想從PBM切入醫藥健康產業。為什麼它會選這個突破口,這裡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PBM業務。

圖1.PBM業務與各利益相關方的關係

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即藥品福利管理,是為藥品支付方(比如醫保、商業保險)提供服務和管理的機構。其業務主要包括,制定和修訂藥品報銷目錄、保單處理、為藥店提供採購服務、與藥廠談判藥品折扣和返利、處理和支付處方藥報銷,以及郵寄藥品服務。

PBM的核心業務和收入,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個是從藥品廠商採購商品,收取來自藥品廠商的折扣、返點;一個是審核處方、並向用戶/患者提供郵寄藥品的服務,收取服務費用;另一個是通過大宗採購獲得藥品優惠,提高藥物成本效益,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為保險公司提供最經濟的支付方案,為保險控費,向保險公司收取服務費用。另一方面,如果用戶選擇上門取藥,PBM可以為他們推薦零售藥店,向零售藥店導流。

由此可見,PBM機構在與廠商、保險公司、零售藥店的關係網絡中,基本擁有較多的話語權。而其處方來源,來自醫療機構。因此,PBM只要能與醫療機構保持穩定合作關係,把握上遊醫療處方資源,再利用其自身的處方審核能力、郵寄配送能力、以及藥品支付方案優化能力,則在整個醫藥健康產業鏈網絡中將處於較為主動的地位。

亞馬遜手頭積累了海量用戶/流量資源,而其自身強大的網際網路技術以及電商基因能為其處方審核、郵寄配送、支付方案優化這幾個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和發展潛能。如果可以實現PBM服務走量形成規模,則對上遊廠商、下遊藥店、保險公司都有相對更多的話語權。可以實現多種收入來源齊頭並進、規模放量增長。

但是可惜,美國PBM行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行業集中度很高,前三位的PBM龍頭市場佔有已經達到八成左右。尤其是前兩年亞馬遜進入醫藥健康產業的消息出來後,PBM企業為了能抵禦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紛紛尋求與保險公司合併,使得亞馬遜想要獲得大的保險公司的合作相對困難。另一方面,傳統零售藥店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像CVS這樣的龍頭企業,已經通過併購大型PBM機構Caremark和商業保險巨頭Aetna,打通了全產業鏈形成閉環和生態圈。

圖2.CVS打通PBM和保險業務形成閉環

因此,亞馬遜在這個時間節點想攻入醫藥健康領域並不容易。只能不斷嘗試與各規模相對較小的PBM企業合作。我們大膽揣測一下,對亞馬遜來說,想在壁壘和巨頭林立之下打通PBM這條路,未來或許可以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徑。

2018年亞馬遜收購Pillpack,即是迂迴戰術、向PBM業務靠攏邁出的第一步。

Pillpack成立於2014年,核心業務包括提供24小時「全天候全方位」網上購藥和配送服務,並建立了將處方藥做成按次數服務的單獨包裝並送貨到家的服務系統。

Pillpack的服務人群更偏老齡化、慢病或較重疾病患者。為需要長期服用多種藥物的慢病患者提供方便的按次包裝藥品,有利於提升慢病患者的藥物依從性和消費體驗,從而穩定甚至提升相關藥品銷售。因此,Pillpack服務業務的主要購買對象和收入來源是PBM機構。

Pillpack擁有包括藥房軟體、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與保險公司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以及擁有全美50個州的郵寄藥品許可證,都為亞馬遜建立線上藥店和郵寄業務打下了基礎。

2、第二步,推出Amazon Pharmacy線上藥房

此次亞馬遜推出線上藥房服務,則是走出了其進軍醫藥健康產業的第二步。Amazon Pharmacy的主營業務是,提供線上處方藥購買和郵寄服務。聚焦品類是處方藥,服務是郵寄配送。

圖3.亞馬遜線上藥店服務內容

來源:亞馬遜藥店網站

對照上面的PBM產業鏈圖,可以看到,亞馬遜這項線上藥房業務,旨在爭奪處方資源,同時藥品郵寄服務也與PBM的同一項服務形成了直接競爭關係。

在處方來源方面,醫療機構醫生可以直接把處方發送給亞馬遜線上藥店,患者也可以要求線下零售藥店將個人處方藥記錄轉移到亞馬遜藥店。

在藥品郵寄服務方面,亞馬遜也想將其自身擁有的巨量的Prime會員導入到線上藥房業務。為Prime付費會員提供2天免費郵寄藥品服務。非會員可選5日內免費送貨,或支付5.99美元升級為2日送達。

同時,亞馬遜在藥品價格上做文章,吸引顧客/患者,提升競爭力。亞馬遜線上藥房主要面向的人群,一類是擁有醫保/商保資質的顧客,一類是自費顧客。像上面說的,很多PBM公司選擇與保險公司巨頭合併,則亞馬遜要想跟保險公司合作獲得顧客流量並不容易。因此,亞馬遜重點爭奪對象是自費顧客。而它吸引自費用戶的手段主要是提供大幅折扣和優惠,最大限度降低藥品價格。其為自費顧客提供品牌藥最高40%、仿製藥最高80%的折扣。

Prime會員還可以在包括CVS、Walgreens、沃爾瑪等線下藥店使用處方藥折扣卡,這也可以看作是亞馬遜向線下藥店導流、謀求合作的一種方式。

3、與線下零售藥店合作大於競爭

亞馬遜線上藥店與PBM機構形成直接競爭。而對線下連鎖藥店來說,亞馬遜代表的是線上場景、體驗和服務內容,其沒必要、也不可能取代線下藥店。

線下連鎖藥店在消費體驗感方面,有自身無可取代的優勢。比如,面對面問診、健康和藥物諮詢,更精準、全面,給顧客更多安全感。

尤其是對於老年顧客,他們可能不會/不常上網,或者對網絡有排斥,已經有信任的固定服務的藥店藥劑師,線下消費習慣已經形成、且根深蒂固。這部分人要轉變,很難。而且老年人可能因為孤獨而更喜歡面對面的溝通,喜歡嘮嗑。去藥店接受服務,還有跟人溝通的需求得到滿足,獲得被關心的感覺。這種滿足感是對著屏幕的線上消費難以滿足的。

同時,連鎖藥店幾萬家開在靠近社區和家庭的位置,對顧客上門接受服務也很方便。患者在社區藥店可以接受儀器檢測、醫師檢查等服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多、更全面的醫療健康服務。

當然,相比線下藥店,亞馬遜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像今年衛生事件的情況下,顧客不方便出門,通過線上消費,購藥需求可以立刻得到滿足。這種線上便捷、即時性的優勢也是線下零售欠缺的。也許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抓住衛生事件的契機,在今年推出線上藥店業務的原因。

因此,未來更可能的是,線上、線下業態和玩家找到一種可合作或結合的形式,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線上線下無縫銜接、靈活和完整的最優消費體驗。

4、阿里、京東可借鑑之處

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發展醫藥健康的市場環境更寬鬆。

對國內網際網路企業來說,現在大力發展醫藥健康業務正是大好時機。並且亞馬遜的打法也非常值得借鑑。因為,國內網際網路企業面臨的市場和競爭環境要比亞馬遜寬鬆的多。

一方面,國內處方外流進程才剛剛開始。目前處方藥銷售67%還是在公立醫院渠道,10%在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僅有23%是通過社會藥房銷售。根據預測,未來幾年,國內處方外流規模可達千億元。

政策逐步推進處方流轉外配。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優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經辦管理服務、強化「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措施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具體意見。

包括在線上醫保支付藥品品類方面,各地可從門診慢特病開始,逐步擴大醫保對常見病、慢性病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支付的範圍。

以及在支持「網際網路+」醫療複診處方流轉方面,探索定點醫療機構外購處方信息與定點零售藥店互聯互通,可以依託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加快推進外購處方流轉相關功能模塊應用,便於「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複診處方流轉。

網售處方藥政策也剛剛在2020年取得鬆動,為線上發展處方藥銷售業務帶來了東風。1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網售處方藥「有條件放開」提出了嚴格監管和限制。最終對於處方藥網上銷售選擇有條件地放行,將對網際網路醫藥企業和實體藥店帶來新的機會。

並且,國內PBM、商業保險服務模式甚至尚未成型、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遠未成熟。因此,網際網路公司通過下遊支付業務來取得發展擁有無限可能。

另一方面,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發展醫藥健康還有個優勢,就是線上B2C、O2O業務已經較為成熟,擁有強大的醫藥物流配送能力,以及用戶線上購買習慣已經養成。

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從醫藥電商切入醫藥健康行業已有數年,目前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已經實現年度近百億元規模的營收。

表1.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在醫藥健康產業經營情況

來源:招股說明書

亞馬遜的發展路徑告訴業內玩家的是,得處方者得天下!得B端者能稱雄!

因此,此時布局爭奪處方資源就是最佳時機!

而爭奪處方資源的方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通過建立網際網路醫院等線上醫療機構或者處方流轉平臺,有效承接線下實體醫院處方;另一種,則是從下遊支付端著手。

其實,縱觀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國內醫藥網際網路企業,都已經布局成立了網際網路醫院,打通醫療機構渠道,爭奪處方。近半年來,阿里健康APP更名為「醫鹿」,在進一步提升醫生質量等方面發力;京東健康APP除網際網路醫院之外,整合了家庭醫生、全科中心等業務,並上線了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呼吸中心,旨在打造線上+線下慢病管理新模式,並赴港上市。平安好醫生也不斷在網際網路醫療等相關服務方面發展。

另一方面,阿里健康通過電子醫保支付平臺(支付寶),試圖打通處方流轉通道。而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分別擁有騰訊系和平安集團的資源支持,未來在醫藥支付領域有什麼進一步動作值得期待。

而對國內這些網際網路醫藥企業來說,想像亞馬遜那樣布局PBM類似業務,成為醫藥健康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目前最急需解決的關鍵能力打造,是處方審核。所以,專業醫師、執業藥師等資源對網際網路醫藥企業來說,很重要。

綜上,打通處方渠道、下遊支付,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一體化線上醫療、醫藥、醫保生態閉環。那樣對線下連鎖藥店就會形成較強的話語權,甚至通過收購線下藥店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醫藥新零售。要知道,網際網路企業的本質,就是不斷將觸角向更廣領域延伸。這也是為什麼政策已經未雨綢繆地出臺了《反壟斷法》的意義吧。(編輯:mz)

相關焦點

  • 迎北水入國指 京東健康(06618-HK)炒到聖誕
    京東健康(06618-HK)昨首掛勁升5成半,成螞蟻集團擱置上市以來,市場上最矚目新股。撇開基本因素、估值水平,單炒供求技術因素,京東健康短線升勢料未完,指數換馬及北水相關買盤有望成一大動力。京東健康上市集資約270億元,為繼其母企京東(09618-HK)後,今年集資額第2大新股。
  • ...亞馬遜(AMZN.US)、Facebook(FB.US)等科技巨頭為什麼會被美國...
    如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國政府最高層的質疑,他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這沒有唯一的答案,但是,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關鍵性時間,讓科技公司成為靶子。龐大的市值五年前,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和Facebook躋身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列,總市值達2萬億美元。如今,這一數字已超過7萬億美元,在過去5年裡增長了兩倍多,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為73%。
  • 艾德一站通:京東健康來了,市值超越阿里健康?
    京東健康或於周三(25日)建簿招股,目標集資額達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其估值高達290億美元(約2262億港元),預計12月8日掛牌。 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已經不少,但是從事大健康行業不多,而真正以改變行業,造福大眾為目的,京東健康是首家。 京東健康的戰略是打造以供應鏈為核心、醫療服務為抓手、數字驅動的用戶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健康管理平臺。
  • 京東健康(06618)暗盤收漲27.3% 每手賺963.5港元
    原標題:新股暗盤 | 京東健康(06618)暗盤收漲27.3%,每手賺963.5港元   京東健康
  • 首日市值超3個平安好醫生,京東健康的模式很香?
    12月8日登陸港交所的京東健康(06618.HK)最終以上漲55.85%、總市值3440億港元的戰績結束了在資本市場的首日亮相。3440億港元的市值將上市兩年多的平安好醫生(01833.HK)1050億港元的市值遠遠甩在身後。在市值巨大差距的背後,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兩家業務模式和業績表現也有不少差異。
  • 亞馬遜股價上漲4.1%市值達1.66萬億美元
    昨天,股市收盤後亞馬遜股價上漲4.1%,市值達到1.66 萬億美元,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持有該公司 11.1%的股份,身價一夜暴漲72億美元。2018年至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已連續3年蟬聯《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首。有機構估算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身價達到1978美元,即將成為全球首位2000億美元富豪。
  • 京東健康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來源:虎嗅原標題: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上市首日的京東健康,絕對算得上港交所的明星股。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為94.5港元,較70.58港元的發行價上漲近34%,盤間更是一度漲幅達74.7%。
  • 3400億市值,京東醫療有多少水分?
    12月8日,獨立運營一年半的京東健康在香港上市,當天股價受到市場追捧,最終上漲56%,市值達到3400億元,不但超過同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更是其一年前A輪融資時70億美元的市值的6倍。
  • 京東健康敲鐘儀式上的特別嘉賓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12月8日,京東健康(06618.HK)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即高開高走,截至收盤,股價為110港元,漲幅55.85%,市值超3700億港元。經濟觀察網注意到,京東健康的敲鐘儀式一共有10位嘉賓上臺,其中3位嘉賓身份特別,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下稱「中國醫促會」)、耳鼻喉專家韓德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腎臟病專家陳香美,以及研究醫改問題的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 京東健康12月8日掛牌,劉強東迎來「大豐收年」
    11月26日,赴港上市的京東健康(06618.HK)發布公告,稱即日起至12月1日招股,公司擬發行3.82億股新股,預計於12月8日在港股上市。這也意味著京東健康、阿里健康(00241.HK)與平安好醫生(01833.HK)三大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巨頭將在港股「會師」。京東健康12月8日掛牌目前,阿里健康市值為2780億港元,平安好醫生市值為1020億港元。
  • 貝佐斯:從賣圖書的「淘寶」店,到萬億市值的數字帝國的逆襲之路
    目前國內的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玩的「套路」都是亞馬遜玩過並且玩膩了!也許你覺得我在吹牛,那麼我打算把亞馬遜的發展分成4個階段,讓你了解到,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是如何模仿亞馬遜曾經玩過的「套路」。
  • 京東健康香港IPO:市值超3000億港元,港股上演三國殺
    京東健康香港IPO:市值超3000億港元,港股上演三國殺 2020-12-08 17:17
  • 美國網際網路廣告收入排行榜出爐,亞馬遜(AMZN.US)無緣前三
    美股 美國網際網路廣告收入排行榜出爐,亞馬遜(AMZN.US)無緣前三 2020年2月14日 20:04:1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公眾號「Morketing Global」。雲計算已經成為微軟最大的業務,在這塊兵家必爭之地上,微軟不僅於本季度打敗了亞馬遜等競爭對手,同時還獲得了來自美國國防部的項目合同,根據相應報導顯示,該合同在十年內價值高達100億美元。此外,也正是這項突出的雲計算業務,讓微軟在2019年全年股價上漲55%,市值提升了4000多億,實現了自2009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顯然,相較廣告和雲計算業務的上漲,遊戲業務顯得相對暗淡。
  • 京東健康(06618.HK)擬全球發售3.819億股 引入高瓴及Tiger Global...
    格隆匯 11 月 26日丨京東健康(06618.HK)發布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3.819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1909.5萬股,國際發售股份約3.63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招股,預期定價日為12月1日;發售價將不超過每股發售股份70.58港元,每手買賣單位50股,入場費約3564.6港元;BofA SECURITIES
  • 2200億!京東「猛獸出籠」,劉強東太狠了!|京東|劉強東|京東健康|...
    從獨立運營到上市,京東健康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真的比拼多多還「拼」。從京東健康發布的全球發售文件可知,此次發行價每股70.58港元,募集資金約270億港元,估值超過2200億港元。發行完畢後,京東將持有京東健康股份約68.73%。京東健康屢受資本青睞,與其三塊主要業務分不開。
  • 美國科技公司有多恐怖,已經有四家公司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
    2020 年 1 月 16 日,在美股收盤後,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股價報收在 1451.70 美元,比前一天增長了 0.87%;由此,Alphabet 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大關,達到 10012 億美元。
  • 京東健康、華潤萬象暴漲背後,驚現同一神秘基金,兩日淨賺10億
    京東健康遭爆炒,股民紛紛拍斷大腿昨日京東健康掛牌,公司股價遭爆炒,市值一度突破3700億港元,最高漲超70%,今日公司股價再度漲6.36%,報價117港元,市值3659億港元。在這波造富狂潮中,劉強東無疑是最大贏家,還有高瓴資本,甚至40萬股民也是有湯喝。
  • 高瓴下注京東健康:劉強東的第三隻獨角獸值300億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健康在2019年5月10 日才正式宣布獨立運營,彼時其估值僅為70億美元。而橫向對比同業來看,京東健康的估值已遠超在線診療領域龍頭平安好醫生的市值(約合150億美元),並直追阿里健康的市值(約合310億美元)。
  • 亞馬遜(AMZN.US)的「瘟疫之年」:貝佐斯成全球首位2000億美元富豪
    儘管如此,在過去的2020年中,亞馬遜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且還成功地扭轉了各種危機,其中包括倉庫感染的員工死亡人數的增加,倉庫員工為了爭取更完善的保護措施而罷工,以及通過解僱對亞馬遜工作條件不滿的員工來打擊不同意見等。
  • 蘋果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位列美股第一,亞馬遜微軟分列二三
    8月19日晚間,美股開盤後,蘋果股價一路走高,盤中一度超過每股468美元,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這是美股第一家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的公司。亞馬遜和微軟公司分別以1.64萬億美元、1.59萬億美元分列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