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醬油不如日本醬油?我的中國胃表示不服

2020-12-15 飯道

中國最一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說在高端科技、人均收入上中國要謙虛我們承認,可誰要是和中國比對食物的研究程度,誰說中國不行就和誰急眼。這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擺在這裡,隨便一道熗炒土豆絲就能做出一朵花出來,中國人做菜很喜歡放調料,在這方面已然是個專家,可還有人說中國醬油不如日本醬油?我的中國胃表示不可能。

醬油是很常見的一種調味品,現在的年輕人會做飯,卻不一定了解這些調料的製作手法,中國醬油通常是用大豆、小麥還有鹽,經過制油、發酵等工藝製成。我國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有做醬的相關記錄,醬油還是皇家用品。醬油是中餐裡面必不可少的味道,不管是炒菜還是調蘸料,醬油必須加,老抽生抽分得很清楚,可見我國對醬油的用途有明確分工。

日本人對醬油也是愛得深沉,他們喜歡吃刺身,要是單獨吃沒啥口感,就喜歡配著蘸料,醬油就是他們的第二生命。日本人做事認真,很有鑽研精神,就有日本醬油比中國醬油好的說法。但其實要追溯起這醬油第二歷史,日本的醬油做法也都是從中國這個學習來的,他們的飲食文化裡面都有中國元素在其中,就算日本人再創新,中國的醬油都是根基。

另外日本人離不開醬油,而中國人只是把醬油當調味品,是因為我國還有很多比醬油更好吃的調料,醬油算不上多亮眼,日本人調味品單調,就只能盯著醬油變來變去的,也是怪可憐的,不妨來好好嘗一嘗中國美食,就知道誰才是味道之王了。

相關焦點

  • 日本醬油公司是如何成為美國醬油代名詞?網友:來中國恐怕不行
    一提起醬油,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天味業、李錦記以及廚邦等知名國產品牌,這些品牌產品已經佔據了我國醬油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在「外資混戰」的時代之下,外資品牌卻未能在中國醬油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這並不是證明國外就沒有知名的醬油品牌,只能說國產醬油品牌實力過於強勁。今天要提及的日本知名醬油品牌——龜甲萬,不僅擁有了350年的歷史,還成功打入了美國市場,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 醬油可以直接吃?日本國寶 堪稱醬油界的勞斯萊斯!
    醬油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日常調味品中總是少不了它的身影。中國也有許多的大型醬油的製造企業,在國內的銷量也是相當之高。但是絕度沒有一家能夠稱之為國寶,可是,在日本,真的就有這麼一家醬油製造企業堪稱日本的「國寶」。
  • 一個大唐和尚,從中國把豉油傳入日本,使其成為東方醬油的代表
    在過往的幾千年中,日韓只是中國的附屬國,大多的文化起源都來源於中國。這幾年非常火的日本料理深受國人喜愛。日料中蘸點壽司和刺身的醬油尤為重要,日本醬油同樣也源於中國。我國釀造醬油技術,在唐代由鑑真大師傳入日本,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加以改造,形成了現在的日本醬油。隨著醬油技術的發展,中國的醬油釀造技術不停革新。
  • 有著3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醬油巨頭不能在中國內以18元一瓶的
    擁有的文明歷史,中國有自己的一套烹飪方法,不同的食材可以選擇不同的烹調方法,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餚,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調味品包括醬油、醋、鹽和醬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我們在烹調食物的同時,對調味品的使用也非常講究。
  • 300年歷史的日本傳統醬油巨頭,在中國賣不動,只因18元一瓶?
    有著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對飲食有自己的一套烹製方法,不同的食材會選擇不同的烹飪方法,能做出不同的口味菜品,當然這其中離不開調味品,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調味品,大體有醬油,醋,鹽和醬料,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對於烹飪美食也是相當在意,同時用的調味品特別講究。
  • 金瑩:日本醬油的故事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第一口的日本醬油,鹹味佔據了味蕾的大部分,沒有構成自己常識中「鮮」的味覺。不過, 飲食喜愛始終是跟著習慣走的,不久之後,我對日本醬油便由不熟悉到熱絡。第一次體會到日本醬油的「鮮」,是同學帶我去東京有樂町的一家壽司名店。日本人食用生魚片刺身只使用一種調料,那就是各個店鋪專選的生魚片醬油。由於刺激類的調味料會干擾人們的味覺,芥末便屬于禁忌之列。
  • 西方的沙司,東方的醬油——醬油的使用指南
    醬油堪稱中國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東西方調味品風味迥然不同,而醬油則是東方調味品的一面旗幟,有"西方的沙司、東方的醬油"之說。如今市場上的調味品不計其數,而醬油仍然是中國人廚房裡不可或缺的一員。中國醬油的製造,早期是一種家事藝術與秘密,其釀造多由某個師傅把持,其技術往往是由子孫代代相傳或由一派的師傅傳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釀造法。醬油是從豆醬演變和發展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這一名利。
  • 美食界的寵兒,醬油中的愛馬仕,450元一瓶的醬油你見過嗎?
    醬油。這個時候小夥伴們又慌了,說哎呀醬油有什麼好看的呀?不要不要都拿小板凳做好了,好好看。說到頂級醬油呢就不得不說我們中國的醬油,那在我們國家那麼多品牌的醬油,有一個牌子的醬油特別的厲害,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老恆和。在老恆和所有產品裡面,有一種醬油賣的極其昂貴,它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叫太油,賣四百五一瓶,它是國內現在賣的最貴的一瓶醬油。
  • 國產真正醬油終於問世!每一滴發酵280天,網友:不用去日本買了
    目前國家對於醬油的鮮度有一個標準!看胺基酸態氮含量這個含量是越高越好,表示營養越高、鮮度越好!每100毫升醬油有0.8克胺基酸態氮含量,就是特級醬油 ,市面上大多數的醬油在0.55~0.7之間。薛泰豐讓全球世界都知道還有醬油這種東西。燒炒拌蒸,樣樣都可以有了薛泰豐醬油,不管是挑剔的胃,還是靈敏的舌頭都可以滿足,紅燒、炒菜、涼拌、蒸魚樣樣都可以。做一盤紅燒肉,用薛泰豐原漿特釀醬油調味,肉質鹹香的同時還有一絲甜味,做到肥而不膩。
  • 臺灣屏東著名「豆油伯」醬油被指摻入其他醬油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獲今年屏東縣10大伴手禮的「豆油伯竹田驛客缸底醬油」被民眾質疑混調金蘭醬油;對此臺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說,這不違法;豆油伯在官網公告,商品如有問題,10倍退費。  屏縣府衛生局今年元月接獲民眾投訴,指豆油伯系列醬油中,部分產品成分標示不清,衛生局表示,當時投訴者是舉報醬油上標示「黃豆」及「非轉基因黃豆」,擔心用的是轉基因黃豆。
  • 醬油真的會長蛆嗎?好醬油該怎麼選?
    常下廚的人,灶臺上、櫥櫃裡總是堆滿了瓶瓶罐罐,這其中有不少都是醬油。 生抽、老抽、味極鮮、白醬油、蒸魚豉油、壽司醬油……醬油簡直就是調料界的半壁江山。 什麼是醬油 ?
  • 龜甲萬萬字醬油亮相「活力日本」展 獻禮中日友好40周年
    在日本企業展區可以見到很多來自日本的大企業,向來場的觀眾展示日本先進技術的魅力。其中,具300多年歷史、日本較大的醬油廠商龜甲萬株式會社以其「純釀造,安心選」的參展口號,獲得眾多的參展商與來場者的矚目。
  • 令和時代看日本:龜甲萬350年醬油夢誰來延續?
    只有1%可生存100年,日本百歲企業25321家企業是經濟社會的基本細胞,在現代市場經濟裡充當著微觀主體的主要角色,企業興,則經濟興。抽象一點來說,看令和時代下的日本宏觀經濟,不如多研究下令和時代下的日本企業,特別是日本長壽企業。近20年瘋狂上漲的房價,一直是大部分普通年輕人難以承受的痛處。
  • 中國百年老字號醬油,傳說中的「黑珍珠」,皇室調味品,1滴入魂
    醬油是我們中國傳統的調味品,用大豆或脫脂大豆或黑豆、小麥或麩皮,加入水、食鹽釀造而成的液體調味品,色澤呈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但是一提到醬油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日本醬油,畢竟它的好名聲已經傳遍海內外。那麼國產醬油就沒有"爭氣"的嗎?自然不是,中國製造有種醬油叫"薛泰豐"。
  • 最合我心意的醬油——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
    作為每天都要用的調味品,醬油經過多年的發展種類越來越多。但是嘗試過市面上的很多醬油之後,最合我心意的還是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濃鬱的醬香香味,味道非常好。其實,醬油的質量等級主要是依據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大小來確定的,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品質越好,鮮味越足,營養越高。一般每100毫升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不小於0.8克的就是特級醬油,不小於0.7克的就是一級醬油,不小於0.55克的就是二級醬油,而不小於0.4克的就是三級醬油。
  • 以一瓶醬油為媒,共話中日美食美事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東京8月9日電 (吳穎)「我是一名烹飪教師,總希望看看正宗的日本食材和日本料理,特別是背後的文化背景,人們的飲食習慣等等,希望通過這次日本之行能找到答案。」
  • 臺灣吉野家納豆醬油包疑日本核災地區製造,新北市連夜追查
    臺灣吉野家納豆醬油包疑日本核災地區製造,新北市連夜追查 高旭/中國臺灣網 2016-12-13 09:33 來源:澎湃新聞
  • 吃日料山葵不能直接放進醬油中,日本刺身醬油那些事!
    將山葵直接融進醬油裡,會讓山葵的苦味跑出來,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將山葵放在生魚片上,再沾醬油吃。山葵與醬油的關係吃刺身時有一點很令人困惑,那就是山葵與醬油之間的關係。是要將山葵溶進醬油裡食用呢,還是將山葵放在生魚片上,沾醬油來吃呢……?要讓生魚片吃起來更鮮甜,正確答案是「把山葵放在生魚片上」。
  • 李錦記兩款醬油榮獲《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
    12月8日,知名國際醬料品牌李錦記兩款熱銷產品「原釀本味鮮醬油」及「零添加醇味鮮特級釀造醬油」榮獲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自此兩款認證產品可正式啟用「原釀本味醬油」證明商標,這也是目前我國醬油行業唯一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產品證明商標。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
    近日,湖南李先生爆料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生蟲是產品保存不善導致,只要科學保存,就完全可以避免產品生蟲。「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粉等原料生產發酵出來的液體調味品,其濃鬱的豉香氣味及豐富的營養成分容易吸引蠅類飛附、產卵。不止調味品,其他發酵類產品諸如酸奶、泡菜等,也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生蟲現象。生蟲幾乎都是開蓋使用後後期保存不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