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CG行業白皮書:從業者年人均收入447.2萬日元,為2D動畫製作人員...

2021-01-20 三文娛

最近,日本專業雜誌《CGWORLD》發表了《GWORLD白皮書 2017》,報告顯示,2016年日本CG行業人均年收447.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1萬元),是2D動畫行業人均年收水平的4倍。

作者:KK

最近,日本專業雜誌《CGWORLD》發表了《GWORLD白皮書 201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CG製作行業現狀。

《GWORLD白皮書2017》是《CGWORLD》每年組織調查日本CG行業所得的報告書。本次調查時間為2017年5月29日到6月12日,採取網上調研的方式,面向106位CG相關從業者,圍繞他們的工作狀態展開了調查。

調查內容包括被調查對象的工作時間地點、工資待遇以及就職意向等問題。

女性從業者逐年增加,行業新人佔比最多

報告首先公布了從業者的個人信息,包括年齡、工作地點、工種、僱傭形態等。

在本次被調查對象中,男性從業者佔比75.9%,女性為24.1%,四年間女性佔比持續增高。其中,30-39歲的從業者有45.3%,20-29歲的佔比38.7%,平均年齡為32.4歲。可見中青年人群構成行業的中堅力量,年輕從業者也開始增多。

報告還顯示,已婚人士為41.5%,未婚人士為58.5%。而在已婚人士中,還沒有孩子的家庭有74.2%。

另外,55.0%的CG從業者在東京工作,大阪第二,為10.4%。在公司就職的正式社員有53.3%,自由工作者為20.0%。雖然平均從業經歷為 7.6年,2年不到的佔比最大,為27.7%。這一定程度顯示出日本CG製作行業正在吸引大批新人加入其中。

在學歷方面,大學學歷(46.5%)與專科學校(44.5%)基本持平;每年休息不到50天的最多,為23.3%。

業界年收447.2萬日元,約為2D動畫製作人員的4倍

接下來,報告公布了這些CG從業者的崗位、工作量、年收、工作方式以及公司所在地。

其中,從事3DCG設計師的人數達到歷史最高,佔比64.4%,其中精通設計工作各個流程的全能職人最多,佔到3DCG設計師數量的47.1%。此外,這些CG從業者在一般狀態下,平均每日工時為9.4小時;繁忙狀態下,平均每天工作13.3小時。

而在年收問題上,業界平均水平約為447.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1萬元),較2015年有所下降。其中年收為300-39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5-25.9萬元)的最多,佔比26.7%。有53.2%的人表示,與上年相比工資有所上漲,但也有17.0%的人表示不及2015年工資水平。

整體來看,與之前NHK報導的「2D動畫製作現場人均年收110萬日元」相比,看來CG工作人員要比2D動畫師待遇要優厚許多。此外,工作室設立在東京的最多,為78.7%。

在福利方面,34.0%的人並沒有享受到育兒休假、社內食堂等福利,最被期待的福利是專業技能的輔助和學習。

Maya工具使用率最高,AI技術備受關注

之後是對CG從業者最常用的作業工具、最想嘗試的工具,以及較為關注的技術所做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CG從業者最常用的工具是Maya,在製作環節中將其作為主要工具的有48.0%;輔助工具Photoshop、After Effecs也使用較多。而3dsMax的使用比率較上年有所減少,作為次要工具使用的情況較多。

最被期待的新技術集中在即時系列,想嘗試VR、AR、MR技術的人很多,而人工智慧技術也受到業界較高的關注度。

6成認為工作一般或滿意,想換工作的有8成

接下來是調查對現在工作的滿意度,以及換工作的緣由。

調查將對工作的滿意程度分成了五個等級,滿意度隨數字增大而遞增(1=「非常不滿意」,2=「不滿意」,3=「一般」,4=「滿意」,5=「非常滿意」),其中「滿意」和「一般」的約佔6成,多數對工作內容、待遇和技術方面比較滿意。「不滿意」的聲音中,認為工作量偏大、沒有機會參與心儀項目的人較多。

另外,有64.0%的人都有過換工作的經歷,有過換工作想法的人有8成左右。而換工作的理由,除了不滿待遇和工作意義的,還有的認為「現有工作太單一,不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想要嘗試不同領域的人很多。另外,技術、年齡、工作地點等問題讓許多想換工作的人很糾結。

白皮書的最後一部分介紹了行業中接觸到的各個領域,以及行業整體走勢,並且提到了CG行業的難處和魅力所在。

CG工作涉及的領域以遊戲、動畫為最多,加起來約佔50%,廣告、電影次之。較為次要的領域有手機內容、廣告和娛樂等。對未來行業走勢的預測方面,63.5%的人認為CG行業在AR/VR技術領域會越走越遠,圖表中摘錄了部分被調查對象的觀點。

資料來源:《CGWORLD》2017年8月刊

特別感謝:@Anitama 資料協力

相關焦點

  • 背後是國產3D動畫和2D動畫的戰爭
    日本2d動畫各類型都非常非常的成熟,有代表作,經典甚至是神作。中國2d動畫從業人員廣受影響,前去做又會做出類似的風格。甚至連美學系統,那種大眼睛尖臉的人物畫風。這些都是日本動畫所發明。2、日本3D連載動畫並不強日本的3d技術沒有不好,相反日本3d動畫技術很強。我們一講到日本的3d動畫,絕對離不開兩個問題。一是日本3d連載動畫,這個普及度是真的不高。
  •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還拉高製作成本
    同時海外銷售也刷新了記錄,中國以355份合同數量成為日本動畫的最大買家。 不過,日本動畫行業也有對於製作委員會的批評、製作成本增長而難留人才等業界要完的負面聲音。 下面我們就依據報告內容,來盤點一下2016年日本動畫行業的現象與趨勢。 註:文章中提的日本廣義動畫市場是以顧客購買與動漫相關產品所支付的金額為統計依據。
  • 說一說2d動畫與3d動畫,我眼中的一些看法吧
    普遍來說的話,或許2d動畫能更為大眾所接受,但頂級視效作品我只認3d,再頂級的2d動畫,哪怕是宮崎駿的作品,或是近年的君名,不論是人物表情還是長時間的環境氛圍表現,能比得上育碧、暴雪、卡普空的3dcg嗎?
  • 日本網絡動畫市場:年規模685億日元,美國與本土巨頭競逐
    最初動畫只有電影這一種媒體,後來到了上世紀50年代開始有了電視,80年代又有了碟片,從21世紀開始又出現了網絡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市場規模還為「0」的日本動畫網絡市場到2019年已增長至685億日元(43.2億元人民幣),2000年還是192億日元的電影市場已漲到692億日元(43.6億元人民幣)。
  • 從吉卜力開出的20萬日元月薪,聊聊日本動畫公司的利益分配
    ↑吉卜力最新動畫:阿雅與魔女截圖但除此之外,吉卜力工作室的招聘信息中,還有其他內容引起了觀眾們的注意。他們為應聘者開出的價碼,是早十晚七雙休,年初年末夏季有帶薪休假,但可能會根據製作日程加班,有完善的社保以及交通補貼,月薪在20萬日元以上。
  • 動畫「小魔女學園2」網絡募集到6000萬日元製作經費
    動畫「小魔女學園2」網絡募集到6000萬日元製作經費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08-23 12:09:07
  • 3D動畫和2D動畫比哪個製作成本高?
    #動畫#現在的動畫幾乎找不到純2d動畫了,都是3d+2d混用了,2d主日常畫面,3d主戰鬥畫面,據我所知,最早的應該是EVA開始使用三渲二用3d技術製作戰鬥畫面替代2d打鬥的,這個可以明顯看出來,EVA的戰鬥動作流暢度和同期的比起來(如犬夜叉、秀逗魔導士等)簡直不是一個次元的。
  • 2億扶持4部動畫製作 日本為何要做「動畫未來」?
    從2010年開始,日本政府每年撥出2億日元扶持4部23分鐘長的動畫製作,該項目被稱為「動畫未來」。日本為何要做「動畫未來」?要達成哪些目標?項目如何運作?……本版特約在手塚株式會社(日本)營業一部擔任著作權助理的蔣珺,對手塚株式會社著作權事業局局長、日本動畫協會前事業委員長清水義裕進行了採訪,來揭秘日本的「動畫未來」。
  • 動漫壁紙,日本漫畫發展與變遷,動畫製作流程
    最後是後期製作階段,基於前兩個階段的成果,為已經製作好的動畫編集、加入音效、為角色配音。經過這幾個步驟後,一部動畫算是真正的完成,隨後將進入流通領域。這樣複雜細分的製作流程,需要不同性質的企業之間進行分工協作,以適應大規模快速生產的要求。根據2004年的調查,日本具有從上遊到下遊製作能力的動畫製作企業僅佔到整體的兩成。
  • 3D動畫逐漸取代2D動畫?國產動畫給了我們相反的答案
    那麼從動漫本身製作水平分析,這些動漫與前兩年的國產動畫相比,「製作水平」也有較高的突破。其中,《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尤其驚豔。一定程度上,它們讓國產2d連載動畫,一舉趕超了3d連載動畫。新時代過後,國產2d動畫隨著網絡動畫迅速發展而崛起。但是國產2d動畫發展到了現在,尤其是2010年後發展起來的2d動畫,一直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懸在頭頂的「像日漫」的問題。原因也非常的簡單。
  • 這一次,國產2d動畫戰勝了3d動畫?
    這些國產2d動畫只是更新不穩定、時長短、配音差、反正當時技術上的問題不少。如果只是技術問題,並非是致命的。因為只要國產動畫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投資到位,大量動畫人才進入行業,最終都會彌補「技術不足」的問題。
  • Fami通日本手遊白皮書:FGO營收冠軍,三款遊戲時長超1000萬小時
    1月29日,日本遊戲綜合媒體Fami通發布了《Fami通移動遊戲白皮書2020》,對日本國內外移動遊戲市場進行了數據總結,同時分析了最新的市場趨勢。其中三個重要的數據如下: 2019年全球移動遊戲市場規模為7兆1840億日元; 日本國內2019年度營收最高的手遊是《Fate/Grand Order》; 日本國內在線時間最長的手遊是《精靈寶可夢GO》。
  • 疫情下的日本動畫公司:財務管理能力更值得擔憂
    作為日本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日本動畫製作業長期存在從業人員待遇低下等諸多問題,本周三,東京經濟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應該透過新冠疫情影響的表面,看到動畫製作公司現存困境的根源——在財務管理能力上的不足。文章指出,目前日本動畫製作公司普遍存在財務運作不專業的問題。
  • 日本一企業稱為重振時尚行業,推出珍珠鑽石口罩售價百萬日元
    日本一企業於上周開始銷售鑲有鑽石和珍珠的、售價高達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萬元)的口罩,該企業工作人員稱希望能通過這一口罩幫助日本時尚行業的振興。據路透社報導,日本企業Cox Co旗下的Mask.com商店於上周開始銷售這種手工製作的口罩,該口罩用0.7克拉的鑽石和300多顆施華洛世奇水晶裝飾,並鑲有330顆日本產的珍珠。報導稱,該口罩售價高達100萬日元,使「日本的時尚引領者」可以用「奢華的方式」來預防新冠病毒。
  • 四川「四經普」成果出爐 這三個行業從業人員最多
    普查對象為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按行業分,全省法人單位數量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8.71萬個,佔24.6%;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1.54萬個,佔15.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9.22萬個,佔12.1%。
  • 文博行業有多大?1萬個機構,16萬從業者,415億年投入經費
    一、 機構和人員   2019年末,納入統計範圍的全國各類文化和旅遊單位35.05萬個,從業人員516.14萬人。其中,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所屬單位66775個,減少60個;從業人員69.49萬人,增加2.43萬人。
  • 服務家庭突破6700萬!聚好看生態屏白皮書深度解析行業趨勢
    新年伊始,全球領先的家庭網際網路AI雲平臺聚好看發布《AI讓我們在一起·2020聚好看生態屏白皮書》,深度解析了基於網際網路電視、社交電視、智慧屏等家庭生態屏的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聚好看生態屏已覆蓋全球6700萬家庭,活躍家庭2490萬。
  • 今年6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製作外包資金鍊都是問題,如何自救?
    作者:大柱10月11日,日本信用調查公司東京商工研究(東京商工リサーチ)發布了日本動畫製作公司Production IMS(プロダクションアイムズ)正式破產的消息,總負債金額為2億5000萬日元。此前該公司於6月提出破產申請的消息傳出,便引起了廣泛關注。
  • 日本偶像手遊研究:年總收入超698億日元單款日均氪金7300萬
    2010 年由角川書店旗下美少女綜合娛樂雜誌《電擊 G's magazine》、動畫公司 SUNRISE、唱片公司 Lantis 共同策劃的 2.5 次元偶像動畫項目《LoveLive!》在中日兩國掀起了一陣狂潮。KLab GAMES 便藉機開發了以 LoveLive! 企劃為內容的音樂節奏與卡牌養成社交類手機遊戲《LoveLive!
  • 日本2016年動漫市場達千億 中國和美國是兩大買家
    10月24日,日本動漫協會發布數據稱,2016年日本動漫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9萬億日元(約1166.29億元)。 日本動漫協會以日本國內約100家動漫製作公司為調查對象,從電視、電影、在線動漫、海外市場發展等9個項目來進行統計,這是該協會自2002年開始統計以來這個市場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