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流傳著「貴妃雞」的傳說,這道菜美味爽口,吃來口齒留香。
但凡美食都有一段傳說或者歷史,有些是後來的人「牽強附會」,比如滿大街看到的什麼乾隆遊江南留下的某某美食,那不過是編了一個故事而已;有些美食卻真與歷史相關,比如「東坡肉」,吃貨蘇東坡一路貶官一句吃,最後吃出了「東坡肘子」、「東坡肉」,這的確與歷史人物相關。
貴妃雞的傳說 逆風解語
傳說這個東西,多半都來自於老百姓的口口相傳,未必是真實的歷史,但是傳說有一個絕好之處,那就是有趣。
傳說這道貴妃雞與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有關係。
楊貴妃傾國傾城,美豔無雙,善歌舞,深得唐玄宗的寵愛。她初為壽王妃,後來被玄宗看中,做了她的寵妃,這一寵愛就不得了了,「從此君王不早朝」。
據說有一次,唐玄宗與楊貴妃在牡丹亭飲宴,喝得有點上頭,楊貴妃雙頰坨紅,千嬌百媚,她對月而呼,我要飛上天。逆風解語
唐玄宗也正酒醉不醒,聽到貴妃如此呼喊,以為貴妃要吃「飛上天」,就命令御膳房立刻做一道「飛上天」。
這道命令下了不打緊,御廚們沒有一個聽說過什麼「飛上天」,面面相覷的廚師們一籌莫展。還是一位老廚師經驗豐富,說老鷹飛得高,大約就是「飛上天」吧,聽老廚師如此說,御廚們好像找到了方向,一陣煎炒烹炸做出了兩隻「紅燒老鷹」,可是大家一嘗,頓時洩了氣,老鷹肉無比難吃不說,味道還極酸。
這時一位叫蘇空頭的人又站起來說,用雞的肌胛肉可能效果會好一點,廚師們覺得這個辦法可以一試,於是一陣猛火操作,用童子雞、香菇、筍片、青椒等等一起燜燒出來,香味撲鼻。大家把這道菜獻出來,酒已半醒的楊貴妃頓時來了精神。
唐玄宗試了一下,也覺得無比美味,就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傳膳的太監說,這就是陛下剛才點的「飛上天」。在一旁的楊貴妃覺得這菜名太俗,說這菜是因我而成,就叫她「貴妃雞」吧。唐玄宗一聽,連聲叫好。
後來,蘇空頭告老還鄉,就把這道宮廷美味帶回了姑蘇,這道菜就在姑蘇一帶流行起來。
當然傳說是當不得真的,那只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而已。
關於貴妃雞的來歷沒有確切說法
貴妃雞的來歷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據說貴妃雞最早是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
上海這個地方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20年代時,上海是「十裡洋場」銷金窟,這裡有最好的資源,也有最花的世界。
上海名廚郭承麟與時俱進,根據當時的社會風尚把這道菜取名為「貴妃雞」。因為那時流行京劇《貴妃醉酒》,滿上海的風雅人士都在看這部傳奇大戲。
郭承麟藉助《貴妃醉酒》的群眾基礎,推出這道美味,立刻得到了民眾的認可。可當時的貴妃雞與現在的是存在區別的,那時的貴妃雞是用雞翅與幾種蔬菜燜制而成的砂鍋燉品。
後來被梅龍鎮酒家技師,被譽為「梅家海派川菜鼻祖」的沈子芳改良,用「半菜半湯」的形式烹製出「貴妃雞」的升級版。
再後來又有一種產自英國的貴婦雞,也被稱為貴妃雞,有些廚子會用這種雞作為食材,據說更加肥嫩可口。
食物是最能溫暖人心的東西,春日的一塊鮮花餅,夏日的一杯蔬菜飲,秋日的一鍋雞湯,冬日的一頓羊羹,食物能提供的安全感,總是最為實在的。逆風解語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必刪,逆風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