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入檔案,你的隱私權被侵犯了嗎?

2020-12-17 紅網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本來得這個病就要休學,現在還入檔案,這不就是增加歧視嗎?」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的《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引發了網友熱議。《指南》中明確: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和託幼機構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肺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網友的疑問大多在於,在原本的結核病處理流程中,學生或教師的確診信息同樣會上達學校和疾控中心,同班、同校的學生也會進行排查。為什麼要通過記入檔案來將患病的影響延長到康復後的將來呢?這樣做是否會造成無必要的歧視?網友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從評論區不少人的「現身說法」來看,曾患有結核病確實有可能會被公司辭退或難以正常入職。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也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洩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但,記入檔案真的沒有必要嗎?

需要了解的是,肺結核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由於可以通過呼吸道傳染,所以傳染機率大。並且,肺結核患者在康復後,並不會擁有抗體。相較沒有得過肺結核的人來說,肺結核康復者的患病機率不會降低,反而會升高。只要康復者免疫力降低,這種病很有可能再次找上他們。故而,肺結核患者的複查工作是必要的。記入健康檔案便於疾控中心追蹤信息、聯繫複查。同時,健康檔案也非人人皆可查閱。學生的健康檔案只有教學處、校醫室、學生本人及家長可以查看。其他老師、學生皆沒有權限,因此只要康復者病情不復發,老師和學生並不會知道他曾患有肺結核(甚至復發後,也不能知道既往疾病史),歧視康復者也就無從談起。

那記入檔案是否違反《傳染病防治法》,侵犯了患者的個人隱私呢?於疫情期間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醫務人員未經縣級以上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不得將就診的淋病、梅毒、麻風病、愛滋病病人和愛滋病病原攜帶者及其家屬的姓名、住址和個人病史公開」。為何對於這幾種傳染病特殊規定不得輕易公開信息呢?從傳染渠道來看,淋病、梅毒、麻風病和愛滋病不是呼吸道傳染病,需要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才會感染,相對而言感染門檻高。且民眾大多認為感染這幾種疾病是由於患者有不當行為。為了避免歧視,這幾種疾病病人的隱私被特殊保護。而肺結核作為一種高發、低門檻的呼吸道傳染病,被記入檔案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其他公民的健康,避免引起更大規模的傳染。

相比於網友關心的檔案問題,這次政策更大的變動其實在於肺結核病入開學體驗,這代表著一種管理模式的變化。以往我們是亡羊補牢,學生在醫院檢查出了肺結核,再補救處理、追查密切接觸者。現在是提前預防,入學時就進行篩查,防止結核病潛入校園。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我國有三分之一的肺結核病例都出於學校。今年10月初,江蘇師範大學發現22例肺結核患者,經過篩查又發現43名學生異常。此前還有高校出現過治癒率只有50%-70%的耐多藥肺結核的傳播。學校人員聚集,學生普遍熬夜嚴重、壓力大、免疫力低,肺結核在學校傳播極為迅速。預防肺結核入校園,的確有其必要。

但面對存在已久的歧視現象,我們仍然需要用切實的措施來保障病人應有的權利,這不僅包含結核病人,還包括其他一切身體潛藏疾病的職員。目前企業公司能夠掌握的員工身體信息存在冗餘,然而他們本不需要知道這麼多的員工隱私。我們期待的是,體檢機構可以僅給出對員工是否健康、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的鑑定,而具體的身體狀況只有被檢者才能查詢。對於傳染病康復者而言,有特定的機構進行追蹤和複查。如此,檔案才不會被濫用。在新冠疫情又露復燃苗頭的今天,我們應該更能理解傳染病的威力,也應當更能體察傳染病患者的心理。真正需要改變的,是人們面對檔案上「曾患有結核病」的盲目恐慌。當我們足夠了解結核病、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傳染病人,或許結核病人對「歧視」的恐慌才能夠被真正消除。

文/要越(中國人民大學)

相關焦點

  • 你的隱私權是否被侵犯過?
    你的隱私權是否被侵犯過?《民法典》第四編規定了「人格權」,該編規定和調整因人格權的享有和保護產生的民事關係。何為人格權?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所謂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法律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的區別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的區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的區別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法院:侵犯丈夫隱私權
    法院認為進入對方手機取證和錄音侵犯隱私權王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張某的手機截屏、手機中的錄像,以及張某在成都、內蒙古等地旅遊的朋友圈截屏和錄音音頻作為證據。對於王女士提供的證據,法院認為,兩人雖系夫妻關係,但依然在婚姻中享有作為獨立個體的隱私權,被告的手機系承載其個人隱私的載體並設置了密碼,原告採取猜測密碼的方式進入被告手機拍攝所取得的證據,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故其合法性法院不予認可,證據確認無效。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也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其合法性法院也不予認可,並確認無效。
  • 公布個人信息真的侵犯隱私權?
    有些人認為這侵犯了個人隱私,銀行工作人員稱實在聯繫不上,否則不會用這種方法。儘管銀行的這份通知倍受質疑,不爭的事實是,該催收名單發布後,不少人還了錢,看來不動真格的真的不行。於銀行而言,這種討債的方法其實是迫不得已的,欠債人聯繫不上,即使起訴到法院,估計也無濟於事。再者,金額最低的3.47元,你能指望法院去執行?到時候別人又要怪銀行往錢眼裡鑽了。
  • 評論:體檢入學生健康檔案,力防結核校園傳染
    體檢入學生健康檔案,力防結核校園傳染■ 社論加強新生入學的結核病體檢、將體檢結果納入健康檔案,是織密結核病校園防控網的有力舉措,對此善管會用就能做到趨利避害。為減少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流行,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中國學校結核病防控指南》。其中明確,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託幼機構等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
  • 發騷擾簡訊也算侵犯隱私權 民法典明確禁止這些侵權...
    34年後,民法典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改人身權為人格權,以獨立篇章的形式確立其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強調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等重要權利,還增加了隱私權,以及個人信息保護。技術改變生活個人隱私的內涵快速變化法律保護的範圍難以覆蓋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越來越成為難點與痛點私人生活空間免於被侵犯成為公眾的期盼這個時候法律怎麼規定才能做到有效
  • 法院:取證方式侵犯丈夫隱私權
    陝西西安的王女士,由於懷疑丈夫出軌,在丈夫張某的臥室床頭櫃放置錄音筆,並猜出丈夫手機密碼取證,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卻被法院以取證方式侵犯丈夫隱私權為由駁回。法院認為進入對方手機取證和錄音侵犯隱私權王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張某的手機截屏、手機中的錄像,以及張某在成都、內蒙古等地旅遊的朋友圈截屏和錄音音頻作為證據。
  • 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絕大多數被收集的紙質個人信息定期銷毀;律師:商家收集信息後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最近幾個月,各種推銷電話明顯增多了。」近期,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存在這樣的煩惱。疫情早期,在「健康碼」尚未普及之時,不少市民曾在出入餐廳、商場等公共場所時留下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被如何處理,成為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 洩露確診者個人信息,「發洩式」網絡暴力,檢察官:典型的侵犯隱私權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公眾知情,確診病例的行蹤軌跡需要向外界公布,但如果網友在此基礎上擅自發布當事人其他個人信息,包括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聯繫方式、照片等,就是典型的侵犯隱私權。洩露、侵犯公民個人隱私屬於民事侵權,受害者可以要求侵害者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 宋承憲點讚劉亦菲微博,想起限制明星隱私權的法律實踐
    這些瑣事,很重要嗎?的確是的呀,在某些青少年心理,確實很想知道,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法律應當如實尊重人的正常狀態。但是,明星的一些生活瑣碎,夾雜著海量的個人隱私,而且越是隱私性的話題,恐怕越是讓人感興趣,是的,就是這些事很有傳聞價值。但是,普通人可不希望被人知道那麼多,明星呢?
  • 出軌錄音無法當證據,隱私權不該成過錯方的擋箭牌
    陝西西安的王女士,懷疑丈夫出軌,在丈夫的臥室床頭櫃放置錄音筆,並猜出丈夫手機密碼取證,錄音和手機相冊皆證實出軌之實,於是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卻被法院以「取證方式侵犯丈夫隱私權」為由駁回。(12月11日 北青網)在庭審中,法院認為兩人雖是夫妻關係,但依然在婚姻中享有作為獨立個體的隱私權,而原告妻子提供的「鐵證」侵犯了被告的隱私權,其合法性不被法律認可,因此證據被認定為無效。法院的這項裁決不僅傷害了王女士的心,也遭到了社會的諸多質疑。不知情被錄音是否侵犯隱私權?夫妻關係的隱私界限何在?隱私權能先行於社會公平正義嗎?
  • 我市召開2019年結核病防治總結暨2020年結核病防治工作分析會
    為全面總結我市2019年結核病防治工作,表彰2019年我市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以及分析2020年我市結核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並布置「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終期評估工作,近日,市疾控中心在安慶迎賓館召開了「全市2019年結核病防治總結暨2020年結核病防治工作分析會」
  • 2020教師備考——《隱私和隱私權》說課稿
    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也為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   二、說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獨立意識發展,開始有了權利義務觀念。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對一些問題可以進行辯證地分析。但在實際情況中,容易受到錯誤觀念影響,存在認知偏差。需要教師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引導。
  • 「向伴侶隱瞞愛滋將追責」,慎言這是侵犯患者隱私權
    對此贊同者有之,「建議全國普及」、「早就應該明確」;但也有些人心存疑慮,認為此舉開創了法律授權醫療衛生機構不經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意向第三方洩露其隱私的先例,涉嫌侵犯患者隱私權,從立法關係來看,這與上位法相衝突。對於這些疑問,顯然有必要從法律上溯源,條分縷析,釋疑解惑。
  • ...要求讓座遭拒 對方拍視頻發抖音 律師稱此舉涉嫌侵犯肖像權隱私權
    上車後,她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三四歲的女童並排坐在一起,像是一對父女,便上前客氣地請求男子:「能不能麻煩你把女兒抱著,讓個位子給我坐一下?」男子稱自己拿著一個包,不好抱孩子,拒絕讓出座位。為此,施婆婆和對方爭吵了數分鐘。在施婆婆老伴和車上其他乘客的勸說下,雙方平息下來。
  • 被告律師:房子未住沒隱私權
    被告之一,《我和我的兒女們》的出品方寧波影視的代理律師問原告,你所指的侵犯隱私權,到底是指什麼隱私權,隱私權有個人肖像,個人信息等等,你指的是什麼?原告林女士的代理律師說,我們這次告的是侵犯了原告的私密空間,私密空間也是我的隱私。
  • 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首次開展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
    本報訊  記者昨日從市人民醫院南朗分院了解到,為了切實保障師生身心健康,有效預防結核病在學校傳播,該院首次開展 2020年寄宿制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工作,開通學生結核菌素皮內試驗(PPD)綠色通道。據悉,目前已有65名中小學生進行了結核菌素皮內注射。
  • 北青快評|「涉疫隱私權案1元賠償」釋放多種信號
    近日重慶市渝北法院受理並審結首例涉「新冠肺炎」疫情侵犯公民隱私權糾紛案,判決被告重慶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在其註冊管理的公眾號及權威報紙刊登書面道歉信向原告趙某道歉,並賠償原告趙某精神損害賠償金1元。
  • 關於本市開展「十三五」結核病防治規劃 終期評估的通知
    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視,認真做好評估工作今年是國家和本市「十三五」結核病防治規劃收官之年,各區、各成員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充分發揮「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工作機製作用,認真組織開展「十三五」結核病防治規劃終期評估工作;要根據《「十三五」結核病防治規劃終期評估方案》(請自行在市衛生健康委網站下載
  • 成都太古裡禁止商業街拍 律師:將保護消費者肖像權和隱私權
    那麼,商業街拍會否侵犯到他人的權利?成都遠洋太古裡緊鄰著有百年商業盛名的成都春熙路,成都地鐵二號線和三號線就在太古裡邊上相交。比鄰的千年古剎大慈寺更為太古裡增添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韻味。從2014年開業後,成都遠洋太古裡就成為成都新興的一個購物商圈,吸引不少成都人和外地人來此觀光、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