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摩拜單車已全面接入美團APP
去年4月被美團全資收購的摩拜單車,1月23日終於走到了全面整合的最後一步。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23日通過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臺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原摩拜單車CEO劉禹因投身創業離開摩拜,而摩拜北京各辦公區員工將在二月底搬遷至美團集團總部大樓一起辦公,期間不會有任何裁員計劃。
「不錯的生意」成美團拖累
王慧文在內部信中表示,目前美團APP和摩拜APP均支持掃碼騎車,但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據了解,用戶現在打開美團APP,點擊右上角「+」,選擇「掃一掃」或者「騎單車」,就可以使用摩拜單車服務。至於何時會停用摩拜APP,讓美團APP成為唯一入口,美團方面沒有給出明確時間表,只表示將「逐步推進」。
2018年4月,美團點評CEO王興發布內部郵件,宣布美團和摩拜籤署全資收購協議,摩拜將正式加入美團。對於收購摩拜單車,王慧文曾經表示,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意,「靠摩拜應該能賺些錢,不一定會賺很多,但也不會虧很多錢。除了現在財務模型不太好,這基本是個完美的生意」。
但據記者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得知,美團在公布收購協議後,似乎並不急於馬上整合摩拜來「賺些錢」。不但如當初收購時承諾般的讓摩拜繼續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也沒有馬上將摩拜整合進美團APP,讓它成為「美團到店、到家、旅行場景的最佳連接,為用戶提供更加完整的閉環消費體驗」。
分析人士認為,美團當時跨界37億美元巨資收購摩拜,部分原因在於推高自己IPO前的估值。沒想到之後共享單車行業遭遇空前困境,破產倒閉情況比比皆是。接手摩拜之後的美團,像是拿到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非但沒給自己帶來多少引流以及增加用戶粘性的好處,更多的還是巨額虧損,同時還拖累了美團的市值。
美團調整架構及時止損
美團IPO招股書顯示,摩拜單車自2018年4月被美團收購後一直虧損,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毛損為人民幣4.07億元,相當於每天虧損約1500萬元。如果按年計算,摩拜單車一年的毛虧損為54.7億元。但在2018年三季度,由於摩拜和網約車業務均改善了運營效率,該部分的虧損淨額相較二季度有所減少。
需要指出的是,有美團內部人士去年Q4時曾經向記者透露,並不是美團不願加大投入給摩拜,讓其收割ofo萎縮的市場,或者至少是更換新車改善用戶體驗,而是全國各地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不同程度的針對共享單車的限制政策,讓美團深感有力難舒,只好暫時抱持著保守的觀望策略。
儘管如此,一直虧損下去也不是辦法,美團對摩拜的一些想法也開始轉變。去年10月底,美團在上市後的第一次組織架構調整中宣布成立LBS(基於位置服務)平臺,包含LBS服務、網約車、大公交、無人配送等部門,進一步增強LBS基礎服務能力。LBS平臺由王慧文負責。
對於最新內部信中宣布的「未來摩拜單車會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也將成為唯一入口」,美團官方昨日沒有回應記者相關舉措的目的為何。不過,有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應該就是美團決心及時止損了,放棄摩拜品牌引流的想法,轉而借共享單車,把美團APP打造成類似微信、支付寶一樣的超級APP,將來是由美團為摩拜導流了。
(責編:畢磊、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