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不滋陰,虛火內熱最傷身,千萬別錯過一年中最佳養陰時節!

2020-12-25 北青網

「隨著天氣逐漸變涼,自然界中,陰陽之氣也逐漸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盛。這時候由於很多人調養不當,會明顯的感覺到秋乏的症狀,口乾舌燥、大便乾結、手足心熱、雙目乾澀、心煩易怒、腰膝酸軟、失眠等陰虛症狀的亞健康人群也越來越多。」

根據中醫四時養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冬季節,應該注意潤燥養陰、滋陰潤肺,通過內養來對付外邪,所以說養陰是秋冬養生的根本。

我們都知道,人有三寶——精、氣、神,其中「精」為初始之本,人體的血和津液都歸於「精」,又稱「陰精」。津液包括除血液外的一切液體,如組織間液、細胞內液、血漿、唾液、胃液、淚液、汗液、關節滑液、尿液等,起到滋潤和濡養的功能,如潤澤皮毛、肌肉、臟腑,充養骨髓和腦髓,潤滑關節、眼、口、鼻等。

秋冬季節,作為生命活動物質基礎的陰,即血、精、津、液很容易匱乏,形成「陰虛」,通俗的講,即表示人體正在透支身體儲存的能量。

「陰虛」會導致五臟虛弱勞損,百病叢生由於陰虛造成人體營養不良,將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與生命活動,滋陰並不只是女性需要的,男人更需要。

按照現代中醫理論探究的結果表明,男性中陰虛比例高於女性。

若能及時補陰,不僅可以預防陰虛症狀的出現,還可以對已出現的不良症狀進行調節,起到治療的效果。

如果你經常手腳心發熱,臉上冒火,面頰偏紅,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乾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皮膚乾燥,經常大便乾結,容易失眠,性情急躁,精神狀態差,就是身體在提醒陰液缺失了。

鐵皮石斛素有「滋陰聖藥」之稱,《神農本草經》稱其為「性味甘寒,入胃、腎、肺經,補肺、胃、腎養精,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現代臨床利用和藥理研究也證實,鐵皮石斛確實滋陰清熱、養胃生津、補五臟虛勞,既適合陰虛人群,也適合中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服用。

石斛在我國共有74種和2個變種,能夠藥用的有約39個品種,鐵皮石斛(幹品稱鐵皮楓鬥)因表皮呈鐵綠色而得名,其多糖、石斛鹼、胺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極為豐富,也極為稀貴。

選擇新鮮鐵皮石斛的話,最好選5年生的,生長周期長,有效成分含量沉澱就多,嚼起來味甘黏牙,渣少或無渣;而品質低劣的,則膠質含量低,味苦而渣多。

製成幹品後的鐵皮楓鬥外觀上和其他石斛類楓鬥差不多,消費者很難用肉眼鑑別,如果沒有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合格報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買到冒牌的、甚至是農殘超標的「鐵皮楓鬥」,品質難以保障。

很多人喜歡把鐵皮楓鬥打粉服用,但這對於磨粉間的衛生等級要求極高,弄不好,微生物和重金屬容易超標。煎煮鐵皮石斛雖然可以析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但往往需要花費4-5個小時,難以長期堅持。

因此,經現代工藝提取製成的鐵皮楓鬥顆粒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既安全,又容易被人體吸收。

鐵皮石斛雖然滋陰,但為什麼有些人吃了效果不特別明顯呢?

實際上,中醫講究君臣佐使,對症下藥,再好的藥材要是沒有好的配伍,就不會有好的作用。由於陰虛之人往往體質虛弱、代謝差,直接導致內分泌紊亂,水液不能正常排洩,久之化熱,成為溼熱;而溼熱之物滯留於體內,影響氣血循環,阻礙陰精生長,久之導致陰虛,所以,陰虛和溼熱又常互為因果而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我們僅僅利用鐵皮石斛滋陰是不夠的,還需要搭配其他中藥材來達到祛溼的目的。

鐵皮楓鬥顆粒如果配上靈芝、西洋參等為原料組方,就能讓三種原料協同作用,涼而不寒,滋陰而不抑陽,安神而不嗜睡,大大擴展了鐵皮石斛的適合人群。

西洋參具有

補氣養陰,益胃生津,清熱除煩

之功,臨床上常用來治療氣虛津虧,伴有陰虛內熱的諸種症候,凡是陰虛火旺,久咳之人,每用西洋參,則氣平火斂,咳嗽漸平,鐵皮石斛與西洋參搭配,前者養陰,後者兼能益氣,兩者同用效果更為突出。

靈芝歸心、肺、肝、腎經,在扶正補氣的同時可通達五臟,並推動體內溼氣的排出,非常適合生活不規律、菸酒過度、勞累過度、免疫力低下的亞健康人群。

責任編輯:常林(EK008)

相關焦點

  • 寒露時節天漸寒,一湯料一食材滋陰潤肺
    ,寒露時節要好好呵護肺部「滋陰潤肺」是中醫養生的核心常用的食物有梨、雪耳、百合、甜杏仁、白蘿蔔、蓮藕和馬蹄藥食兼用的有麥冬、天冬、北沙參、玉竹和石斛等。有煮意:麥冬和天冬是養陰清熱、潤燥生津、清心潤肺的最佳古方。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本方還有降血糖、保護免疫器官的功能,對呼呼道有抗炎和袪痰的作用。白鴿肉所含的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均高於其他禽畜肉,而且所含的脂肪量少,易於消化和吸收,對體質虛弱者甚有禆益。
  • 麥門冬湯,治療感冒好後咳嗽遷延不愈的好方,乾咳、無痰或少痰
    前兩天有養陰清燥的桑杏湯和清燥救肺湯。滋陰的有生地、麥冬、阿膠、沙參、麻仁;清肺的有桑葉、石膏、豆豉、梔子皮;化痰的有枇杷葉、杏仁、浙貝母等。胃津不足,虛火上炎,灼傷肺陰,肺金清肅的功能就受到影響,虛火灼津而為黏液。肺虛則氣無所主,出現呼氣氣短喘促的情況。咽喉是氣管與食管開口的地方,肺胃都陰傷,津液都無法上承滋養,就出現了咽喉乾燥。
  • 養陰清肺湯,是治療經常扁桃體炎、上火喉嚨痛的良方,重在治本
    先是講了秋燥時節感受風溫邪氣出現感冒,有點口乾,有點乾咳,無痰或少痰。這個時候疏風散邪養陰來治療,用桑杏湯。第二個我們講了如果風溫感冒沒有好,進一步發展,成了支氣管炎或者肺炎等。表現為發燒,口鼻乾渴,咳嗽、乾咳或痰液黏。這個時候主要已經不在疏風散邪了,在於清肺中鬱熱,養肺中之陰。
  • 西洋參補氣滋陰,但有3類人無福享用,別好心辦壞事
    「益氣生津,清熱潤肺,西洋參為好」當代名醫蒲輔周如是說,對於西洋參,他表示,補而不燥熱是它優於人參的一大特點。因此西洋參最宜夏季,是夏季應季益氣養陰、清退虛火的清補良藥。石斛+西洋參:石斛有生津止渴、養陰益胃等功效,與西洋參搭配,可補氣提神、滋陰清熱,常用於調節肝臟和脾胃,食慾不佳的人。也可用石斛和西洋參泡水喝,這個搭配尤其適合經常抽菸、喝酒的人群服用。麥冬+西洋參:麥冬加西洋參,可養陰生津。
  • 體內有火氣,實火與虛火如何判斷,該怎樣「滅火」?
    現如今人們經常熬夜,喝酒,作息不規律,既傷肝又傷身,而「火「又分實火與虛火,雖然各有千秋,但終歸損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可忤逆的結果,說到這肯定有很多人好奇,實火與虛火該如何區分,該怎麼化解和降火呢?
  • 滋陰清熱、益胃生津、翠綠膠多!雁蕩山新鮮石斛,一年中僅有的嘗鮮期!
    3-4月份,正是它的採收期,營養峰值達到一年中的頂點,此時,吃一斤頂兩斤!雁蕩山今年第一批石斛鮮條終於採摘啦!千萬別錯過這難得的嘗鮮期!這類人經常感覺肢體酸困沉重、不輕鬆;臉上常有一層油,嘴裡常有黏黏的甜膩感,嗓子裡總有痰。對於這兩類人群來說,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幫助調節體質。
  • 一種參,李時珍說它能滋陰降火,散毒軟堅,四個用法
    一種「參」,李時珍說它能「滋陰降火,散毒軟堅」,四種用法。說到「參」,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人參、黨參之類。因為它們補氣益氣的功用,成為歷代養生強體的滋補名食。據初步聚估計,名字中帶有「參」字的大概有十種之多。玄參也是「參」的一種,但和人參黨參的補氣益氣廣為人知不同,玄參主要是一種滋陰清熱之品。
  • 今日白露 | 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今日白露 | 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2020-09-07 0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露時節,秋風起,秋涼至,喝什麼茶養胃?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十五個節氣 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 選取這3款材料,滋陰降虛火!
    選取這3款材料,滋陰降虛火!孩子感冒後,有手足心發熱、口乾等表現,是因陰虛內熱。結合時下孩子複習緊張的特點,推薦用鮮鮑魚配黃豆、地骨皮煲靚湯。鮑魚地骨皮煲雞湯清瀉虛火 增強記憶力地骨皮地骨皮是枸杞的根莖,味甘性寒,內服可以清瀉肝肺的虛火,常用於治療肺炎喘咳,並有助降血糖、降血壓以及治療牙齦出血、鼻出血等病症。將地骨皮打成粉末外用,可以消口瘡以及褥瘡。地骨皮可謂一味物美價廉的保健中藥材。
  • 驚蟄吃梨,加它一起煮,滋潤喉嚨去火氣,吃出一年好精神,別錯過
    驚蟄吃梨,加它一起煮,滋潤喉嚨去火氣,吃出一年好精神,別錯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就到了驚蟄時節,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意味著春回大地。驚蟄很多地方都有吃梨的習俗,有句老話說「驚蟄吃梨,一年都精神」。
  • 秋冬養陰西洋參可用
    西洋參可補氣養陰,清熱生津。而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定律,西洋參是非常適合在秋冬季食用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能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2.泡茶:將西洋參打成粉末狀,用茶包分裝,每包3~5g,或直接用勺子倒入沸水中與紅棗杞子衝泡飲服,尤其適合長期對著電腦的職業女性。3.配粥:在煮好的稀粥上加入3~5g西洋參粉或者薄切片,再翻煮至沸騰兩三分鐘即可,每天1次作早餐食用。通過粥水的稀釋西洋參的味道也會相對減輕。
  • 白露後氣候逐漸乾燥,專家提醒:注意養陰生津、潤肺防燥
    對此,寧波市北侖區春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內科醫師岑潔提醒,秋季要注意養陰生津、潤肺防燥。 秋冬季節宜養心陰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岑潔表示,秋冬季節正是養陰的好時候,要及時調理心陰、肺陰,對亞健康人群、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十分重要。
  • 女人養陰很重要,可是什麼是陰?趁早弄懂
    沒有女生不愛美,沒有女性不想美。小仙女們為了漂亮各有各的招數,有著各種努力,胖些得減肥,太瘦的塑造身材,皮膚幹、黃沒有光彩,買高級護膚品,去美容店,按摩、療養儀器等等數不勝數的辦法,但是這些辦法有的作用時間長些有的只是有效一時,那麼小仙女們的身體或者皮膚出了問題時,根本問題在於哪?
  •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民間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俗語,由此可見,三九天的寒冷程度,明天就是三九天的第一天,冬至過後,一共有9個九,每隔9天為一個九,2021年1月8日是三九第一天,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是三九四九天,最為寒冷,也是身體最脆弱的時候,我們要利用身邊的食物,滋補身體,抵禦嚴寒。我們這裡,在三九四九天有吃1黑2紅3白的習俗,分享給大家。
  • 秋冬季多喝老鴨湯,滋陰潤肺又暖身,營養好喝不上火,看著都饞
    生活中鴨肉的烹飪方式多見兩種,烤鴨和燉湯。做烤鴨工序繁瑣,比較麻煩,相比美味的烤鴨,我更喜歡喝鴨湯,特別是老鴨湯。加點配菜,例如筍乾,酸蘿蔔,蓮藕,山藥等,簡單燉上一鍋,清甜滋補,營養好喝不上火。秋冬季節,天氣乾燥,適宜進補一些湯湯水水,給身體補充水分去燥火,還能滋補身體。但是滋補不能大補特補,特別是在燉湯的過程中加入過多的益補食材,吃多了,還會導致虛火旺盛,虛不受補,時間長了,身體還會出現狀況。像平時吃得多鴨肉,秋冬季燉湯最適宜。鴨肉以燉湯為最佳。燉湯以清燉的方式能最大限度激發出鴨肉的營養,去其寒涼之氣。鴨肉燉得夠爛糊,營養釋放越充分。
  • 海底椰無花果燉瘦肉:滋陰潤燥,秋季必備湯品
    此時,空氣中少了一些夏天的焦躁。絲絲涼風吹來,甚是愜意,但「秋燥」來,也須警惕~白露是夏秋相交的一個重要節氣,是啟動陽氣向內、向下收斂的重要轉折點。如果此時陽氣收斂不好,入冬後容易出現四肢冰涼、易感冒等不適。天氣漸涼,愈加乾燥,「秋燥」是此時最突出的氣候特點,易使人皮膚緊繃,起皮脫屑,口唇乾燥或開裂,鼻咽幹、大便乾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