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職業學院組織師生參觀鐵人紀念館及大慶博物館

2021-01-10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楊超)10月2日和10月4日,大慶職業學院學生工作部組織40餘名在校師生分別參觀鐵人紀念館和大慶博物館。

10月2日上午,該院師生們抵達莊嚴而肅穆的紀念館,懷著崇敬之情,依次步入館內。在展館中的那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場景詳實展現了大慶油田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最讓師生震撼的是王進喜同志奮不顧身地跳入泥漿池制服井噴的場面,集中體現了「鐵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艱苦奮鬥的精神。通過此次鐵人紀念館之行,師生對鐵人的一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和感悟,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他們紛紛表示:一定要繼承發揚鐵人精神,努力學習,做好鐵人的接班人。

10月4日上午,該院師生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來到大慶博物館,依次參觀了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陳列和大慶地區古代人類文明陳列三個展廳。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師生對大慶古代史、近代歷史、石油開發建設史、現代化城市建設史及具有地域特色的珍稀獸類、禽類、昆蟲、蝴蝶等標本有了較全面的了解,使同學們獲得了課外知識和真實體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關焦點

  • 大慶職業學院與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聯合開展《石油魂》雲課堂緬懷...
    為傳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緬懷石油先烈,4月5日上午,大慶職業學院團委和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聯合開展《石油魂》雲課堂緬懷宣講活動,文化集團、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學院的各級領導、以及300名師生共同參與本次活動。
  • 大慶人文地理 · 探尋創業足跡 | 鐵人紀念館:精神的豐碑
    》人文詞典: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文化集團。現實樣貌:傳播鐵人精神的「大慶之最」「能親眼來看一眼鐵人很激動」14日上午,晴空萬裡。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臺階前,矗立著的鐵人石像莊嚴肅穆。湛藍的天空下,鐵人手扶剎把、堅定望向遠方的身影,讓人敬仰,仿佛工作永遠不會停歇。
  • 特寫: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遇上脫貧攻堅
    新華社哈爾濱9月22日電題: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遇上脫貧攻堅新華社記者閆睿「你們吃飯在哪裡,住宿在哪裡?」「一口井開鑽就不停了,吃住都在井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與脫貧攻堅在「結合」。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當看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句話時,臺前縣工信局副局長王琳很是感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孕育而成的,是大慶油田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脫貧攻堅需要的精神力量。」
  • 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推選
    39、大慶成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2001年8月19日,大慶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命名儀式暨總結表彰大會在大慶舉行,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為大慶市授旗。  40、大慶石油學院遷址大慶  2001年9月7日,大慶石油學院慶祝建校40周年。同日,學院新校址在大慶奠基。2002年9月15日,大慶石油學院搬遷工作正式啟動。
  •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創業路上奮鬥不息
    鐵鍬剷平的坎坷,篝火烤熱的激情,人拉肩扛發出的驚嘆,鑄造出幾代鐵人薪火相傳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艱苦環境和激情歲月裡形成,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 北國溫泉之鄉——大慶,你該去的九大景點
    大慶博物館大慶博物館,前身為大慶展覽館,於1964年組建,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是集古環境、古動物和古人類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展館建築面積為1870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12000平方米,館藏化石10餘萬件,物種達43種。
  • 不朽的鐵人精神——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有感 作者:張正雄
    不朽的鐵人精神——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有感作者:張正雄 金秋10月,到玉門市出差,有幸到玉門市老城區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併到赤金鎮參觀了鐵人故居。 玉門油田是中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之一。
  • 近看鐵人王進喜,近看大慶油田,有你所不知的
    、農業學大寨那個年代起,我們只知道王進喜和大慶油田是不可分割的英模典型,對他們的事跡也有些了解。    王進喜騎過的摩託車,陳列於王進喜紀念館  3,大慶油田,完全是在一片荒無人煙的沼澤地上開發出來的,至今在大慶市的東側仍然有一大片溼地,但溼地中見不到遊人,因為它是沼澤地。
  • 全市公安機關「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新時代公安隊伍中再放光芒...
    為推動全市公安機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深入開展,讓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再教育貫穿「紅十月」始終,近期,市局新聞中心組織開展了全市公安機關「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新時代公安隊伍中再放光芒」線上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 紀念館裡,讀懂「鐵人」
    題記一個人,一座紀念館。一種精神,一直在傳承。他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工人,但是有著不普通的業績。他是王進喜,在他生前工作過的大慶油田,有一座紀念館為他拔地而起。同樣不曾被忘卻的還有他留下的「鐵人精神」。
  • 我校「鐵人」紀念館被評為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
    我校「鐵人」紀念館是中國第一所在大學內興建的「鐵人」紀念館,也是繼大慶和玉門後的第三個「鐵人」紀念館。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國石油工人的光輝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中華民族的英雄王進喜而建立。
  • 遊覽 黑龍江省 大慶市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油田的一位普通鑽井工人,但是他卻用自己樸實奉獻的精神感動了整個中國,他曾經用自己的身軀攪拌泥漿堵住了井噴,從而被贊為「鐵人」。王進喜的一生是短暫的,他因為胃癌,在47歲就離開了我們,但大慶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優秀楷模,就修建了一座王進喜紀念館。
  • 上遊新聞探訪大慶油田起源井——松基三井
    60年前的9月26日,松遼盆地第三口基準油井(簡稱松基三井)噴射出工業油流,由此誕生了一個影響世界的名字——大慶油田。石油工人們震天的歡呼聲,在歷史的長卷中久久迴蕩。10月18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走進大慶油田,探訪這座起源井—松基三井。
  • 「黨建治學」趙周賢: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
    歷經半個多世紀風雨洗禮,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優秀兒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諸多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鐵人精神演繹城市發展 大慶旗幟高高飄揚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大慶精神激勵著工業戰線廣大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大慶人備受鼓舞和鞭策,今天正砥礪前行,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鐵人精神演繹城市發展  眾所周知,大慶因油而生,因油而興,是一座資源型城市。
  • 大慶排演音樂劇《鐵·人》獻禮建黨百年
    「我們是石油工人,我們在這裡,在大慶的油田……」日前,大慶歌舞團和大慶師範學院的百名演員在大慶歌劇院內進行音樂劇《鐵·人》第一次聯排,該劇將於明年七一前上演,為建黨百年獻禮。 《鐵·人》排演反響良好。《鐵·人》由大慶文體旅集團出品,大慶演藝有限責任公司製作,是大慶市首部用音樂劇形式展現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的原創文藝作品。《鐵·人》以大慶油田開發建設60多年來的重要事件為依據,講述了當代石油工人在新時期、新徵程中創造新業績的故事。全劇包括《序》《尾聲》和5個篇章,劇長約90分鐘。
  • 在駐大慶石油石化企業調研時,戴厚良董事長這樣強調
    6月的大慶藍天白雲,綠草如茵。1日下午抵達大慶後,戴厚良一行就來到正在南1-10-斜305井施工的1205鑽井隊,查看鑽井平臺、值班房等,了解其發展歷程和精益鑽井生產管理平臺使用情況等。他說,1205鑽井隊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發源地,擁有光榮的傳統,要繼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率先當好標杆旗幟,讓精神代代相傳。
  • 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紀念館被評為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日,陝西省委組織部公布了全省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名單,西安石油大學「鐵人」紀念館被評為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此次公布的省級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共112個。
  • 「誰說新時代不需要鐵人精神」——「80後」「90後」大慶石油人的...
    新華社哈爾濱1月1日電 題:「誰說新時代不需要鐵人精神」——「80後」「90後」大慶石油人的「鐵人情結」  新華社記者張玥、齊泓鑫  新年伊始,當許多人剛剛結束午夜狂歡昏昏入睡時,黑龍江大慶油田試油試採分公司試油大隊的作業現場已經開始工作。
  • 線上、線下共緬懷:鐵人,我們想您……
    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前的47級臺階,正是寓意著他47年短暫卻不平凡的人生。「身在大慶學大慶,鐵人身邊學鐵人。」一代代大慶人踏著鐵人的腳步,把鐵人的心願逐一實現。而今,我們可以自豪地向鐵人匯報,大油田拿下了,「把井打到國外去!」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