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老師一手漂亮板書就像把書卷印在黑板上

2020-12-10 湖北教育新聞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 狄鑫 通訊員 王雯婷 黃昕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士峰

  「這些工作手冊不僅記錄詳盡,字跡也清秀端正,跟印刷效果一樣,太值得我們學習了!」12月3日,武漢市第四初級中學幾名新進班主任老師參觀學校檔案陳列室時,對著一疊優秀教案和班主任工作手冊發出感嘆。展品的主人,是該校九(12)班班主任王斌傑老師。

  這一手印刷體好字是怎樣煉成的?工作手冊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楚天都市報記者走進該校,採訪了在三尺講臺耕耘35載、被評為武漢市優秀教師和百優班主任的王斌傑老師。

  印刷體板書讓學生捨不得擦

  「老王畫圖簡直就是炫技,跟書卷印在黑板一樣!」「徒手畫圓那是小菜一碟,老王還可以背對黑板側身盲寫板書呢!」……說起最佩服的科任老師,武漢四初九(12)班的同學們滔滔不絕。他們口中的「老王」,就是該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今年52歲的王斌傑。

  「若直線與圓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那麼這條直線與圓相切。」楚天都市報記者在課堂上看到,王斌傑捏住一小段粉筆,快速在黑板上畫出一道弧線,反手再添一筆,一個標準的圓出現在眼前。

  「即使不用工具,王老師的板書也總是橫平豎直、乾淨漂亮,值日生總是捨不得擦。」學生張玉琳說。

  不僅是板書,王斌傑寫在紙上的字也讓人賞心悅目。記者採訪當天,恰逢武漢四初期中考試總結周,王斌傑認真整理著學生的試卷和成績。從教35年的他,對這些試題早就熟稔於心,但他還是會仔細寫上演算過程,標註至少兩種解題思路。「不自己算一遍,怎麼知道學生為什麼失分呢?算完後,我還要用紅筆標出每個步驟的分值,好幫學生分析知識掌握的情況。」王斌傑說。

  王斌傑的試卷和教案,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無論是漢字、數字還是繪圖,一筆一划都像精雕細琢一般,布局合理、條理清晰、乾淨整潔。有人曾將王斌傑的教案上傳到網絡,一位網友評論,它可以治癒強迫症。

  油墨印刷時代練出精品字跡

  「其實我小時候字寫得一般。當師範生以後,我為了刻好鋼板,慢慢練出來了。」王斌傑告訴記者。1982年,他考入當時的漢陽縣師範學校,因為數學成績好,經常被老師叫去刻鋼板,作為油印試卷的模板。按要求,他刻的字必須是端端正正的仿宋體,且字字清晰、入木三分,印出來的試卷才符合規範。「那要很嚴謹咧。尤其是數學卷子,一個小數點都不能錯的!」王斌傑回憶。刻鋼板時必須控制好力度,太輕會刻不透蠟紙,太重則會把蠟紙刺破。

  「一畢業我就當了老師,繼續刻了十幾年鋼板,直到油墨印刷消失。」王斌傑說。

  如今,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越來越現代化,傳統黑板換成了多媒體白板,少了粉筆的粉塵,輕輕一點解題過程就能輕鬆呈現。但王斌傑積極嘗試各種多媒體新技術的同時,也儘量保留有溫度的手寫板書。「講新知識點時,王老師會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板書。分析難題時,他就把黑板、白板結合著用,既有動畫效果、又有分解步驟,我們更容易理解。」學生桂盈萱說。

  王斌傑的書寫態度,也影響著他的學生們。「每次看到王老師認真寫板書的樣子,我都很感動,也會不自覺地模仿他的筆跡。」數學課代表陳慕陽同學說。王斌傑從不懲罰學生抄寫,但在他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養成了工工整整寫字的習慣。「好的書寫能帶來更好的觀感,考試時可以避免無謂的失分。我就是好習慣的受益者。」獲得過武漢市礄口區硬筆書法比賽一等獎的學生管盧熙說。

  班級日誌記錄學生成長點滴

  如果說板書總會被擦掉的,王斌傑35年職教生涯留下的60多本工作日誌,更能反映他的育人情懷。他告訴記者:「一年兩本班主任工作手冊,我一張紙也不願浪費。上過我手冊的名字,哪怕過了十幾二十年,我也清楚地記得。」

  記者翻看王斌傑的班主任手冊,發現它們更像是教學日記:「11月7日,到八年級12班上課,借了九套桌椅,教育學生不要動八年級學生物品」「11月8日,物理課,李豪(化名)和王斯晨(化名)相互扔紙團,張天(化名)講話被老師批評」……書頁中還夾著王斌傑反覆推敲的學生座次表、同學們對學校午餐的評價、每場考試學生的分數和名次進退等,甚至還有10年前學生在課堂上偷傳的小紙條。

  雖然內容很雜,但由於王斌傑字跡工整,一本本手冊就像印刷的班級歷史。「我輕易不懲罰學生,而是把事件經過寫在手冊上,由他們自己籤字確認。累計10次就請家長來學校,家長也要在我的本子上簽名。」王斌傑介紹。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很調皮,敏感且自尊心強,他便用記帳式的管理方法,讓孩子們看到自身的問題,並主動改正。

  「你看這個杜雲軒(化名),天天換著花樣讓人頭疼,本子上都是他的籤名。但後來他也進步了,分數慢慢上升,考上了一所市示範高中,還回來看過我咧!」王斌傑翻看著工作手冊回憶,「能做師生是一種緣分。這些碎片化的內容,都是孩子們成長的印記,我幫他們存著。」

  如今,王斌傑的部分班主任手冊,被武漢四初檔案室收藏,成為校史的一部分。

  經常趴在走廊欄杆批改作業

  都說字如其人,「嚴、守、勤」便是王斌傑職教生涯的寫照。他說:「我是數學老師,對學生要嚴格、嚴謹、嚴肅;作為班主任,我要守時、守信,更要守護每個孩子。」而在通訊方式如此發達的今天,他仍保持著家訪的習慣,體現了他的勤奮。

  班上的男生小海(化名)經常和同學打架、爭執。一天晚上,王斌傑到小海家家訪,得知他的爸爸經常動手教訓他。王斌傑委婉分析了小海各種表現的原因,幫小海和父親化解心結。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小海爸爸,主動向兒子道歉,並承諾今後會用更好的方式教育、引導孩子。

  「家訪看起來很費時間,但其實比通訊工具效率更高,又能讓學生感受到關愛。」王斌傑說。

  「王老師年紀比較大,今年又帶畢業班,為了和學生靠得更近,他特意在離班上最近的物理組辦公室申請了一張辦公桌。」武漢四初教學副校長黃昕介紹。長年在一線執教的王斌傑,落下了不少病痛,為此,今年學校只安排了一個班給他帶。可他一刻也不肯放鬆,為了「貼身」指導學生做作業,腰椎不好的他,經常趴在教室門口的走廊欄杆上批改學生作業。

  「初三時間寶貴,離學生近一點,省下來回走的時間,能多講一道題咧!」王斌傑笑著說。

相關焦點

  • 這位小學老師的黑板板書,實在是太漂亮,學生都不捨得擦掉!
    文:愚伯的自留地圖:陳立峰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上課模式開始改變,電子課件逐漸代替傳統板書,很多老師常常會忽視掉板書這個問題。但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的黑板板書是十分重要的,作為課堂重要組成部分,板書不僅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也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增加學生的記憶力。從板書設計中可以看出一個教師的治學態度,而且可以看出他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思維的嚴謹程度。下面的內容為小學數學老師陳立峰的板書,讓人看了忍不住點讚!
  • 清華大學老師秀硬筆書法,漂亮到爆,網友:捨不得擦黑板
    不知道這麼久沒去教室上課,大家想不想念在教室看著黑板上課的感覺?想不想念老師的板書? 雖然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老師上課越來越方便,多半是電子課件,但是一手漂亮的板書還是少不了的。
  • 嘖嘖:老師師寫得如此漂亮的粉筆字,學生:看看也是一種享受
    於是我也把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在我們小時候(上小學時),幾乎每一位老師都會寫一手漂亮的粉筆字,而且毛筆字、鋼筆字都寫得好。因為那時的老師都得寫好粉筆字,這是老師們授課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那時不僅是語文老師的字寫得好,貌似其他學科的老師也一樣,都非常重視自己的板書。
  • 有趣:北京大學老師是如何上「網課」的?神奇的黑板、還有貓叫聲……
    北大迎來線上教學的第三周, 老師們和同學們 一起「雲」端漫步、學海遨遊, 擁抱新技術、適應新課堂。 不過卻有一群老師卻執著於 要把黑板搬到網上, 板書,是他們的課堂上不可替代主角。王詩宬院士課堂王詩宬院士課堂丁帆老師課堂丁帆老師課堂蔣達權老師的網課截屏數學課上的「神奇」黑板黑板是數學家進行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 數學老師給古詩畫山水畫板書,學生不捨得擦,網友:請寄給我黑板
    但是很多人會把山水畫在紙上,卻不會畫在黑板上,因為在黑板上作畫,一是比較麻煩,二是很難畫出效果。而假如山水畫不好的話,非但會影響美觀,還會破壞了詩的意境。 但是上海有一位數學老師,卻給古詩《望廬山瀑布》畫了一幅板書。她用粉筆勾勒的山水,惟妙惟肖,堪稱「神仙板書」,讓不少網友大飽眼福。
  • 驚豔| 天津這位大學老師的手繪板書火了!
    驚豔 | 天津這位大學老師的手繪板書火了!黑板的橫大概是我手掌的九乍,縱是我手掌的六乍半,正好和A4紙的比例差不多,這樣我在A4紙上畫好草圖,按照每一個坐標格,就能原樣放大到黑板上。」
  • 小學英語板書,看完讓人驚豔:懷疑美術老師走錯教室!搶著來上課
    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學生不僅學會了英語單詞,同時,也許還能偷偷地從老師那裡學到一些畫畫的技巧,簡直一舉兩得。瞧,這些動物通過粉筆板書被畫得多漂亮,又萌又可愛!主題:飲品店主題:天氣也許對比電子教案PPT來說,粉筆板書顯得並沒有那麼真實,但是,看著黑板上那些通過寥寥幾筆畫出的圖案,寫出的字體,雖然簡單,但是多麼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讓他們能夠通過這些簡單可愛的粉筆板書,感受到英語教學中的童趣。
  • 外國網友看中國老師,用智能黑板講數學,引外國網友瘋狂吐槽
    太奇怪了,黑板這麼大的液晶手劃大屏幕是哪個年代開始出現的,專業的我不知道,可2000年代不可能吧,2007年第一臺蘋果手機那麼小的屏都那麼震撼,我想知道黑板那麼大的手觸屏在那些人小時候是怎麼穿越時空出現的
  • 板書還是多媒體?這不是個單選題
    對不少人來說,提及上課,老師站在寫滿板書的黑板前口若懸河的畫面就會自動浮現。一方講臺,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構成了數代人對課堂的共同回憶。但隨著教學手段的升級換代,這類畫面在實際課堂中越來越少。最直觀的就是授課形式更加豐富,電腦、投影儀、顯示屏等設備的使用,讓多媒體教學可以不受黑板空間限制,不受文字表達限制。老師可以引入視頻、音頻、動畫等形式輔助教學,讓課堂更生動,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更多手段加強對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將教學內容以PPT的形式呈現,無論多少內容都能在顯示屏上播放,也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除此之外,老師也能從中受益,減少因長時間抬手寫板書造成的手臂酸痛,也能少受粉塵影響。
  • 臺灣教師板書逆天 黑板上畫「人體骨骼圖」毫無壓力
    近日,一則臺灣教師板書逆天的新聞又嚇呆了網友,網友表示果然又是別人家的老師。這位帥氣男老師因在黑板上作畫「人體骨骼圖」而紅遍網絡,由於其畫出的骨骼素描精美細緻,栩栩如生,很多網友都誤以為這位老師來自醫學院。事實上,這位老師是一名教授視覺設計的講師,他畫這幅圖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人體繪畫的正確方法。驚呆了有沒有,視覺設計講師畫人體骨骼圖,還畫的那麼精準。
  • 捨不得擦黑板!清華大學老師板書大賽又來了
    老師們手寫的板書? 近日,清華大學舉辦 2020年教職工粉筆板書比賽 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 語文老師畫荷花,英語老師畫稻草人,美術老師:你們畫完了嗎?
    而這也倒逼每個科任老師,都應該掌握更多的技能,尤其是老師的主戰場——黑板,更是對每個科任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作為最直接的視覺效果——板書,更是每個科任老師需要花費心思的授課環節。板書如果只是粉筆字,顯然已經很難出彩了!因此,許多老師都會在板書上做文章。為了達到繪聲繪色的效果,粉筆畫成為許多老師的首選。各科老師都會結合教材的內容,在黑板上秀一手粉筆畫。比如下面這兩幅,我們一起來看看。
  • 好未來超級板書讓在線教師「下筆如有神」
    高清板書秒輸出,如同置身教室第一排部分老師在線教學時,會用多媒體課件代替板書。由於缺少引導過程,可能造成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不清晰。老師書寫板書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知識,變抽象為具體,還可以通過書寫本身的場景感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學生看到的在線課堂板書畫面都算不上清晰。
  • 桂花苑丨奔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黑板的變遷
    記憶中,外婆家附近有一所荒廢的學校。教室的黑板上還留有斑駁的字跡,像是訴說著曾經這裡的朗朗書聲,由於時間久遠,黑板已經開裂,這是我記憶中最早的黑板。它用幾塊木頭拼接而成,表面刷上油漆,由於是木質,很費粉筆,而且黑板擦一擦,會產生很多粉塵,聽外公說,老師們上完課頭髮上、臉上、衣服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也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 清華大學老師寫粉筆字,字體漂亮到爆!網友:捨不得擦黑板!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帥氣的男老師的粉筆字,從他身後的黑板上看到這樣的字體屬於行書,這樣的字體真的是太漂亮了,筆法行雲流水,雖然只有不到5行字,但是我們看到無論是布局還是字體結構都非常的完美,完全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美,看到這樣的字以後大家是不是也體會到了這位清華大學老師書法功底非常的深厚呢?
  • 讓「學生看得明白」,復旦數學教授在空蕩的教室錄製課程板書
    手拿白粉筆「噔噔」敲擊黑板,從定義寫到公式,推演步驟清晰明了,必要時加以畫圖說明,四塊黑板寫滿擦去又寫滿……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沈維孝正在為《複變函數》課程錄製教學視頻。「哪一步在先、哪一步在後,推演的過程是怎樣的,PPT可能無法展現出來,而板書不存在這個問題。」接觸線上教學之初,沈維孝嘗試的是PPT錄屏,但在上海數學中心主任李駿教授的建議和中心的技術支持下,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錄製板書。「數學課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點。」
  • 致敬奔跑者:解鎖「網課」新方式,從「桌球桌上寫板書」開始說起...
    「我這門課叫《經濟學初探》,是我們南京師範大學開的一門經濟學博雅課。」  當了幾十年的老師,李教授一直堅持用板書授課。  最終,李教授放棄了桌球桌,拿起了小滑鼠、上起了網課。   「讓我認識到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從過去傳統授課方式的轉變,以前習慣了教室、板書,不願意改變。為什麼不願改變?因為學習新東西是要花時間成本的,但這一次讓我改變了。讓我認識到了技術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在於,通過它我可以跟外地的老師來講這種課,讓外地的老師介入來聽,也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這種反饋。」「這是對知識的不保守。」
  • 從「黑板教育」到「白板教育」,這些個優缺點你都知道嗎?
    每每你我回憶當年寒窗的歲月,湧上心頭的便是這些個美好的畫面。可是,時光荏苒,粉筆在無私的獻出自己的生命,而講臺,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裡要說的變化,並不只是說,那講臺變得寬敞了,講桌裡藏了個電腦了,黑板上的內容可以"動了"……其實,這些個變化,並不只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添置的高科技,更多的是伴隨著教學方式的探索演變而改革的產物。
  • 一個中國女老師,用智能黑板講數學,引發美國網友瘋狂吐槽
    還2000年,都不用說別的,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時候,美國大兵通訊還是那種大號對講機呢,就這個情況,他告訴我他們國家2000年的時候普及智能黑板了。都說和中國人酒桌不談正事,因為中國人喝多了很扯,我發現洋鬼子更邪乎,這還沒喝呢就開始扯。
  • 大學老師手寫板書走紅,字體勁道有力如「印刷體」,網友:厲害了
    前些天,一位名校大學老師的手寫板書走紅。現在大多數老師都是做PPT,依舊保持板書習慣的很少見。從黑板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位教師的字體非常工整,勁道有力,橫平豎直,宛如印刷體。很多網友看後紛紛感嘆:不愧是名校名師,果然不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