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初將有3顆小行星接連衝向地球,地球將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020年12月31日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預測,2021年1月初,將有3個小型近地天體在短時間出現在地球上空。 據NASA介紹,2021年1月1日、2日,直徑為15米的小行星2019YB4將以64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飛越地球。然後,又有2大塊宇宙碎片緊隨其後,分別以150萬公裡和210萬公裡的距離經過,它們分別是15米長的2020YA1和21米長的2020YP4。地球將在一天內經歷多次「死裡逃生」,有三顆小行星將會衝向地球,但值得慶幸的是它們並沒有「瞄準」地球。
-
NASA蹭熱點稱小行星接近地球,其實不到2米,關於小行星的科普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為6.5英尺(約1.98米),而且稱,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發生撞擊的概率很小,只有0.41%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小行星,大家就會明白了,這顆小行星的特別之處只有接近地球的那個時間是美國大選前一天這個時間點。大家都知道落在地球上的小行星和隕石大都是來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於其威力的恐怖,甚至有人推測人類滅亡的危險之一就是小行星撞擊,所以人類對其監測從未停止。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剛跨入新年,就有 " 天外來客 " 接連來 " 拜年 "。元旦三天假期內有三顆小行星 " 探訪 " 地球,接下來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為何近期小行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對於這些 " 不速之客 ",人類應該怎麼應對?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張珊 記者 阿里亞)剛跨入新年,就有「天外來客」接連來「拜年」。元旦三天假期內有三顆小行星「探訪」地球,接下來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為何近期小行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對於這些「不速之客」,人類應該怎麼應對?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研究員趙海斌。
-
直徑2米小行星朝地球直飛而來!NASA稱:將在這天最接近地球
▲「2018VP1」小行星將在11月2日最接近地球(藍色)。(圖/網絡圖片)NASA最新觀測指出,目前有一顆直徑約2米的小行星朝著地球飛來,預計在大選前一天最接近地球。根據報導,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表示,這顆在2018年由加州帕洛馬山天文臺(Palomar Observatory)觀測到的「2018VP1」小行星,預計在11月2日距離地球最近。
-
小行星撞地球:NASA稱比英國大本鐘還大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13日報導,NASA稱有一顆被命名為「2020 XO」的小行星將會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經過地球軌道,和我們擦肩而過。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介於46米到100米之間,整體面積略大於英國名勝大本鐘,正在以33000英裡(約99000公裡)的時速朝著地球飛馳而來。按照美國加利福尼利亞太空研究所的觀測數據,「2020 XO」將於當地時間周一,12月1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2點18分和地球軌道擦肩而過。
-
小行星撞地球:NASA稱比英國大本鐘還大的一顆小行星將會和地球擦肩...
據英國媒體《每日星報》12月13日報導,NASA稱有一顆被命名為「2020 XO」的小行星將會於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經過地球軌道,和我們擦肩而過。
-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體積巨大還富含水分
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對其碎片進行研究並於近日發表了相關成果。研究表明,2008 TC3來自一個巨大的、富含水分的母體小行星。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獲得了一份50毫克的碎片樣本。
-
美國航天局:在未來會有四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瑪雅預言要成真?
眾所周知,地球存在於這個宇宙中大概是在46億年的時間裡,地球經過時間長河的不斷演化與發展,才有了如今這般生機勃勃的樣子,而地球更是這個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不僅擁有生命,更有著太陽系中最優越的地理位置,實在是神秘。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科學家稱,這顆小行星將以約290萬公裡的距離飛掠地球。「穀神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時間是1801年。」他說,大部分小行星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也有不少小行星的軌道很複雜,甚至跨越多顆大行星的軌道。
-
木星是地球的守護者,卻在向地球投擲小行星和隕石
然而,隨著人類對於太陽系認識的加深,人類發現,地球上能夠產生生命,除了這些充分必要的條件之外,其他的一些條件也對地球生命的產生貢獻了很大的作用。木星作為太陽系的清道夫,利用其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引力,將闖入太陽的小行星、隕石、彗星吸過來,避免其進入到太陽系的木星軌道圈以內,間接保護了地球的安全。我們知道,引力的大小和天體的質量成正比的。
-
太陽系內存在一批寶石小行星,價值上萬億美元,有一顆已經撞擊了地球
趣味探索訊 浩瀚宇宙一望無垠,宇宙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太陽系和地球,有一定科普知識朋友肯定知道太陽系內充滿著很多微型小行星,這些微行星質量、體積、運行軌跡及星體成分存在很大差異。有的直徑可能只有幾十米,有的則達數公裡。這微行星在太陽繫到處亂竄,可能隨時成為太陽系內八大行星的盤中餐。
-
NASA發出鄭重警告,直徑270米小行星直奔地球,人類準備好了嗎?
據環球時報援引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此前NASA發出鄭重警告,在一顆直徑為220米的小行星飛掠地球幾天後,一顆更大的太空物體也即將飛掠地球。在科幻電影中,行星撞擊地球的場面非常壯觀,但如果成為現實,那無異於「死神」來了,對此,人類真的做好充分準備了嗎?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當隕石在地球大氣層中高速墜落時,其前方的空氣受到強烈壓縮,溫度可升至數千攝氏度甚至數萬攝氏度。在這種高壓高溫氣流的作用下,一些隕石會爆炸,分裂成許多碎片,墜落地面。這種現象被稱為隕石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雨記錄是1976年3月8日下午3點多在中國吉林市附近的一次隕石雨。來自吉林的2600多顆隕石總重量超過1公斤。
-
1顆小行星高速朝地球飛來,NASA:若撞擊將引發核冬天和物種滅絕
在太陽系之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八大行星、天然衛星等之外,還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移動分子」——小行星。根據天文學家們的觀測預估,太陽系中小行星的數量至少有上百萬顆,在地球存在的46億時間裡,小行星多次對地球造成威脅,而且還引發了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
-
了解天外來客,流星和隕石是什麼?
科學家們估計,每天大約有48.5噸(44公噸或4.4萬公斤)的流星體物質落在地球上。在任何一個夜晚,通常每小時都能看到幾顆流星。 有充分記錄的關於隕石造成傷亡的故事很少。首例已知的天外來物使人受傷的案例是在美國,1954年11月,來自阿拉巴馬州塞拉科加的安·霍奇斯(Ann Hodges)被一顆重達8磅(3.6公斤)的石質隕石砸穿屋頂,受到嚴重擦傷。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截至2020年6月,人類已經發現了接近100萬顆小行星[3]。其中,絕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被稱為主帶小行星。有科學家推斷,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原本應該還有一顆行星,但在木星的引力擾動和撞擊作用下,這顆行星胚胎演變成了小行星帶。
-
這顆小行星離地球最近僅370千米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了非隕石類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紀錄,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剛剛創下的3000千米紀錄。
-
隕石在空中被不明物體擊穿,究竟是誰在暗中保護地球?
我們的地球生存了46億年之久,在有人類,隕石撞擊、火山爆發等毀滅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隕石的撞擊,可以說是滅頂之災。 可能有人會覺得隕石撞擊離我們十分的遙遠,但是你可知道,在俄羅斯就曾經發生過一起隕石事件,當時如果這個隕石和地面直接碰撞的話,數個城市將在頃刻間飛灰湮滅。
-
青海火流星初步查明,10餘次燃爆後或有430噸,隕石來襲怎麼防禦
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一是為什麼這個「火流星」臨近地球會多次燃爆?二是為什麼明確知道著落地點卻很難找到?三是這樣大隕石來襲我們怎麼防禦?玉樹「火流星」屬於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重量約為430噸在11月底青海玉樹發現奇特的「火流星」後,不久後在德令哈也發現了隕石現象。這不光引起了隕石愛好者的極大興趣,也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