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北海道,雪季從十月一直綿延到四月,被人們稱之為「雪國」。而在這雪國裡面卻蘊藏著媲美蘇格蘭風味的威士忌─Nikka 的餘市蒸餾廠 。
日本釀造威士忌的歷史很短,只有百年左右,但這這百年間卻有兩位重量級人物,一個是三得利威士忌的創辦人:鳥井信次郎、另一個就是nikka的創辦人:竹鶴政孝。
1918年,24歲的竹鶴政孝隻身赴蘇格蘭學習威士忌釀造技術。1923年,他學成歸來,回到日本後,竹鶴政孝在攝津酒造嘗試釀造威士忌,可惜卻遇上了日本的經濟大蕭條,他只能在1922年無奈的離開攝津酒造,正好這時鳥井信次郎找上門來,兩人同樣都有釀造日本威士忌的共同理念,於1923年打造了山崎蒸餾所,開啟日本威士忌重要的裡程碑。
然而山崎蒸餾所的第一款威士忌產品,由於過於濃烈的蘇格蘭風味並不受日本人的喜歡,鳥井信次郎希望能夠調整成日本人接受的威士忌風味,但是竹鶴政孝堅持蘇格蘭風格,兩人最終因為理念不同,竹鶴政孝最終離開三得利。並在北海道建立了自己的酒廠-餘市蒸餾所。
為了追尋夢想,竹鶴政孝於1934年到了北海道,在群山和大海之間,秉承蘇格蘭的釀造精髓,以傳統的炭火直接加熱的方式,細心地將蒸餾出的威士忌原酒裝入木桶中,在冷涼的儲藏庫裡儲藏十年以上使其成熟。憑藉著對正統製作程序的一貫堅持,釀造出了現在的Nikka Whisky。
在餘市蒸餾所剛剛成立的時候。這裡人煙稀少,是一個大量雜草覆蓋的溼原,但是竹鶴政孝的眼睛卻看透了這海風吹拂的原野才是製作威士忌的理想場所。餘市嶽流下的雪水非常清澈,加上附近的石狩平原可掘出石炭作蒸餾過程的燃料,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釀製威士忌。2年後,餘市蒸餾所的爐子裡堆滿了煤炭,開始了製作威士忌製作威士忌的第一步。
這仍然類似於Longmorn Distillery的罐頭蒸餾器,Masataka在蘇格蘭進行了第一次實踐培訓。這種傳統的燃煤蒸餾在今天幾乎看不到,因為它難以控制溫度並且需要高技能的工匠。然而,餘市的蒸餾過程至今仍然非常傳統。Yoichi Single Malt的特點,如大膽和烤焦味,是這種蒸餾的獨特特徵。
橡木桶陳年,竹鶴政孝也選擇了更悠長的陳年方式,他任憑北海道刺骨海風與皚皚白雪十餘年如一日的洗禮。每一批次產出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保留了出桶的原酒精度數,不進行稀釋降度的做法,與鳥井信治郎倡導的柔和甜美風的山崎威士忌,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對比,可能正是這份完美極致的匠人之心,我們才能從當今出產的餘市單一麥芽威士忌中,品嘗出那份轉身回眸後的人生百味吧。
竹鶴政孝於1969年又在仙臺建立了『宮城峽蒸餾所』。
目前由於原酒數量不足,Nikka決定將旗下的餘市和宮城峽系列中長期熟成的威士忌在2015年8月停產,僅出產無標示熟成年期的「餘市Single Malt」和「宮城峽Single Malt」。而餘市和宮城峽蒸餾所的原酒,則用於維持「竹鶴」威士忌的生產量。
竹鶴政孝一生享年85歲,終生無嗣,他出生於廣島酒造家庭,一生因酒而生,與酒相伴,因酒邂逅至愛,為酒窮極一生,他未能見證百年後餘市威士忌的盛世年華,卻把自己的盛世年華連同火一般的熱情投入爐中,融入到每一瓶餘市的每一滴酒液中。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註明「每天一點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