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道德觀的建立是一個人正確成長的前提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

2020-12-24 三丫講故事

人生觀道德觀的建立是一個人正確成長的前提(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22)

原創:三丫講故事

一個人在大千世界中生長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人,或者是這樣那樣的事,有時是很有誘惑力的,有的人在誘惑面前失去了自我,誤入歧途,甚至成了不法分子或者是千古罪人!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的人生觀道德觀出現了偏差,在利益面前只想自我不想道德水準,腦瓜子一熱就不顧一切,所以才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說!

要想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永遠不會迷失方向,那需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事是對國家有利的,什麼事是對國家不利的?讓孩子知道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因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利益高於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

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在祖國和人民需要你的時候,應該毫不猶豫的衝上去!時刻準備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奮鬥終生!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指引,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不容易迷失方向!就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可是,在生活中發現了許多問題——有的人為了一點利益就可以喪失理智,不顧一切後果就輕易觸犯法律法規的紅線!這麼輕易的放棄自己的生命於不顧的人居然都是為了「錢」!難道「錢」比生命更重要嗎?他們為什麼這麼不顧一切地為了「錢」就敢觸犯法律?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出了問題,他們這幾種觀念的教育缺失!骨子裡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不知道目無國法是人民的敵人,是不能被人民和國家所接受的!

孩子成長的過程,要不斷的接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讓他們知道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錢!更要有遠大的理想,遠大的抱負,知道人為什麼要活著?讓他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讓他知道要用自己的勞動換取所需要的美好生活!而不是動不動就想不勞而獲,動不動就想投機取巧!這樣久而久之一定會步入歧途!

比如:在法制節目中經常會看到一些不法之事——1.一個年輕男人手拿大錘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敲開一個金店大門的玻璃,大踏步地走進金店搶劫!為了錢——搶劫;2.有的人為了「錢」居然殺了自己的親人,或者是殺了自己的朋友;3.有的人為了自己的欲望,不顧一切地把國家的財產據為己有,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這些人如果在小時候有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他們怎麼會這麼輕易的放棄自己高貴的理想和高貴的品質而為了「錢」就不顧一切呢?

育人要先育心!要從小就進行思想教育!從小就讓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他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前進!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社會需要正能量!

從小做起,從現在開始,對每一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教育應該是重中之重!不可懈怠!切記!切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為什麼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戀愛婚姻家庭的幸福源自人生觀戴浩然 2020年12月13日所謂人生觀你的人生觀會嚴重影響你的戀愛婚姻家庭選擇、經營,進而影響你的事業。先說你活著為了啥?不幸福的女人會說,我為了孩子;孝順的人會說我為了父母;男人如果愛一個女人,會說,我為了我老婆孩子。這裡我想糾正一下,首先每個人活著,先為了自己比較靠譜。很多婚戀情感不幸的人,為了這個為了那個,就是沒說首先為了自己,他們就只能活著,卻活不好。
  • 嬰兒有與生俱來的「道德觀」,4個行為懲惡揚善,爸媽要學會引導
    嶽欣媽媽聽完婆婆的解釋,感覺很神奇,孩子這麼小,就能明辨是非,她感覺很不可思議。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人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所有的道德觀都需要經過後天的教化完成。但是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人們發現了嬰兒與生俱來的本能「道德觀」。 耶魯大學曾經的一項研究表明,嬰兒天生具有強烈的道德觀。
  • 論馬克思道德觀的辯證批判性特質及其當代價值
    馬克思明確反對脫離物質利益的道德空談,強調以現實生活實踐中「人的解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強烈批判以虛假全民利益面目呈現的各種形態的道德。但這種批判卻被一些人誤解為是對道德的全盤否定,並稱馬克思是「反(或非)道德主義者」。作為源頭和起點,馬克思的道德觀無疑影響乃至決定了整個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正確理解馬克思的道德觀是科學把握和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關鍵。
  • 如何理解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人生觀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人生觀是一定社會環境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我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到我們世界觀的制約。簡單說就是:你認為人活著是因為什麼?
  • 「慈母多敗兒、嚴父多逆子」,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看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人生了個兒子,兒子落生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沒有父親疼愛的孩子多可憐啊!從此,孩子的母親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甚至孩子做了錯事也捨不得責罵。 母親細心呵護著兒子成長。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定人生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讀過無數遍「性格決定命運」的科學論斷。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此一直深信不疑。不過,說起來真不好意思。究竟什麼是性格?其實我一直都沒有完全弄懂,總是處於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今天,我查了百度百科,它是這樣解釋性格的: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並表現在他的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言行上。
  • 《易論》|有正確的三觀,是避免人生悲劇的前提
    引言:做人要立定腳跟,有自己的一個標準,堅定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堅持原則,站穩立場,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承諾,不要人云亦云。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信念,就會失去主心骨,自己也會走入錯誤的隊伍之中,甚至誤入歧途,走上邪路,這更體現了一個人要有正確判斷力的重要性。
  • 胡適談徐志摩的人生觀、愛情觀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在這篇悼文中,胡適先生除了朋友們因為徐志摩的性格、人品痛徹思念外,還對他的人生觀、愛情觀進行了追述。因為正如胡適先生所說,說到徐志摩不得不提到他的婚姻。胡適說:徐志摩的人生觀就如他的詩中所表露的一樣,是一種「單純信仰」: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的一生真是愛的象徵。愛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
  • 觀警示教育基地 · 感悟初心使命(四十二)
    觀警示教育基地 · 感悟初心使命(四十二) 2020-12-04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復貓小學館」系列的編輯探索
    其二,堅持關注青少年心靈成長。    傳統漫畫具有社會性和娛樂性的雙重特點,一部優秀的漫畫作品應當在這兩個方面都有所觀照。然而,要解決少兒漫畫被誤解和忽視的現狀,更應該充分重視作品思想性的建設。在策劃與編輯「觀復貓小學館」系列叢書之時,我們尋找到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在漫畫作品中關注和展現少年兒童的心靈成長。
  • 人生就是追求快樂,避免痛苦,這種「功利主義」的道德觀正確嗎?
    它是以實際的功效或者利益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的一種學說,這聽起來其實跟我們當今的道德觀有點格格不入,道德評判怎麼能以功效或者利益作為基礎呢?其實我們誤解了邊沁的功利主義,邊沁的功利主義是以人的兩種最為典型的心理感受為基礎的,那就是:快樂和痛苦,也可以說是:幸福和痛苦。邊沁在其名著《道德與立法原則》中說:自然把人類置於兩個強有力的主人的控制之下:痛苦和快樂。
  • 廣東實惠的不良少年教育學校哪家好_南華教育
    廣東實惠的不良少年教育學校哪家好,南華教育,此外,還聘請了湖南首席心理專家張玲老師,湘雅附二腦科專家吳月波老師等資深專家團隊。 針對幼兒園管理存在的這些問題,學校內部幾乎已經無法「負責」教育工作。我們為此寫文章,結合教育學的歷史和現實,對我們之所以建立教育教學體系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
  • 李澤厚:道德和倫理要分開看,一篇文章讀懂,康德黑格爾的道德觀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國當代哲學家,李澤厚老師的《哲學綱要》這本書,這本書可以說是李澤厚老師畢生思想的精華,是一本當代中國哲學集大成之作,其中包括三大部分「倫理學綱要」、「認識論綱要」、「存在論綱要」。
  • 巨人教育品牌升級 「全球腦王」為「好老師」代言
    曾在「最強大腦」節目中獲得「全球腦王」稱號的楊易也於近日加入巨人教育,並在此次品牌升級中作為「好老師」的形象代表為巨人教育代言。 家長痛點,需要好老師教育行業大數據顯示,家長和學生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老師是否優秀是優先考慮的因素。但怎麼判斷一個老師是不是好老師?僅憑短短一節課的試聽?難!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遷就。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
  • 避免內卷鬚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原標題:避免內卷鬚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最近媒體和社會熱議的高等教育「內卷」現象,形象地勾勒出以「五唯」為基本特徵的評價體系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傷害。例如,唯分數、唯升學(就業)、唯文憑的評價導向直接衍生出大學校園裡「績點為王、高薪為王」的功利主義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向。
  • 國學經典《道德經》,老子對「觀」的表達,天道的領悟方式
    這部著作就是老子的《道德經》,五千字,五千年華夏歷史,政治之理,哲學蘊涵,美學哲思,所能想像到的,在這裡都會有體現。《道德經》是一本人生的大書!對於許多人來說,它能夠貫穿人生的始終,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去理解和感悟。在《道德經》這一本書裡,老子會經常提到「觀」這一個字,縱觀老子的相關書籍,「觀」這個字出現的次數也是很多。
  • 「以案說紀」 警示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股海縱私慾 牢獄咎自取》警示學子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抵禦金錢的腐蝕;《「錢」途堪憂》教育高校領導幹部要在招生工作中秉持公平正義的理念,做好為國家輸送人才的基礎工作;《隱秘一角》以清查超標辦公室為主題,提醒領導幹部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守住清廉底線;《同學會》、《玩物喪志》、《「犯」飯之輩》、《明理說紀》等作品分別從不同角度給在場師生進行了一次廉政教育。
  • 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記住這五句話,樹立正確交友觀
    朋友是孩子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夥伴,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孩子交朋友,家長往往不放心。我想你一定有以下這些顧慮:1. 跟壞孩子交朋友,孩子誤入歧途。2.孩子交友家長當然要把關。但是幹涉過多,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而容易做出衝動的選擇。這裡建議父母給孩子灌輸五句話,樹立正確的交友觀:1. 交友要有選擇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班的小朋友都是朋友。老師給孩子們灌輸的思想是對同學要有愛。
  • 《走進<紅樓夢>觀人生》教學大綱
    《走進《紅樓夢》觀人生》適用於各專業學生的教學,本課程屬於通識教育,是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模塊中的一門課程。 課程目的:從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視角解讀這一國學經典,一方面培育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在學中品味國學經典,引發大學生對自身成長展開思考與實踐,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課程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培育同學們的愛國情操、崇高在學中品味國學經典,讓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深入大學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