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張遼陣斬烏桓單于蹋頓,關羽千軍萬馬刺死顏良,誰更厲害

2020-12-14 騰訊網

張遼在曹操遠徵烏桓的前哨戰--白狼山之戰中,作為曹操的先鋒,指揮精銳的虎豹騎騎兵與烏桓騎兵作戰,並在最終的戰鬥中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及十幾名烏桓頗有聲望的王,大敗烏桓人,前後擊殺及俘虜了近20萬人。

關羽在曹操與袁紹發生的官渡之戰的前哨戰--白馬之戰中,作為曹操的前鋒,衝向圍攻白馬的袁紹大將顏良,關羽望見了顏良的麾蓋,衝向主將顏良,一舉刺死顏良,斬了顏良的首級,袁軍也因此大敗。

張遼與關羽都有陣斬敵方主將的戰績,如何評判張遼與關羽,孰強孰弱,誰更厲害呢?

關羽斬顏良

1、比較兩場戰爭的性質

首先得比較兩人進行的兩場戰爭的情況,白狼山之戰是曹操遠徵烏桓的一場關鍵性戰役,曹操在北徵烏桓的戰爭中,是採取了麻痺別人、出其不意、輕裝上陣、攻其不備的謀略,曹操假意因為天氣原因做出撤軍的假象,然後率領輕騎兵另闢蹊徑,出其不意從烏桓人想不到的道路突襲。

當烏桓人發現曹操大軍時,雙方相距也就是只有兩百裡路,烏桓雖然倉促應戰,多少還有些準備時間。

而白馬之戰是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發生的一場重要的突襲戰,曹操以聲東擊西、出其不意,假意攻打延津,然後突然調轉馬頭攻打白色的顏良,當顏良發現曹操大軍的前鋒時,兩軍相距只有十幾裡路,顏良能夠做出反應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左右,顏良在前後受敵、措手不及的情況,被關羽一戰砍了首級。

張遼

也就是說,關羽的白馬之戰比張遼的白狼山之戰,留給敵人的時間更短,所以取得勝利的客觀條件也就越強,關羽與張遼的強弱與戰爭的客觀條件成反比,理論上是張遼取勝的難度更大

2、比較兩場戰爭的規模

從戰後的俘虜情況看,白狼山之戰的規模更大,烏桓方面光是被俘虜就有20萬人,可見烏桓人參戰人數至少是20萬人,而曹操軍隊參戰的主要是虎豹騎騎兵及其他輕騎兵,因為曹操是輕裝上陣,重裝步兵走的慢,還在後面行進,曹操參戰的軍隊人數估計只有一萬人,這已經是曹操能夠養得起騎兵數量的極限了。

而白馬之戰,顏良作為袁紹大軍的前鋒,用來攻打曹操這邊的東郡太守劉延,劉延只有三千人,從劉延向曹操求援來看,顏良率領的大軍肯定不止三千人,能夠包圍劉延至少也有一萬人。

張遼

曹操通過聲東擊西親率大軍前往白馬攻打顏良時,關羽和張遼作為前鋒率先進攻,這部分前鋒人數一般只有三四千人,而曹操率領大軍還在後面,所以曹操方參與白馬之戰的主要就是關羽和張遼的前鋒,再加劉延原來的三千人,曹軍參與白馬之戰的總人數約有七千人。

白狼山之戰,張遼所部一萬人應戰烏桓大軍20萬人,白狼山之戰敵我雙方人數對比是20:1,而白馬之戰,關羽所部四千人+劉延部三千人合計七千人應戰顏良的一萬人,白馬之戰敵我雙方人數對比是10:7。

所以白狼山之戰更難打,因為人數處於絕對的劣勢

關羽

3、比較兩場戰爭參與的將領

白狼山之戰曹操方面幾乎是精銳盡出,除了作為前鋒領軍的張遼外,還有徐晃、張郃、曹純、韓浩、史渙、鮮于輔、閻柔等將領,都是曹軍名將,他們的對手是烏桓單于蹋頓以及烏桓中有聲望的王。

白馬之戰曹操方面參與的將領有關羽、張遼、劉延,張遼可是同時參與了白狼山之戰和白馬之戰,白馬之戰在前,白狼山之戰在後,他們的對手只有顏良,雖然有記載說淳于瓊和郭圖也參與這場戰爭,但記載很少。

白狼山之戰曹操方的名將明顯很多,而白馬之戰就很少,所以白狼山之戰曹操有將領優勢

關羽戰顏良

4、比較張遼與關羽在戰場上的表現

白狼山之戰是一場遭遇戰,曹操的一萬騎兵遇到了烏桓的20萬騎兵,但烏桓的20萬大軍還沒有形成陣型,由於敵我雙方兵力懸殊,曹操手下有些將領畏戰,而張遼親自向曹操請戰,趁對方沒有排成陣型,應該趕緊進攻,曹操聽從了張遼的意見。

於是雙方騎兵大會戰,曹軍騎兵全是精銳的虎豹騎騎兵,身經百戰,富有作戰經驗,而且參與的將領很多,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是張遼親手在戰場殺了烏桓單于蹋頓,因為這場戰爭是張遼指揮的,所以這個功勞也可以記在張遼身上。

至少張遼在白狼山之戰的具體表現就不得而知,史書沒有詳細記載,從張遼一貫的勇武來說,張遼至少是衝在前面的,況且徐晃、張郃等將也不會示弱。因為也有記載是說曹純的虎豹騎俘虜了蹋頓,然後才斬首的,也有可能蹋頓是死於亂軍之中的,三國死於亂軍之中的名將不少,有文丑、夏侯淵等。

關羽

所以張遼斬蹋頓很大可能就是領導之功,而不是親手斬殺的。

但你看關羽的白馬之戰就不一樣了,史書明確記載了關羽親手斬殺了顏良,《三國志關羽傳》明確記載了關羽親手斬殺顏良: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可是冷兵器時代,千軍萬軍混戰中,史書明確記載了單人單騎獨斬敵方主帥的行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勇猛,也是三國之中唯一有證據表明是親手陣斬,關羽斬顏良的含金量非常高,這也是關羽被稱為「萬人敵」、「熊虎之將」的直接證據。

所以論個人勇武,關羽在白馬之戰的表現遠勝張遼在白狼山之戰的表現。

張遼

如果要通過兩場戰爭,來比較兩位武將誰更厲害,似乎有些片面,但可以這麼說,張遼在白狼山之戰面對的困難比關羽在白馬之戰中遇到的困難大得多,但是關羽的個人勇武遠勝張遼。

相關焦點

  • 在正史中關羽和張遼誰更厲害?
    關羽與張遼同列唐宋時帝王祭祀武廟中人,說明二人的軍功武略,皆為後人敬佩挑指。唐、北宋時朝庭,尊奉前朝名將,多是由史家典冊紀事中參考認評,那時關於三國人物的演義性流傳雖已有,但還未形成民間化擴大。正史中二人的功績大致為:。關羽:白馬坡斬殺顏良,掛印封金追尋舊主、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實為蜀漢之頭號名將。
  • 三國正史除了關羽和張飛,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
    二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武藝超群,不過無論哪種說法,歷史上能被稱為萬人敵的卻不多,比如三國時期雖然猛將眾多,但是明確被提及的只有關羽和張飛。《三國志-程昱傳》記載: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 正史上的張遼有多厲害?猛將已經不足以形容他,他是戰略級統帥!
    張遼,字文遠,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更是曹操麾下綜合實力最強的將領。由於《三國演義》以劉備為正統,所以對身屬曹魏的張遼著墨並不多,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張遼絕對是一個強悍到極致的將領,若是單純從能力上講,不僅冠絕曹魏名將,恐怕更是要在關羽、張飛等人之上!
  • 三國正史四大猛將:臨陣斬殺敵方大將,連呂布和馬超也做不到
    《三國演義》中猛將如雲,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動不動就是大戰一百多回合甚至兩百回合以上,其實在現實和正史中,即使兩軍交戰狹路相逢,雙方主將單挑的機會也並不多,更不要說大戰兩三百回合了,因為就算人吃得消,馬也承受不了這麼高強度的作戰,所以三國正史中的單挑屈指可數。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這個時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而既然在亂世之中,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自然會因此產生很多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畢竟,在演義中存在一定的虛構成分。
  • 正史中三國的十大名將排行榜,他排第十名很讓人納悶
    對於三國名將的排行大都出自於《三國演義》,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裡面對於武將的排行很大程度上都是出於作者本身的意願。那麼,真的歷史之中,是怎麼將他們排位的呢?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這裡講正史不講三國演義,所以別說什麼許褚、典韋是曹營第一猛將,那是羅貫中神話的,如果講正史的話,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是張遼,雖然張遼的地位不如同為五子的于禁,但是從戰績看,張遼就是第一大將。張遼在三國演義中默默無聞,但在正史上可是大出風頭,張遼最早和呂布一樣是丁原手下,隨丁原一起到首都洛陽,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而張遼則被何進外派招兵,等張遼回來,呂布已經殺了丁原投靠董卓了,張遼迫於形勢也投靠董卓了,呂布殺了董卓後,張遼又投靠呂布了,直到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所殺,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 關羽對張飛說:「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那張飛能速勝張遼嗎?
    三國迷們都不難發現,鼎立的魏蜀吳三方在軍事人才的配置上各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曹魏軍中有五子良將,就是這類智勇雙全,即能統兵作戰,也可以單挑廝殺的五個將領: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而這五位中,無論是軍事才華,取得的成就,還是在戰場上的名氣,張遼都是排在首位的。
  • 三國正史上的十大名將,關羽第五,張飛第八,呂布未上榜
    十、孫策  孫策是三國時期的小霸王。他成年之後,從袁術手中要回了父親孫堅的舊部,帶著他們回到江東。在周瑜的幫助下,孫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接連擊敗劉勳、黃祖等人,拿下了江東六郡,讓他成了誰也不敢小覷的一方諸侯。  九、姜維  姜維是蜀漢名將,他深得諸葛亮真傳,也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秉承其遺志,多次率兵北伐,雖然取得了不少戰果,但受困於蜀漢國力,最終未能完成北伐,興復漢室。後來,劉禪投降曹後,他下詔讓姜維等人也投降曹魏,姜維等人被迫投降了曹魏。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張遼與文丑到底誰更厲害?
    其實在正史中,幾乎沒有武將單挑的記載,武將單挑一死,手下無論兵力多寡都會潰敗,也是演義中才有的情結。實際情況是,能夠以人海戰術去圍攻,誰傻乎乎地去單挑,被弓箭手一射就栽在戰場了。眾所周知的是,顏良是死在關羽手上,武力不如關羽是肯定的,文丑在正史中並未記載是關羽所殺,而是中曹操埋伏而死(應該是死在亂軍之中,不然三國志記載了關羽斬顏良,卻不記載誅文丑,也不符合邏輯。)文丑與顏良齊名,想必武力相差不到哪裡去,因此,在正史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關羽武力大於顏良和文丑。
  • 關羽在曹營歲月中功績如何?戰功不小,史書評價很高
    「社會我關哥,人狠話不多,赤兔跑得快,一刀斬顏良」,好詩好詩,不過言歸正傳,眾所周知關羽曾經在曹操營中工作過一段時間,但是忠義的關二爺「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要去找尋大哥劉備,最後掛印封金而去,當然愛慕關羽之才的曹操也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放關羽而去,這也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說實話在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這種佳話可不多
  • 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三國志說的很明白
    現如今看來,三國演義的出現對三國起到了「宣傳」作用,正因如此,人們大部分熟悉的內容都是三國演義中的,反而是正史中的不熟悉。那麼在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呢?恐怕這個問題的答案每一個人都不一樣。
  • 三國殺群張遼技能前瞻,不僅擁有增傷效果,而且還能拿你一張牌
    而此次體驗服剩下的兩個武將星張郃、星張遼就比較弱了,尤其星張遼技能,雖然運用了外事不決摸一張,內事不決加一傷策略,但是強度真的不行。無論是神張遼還是星張遼,都不能體現出歷史上的張遼能力,這期就來看看星張遼技能。有喜歡的可以點點關注,相互交流。不定期更新資訊、攻略、皮膚壁紙實戰視頻、免費激活碼。
  • 張遼和徐晃,誰的實力更厲害?聽聽關羽怎麼說
    曹操手下著名的武將有:夏侯淵、夏侯惇、樂進、于禁、徐晃、張郃、張遼、許褚等,作為同一陣營的他們很少交過手。那麼徐晃和張遼的實力孰強孰弱呢?這就只能通過和他們都交過手的關羽來看。張遼即便晚年染病,不復當年勇猛,孫權對他還是頗為忌憚。當年呂布背叛劉備,劉備被呂布逼得無路可走,劉備只得選擇突圍。劉備以張飛為先鋒、關羽斷後的模式企圖逃離小沛,可誰知張遼在途中追了上來,和殿後的關羽打了一架。當時劉備一方情況危急,關羽和張遼的交戰也沒有持續多久。但最後關羽還是逃脫了,很多人覺得關羽既然成功脫離,那麼張遼定是敗在了關羽的手裡。
  • 張遼一戰險丟命,曹操僅三句話評論,顯露本性
    《三國志》記載了張遼生平多次經典戰役,基本全是以少勝多:白馬之戰、殺烏丸單于蹋頓之戰、天柱山蕩寇、合肥之戰等等。張遼能夠取得這些勝利,每一次都是靠以一當十不惜死換來的,不得不說他的運氣也足夠好,正史中向他這樣每一次都以寡敵眾,以弱擊強者,善終者了了。
  • 最厲害的竟然不是張飛
    三國時期姓張的猛將你知道幾個,最厲害的是誰?01張遼張遼在三國中可以說一位極其特殊的猛將。他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直到最終跟隨曹操以後,才打出名氣,他算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名將。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收復青州東萊諸縣被封為蕩寇將軍。以七千多守軍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曹操手下猛將眾多,只有張遼一人入選武廟七十二大將。張遼也被後人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無論是從戰功還是武力來講,張遼絕對是三國張姓,第一猛將!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而七十二名將屬於三國時期僅有12人,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浚。而屬於曹操手下只有一人,就是張遼,屬於劉備手下有三人,就是諸葛亮、關羽和張飛,屬於孫權手下有三人,就是呂蒙、周瑜和陸遜。
  • 張遼在正史中不輸典韋,演義中武藝如何?曹營至少這幾人比他厲害
    ——譜寫了一段「張遼止啼」的佳話!如果按照正史,張遼八百破十萬的武藝,跟典韋、許褚幾乎是同一層面猛將。那麼?三國演義中,又有哪些人武藝在張遼之上呢?三國演義中,張遼的武藝非常一般。三、濡須口戰凌統凌統領三千先頭部隊,打算偷襲曹營,不想被張遼撞見了。兩人大打出手,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孫權遣呂蒙接應回營。這一戰凌統同樣沒有劣勢,因為當時曹操有四十萬大軍,在軍勢上佔有絕對的優勢,而凌統三千兵馬偷襲被發現,已經處於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了。
  • 張遼憑什麼是正史上的「三國第一人」?就憑這點,關羽呂布不如他
    《三國演義》作為我們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雖然說是文學著作,但是內容也是免不了參考史實,所以在大體上,《三國演義》的故事發展還是和三國時期一致的,同時,因為有經過藝術加工,作者羅貫中筆下的人物武將們更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