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種的差異

2020-12-16 榮耀三晉

為什麼非洲人皮膚黑?

為什麼白人的鼻子長而且勾?

為什麼北極人四肢最短?

美國人類學者卡爾頓·庫恩認為,地球上的人類可以分為五個基本的種族,其中兩個有大的亞種。這五個人種是:高加索人種,蒙古人種,高個子澳大利亞人種(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矮個子澳大利亞人種(小黑人——安達曼群島的居民等),高個子剛果人種(非洲黑人)、矮個子剛果人種(非洲俾格米人)和開普茲人(所謂布希族和霍屯督族)。

庫恩認為,這些種族是各自獨立進化的,他們是從同一個種族進化而來的。他猜測,這個共同的祖先在五個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代進化而成為智人,這大約是在三萬五千年以前開始的。

到公元1500年為止,這五個純種族一直有明顯的不同。這可能是基因不斷混合的結果。

根據達爾文的學說,進化分為兩個過程。第一步是變異。人的一個基因發生了改変,繼承了那個基因的兒童就會在某些方面與他們的祖先有所不同。第二步是選擇。一種變異必須經歷好幾個世代,才會形成種族的差異或演化。如果變異帶來不利,這個個體就會死亡,但如果在某方面是有利的,它就有更好的成長機會。

膚色是絕大多數人認為提供這類進化的有利條件的人種特點。在舊大陸(指歐亞非大陸,尤其是指歐洲),可以明顯看出,越往南走,人的膚色越深。南歐人的膚色通常比北歐人深一些。在北非,膚色就更深了。往南,到赤道,膚色變得最深。在亞洲,情形也是這樣,北部膚色最淺,往南走,逐漸變深,到印度南部,就和赤道非洲人的膚色一樣黑了。

這種南北膚色譜是由黑色素的濃度變化造成的。所有種族都可以由於曬太陽而增加他們的黑色素濃度。皮膚黑可以保護皮膚不受強烈陽光的損傷。所以在赤道地區出生的患白化病的人得皮膚癌的比例很高。在北緯地區,黑皮膚的人會把合成維生素D所需的陽光濾掉,所以在北緯地區居住的黑皮膚的兒童,軟骨病發病率很高。

最近有一些證據證明,膚色還和抵抗凍傷的能力有關。陸軍研究人員發現,在韓戰期間,黑人比白人更易凍傷。

據悉,黑皮膚的人在眼睛虹膜和眼底的色素澱積較多。據發現,色素澱積越少,眼晴對光譜紅色一端的顏色越敏感。用微紅光照明的環境裡,北歐人看東西比非洲黑人看得清楚。

有人提出,歐洲人逐漸形成了較淺色的眼睛,以適應北方晨昏朦朧的時間較長以及他們較多依賴火光來照亮窯洞的情況。

大多數人類學家認為,人類原來的膚色是棕黑色,因為已經很可靠地證明,人類是在非洲熱帶地區進化而來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最初的人類是黑人,他們的子孫隨著往北遷移而進化成為皮膚淺色的高加索人種。更可能是,隨著人們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地區,各群人的膚色從黑色變淺色,又從淺色變黑色,這樣變來變去好幾次。

膚色是靠不住的,雖說撒哈拉南部的非洲人和他們的後裔膚色都比大部分歐洲人深,但被人類學家列為「高加索種白人的數以百萬計的印度人,膚色卻比那些身在美國的黑人還要深。而現在一些居於小撒哈拉的非洲人,膚色並不比那些西班牙人、義大利人、希臘和黎巴嫩人深。

鼻子的不同:出生在乾冷氣候裡的人,往往有一個比居住在溼熱地區的人更鉤的鼻子。鼻子的作用是在空氣進入敏感的肺組織以前使它溫暖和滋潤。空氣越冷越乾燥,就需要越多的表面面積來使空氣具備恰當的溫度和溼度。白人的鼻子往往比黑人或東方人的鼻子長一些、鉤一些。然而,種族內部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東非高地的非洲人的鼻子比溼熱低地的非洲人的鼻子長一些。

身材的差異:這反映在大多數北方人的臂、腿和軀幹比熱帶人短,身材比較粗壯。同樣,這也是對冷熱的適應。減少熱量損失的一個方法是使身體的皮膚面積(與體重或體積相對而言)小一些,以避免熱量散發。而為了避免過熱,最理想的身材是體瘦、四肢長。因此,大多數非洲人往往比北歐人瘦長,北極人的四肢最短。

頭髮可能也產生實際的作用,但還沒有明顯的證據。有人提出,非洲人比較緊密的鬈曲頭髮使頭頂絕熱的性能比直的或波浪形的頭髮好。與人們的意料相反,黑頭髮在這方面的作用比白頭髮好。陽光在頭髮的外層被吸收並轉換成熱,這種熱直接向空中輻射。北極動物需要吸收太陽光的熱,它們身上常見的白毛實際上是透明的,光可以透過它們傳到絨毛層,使熱積聚在絕熱層內,把它保存下來供加熱用。

還有一些顯然中性的特點在人種之間是有差別的,這些特點有——

血型:在一些種族中某一種血型的人很多。美國印第安人絕大多數是O型——一某些地區達到百分之百。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以及加拿大西部印第安人中最常見的是A型,在印度北部、亞洲其他地區以及西非,常見的是B型。

味覺:某些人能分辨出某種味道,而另外的人卻不能。這種能力對生存雖無大影響,但明顯是一種遺傳特徵。一個味覺測驗發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的澳洲人能嘗出測驗的味道,歐洲人是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東亞是百分之八十三至百分之一百,非洲人則是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七。

可以單純列舉任何特定時期人種的特點,定出人種分類的方法。然而,這樣的人種概念對像智人這樣一種高度流動的、不斷變化的人種是不適的。從眼前看,人種可能是可以區別的,但從生學的長遠觀點看,種族有生有滅。新的種族出現了,而後又同鄰近的種族混合,產生新的、具有族穩定性的居民,最後,這些群落的基因流到鄰近的群落,繼續產生一個種族取代另一個種族的新程。

相關焦點

  • 圓桌十五期說|抗耐多藥結核病及治療的地域/人種差異的相關討論
    耐藥結核病已然成為危害全球人類健康的共同難題,但因為流行菌株不同,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結核桿菌耐藥率、耐藥模式各有差異。此外,在結核病的治療中,因為患者人種或基因型差異抗結核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或嚴重程度亦會有所不同。為了提高結核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以上這些因素都是我們臨床藥物選擇、方案制定和藥物監測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 全怪這個人種差異
    其實這種問題全怪這個人種差異。
  • 我們和其它膚色人種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實,不同膚色人種存在一些生理上的差異,而導致表現出的皮膚問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皮膚構造上有什麼不同1、黑色素膚色是由主要由兩類黑色素決定:黑褐色的真黑素和紅黃色的褐黑素。不同人種的黑色素細胞密度沒有差異,因此,黑色素細胞的黑色素生成能力、向表皮移動的黑色素小體數量、成熟度和存在方式不同,最終有了不同膚色區別。不同皮膚類型產生黑色素的量不同,比如歐洲人、中國人和墨西哥人皮膚中的黑色素量是印度人和非洲人的一半。
  • 世界三大人種,哪個顏值最高?看看中國古人怎麼說
    根據人類體質特徵的差異,全世界大致可分為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種人膚色較淺,鼻梁中等,頭髮黑直,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由此可見,三大人種的外貌有著顯著的差異,那麼三大人種哪個顏值最高呢? 以我們現在的審美,可以把黑種人首先排除,畢竟我國有句俗語,叫做一白遮百醜,意思是說,只要皮膚白,就可以遮蓋臉上的所有缺點。這句俗語意味著現代中國人以白為美,那麼排除黑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哪個顏值更高呢?
  • 棕色人種,為什麼是四大人種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呢?
    我們上小學時就學過,世界上有四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棕色人種。前三種大家都熟悉,最容易被忽視就是第四種:棕色人種。棕色人種美女圖片棕色人種的皮膚介於黃色與黑色之間。頭髮的顏色比較複雜,多為褐色黃色白色或者金黃色,鮮有黑色,這是她們與黃色人種一個顯著的不同點。但是與白色人種相似,就頭髮顏色而言,白色人種與棕色人種之間很難區別。
  • 精選一組關於人種的知識;非洲尼羅特人世界最高、俾格米人最矮
    #趣知識#一,人種二,在生物學上,人類所有的種族都同屬於一個物種(智人),起源於同一個祖先;但由於在不同的地域內長期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又經長期隔離,導致不同的人種在膚色、眼色、發色、髮型、頭型、身高等特徵上有所區別。
  • 黑色人種及白色人種的形成原因
    (黑人女孩。)黑色人種起源於赤道附近,陽光極其熾烈;黑色素有吸收太陽光中紫外線的能力,這可以使皮膚不至於因過度的紫外線照射而受到損害。過多的紫外線進入人體內會導致皮膚癌。黑人一代一代生存在陽光熾烈的非洲,慢慢進化出攜帶黑膚色的基因。
  • 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不存在生殖隔離,人類和猩猩卻有生殖隔離?
    那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為何卻沒有產生生殖隔離呢?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以黃黑白膚色區分人種絕對是種族主義時代誕生的偽科學。按照這個思路,人類如果以體貌特徵劃分,甚至會遠大於三種。這種直觀的觀測顯然是不科學的。目前的人類大多都來自於智人。
  • 印度人究竟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究竟是什麼人種呢?這可能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惑的問題,因為我們從電視新聞中看到的印度人有些膚色很白,有些膚色很黑,似乎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棕色人種。事實上這種感覺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印度在世界上素來就有人種、語言、宗教博物館之稱。截至2019年印度人口已達13.26億,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
  • 鮮為人知的日本「人種改良計劃」,日本人是如何擺脫矮小身材的?
    早在宋朝時期,日本就曾派遣婦女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度種」,以期改良日本人種。宋人筆下的《清波雜誌》記載:「倭國一舟漂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婦女悉被發,遇中州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此時,一個叫高橋義雄的日本人提出了的「人種改良」論。高橋義雄是日本實業家,畢業於慶應義墅。作為福澤諭吉的學生,避免不了的受到老師「脫亞入歐論」的影響。在其所著《人種改良論》中,高橋義雄提出日本在優生方面存在的弊害認為:由於傳統農耕方式,形成日本早婚為榮的習俗,早婚對人種的身心發育戕害最大。
  • 美國科學家:不管黑人、白人還是黃色人種都起源於亞洲
    一元說認為全世界人類起源於一種古猿,這種古猿後來才演化成不同的人種。而多元說則認為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種是由各種不同的古猿演化來的。近幾十年來,由於廣大地區發現大批的猿類和人類化石,經過科學家的分析研究,已充分證明一元說是正確的。
  • 消除種族歧視:了解歷史上的人種歧視,提防其死灰復燃
    人種的歧視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各國幾乎沒有人種意識。尤其在帝國主義下殖民政策開始之前,人們根本沒有這種想法。尤其在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沒出現之前,優秀人種,也就是所謂的「適者」,淘汰劣等人種也無所謂,是不存在的。
  • 地球上有藍色人種,生活在6000米的山上,很少有人知道他們!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上藍色的人種,生活在6000米的山上,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在正常人的認知當中,地球的人種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早期的美國有人種歧視,認為白種人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白種人和黃種人是很低賤的。但其實膚色只是在南北半球,由於太陽輻射和一些地域差異所形成的,正常的人類外化表現而已,並沒有太多的種族高低貴賤之分。地球上有藍色人種,生活在6000米的山上,100多年僅僅才露了一次面,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在人類所生活的地球上,不僅僅只是有三色種人。
  • 史林|明治日本的黃禍論與人種論
    但是,這樣的理解過於強調國際政治的因素,忽略了西方社會中長期存在的人種主義思想背景。因此,橋川文三(1922—1983)主張:「(黃禍論)是白色人種對黃色人種的恐懼、憎惡、不信任以及蔑視的感情,……是西方人種主義不斷形成的複雜心理中,所具有的歷史最為悠久,最為龐雜的人種主義『神話』」。
  • 亞洲人又是屬於什麼人種,你們知道嗎
    亞洲人又是屬於什麼人種,你們知道嗎前些天偶然看到過一篇文章,基於一個論點「文明的差異是不是和人種有著直接關係」,對於該論點,看了許多評論,也有過研究,而我們都知道所謂的文明說白了就是指智商的高低,換句話來說,不同的人種是不是存在著智商高低的差距?
  • 人類源流——蒙古利亞人種1
    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又稱黃色人種、黃種人、蒙古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黃色人種主要分布於烏拉爾地區、東亞、北亞、東北亞、西伯利亞地區、南亞、東南亞、馬達加斯加、大洋洲。
  • 古埃及人是什麼人種,起源於非洲,為何和現在的非洲人大不相同
    那麼古埃及人到底是什麼人種,起源於非洲的他們,為什麼沒有非洲人的特徵呢? 一、古埃及的居民人種多樣 古埃及作為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國內的人種其實是比較豐富的。
  • 他們實施了人種改造計劃,結果成功了
    同為東方人,為什麼兩國平均身高會有如此巨大差異呢?究其原因在於種族遺傳,我們華夏民族有東夷人的血統,與日本人分屬兩個不同的人種。東夷人是中國遠古時期,生活在現在的山東臨沂一帶的部落,這個部落裡的人身材高大,體型健碩。據出土遺骨顯示,當時男人最高身高有的已經達到了180--200公分,是亞洲最高種族。
  • 藍色人種,科學如何解釋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藍色皮膚的人種?考察隊員感到非常疑惑,當他們打算靠近些觀察時,卻不幸被這些原始人發現了。這些原始人對他們怒目而視,他們立即拔腿就跑。 回到營地後,考察隊員仍然不太相信這個世界有藍色人種存在,他們懷疑是不是這些人身上塗了藍色的染料。於是,考察隊員決定做進一步調查。
  • 古埃及文明是什麼人種創建的?是單一人種還是黑白黃大亂鬥?
    比如最基本的一點,古埃及人到底是什麼人種,現代就根本沒有定論,而且這個問題在歷史上甚至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而近代的各種觀點裡,除了傳統的黑人說、白人說、黑白混血說之外,甚至還有東北亞的黃種人說,那麼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