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三十、三一、三二則)

2020-12-06 文史醒言

〔三十〕「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樹樹皆秋色,山山盡落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氣象皆相似。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氣象都相似。

詩經·鄭風·風雨風雨悽悽,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楚辭·九章·涉江》節選 屈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野望 (唐)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王國維此則例舉的四處詩句有一個共同背景,就是在替君子而發感慨。何以知之?「雞鳴不已」早已成為君子不默而生的象徵。寫「涉江」的屈原更不待言,言語和行動都在證明君子之風。王績《野望》尾句有「採薇」,這是暗示自己懷有像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上一樣的君子忠貞之德。而秦觀的《踏莎行》中有「桃源」,明顯有像陶淵明一樣的君子歸隱之意。

此則中提到的「風雨如晦」、「蔽日」、「多雨」、「秋色」、「落暉」、「孤館」、「杜鵑聲」,都是有悲涼感覺的意象。君子雖懷有高德或高行,但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王國維此則講四處詩句的「氣象」相似,即是指四位詩人出於君子之思,藉助外物營造的悲涼氛圍和意境相似。

〔三一〕昭明太子稱陶淵明詩「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王無功稱薛收賦「韻趣高奇,詞義曠遠,嵯峨蕭瑟,真不可言」。詞中惜少此二種氣象,前者唯東坡,後者唯白石,略得一二耳。

蕭統稱陶淵明詩「氣勢縱放自如、文意清晰曉暢,超越其它同類詩歌;音韻抑揚變化,清爽明朗,也沒有人能抗衡」。王績稱薛收的賦「音韻趣味高雅新奇,詞意幽曠深遠,高峻蕭瑟,難以言語形容。」可惜詞中缺少這兩種氣象,前者的氣象只有蘇軾,後者的氣象只有姜夔,略微達到一些。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主要目的是強調「境界」說,而此則與前則都在講「氣象」。「氣象」用於詩詞評論,較早見於嚴羽的《滄浪詩話》,屬於五種詩法之一(其它四法是體制、格力、興趣、音節)。王國維引用「氣象」論詞,個人揣測:一是對前人理論的肯定和繼承,二是他也認識到只用「境界」論詞可能有些單薄,因為「境界」不易讓人直接聯想到作品的氣勢和氣韻。

陶淵明詩歌地位在當世至高,可以說蘇軾的「鼓吹」功不可沒。他對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評價基本上成了公論。他也刻意學習陶淵明的為人和為文,可以說在作品氣勢和意趣上深得陶旨。至於薛收和姜夔的相似處,主要體現在作品意境高雅和幽深上。

〔三二〕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永叔、少遊雖作豔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倡伎之別。

詞的高雅淺俗,在於精神,不在外貌。歐陽修、秦觀雖然也作豔語,但終究有品格。拿他們與周邦彥相比,便有了淑女與娼妓的區別。

「雅鄭」本來是音樂用語,用於指代音樂的雅正和淫俗(鄭衛之音,鄭國衛國的綺靡音樂)。因為中國遠古的詩歌一直是用於演唱,所以「雅鄭」也用來評判詩歌作品。

前面幾則中,王國維對歐陽修和秦觀的詞作評價特高,幾乎沒有負面評價。但在實際作品中,歐陽修和秦觀寫了不少所謂的「豔語」,跟花間派的一些綺靡作品沒有什麼區別,這明顯有袒護二人之意。肯定一方則罷了,還把周邦彥比作娼妓,實不公允和厚道。

先不說周邦彥詞的技巧在兩宋罕有匹敵,就內容而言也不像王國維講的如同娼妓。他只是閨情詞比較多,部分詞中涉及與歌妓往來,但不能因為這個講周的詞作如同娼妓沒有「貞節」。「閨情離別」本來就是婉約詞的主要主題之一,閨情詞也往往暗示了詩人的身不由己和憂愁悲歡,其意並不單單是男歡女愛。再者說,周邦彥的《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齊天樂·綠蕪凋盡臺城路》、《西河·金陵懷古》等作品,雅致處實也是歐陽修和秦觀不能道之。

最後選列幾首歐陽修和秦觀的「豔語」作品以供品鑑。

歐陽修「豔語」選踏莎行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蝶戀花海燕雙來歸畫棟。簾影無風,花影頻移動。半醉騰騰春睡重。綠鬟堆枕香雲擁。翠被雙盤金縷鳳。憶得前春,有個人人共。花裡黃鶯時一弄。日斜驚起相思夢。

秦觀「豔語」選

滿園花一向沈吟久。淚珠盈襟袖。我當初不合、苦撋就。慣縱得軟頑,見底心先有。行待痴心守。甚捻著脈子,倒把人來僝僽。近日來、非常羅皂醜。佛也鬚眉皺。怎掩得眾人口,待收了孛羅。罷了從來鬥。從今後。休道共我,夢見也、不能得句。迎春樂菖蒲葉葉知多少。惟有個、蜂兒妙。雨晴紅粉齊開了。露一點、嬌黃小。早是被、曉風力暴。更春共、斜陽俱老。怎得香香深處,作個蜂兒抱。

相關焦點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六二至六四則)終篇之評
    金應圭的「三蔽」說無異是對常州詞派「比興寄託」的反面闡釋,也是對浙西詞派重格律辭藻而浮虛無質情況的貶斥。王國維對金應圭有關淫詞、鄙詞、遊詞的「三蔽」發表了不同看法。在他看來淫詞、鄙詞、遊詞有一個共同的蔽病,就是「非真」——哀樂不衷其性,慮嘆無與乎情。
  •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意境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的《人間詞話》在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的這一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王國維,字靜安,清末光緒三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府海寧州城。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書香,家學很淵博,他的父親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著有遊目錄八卷,古錢考一卷及其他文稿,題畫詩、畫粕等數卷,這對他的成長和人生道路的選擇影響甚大。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在文學上, 《人間詞話》是他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正所謂這本書沒有讀過,大家都一定聽說過。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寫於1907年秋冬至1908年夏秋,那段時期,王國維接連痛失了三位親人。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境界,妙不可言,令人獲益匪淺
    王國維,一位曠世全才,一代國學大師。他學貫中西,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領域均有深詣和創新。梁啓超讚許道:「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攻書畫、篆刻、詩古文辭,博涉多才。
  • 115年前,王國維寫《人間詞話》,專家評論:最高格的無我之境
    很可惜,事與願違,哲學的研究並沒有給予王國維實質性的幫助。王國維便捨棄哲學而改投文學,在1906~1908年間,他撰寫了此部影響巨大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是晚清之後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可如今再次偶遇這三句詞,卻也能夠品味其中的唯美與孤寂。王國維出生寒門,母親早逝,父親一人既當爹又當媽地將他撫養長大,一心想著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奈何偏偏他厭惡八股文考試,止步秀才,便不再參加科舉。
  • 國學大師王國維說錯了?細論人間詞話中的隔,學詩詞須搞懂這個字
    △ 王和尚細說王國維人間詞話之「隔」論比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第39則,批評南宋詞人姜夔寫景之句「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並且他舉姜夔詞中「在《人間詞話》第40則,王國維更細論「隔」與不「隔」。比如,他指出:陶淵明、謝靈運,蘇東坡之詩「不隔」,而顏延之,黃山谷等人之詩則隔。王靜安認為:寫景「語語如在目前,便是不隔。
  •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人生三種境界,你在哪一層?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有人將王國維的學術成就比作一顆耀目的鑽石,每一個晶瑩剔透的切面都閃爍著令人心旌搖曳的光彩。這並非溢美之詞。在哲學、史學、美學、文學、倫理學、文字學、考古學、心理學、詞學、曲學、紅學、金石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王國維均有深詣和創新。他平生學無專師,沒有碩士、博士的頭銜,卻能自闢戶牖,勤奮鑽研,築起了一座又一座學術裡程碑。
  • 王國維《人間詞話》,人生竟然有三個境界
    王國維是近現代的一位著名學者,即使在國際上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他早些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將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的古典學、美學相融合,這促使他形成了兼收並蓄、包容萬千的個人風格。可能有部分網友只聽過王國維這個人,對他的一些事跡也並不了解,但是「境界說」應該有不少網友知道吧?
  • 《人間詞話》多次高度評價後主詞,王國維為何如此偏愛李煜?
    李煜、李清照向來被奉為「詞壇二李」,然而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這二位卻有不同的分量,相比較於對李清照的置若罔聞(詳情見上一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王國維對李煜表現了特別的喜愛。李煜詞歷來受到好評,作品因率真自然、哀婉感人而備受喜愛,而以王國維的評價最高。
  • 《人間詞話》有一種境界,叫做:只一字,便驚豔了時光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在文學領域的代表作,被譽為詞論界的圭臬,影響深遠。如果你喜歡詩詞,又想要深入地了解詩詞,這本《人間詞話》值得細細品味。初聞《人間詞話》是因為其中的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
  •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者,必然經歷這三種境界
    今天喬稀飯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人間詞話》。而在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成就大事業的秘訣。喬稀飯就來帶大家慢慢深入了解。01作者簡介王國維於1877年出生在浙江海寧,迎接他的便是書香門第。
  • 王國維115年前的一首詞,寫盡人間悲劇,末二句是經典名句
    近代學者王國維,深受叔本華哲學影響,對人生充滿深沉的悲劇意識,這在他的《人間詞》中,亦有所體現。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暮。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 從「有我」與「無我」中體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意境
    說到對於詞之境界的解讀,其中詞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段人生三境界論,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其實,詞作品想要表達的境界,正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傳達的媒介: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王國維:三行字是人生的三個境界
    他最熟悉的是他的《人生詞話》和書中提出的「學術三境界」昨晚西風枯死的綠樹,孤零零的高樓上,望著世界末日的路。我不後悔我的衣服越來越寬,這讓人們為伊而憔悴。在人群中尋找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在昏暗的燈光下。
  • 王國維先生說的人生三重境界,告訴你求財、升遷和戀愛的人生智慧
    最近在讀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寫的《人間詞話》,受益匪淺!或許很多人知道《人間詞話》甚至知道王國維先生都是因為他所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可是很多人只是在單純引用和背誦詩詞,你真的能夠精確理解詩詞背後的人生智慧嗎?當我們讀懂了王國維先生的用意,也就能夠不斷提升我們自己為人處世的智慧了。
  • 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境,被譽為民國寫詞寫得最好的人,卻51歲沉湖
    只是可惜的是,一代詞人51歲就自沉於昆明湖時,留有一遺書。開頭便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至於他的死因,歷史上也是眾說紛紜。王國維的流傳最廣的,當屬人生三重境界的闡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人間詞話》:「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禪意,亦是人生
    《人間詞話》這本小冊子拿起放下不下三次,終於還是耐著性子讀了下去。我看書喜歡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作者的背景怎麼樣,王國維是誰,他是幹什麼的,為什麼寫了這本書,這本書到底想要告訴讀者什麼?初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印象最深的還是裡面談到大學問者要經歷的那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