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初級上的假定形,是很多人都搞不定的事情。甚至現在很多日語大咖,也不一定真正能夠搞懂。我們不是大咖,我們只是來交流一下。
之所以試著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以前也以這個問題,去問了日本的一個小哥哥,小哥哥給出的總結我個人感覺還很受用,所以在這裡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
なら表示建議和假定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なら這個詞,它在日語中只有兩個作用,第一就是表示建議,第二就是用來假定。
但是我們經常將假定和建議給搞混了。其實很好區分,如果提前知道對方要做這件事,那麼就是建議,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是否會發生,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的話,就是假定。
表示建議
比如說,日本へいくなら、化粧品を買ってくれませんか(你如果去日本的話,可不可以幫我買些化妝品?)。前提是可能對方告訴你,我過幾天要去日本,所以你提出的建議。這個時候なら並不表示假定,而是建議。
表示假定
表示不確定因素。比如:小野さんの家に行くなら、私も行く(如果你去小野家的話,我也去)。這句話的前提我們得知道,就是一個人正在猶豫要不要去小野家。所以它屬於不確定因素。
表示絕對不可能因素。比如:もし私は男なら、多くの女の子は私のことが好きだろう(如果我是個男孩子的話,應該有好多女孩喜歡我吧)。那麼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就是她一定是個女孩子,所以成為男孩子這件事,基本是不可能的。
と表示結果
說完なら了之後,我們再來說一下と。把と列入到假定的行列的話,那可真冤枉它了。因為と本身就不能表示假定。と在日語中,只表示結果,也就是由於某種原因,出現某種結果。
而且,在と前面這個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所以,那些如果成為鳥,如果成為風,這些不能實現的事情,就不要考慮了,一定不是と。
自然現象結果
什麼叫自然現象的結果,也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現象。比如太陽出來了,天就亮了。一到夏季,天就熱了等等。例如:春になると、桜が咲く(春天一到,櫻花就開放了)。
動作現象結果
經常性習慣性的動作
我們把動作的結果為兩個,現在說習慣性的動作。這個很簡單,比如你已進入家門,就把鞋子脫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的。比如:毎年、夏になると、川へ泳ぎに行きます(每年一到夏天,我就會河裡遊泳)。
突然發生的動作
突然發生的動作的結果,也就是這個動作和後面出現的現象,不是你所能預料的。例如:この角を曲がると、ある綺麗なお嬢ちゃんが目に入ります(轉過這個拐角,就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小姐姐)。
恆常的狀態的結果
恆常的東西,並不是真理性的東西,它指的是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改變的。比如我一按一下開關,等就亮了。我一穿上這身衣服,就感覺很開心。所以這才叫恆常的狀態。
ば表示假定,結果和建議
ば在日語中出現的次數之多,說明它的實用性很強,那麼它可以表示哪些呢?總括出來,ば在日語中可以表示假定,結果和建議,然後咱們再一個個地說。
表示假定的ば和表示假定的と一樣,前面的內容可能是不確定的,也可能是根本不可以發生的,但是它表示不確定的比較多,根本不肯能發生時,一般會用たら來表示。
表示結果的用法,和と也一樣,既可以表示動作結果,也可以表示狀態結果,更可以表示自然現象和恆常條件,但是這種情況不經常用,如果能用と就不要用ば。
表示建議的用法,和なら很相似,也就是說你提前知道別人要做某件事,所以而給出的相應的建議,但是這種表示建議的,也是能用なら就不要用ば。
たら具有通吃性
之所以說たら具有通吃性,是因為所有表示結果,假定和建議的情況,たら都可以使用,而且即便是百分百不能發生的事情,たら也可以使用。
此外,たら還有一個自身的特點,就是條件句子一定會發生的句子時,一定要用たら,這是其他幾個詞所不具有的。比如:日本へ著いたら、電話をしてください(你到了日本後,給我打個電話)。
說這句的時候,兩個人可能是在機場,也可能是在收拾行李,也就是說聽話人是一定要去日本的。所以這種情況,只能用たら。
那很多人問了,なら和ば表示建議的時候,不也是已近知道的對方的目的嗎?這不一樣,因為なら和ば是針對別人想幹某事給出的建議,他幹不幹還不一定呢。而たら給出的建議和要求是,別人已經確定要幹這件事了。
日語中這四個的比較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甚至到了高級的水平,我們也會迷茫,今日鬥膽寫下自己的見解,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